3.缺乏悟性的遗憾
我们不能奢望让一个呀呀学语的孩子去感悟汤汤流淌的江河,而启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慨叹。我们不能想像一整天无所事事,不思考、不学习的人,能够悟懂一个定理,掌握一个规律。悟性是随着知识的积累加上艰苦的思考而不断增加的。缺乏悟性大多是因为不感兴趣,不努力学习,不善于思考等因素的影响,与愚笨关系不大。
韩信走马分油的故事为很多人所熟知:一天韩信经过一个村庄,遇两个老妇争执起来,原来,一共有10斤油,共三个葫芦,一个是3斤装的,一个是7斤装的,一个是10斤装的,油在10斤装的葫芦里,每个要各分5斤,可是她们怎么也不能均分开,因此而发生了争执。韩信想了想,不一会就给她们把油分开了。
现在小学二年级以上的孩子,只要善于思考也能平分得开。
先把油倒入3斤的葫芦,倒满后,倒入7斤的葫芦内,再把3斤的葫芦倒满,再倒入7斤的葫芦里,这时7斤的葫芦内有6斤油。第三次把3斤的葫芦倒满,再拿3斤的葫芦里的油把7斤的葫芦倒满,这时3斤葫芦里剩下的油是2斤。之后把7斤葫芦里的油倒入10斤葫芦,再把3斤葫芦里剩下的2斤倒入7斤葫芦内。之后再把3斤葫芦倒满,再次倒入7斤的葫芦里,这时7斤的葫芦里正好是5斤油,10斤的葫芦里也是5斤油,如此就分开了。
无数的事实证明,只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悟性就会大幅提高。爱因斯坦小时候,没人认为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然而在物理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不就是出于他的大脑吗?
绝大多数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这一特性,而水却是例外,水由液体状态变为固体(结冰)时,为什么不会缩小反而体积增加了呢?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两种轻元素——氢和氧组成的简单分子,又具有什么样的内聚力,使它们能在常温下凝聚为液体,而不是气体呢?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1932年,贝尔纳应苏联的邀请到苏联参加科学讨论会。讨论会结束正要乘飞机返回英国时,机场上突然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由于能见度极低,飞机无法正常起飞,于是贝尔纳同前来送行的原苏联热力学家福勒闲谈起来。两人触景生情,话题转移到雾,由雾又跳跃到水。贝尔纳在向福勒解释水的结构的过程中,突然想到:水的本质,关键在于它的分子结构。用H?O表示水的分子时,对其中的氢原子是如何排列未作说明,一般都理解为H-O-H,即氢原子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然而假定氢原子排列成O/HH,那么,不就形成了强烈的电子矩,这样就可以解释水分子的内聚力为什么能在常温下,使水分子凝聚为液体了。此外,通过分子间的不同组合方式,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水比冰重这一反常现象了。
回到英国,顺着以上灵感启发的思路,贝尔纳马不停蹄地继续深入研究。数月后,贝尔纳和福勒合写的关于水结构方面的专著出版了。这样,由关于雾的闲谈而触发出来的灵感,导致了水结构学的诞生!
