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者认为平乐古道的形成有一定的过程。保守些说,汉代以前此处原本没有路,后来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即最初的土路。两汉时期经历了开凿和多次修缮,智慧的古人善于利用地势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古道两边高、中间低,形成了天然的防护墙,增加了道路的安全性。到宋代时,古人也认识到此道“便捷”的重要性,而不惜耗费人力、财力和物力,开始利用卵石铺筑路基,加高挡墙,增强防护作用。明代初期,又开始大规模的修缮,利用卵石铺筑路基,两侧加高挡墙,加强防护功能,可能是为军事目的。清代,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利用卵石铺筑路基,可能也与军事有关。与发掘点相距不远的道路外侧的方形高台,可能就是当时“岗哨”一类的军事设施。后来,近现代社会交通的发达,才使得这条古道逐渐淡出多数人的视野,掩于丛林沟壑之中。简要地说,平乐古道从民间小道发展成公开大道(可能为商道),进而发展成官道(主要与军事有关),说明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界所探讨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几条路线,主要是指汉唐史籍中反复出现的,为唐代以后千余年俱遵循的几条主干道。至于群山万壑之中,蜿蜒曲折的无数支道,则多不论及。学界基本一致的认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国内段的川滇道之西线“古旄牛道”(即,汉“零(灵)关道”、“西夷道”,唐“清溪关道”),就是从成都出发,经双流、新津、邛崃、名山、雅安、荥经、汉源、越西、喜德、冕宁、西昌,到达会理县境内以后,折向西东行,经攀枝花市至云东大姚,最后到达大理地区。从相关的文献记载可知,汉代的“蜀、身毒国道”至唐代仍然存在。唐代樊绰所撰的《蛮书》对此道有了更为详细的记述。据《蛮书》记载,从成都出发,沿途经双流县,蜀州新津县、临邛、名山县、雅州(今雅安)、荥经、嶲州(今西昌)、会川(今会理),渡金沙江,经弄栋(今大姚)、云东城(今祥云)、龙尾城(今下关)、至阳苴芉城(今大理)。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从文献史籍的角度进行爬梳,为数不多的几位学者也对其进行过实地考察,但都只能大概指出是途径“邛崃”,这实际上是一条“理论”路线上的途径点,而此道具体途径何地,则不详。此次调查与试掘则是从考古学角度证实了这条道路的实际存在和具体途径路段。工作的开展正是在文献记载的这条支道的“临邛—名山”段进行。调查的实际情况表明,临邛至名山确有一条多沿山脊走向的古道,部分路段尚残留有保存较好的地面道路遗迹,并且沿此道由临邛至名山的线路最为便捷。试掘的重要发现也正好从考古学角度证实了这条道路的存在,与相关研究成果“途径邛崃”的看法基本吻合,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古代西南丝绸之路途径了平乐古道。因此,可以初步认为平乐古道应该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代的沿用,使之从商道变为官道,又起着重要的军事用途。
经过邛崃市文物部门业务人员的实地考察发现,邛崃境内茶马古道现存的古道长约30公里,周边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包含有古遗址、古建筑、摩崖造像、古墓葬等。古道分为南、西两路。南路由临邛经孔明、平乐(骑龙山)、临济(至名山)、夹关(至名山)、太和至雅安(上里);西路由临邛经马湖、水口、油榨(古火井县),往西北至芦山(大川)。往西南经高何翻越镇西山(原川康省界)至芦山。南、西两路合于雅安,转入康定、西藏。
福康桥功德碑记载王三伦“新修斯桥,并修十里道途,上至马湖营,下至横山土扁”,这准确标记了清代邛崃境内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具体线路。邛崃城外的东、南、西、北四路随处都可见到与诸葛亮密切相关的地名和传说史实。西路即现在的马湖、水口、油榨、火井等镇乡均与诸葛亮有着密切的联系。马湖,过去叫“马湖营”。相传,诸葛丞相带领大军西征平羌时,路过这里,在河滩上留下了无数的马蹄印。由于人马不断,蹄印久不消失,因此,人们就把此地称为“马蹄印”,马湖营则为人们取其谐音之称。今邛崃市九里畔风景区位于邛崃市区以西6公里处,地处临邛古城—天台山旅游环线上,系一段约5公里长的宽阔河道及两岸郁郁葱葱的青山。上至传说中的诸葛亮征羌时驻兵的马湖营虎牙石,下至佛教丛林白鹤山侧的仙人洞。而1869年2月,探险家戴维从成都经邛崃→马湖营→火井→南宝山→天全的大川场(现属的芦山),沿大川河溯流而上,在下中嘴折左顺铜厂河、圣塘沟上行,翻越大瓮岭,到达穆坪邓池沟。这是一条从成都平原通向藏区的最便捷的通道。
其二,福康桥功德碑不仅是邛崃市地方酒史研究的新内容,同时也是成都平原酒文化和川酒文化研究的重要新资料。
