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家将王子领入一间私室中,用了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些笔画。他把那张纸交给王子,让王子走入一间暗室,然后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呈现些什么。说完,魔术家就走了。
这位年轻的王子遵命而行。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变成这样的几个字:“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遵照了魔术家的劝告,并很快就成了全国中朋友最多也最快乐的一个少年。
仁者爱人。爱能化解仇恨。
“即使受到伤害,我们也在学会爱人。”这句话是在北京电视台的《大宝真情互动》节目中一个女孩面对镜头所讲的。这句话给很多人以启迪、感悟。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管我们的理由如何,仇恨总是不值得的。
以前,有一位非常富有的商人,在他年事已高时,便决定把家产分给三个孩子,但在分财产之前,他要三个儿子去游历天下做生意。
临行前,富商告诉孩子们:“你们一年后要回到这里,告诉我你们在这一年内,所做过的最高尚的事。我的财产不想分割,集中起来才能让下一代更富有;只有一年后,能做到最高尚事情的那个孩子,才能得到我的所有财产。”
一年过去后,三个孩子回到父亲跟前,报告这一年来的所获。
老大先说:“在我游历期间,曾遇到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将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后来他不幸过世,我将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他的家人。”
父亲:“你做得很好,但诚实是你应有的品德,称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老二接着说:“我旅行到一个贫穷的村落,见到一个衣衫破旧的小乞丐,不幸掉进河里,我立即跳下马,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救起那个小乞丐。”
父亲:“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应尽的责任,还称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老三迟疑地说:“我有一个仇人,他千方百计地陷害我,有好几次,我差点死在他的手中。在我旅行途中,有一个夜晚,我独自骑马走在悬崖边,发现我的仇人正睡在崖边的一棵树旁,我只要轻轻一脚,就能把他踢下悬崖;但我没这么做,我叫醒他,让他继续赶路。这实在不算做了什么大事。”
父亲正色道:“孩子,能帮助自己的仇人,是高尚而且神圣的事,你办到了,来,我所有的产业将是你的。”
“爱产生爱,恨产生恨,”懂得用宽容的心,去看待仇恨自己的人;甚至能帮助对方摆脱危险,这样的人,才是真正高尚的人。
一只孤僻的狗,对着围满镜子的四周狂吠不已,结果镜子里所有的狗都向它狂吠不已。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天底下再笨的人,也懂得批评、咒骂、抱怨他人,而大部分做这些事的人,都是不能成功的。只有学会体谅、宽容,做一个品格高尚,善解人意的人才有可能成功。我们的人生目标不是为了恨和失败,而是为了爱和成功。
诚实守信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人格
永远要诚实地与人相处,不要夸大——这是一种欺骗;不要闪躲——这是一种虚伪;不要承诺任何你做不到的事情——那只是狂妄之语。
美国的吉姆·史都瓦介绍过这样一件事:自欺的性格是欺伪的最大表现。永远要诚实地与人相处,不要夸大——这是一种欺骗;不要闪躲——这是一种虚伪;不要承诺任何你做不到的事情——那只是狂妄之语。
他有一位在电视台服务的好友保罗·惠特曼,也是一位达拉斯的麻醉师。他在医院工作的时候,时常需要参与手术。
多年前,他问保罗·惠特曼是否能让我和他一起进入手术房,他想体验一下手术房内的感觉。他同意了,并替他穿戴上帽子、衣袍、面具、手套,以及一个9尺长的鞋套,接着,他们走向第一个病人,准备进行麻醉的工作,这时病人仍然相当清醒,当开始麻醉时他问保罗:’你今天一共有多少个手术?‘他回答:’7个。‘病人看着他说:’医生,虽然你今天有7次手术,但现在这一个对我是最重要的!‘无论你遇见什么人,这都是个很好的例子。没人会在乎你和别人相处得多好,或你曾经为别人做了些什么。每个人都只在乎现在,只想知道你会为我做什么,你将如何表现,以及给我些什么。
每个人都想得到你最好的礼遇。你遇到的每个人都希望当你们谈话时,他是你心中惟一的对象,无论你一天内要和多少人相处,对他都不重要,他只在乎你和他在一起时,是如何与他相处的。关于正直有一点很重要,不论对方是谁,都必须要全心全意。
人与人的交往,是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的。成功者信守承诺,珍视这合作的基础,以诚实取信于人。
俄国作家班台莱耶夫写过一篇《诺言》的小说,主要内容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在公园里同几个比他大的孩子玩打仗的游戏,一个大孩子对他说:“你是中士,我是元帅,这里是我们的’火药库‘。你做哨兵,站在这儿,等我来叫你换班。”小孩点头遵命,一直坚守着岗位。天黑了,公园要关门了。“元帅”还不来,“中士”又饿又怕,只是因为诺言在先,他不肯离开“火药库”。幸亏有人从路上找来一位红军少校。少校对孩子说:“中士同志,我命令你离开岗位。”孩子这才高兴地说:“是,少校同志,遵命离开岗位。”