贝尔纳的这一发现,直接的原因是由闲谈触发了灵感,悟到了其中的原理,如果贝尔纳没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没有对这一问题的深入不断的探索,他不可能在闲谈中得到这样的启示。
不难看出,悟性好,主要的原因是后天的努力学习,不断思考,善于思考而逐步获得的。只要我们做一个勤奋的人,做一个乐于学习的人,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悟性就会多一些,成绩就能好一些,贡献也会大一些。
许多情况下,人的潜能是呈隐蔽状的,不经挖掘是显不出来的。
有一则寓言说,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爬到父亲养鸡场附近的山上去,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巢里拿了一枚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一起,让一只母鸡来孵。孵出来的小鸡群里有了一只小鹰,小鹰和小鸡一起长大,一起在草丛里捉虫,一起在地上刨土,不会飞翔。小鹰过着和鸡一样的生活,它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小鸡外还会是别的什么。
因此,它也只有和鸡一样在有限的空间内刨食,没有了冲击长空、翱翔万里的雄心。
据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给他讲了一段亲身经历,才敲醒了他。
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第一眼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人有时需要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正如古人所说,“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但别人这面镜子是需要选择的,如果它是平整的、明净的,则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果是扭曲的、污浊的,那不仅看不出自己身上的不足,反而还会自我感觉良好。所以,重要的是拿自己做镜子,认真检查自己,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父亲的故事唤醒了少年爱因斯坦心中的那只理想之鹰,让他得以摆脱周围环境对他潜移默化的禁锢和束缚,悟到了未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不可否认,成才与环境有关,古时就有孟母三迁的典范,可见人置身于积极向上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间便对成才起着催化引导的作用;而恶劣平庸的环境会不知不觉地腐蚀人才甚至埋没天才。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一样不能挑选自己所处的环境,这时,在你茫然地打量着周围环境的同时,一定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要在环境中迷失。正如拿破仑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说白了,成功最早来自于心中的那个“我要成功”的意念,以及对现实环境的某种突破和反抗。如果你是一只不幸生于鸡群中的鹰,千万不要放弃飞翔的特质,要早早在心中播下“搏击长空”的种子。
其实寓言中的那只鹰不仅仅指有天分的人,若把环境比作鸡群,理想便是鸡群中的那只鹰,是平凡人心中的那一种“志存高远”的境界,是为这种理想境界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意念。
努力吧,放飞你心中的雄鹰,成功对于你便不仅仅是一种梦想。
三悟性与灵感的关系
我们从灵感的涵义、特点、作用等方面就可以弄清悟性与灵感的关系。
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状态。灵感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指神的灵气。当时又把处于灵感来临状态下的人称为神性的着魔者。英语中灵感(inspiration)的意思与希腊语基本相同,它被用来说明艺术家或诗人进行创作时,似是吸入了神的灵气,从而使作品具有超凡的魅力。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这个词被译入中国,起初根据其语音译为“烟士披里纯”,后来才译成灵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中经常提到的“天机”、“兴会”、“神来”、“顿悟”等,指的就是类似的现象。
当灵感出现时,人们对客观存在作能动反应的思维活动意外地升华到异常活跃、有效的境地,于是使得长期紧张探索的某种关键环节得到了豁然开朗的解决。灵感就是这样一种饱和着情感和想像、聪明和智慧、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水乳交融地突然产生,又转瞬即去的思维状态,它在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切领域都能出现。
灵感的特殊表现,首先是它的突发性,这不同于一般由感性认识的积累逐渐上升为知性和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而呈现为一种突发的领悟。犹如一道闪电,它一下子照亮、打通了艺术家的思路。其次它有非自觉性的一方面,灵感什么时候来,怎样来,至今还不凭人的主观愿望确切把握;另一方面,灵感到来时,精神主体常会产生一种身不由己、欲罢不能的感觉。还有就是它的短暂性,灵感迸发后持续时间因创作者主客观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但一般情况下持续时间不长,有一点像昙花一现的样子。
至于灵感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意义,更不待言。仅说其一点吧,我们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知识的创新,知识如何创新,从什么方向创新,从什么角度创新,就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一句话,人们已把创新提高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对创新的认识、把握与应用,不仅有学术的必要,而且更是现实与社会实践的需要。当人们研究创新及其系列行为活动时发现,创新中有灵感的参与,没有灵感的参与,就不可能完成创新。
从灵感的涵义、特点、作用等方面,不难看出,灵感就是悟性,是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悟性是人们对事物进行理解和认识过程中的神秘启示,是人类智慧中最灵动的因子。悟性具有联系性、突发性等特点,悟性在解决疑难问题中让人幡然醒悟,更可以让人的创造性构想有如神助。灵感就是悟性的突发性的具体体现,其突发性就是一般由感性认识的积累逐渐上升为知性和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而呈现为突发的领悟,犹如一道闪电,它一下子打通了精神主体的思想,它什么时候到来,怎样到来,不能凭人的意愿确切把握,当这种突发性来临时,精神主体产生一种身不由己、欲罢不能之感,这些特点都与灵感的特征十分吻合,不难看出灵感就属于悟性的突发性。
然而,我们却不能说悟性就是灵感,从灵感和悟性的涵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灵感从属于悟性,灵感是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说道悟性我们就会想到诸如觉悟、醒悟、颖悟、体悟、感悟、解悟、顿悟等等,灵感就是悟性中的顿悟部分,当下了然,直指人心。它在生活和工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学习和创造的工作中,它们就是眼前一亮的智慧之光,照亮了我们探索的征途,使我们更加顺利地抵达目的地。
总之,灵感就是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悟性及其重要的因子——或者说灵感是悟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