邛崃历代名酒辈出,邛酒——这朵植根于邛崃闻名遐迩的酒林奇葩,被当之无愧地誉为“历史文化名酒”,邛崃因此被授予“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称号。邛崃自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筑城置县,已有2300多年历史,为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山川秀丽,物产丰饶,气候温和,交通便捷。除盛产稻粮竹木之外,尤以酿酒、制茶、煮盐、冶铁著称,素有“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之称。闻名遐迩的邛酒,就是植根于邛崃,传承和绵延两千多年的一朵酒林奇葩,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酒。在古临邛,文化与酒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史实,成为千古风流佳话。历来临邛酒坊林立,美酒佳酿众多。史书上有临邛酒、瓮头春、卓女烧春等芳香甘洌的佳酿被选入宫廷作为贡酒的记载。此碑文内容表明,邛崃义绅王三伦所拥有的酒坊——王烧坊在清代道光年间已存在,并且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积极开展造桥修路等社会公益事业,为邛崃各界人士广所称道。
无独有偶,成都地区清代酒业中还有一件与之相似的义举:成都武侯祠是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庙,它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是一大名胜古迹,声名远播。到清代,武侯祠因环境优美,而逐渐成为商家聚会之地。当时商家有向祠庙赠送匾额的习俗。同治八年,以“全兴成”(清代成都城内的烧坊,即今日全兴大曲和水井坊酒业的前身)为首的九家商号和个人出于对诸葛孔明的敬仰之情,共同出资向武侯祠敬献匾额一幅,上书“伊周经济”。伊周指的是伊尹和周公,他们分别是商初和西周初年的政治家。伊尹传说为奴隶出身,曾辅佐商汤治理国家;周公名旦,曾助周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继位,由周公摄政,他出师东征,平定叛乱,分封诸侯。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各种典章制度。“伊周经济”匾额意在赞扬诸葛亮具有与伊尹、周公一样的经世治国的本领,至今仍悬挂在武侯祠诸葛亮大殿之内。当时“全兴成”赠送匾额,目的是宣传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广告作用。
由于明末战争的破坏,成都地区的酒业暂时处于萧条状态。但进入清代以后,成都酒业迅速又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景象,成都酒类的产地增多,运销空前扩大,城镇居民对酒的消费量激增。这是因为,清代初年的禁酒政策在成都地区实际上未能贯彻执行;同时,南北移民有组织地大量进入成都地区,带来了优良的制曲烤酒工艺;成都地区农业生产持续丰收,余粮增多,为成都酒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水陆交通畅达和贸易流通网络的形成,为成都酒业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外地移民大量拥入成都,这时“田野之民,聚在市肆,茶房酒社,肉俎脯案,星罗棋布焉”。各行各业的外地客商汇聚成都,并纷纷成立行业会馆和行业公所,使成都的经济出现了繁荣兴旺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成都工商业的发展。
据全兴大曲及水井坊酒史的有关资料记载,明末清初,陕西凤翔籍王姓客商来到成都开拓自己的事业。陕西人善酿酒,每多佳品,刚开始,王姓客商先开店卖酒,后来因成都粮源丰富,锦水清纯,适宜酿酒,便开设作坊经营酿酒。在酿酒过程中,他善于吸收成都各酒家的传统工艺,想创酒中名牌,惜功业未就,英年早逝。王氏子孙为了完成祖辈夙愿,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精心选址,终于选中了集东门胜景、水陆辐辏、酒香诗韵、商旅云集的水井街开创新事业。从而造就了一代名酒全兴大曲和水井坊。
邛崃自古以来就比较开放,秦汉时期就有不少外地人来此定居,经营开发(赵人卓氏,鲁人程氏),以后又不断有陕西、江西、福建、广东等外来移民,来这里从事工农业生产或经营商业,明清之际两广、两江等地又迁来大量人口使闭塞的临邛对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为古临邛提供了充足的劳动生产力,也带来了外地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王三伦及其祖上极有可能系清代初年的外来移民,其创业历程与同姓的全兴大曲和水井坊先辈几乎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