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商代开国名臣伊尹
宋镇豪
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徳,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传说伊尹母为有莘氏女,居伊水之畔,生伊尹于空桑。《吕氏春秋·本味》:“有莘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庖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勿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故也。”《开元占经》卷百十四引《帝王世纪》谓:“初,力牧之后曰挚,其母曰始,孕伊水之滨,梦神告己曰:臼出水而远走无顾。及明视臼中有水,即告邻而走,东十里乃顾,其地尽为水矣。”《楚辞·天问》:“水滨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王逸注:“小子谓伊尹也。”有莘氏地望,在今豫东一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楚城濮之战,“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城濮在今河南范县,有莘之地当距此不远。《史记·殷本纪》正义引《括地志》谓:“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也。”此地今属河南开封。《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三谓有莘氏在今山东曹县北。
史传伊尹曾为庖厨。《吕氏春秋·具备》:“伊尹尝居于庖厨矣。”《吕氏春秋·求人》:“伊尹,庖厨之臣也。”《庄子·庚桑楚》:汤“以胞(庖)笼伊尹”。《韩非子·难言》:“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韩非子·难一》:“伊尹以中国为乱,道为宰干汤。”《韩非子·难二》:“伊尹自以为宰干汤。”《淮南子·修务》:“伊尹负鼎而干汤……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广河,蒙齿辱以干世主。”《墨子·尚贤上》:“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墨子·尚贤中》:“伊挚,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庖人,汤得之,举以为己相,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墨子·尚贤下》:“昔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使为庖人,汤得而举之,立为三公,使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七引《帝王世纪》:“(汤)思贤,梦见有人负鼎抗俎,对己而笑。寤而占曰:鼎为和味,俎者,割截,天下岂有人为吾宰者也?初,力牧之后曰伊挚,耕于有莘之野,汤闻以币聘,有莘之君留而不进,汤乃求婚于有莘之君,有莘之君遂嫁女于汤,以挚为媵臣,至亳,乃负鼎抱俎见汤也。”《史记·殷本纪》谓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伊尹以其掌握的烹饪技术,终能以做得一手美味佳肴,而得到接近成汤的机会,受到赏识重用。《吕氏春秋·本味》载有一段伊尹“说汤以至味”的烹饪理论:
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
大意说食物皆有本味,要去其腥臊膻臭,使之美味可口,一要巧妙利用水火木三材烹之,细察鼎镬之变,掌握火候;二要善调,把握调味品投放次序、分量和时机。这里有后人附会成分,但伊尹利用庖厨身份,服务在成汤身边,故有机会进阶辅佐商取代夏治理天下。
伊尹助成汤灭夏桀的原委,古本《竹书纪年》有其说:
桀伐岷山,得女二人,曰琬,曰琰。桀爱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
夏桀宠爱琬、琰,冷落了原配末喜氏,招致末喜的仇恨,引出一段与伊尹暗中结交,共同间夏的事末来。伊尹是有莘氏族落集团的庖厨,他作为有莘氏媵臣入商而得到成汤重用。《吕氏春秋·慎大》对伊尹与末喜串通,助成汤间夏有如下一段叙述:
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伊尹又复往视旷夏,听于末嬉。末嬉言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伊尹以告汤。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从东方出于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体离散,为天下戮。
夏在西部而商居东方,末喜与伊尹串通间夏,末喜告以“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是间接把夏王桀的举动和军事防御底细泄露给了商汤,致使商师绕道夏的后方,从西面攻夏所不备,一举成功。
