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逻辑艺术训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讲话水平高的领导者讲起话来都很有逻辑性。
讲话必须遵循逻辑要求,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由于讲话者、听话者在原因、目的、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和错综复杂,有时又必须极巧妙地应用逻辑规律来满足说话交流的实际需要,甚至故意违反逻辑要求而造成某种特殊的讲话效果,以更好地达到讲话的目的。那么,作为领导者在平时讲话时应注意哪些逻辑问题呢?
一、运用逻辑概念方面的艺术
1960年中国接连发生大灾荒,毛泽东节衣缩食,7个月不吃肉,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周恩来多次劝他吃点肉,均遭拒绝。宋庆龄从上海带来一网兜螃蟹送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说:“我说过,人民生活不好转,我决不吃肉!”宋庆龄说:
“这不是肉,这是螃蟹!”毛泽东无奈,只好收下。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概念的问题。
什么是概念呢?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及范围的思维形式。从客观事物抽象出概念,需要言辞;将概念表示出来,也需要言辞。言辞表达应当承认概念的确定性,以一定的言辞,表达一定的概念。
按照概念的含义,有事物才会有概念。但概念又不是等同于事物的。在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场合,概念原来确定的意义可能发生转换。比如“油”,其本来意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动植物体内所含的液态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液体。”可“酱油”,并非用酱熬制成的油;“这个人油得很”,并非这个人身上沾满了油。再如“老者”,本意为“年老的男子”。可贵阳人口中的“老者”,有时指“父亲”,有时则指“丈夫”,而他们可能都不是“年老的”。
因此,言辞表达又要承认概念的灵活性,以恰当的言辞表达恰当的概念。
基于这种认识,在实际交往中,人们可以利用概念与事物、概念与言辞之间的这种关系,选择或者故意运用某些言辞造成特殊的表达,以获得更为理想的说话效果。
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言辞来表达,同一个言辞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说话水平高的人总能处理好概念与言辞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创造出不同的说话效果。
1.不同的概念用相同的言辞表达
戊戌变法中,谭嗣同(字复生)惨遭杀害,与其一同从事变法活动的康有为闻讯后,仰天长叹:“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其“复生”与“有为”,在各句中虽然是相同的言辞,但却是不同的概念。“复生”的前一个概念,指的是谭嗣同这个人,后一个概念,指的是“生命的复活”这件事。“有为”的前一个概念,指的是康有为自己,后一个概念,指的是“有所作为”这个问题。
由于不同的概念能够用相同的言辞来表达,说话者可以借此获得特定的效果。
2.相同的概念用不同的言辞表达
一位部队首长在观看战士们进行打靶比赛时赞美道:“太精彩了,8号翻身命中,10号急转身弹不虚发,6号快速冲锋时洞穿靶心。”这其中的“翻身命中”,“急转身弹不虚发”,“快速冲锋时洞穿靶心”,虽是不同的言辞,但表达的都是“弹中靶心”这样一个概念,显得活泼、形象。如果都用相同言辞,就呆板无味了。
由于相同的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言辞来表达,说话者便能借此获得独特的交际效果。
二、运用逻辑判断方面的艺术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认识了事物,产生了反映这些事物的概念之后,就要运用概念并通过言辞作出各种判断。判断是言辞的思想内容,言辞是判断的表现形式。如西晋清谈家王戎幼时与一群孩子嬉戏,当他们发现路边一李树结满了果实时,孩子们都争相前去摘取,惟独王戎坐着不动。有人问他何故?他说:“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果然,他的判断不错。
判断有真假之分。凡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如王戎的判断。而没有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如战国时的名家公孙龙,他坚持认为“白马非马”。一次他骑一匹白马要出关,关吏根据当时的法令不准马出关,他说:“此乃白马,而非马也。”关吏当然不听他这一判断。因为他的判断将白马排除在马之外了,未能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情况,这就是一个假判断。说话水平高的人在进行判断时,都能尊重客观事实,尽可能作出真实的判断。
但是,从现实的交际角度出发,有时又不能完全排除假判断。在某些场合,假判断可能比真判断更能表现说话水平,产生更理想的交际效果。
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为了侮辱他,故意捆绑一个人从他面前走过,然后对他说:“这是个齐国人,犯了偷盗罪。你们齐国人是不是有偷盗的习惯?”