这个故事,初看觉得好笑,细细想想,一个孩子那么信守自己的诺言,这是很了不起的性格。
为了确保某事的如期完成,处事双方往往可以经商讨达成协议,或立军令状、订契约、签合同。一旦一方背约,则将依约或罚、或斩。但人们在共事时,更多的情况是凭信用,凭对对方人格的信任,相托要事,相信所托之事会如期实现,所谓“可信任”、“可信赖”、“信得过”,正是对讲信用之人的高度赞扬。
每一位犯有自欺之症的人都应明白:从古至今,人们公认:“人之交,信为本。”交往必须讲信用,这是起码应当遵守的生活准则。尔虞我诈,欺骗人,互相失去信任,就会影响人和人之间的正常关系。
在生活中要做一个真诚的人不容易,因为它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功利,需要实实在在地付出、奉献。真诚待人、克己为人的人,也许偶尔会被欺诈,但他们会真正时时受人欢迎。而对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绝不为个人利益放弃诚实的人,人人都会真诚接纳他,愿意和他交往。所以要想给人留下好印象,最要紧的是“恰当地真诚”。
有人说,虽然从小父母和老师就教育我们做一个诚实的人,但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诚实的人并没有得到好处,甚至由于诚实而招惹一些麻烦;而那些不够诚实,或者说比较圆滑的人倒是能够左右逢源,得到很多好处,生活得很自在。所以说,诚实已经过时!做人还是不要太诚实。我们真应该这样想吗?
诚实是指人对身边所发生的事能如实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关于诚实的问题,已经上演了许许多多人间的悲喜剧,诚实之人与不诚实之人都同样遭遇各种幸与不幸的结局。所以,应该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诚实始终是一种美德,是人们赞赏的品质。因为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诚实,那么,人类社会关系就无法维持下去。
我们只要认真观察一下现实生活,就会发现,那些心怀坦荡、具有诚实品德的人,始终都生活得那么自在轻松,因为他们问心无愧,有谚语云:“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失去朋友和友谊,你就会陷于无助、孤僻的境地,而深感恐慌。朋友是你的依靠,友谊是你人生的资本。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看到一个人想方设法在他朋友的缺点或疮疤之前善意地保持沉默、为他朋友抵挡来自于冷酷无情者或鲁莽草率者尖锐的批评,并站到屋顶上大声地宣告他朋友的德行更令人感动的吗?朋友的信任是一种永久的推动力。科尔登就曾经说过:“真正的友谊就像健康一样,其价值通常只有在失去它时才会被认识到。”
你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你也可以在所有的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那么,诚信就应该成为你处世为人的最明智的准则。要做到不欺人,首要前提是不自欺。一个连自己都欺骗的人,就决不可能不欺人。既不欺己又不欺人,乃是人生的大境界。此种境界可能失意于一时,但终究会得意于一世。以一时之失而博一生之得,其中利害是谁都计算得清楚的。
防止自大性格的秘诀
——珍惜敌人的意见
我们要谦虚,要明理,我们要去见批评我们的人,要说“如果批评我的人知道我所有的错误的话,他对我的批评一定会比现在更加严厉得多,我们要依靠自己赢得别人的喝彩。”
“我们敌人的意见,”罗契方卡说,“要比我们自己的意见更接近于实情。”
罗宾逊承认,很多次他都知道这句话是对的。可是每当有人开始批评他的时候,只要他稍不注意,就会马上很本能地开始为自己辩护——甚至可能还根本不知道批评者会说些什么。但他每次这样做的时候,就觉得非常懊恼。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接受批评,而希望听到别人的赞美,也不管这些批评或这些赞美是不是公正。我们不是一种讲逻辑的生物,而是一种感情动物,我们的逻辑就像一只小小的独木舟,在又深又黑、风浪又大的情感海洋里漂荡。
如果我们听到有人说我们的坏话,我们不要先替自己辩护。我们要谦虚,要明理,我们要去见批评我们的人,要说“如果批评我的人知道我所有的错误的话,他对我的批评一定会比现在更加严厉得多,我们要依靠自己赢得别人的喝彩。”
那么,当我们受到不公正的批评时该怎么办?罗宾逊告诉我们一个办法:“当你因为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的批评而生气的时候,先停下来说’等一等‘……我离所谓完美的程度还差多远呢?如果爱因斯坦承认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他都是错的,也许我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时候是错的,也许我该受到这样的批评,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我倒应该表示感谢,并想办法由这里得到益处。”
查尔斯·卢克曼是培素登公司的总裁,每年花一百万美金资助鲍勃霍伯的节目。他从来不看那些称赞这个节目的信件却坚持要看那些批评的信件。他知道可以从那些信件中学到很多东西。
福特公司也急于找出他们在管理和业务方面有什么样的缺点,他们经常对全体员工做意见调查,请他们来批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