新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公布有《尚书》佚篇《尹至》、《尹诰》两种,也讲述到伊尹襄助商汤灭夏治理天下。
《尹至》竹简共5枚154字,简文“隹尹自夏徂白(亳),逯至在汤”,记伊尹面见汤,自言“我来越今旬日”(图一),从夏西邑到商亳都已逾十来天,告诉汤有伐夏的“吉志”(好主意),陈说夏王“厥志其仓(丧),龙(宠)二玉(即前揭岷山琬、琰两位女子),弗恤其有众”,“隹災悳暴癰,亡典”,造成“民怨”四起,“见章于天”,天显异象,他愿与汤联合,“自西捷西邑,戡其有夏”。这与前述《吕氏春秋·慎大》说的成汤“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从东方出于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正相互证。
《尹诰》竹简共4枚110字,记伊尹在灭夏后的治国方略,指出“我捷灭夏”,是“夏自绝其有民,亦隹厥众,非民无与守邑”,建议商汤应赉民安抚民众,“致众于亳中邑”。据史传,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采取了努力争取四方异姓国族归服的方略,以壮大商族的力量。《史记·夏本纪》称“汤修德,诸侯皆归商”。《墨子·非攻下》说:“汤奉桀众,以克有(夏),属诸侯于薄,荐章天命,通于四方,而天下诸侯莫不宾服。”《吕氏春秋·用民》直称“汤武非徒能用其民也,又能用非己之民”。汤能奉夏众,又能用异姓国族的“非己之民”,恐怕是其成功建立商国的关键所在,今从新出《尹诰》简文知,这乃是采纳了伊尹提出的“致众于亳中邑”的建国安民方略,可与传世文献的说法相补苴。
应注意的是,清华《尹诰》简文“隹尹既及汤,咸有一德,尹念天之败西邑夏……”,与《尚书·书序》所谓“伊尹作《咸有一德》”,可相补正。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简1200余枚,由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其中有《缁衣》一篇,简文也引述了《尹诰》这段文字:
《尹诰》员(云):隹尹夋(躬)及康(汤),咸又(有)一德。(第3简)
1993年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七百多枚战国竹简,也有一篇《缁衣》(《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也有《尹诰》的这段引文(图四)。伪古文尚书《咸有一德》云:“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与简文同,知也是有一定出处的。
北宋宣和年间山东临淄的齐国故城出土了一套春秋晚期的叔夷钟,铭文有云:“虩虩成唐(汤),有严在帝所,专受天命,剿伐夏后,败厥灵师,伊少臣隹(辅),咸有九州,处禹之堵。”伊少臣即伊小臣,谓伊尹担任了小臣之职。《墨子·尚贤下》云:“汤有小臣。”《楚辞·天问》:“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王逸注:“小臣谓伊尹也。”《吕氏春秋·尊师》:“汤师小臣。”高诱注:“小臣谓伊尹。”《吕氏春秋·知度》:“小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毕沅注:“小臣,汤之师也,谓伊尹。”叔夷钟铭文真记述了成唐(汤)尃受天命,又得到小臣伊尹的辅佐,剿伐夏王,完成建国大业。
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设置左右相,以右为上,伊尹担任右相。《左传》定公元年:“伊尹为丞相,仲虺为左相”。伊尹参与商汤立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有古逸篇《伊尹九主》,记“汤用伊尹,既放夏桀以君天下”,伊尹总结夏灭亡教训,提出“法君明分,法臣分定”的立法构架,“以知存亡若会符者,得八主……凡与法君为九主”,得“九主成图”,颁布刑书,“布图陈范,以明法君法臣”。成汤崩,王位由成汤之嫡长孙、大丁之子太甲直接继承商王位,因太甲暴虐、乱德、不遵汤法、不明朝政,伊尹放太甲于桐宫。商王位出现空缺,由太甲之叔外丙即位为商王,伊尹一方面教育太甲,一方面当国摄政,保持天下的安宁。据《史记·殷本纪》云:“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集解》引郑玄:“《肆命》者,陈政教所当为也,《徂后》者,言汤之法度也”。伪古文《尚书·伊训》说成汤没后,伊尹为太甲“制官刑;儆于有位(百官)”,归纳官场腐败风气与当官者之罪有“三风十愆”,条文云:
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纵情歌、舞,毫无节度),时谓巫风。
敢有殉于货、色(贪财、好色),恒于游、畋(耽于游玩,沉湎田猎),时谓淫风。
敢有侮圣言(简慢君主之言),逆忠直(拒纳忠直者的规导),远耆德(疏远有德的老年长者),比顽童(与顽劣小人朋比为奸),时谓乱风。
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没其在宗族或家族的贵族身份和社会地位)。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
伊尹制定的“官刑”罪名“三风十愆”,“三风”是巫风、淫风、乱风,“十愆”指恒舞、酣歌、贪财、好色、游玩、畋狩、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等十大过失。对三风十愆的惩处十分严厉;并且,有规定,如果卿士的臣属对上级的违法行为放任不匡,不能进行劝谏,则要处以墨刑。此等“官刑”内容亦载见《墨子·非乐上》:“汤之官刑有之曰: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其刑君子出丝二卫”,还指明出于“先王之书”。这说明《伊训》未必出于后人杜撰,应有所本的。
伊尹还曾受商汤命令,为商王朝具体落实按自然地理之利、易得不贵,接受诸侯方国贡纳的各地土特物产,保障商国财政收入来源,事见《逸周书·王会解》所附《商书》之《伊尹朝献》篇,其文云:
汤问伊尹:“诸侯来献,或无马牛之所生而献远方之物,事实相反,不利。今吾欲因其地势所有献之,必易得而不贵,其为四方献令。”
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献]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瓯)深、九夷、十蛮、越沤(瓯)、鬋发文身,请令以鱼支(皮)之鞞、乌鲗之酱、鲛瞂、利剑为献。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翠羽、菌鹤、短狗为献。正西:昆仑、狗国、鬼亲、枳巳、耳、贯胸、雕题、离丘、漆齿,请令以丹青、白旄、纰、江历、龙角、神龟为献。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貌胡、戎翟、匈奴、楼烦、月氏、孅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槖驼、白玉、野马、、、良弓为献。”汤曰:“善。”
这与《荀子·解蔽》谓汤用伊尹“受九有”而“远方莫不致其珍”,可相比照。
商代史上有不少名臣,为商王朝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大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王家。”像伊尹、巫咸等亦见诸甲骨卜辞,被统称为“我旧臣”(《英藏》1186)、“我家旧老臣”(《合集》3522正),他们因有功于商王朝而受到祭祀,即《尚书·盘庚》所说“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伊尹也因有功于商王朝而受到祭祀,如甲骨卜辞云:
丁巳卜,升岁其至于伊尹日。吉。(《合集》27654)
壬子卜,侑于岳。
壬子卜,侑于伊尹。(《合集》34192)
其侑蔑眔伊尹。
图七 《合集》33329弜眔。(《合集》30451)
□卯,子卜,[来]丁酒四牢□伊尹。(《合集》21573)
癸丑,子卜,来丁酒伊尹至……(《合集》21574)
[辛]亥卜,至伊尹,用一牛。(《合集》21575)
辛卯卜,侑于伊尹一羗、一牢。(《屯南》3612)
伊尹岁十羊。
三牛。(《合集》27655)
弜于伊尹,亡雨。(《合集》32797、27656)
甲申卜,侑伊尹五示。(《合集》33318)
癸丑卜,侑于伊尹。
丁巳卜,侑于十立伊、又九。(《合集》32786)
□戌卜,侑岁于伊、廿示又三。(《合集》34123)
丁亥,贞多宁以鬯侑伊尹、示。((《屯南》2567)
乙酉,贞侑岁于伊、示。(《合集》33329;图七)
癸亥卜,侑于伊尹祊,惟今日侑。(《屯南》3033)
上揭卜辞的“伊尹日”,是指伊尹的祭日,以丁日为多,如云“来丁酒伊尹”。伊尹有与自然神岳及旧臣蔑一起受祭者。伊尹还与商先公上甲或先王祖乙、父丁、小乙、祖丁、羌甲、祖辛合祭。所谓“伊尹+示”,如“伊尹、五示”、“十立(位)伊、又九”、“伊、二十示又三”等,都是伊尹与殷人的祖先合祭之例。“伊尹、示”一作“伊、示”,知伊尹可单称伊。张政烺先生释云:“‘’当读‘元’。《说文》:‘鼋,大鳖也。从黾(mǐn),元声。’象两手捉大鳖之形,也许就是‘鼋’之异体字。”另据《合集》32086:
乙卯贞升伐示五羌三牢。
“示”读如“元示”,指直系先王。“多宁”,宁亦读为贮。王贵民先生认为:“‘宁’在《说文》里训作‘辨积物也’,就是备置和积存财物。‘贮’也训‘积也’,意思大体相同……这些‘宁’实际当是王室在各地‘辨积物’而专设的机构,不是一般的贡纳,很可能是官商,依王室需要由他们提供东西。”“多宁”当是负责物品储存与经济交易的事务官之群称。徐义华博士指出,“多宁”既负责物品的储藏,也负责物品的流通,同时还负责在祭祀时提供牺牲和祭品,具有多重职能。“多宁以鬯侑伊尹、示”谓多宁以鬯酒侑祭伊尹和商直系先王。“伊尹祊”指伊尹祭庙之门。《诗·楚茨》:“祝祭于祊。”《说文》:“祊,门内祭也。”可见,商人祭祀伊尹时,有用羌为人牲,祭品有酒、鬯、牛、牢、羊等,有用至十羊的。
要而言之,受到商族世代致祭的商王朝开国辅弼重臣伊尹,是中国上古史上少有的一位既载见地下出土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竹简帛书,又见诸传世文献的真实人物,他在商代史上的贡献与历史影响,主要在于其“能用非己之民”的政治识见与施政方略,还有他的军事用间才华,以及他拟划的“法君明分,法臣分定”的立法构思与他执行的“因其地势所献,必易得而不贵”的财经贡纳管理设计,其烹饪厨艺,则显其“致于王道”之进阶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