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它们只是叶子相像,果子的味道却完全不同,因为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到楚国就偷盗,恐怕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习惯于偷盗吧?”晏子的判断就是假判断。橘和枳,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品种,淮南的橘树不可能到了淮北就变成了枳树。然而晏子用于此,却起到了很好的驳斥、奚落楚王的作用。这是晏子运用判断的高明之处。
1.用言辞表达判断的艺术
利用言辞与判断之间的特殊关系,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表达效果。
(1)相同的言辞表达不同的判断
汉语中存在着一语双关的现象,一句话说出来,可能是这个意思,也可能是那个意思。如某领导正匆匆往楼下走,一熟人问他:“干啥去?”他回答:“我下去一趟。”其中就包含了两种意思:一是我下楼去办点事,二是我下基层单位去办点事。在某些场合,说话者出于某种原因,对某些事物、问题不便明确表达一定的判断,或者为了获得特殊的效果,故意不明确表达一定的判断,便可运用相同言辞表达不同判断的方法,言于此而意在彼,从而实现讲话的目的。
(2)用不同言辞表达相同判断
同一个意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比如要表达“他非常高兴”这样一个判断,就可用这些言辞:他笑容满面、他兴奋极了、他眼里闪着欢愉的光、他心花怒放、他欢快地跳跃着……由于言语交际的环境、对象的不同,有时,用某种言辞表达某一意义有所不便或效果不佳,就可以改换另一种言辞来表达同样的判断。在一些场合,讲话者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从众多言辞中选择更为恰当的,以收到独特的讲话效果。
孙山和一同乡之子同去应考,孙山被录取为最末一名,同乡之子则未考上。
孙山先行回家,那位同乡急忙赶来问儿子考上没有。孙山便仿欧阳修《踏莎行》
中“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句式,对他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宋时,因乡试第一名叫“解元”,所以乡试也叫‘解试”。“解名”就是“解试”录取的名次、名单。孙山没有直接告诉他儿子未考上的事实,而换了一种不使他难堪受窘的说法,可见其讲话水平之高。
196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0岁生日。这天,工作人员朱仲丽向他祝贺时,调皮地说:“请给一碗长寿面吃呀,祝您长寿!”毛泽东爽快地说:“好,我请你吃一个大烧饼!”见朱仲丽不解,他又笑着说:“烧饼不是‘O’吗?等于零。”
接着,毛泽东谈了他不主张做寿的看法。这里,毛泽东就用了一种幽默诙谐的言辞来表达他的判断。
(3)用疑问言辞表达确定判断
含有疑问的言辞,一般都是不表达判断的。如:你听懂了吗?他是谁?你到哪去?什么是说话水平?为啥不理我?这些言辞,只是提出了问题,而并未断定什么——既未肯定,也未否定。所以,它们不表达判断。
但是,在实际的言语交流中,讲话者却可以借用含有疑问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判断。这种借用,是一种故意行为,是无疑而问。之所以要问,是讲话艺术的需要,是为了获得更理想的表达效果。
根据讲话时目的的不同,用疑问言辞表达判断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设问。设问是为了引起听话者的注意和思考,故意设置问题来表达某种判断。它有三种情况:
①自问自答。它的疑问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出自己的回答,其判断不在疑问的言辞之中,而在之后。如陈云1942年10月7日在延安军事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在谈到有的人不愿意别人说自己的短,而喜欢说别人的短时,他说:“什么东西在作怪?面子、地位。请教别人,是否丢脸?并不丢脸。”
②问而不答。它虽然提出了疑问,但这种疑问是无需回答的,听话者自然明白。它的不答不等于没有答案,而是用不着答罢了。如邓小平1989年12月26日会见泰国总理差猜,讲到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制裁时说:“他们使用经济手段,也使用政治手段,如高级官员不接触。这个东西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③问了之后,又经过分析、论证,然后才以结论作答。如周恩来1949年12月23日对参加全国农业会议、钢铁会议、航务会议人员的讲话。他先提出问题:
“全国财经计划是根据什么观点、什么理由制定的呢?”然后从承受负担、恢复生产、开源节流、掌握政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得出答案。
另一种是反问。反问是为了加重语气、增添感情色彩,故意运用疑问言辞来表达判断。它与设问不同的是:设问需要有答案,反问不需要有答案,答案就在反问之中。它有两种情况:
①用否定的疑问言辞表达肯定的判断。如邓小平1989年9月4日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五十年代,广大党员和人民讲理想,讲纪律,讲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面貌不是很好吗?三年困难时期,党和人民不是团结奋斗,渡过了难关吗?”
②用肯定的疑问言辞表达否定的判断。如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在“七大”所作政治报告中,讲到国民党要召开“国民大会”,但人民不能参加选举时说:“在这种情况下,哪里来的‘国民代表’?哪里来的‘国民大会’?……如果这个会开成了,势必闹到全国人民群起反对,请问我们的反人民的英雄们如何下台?”
2.复合判断的表达要求
有些判断中还包含有其他判断,称之为复合判断。复合判断不能用一个简单的语句来表达,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句。
(1)联言判断
这是一种断定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讲话时运用联言判断,使多个语句并列推出,可以形成一种对偶整齐的格局,既显现反差,又强化语气,增加了表达效果。如二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指挥员对浴血奋战的战士们说:“俄罗斯的土地,可以踏进来,但不可以征服;俄罗斯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2)选言判断
这是一种断定事物有几种可能情况的判断。
讲话时运用选言判断,将几种可能的情况同时推出,可以启迪听众的思维,给予听众进一步思索的余地。如某局长涉嫌受贿,纪检干部启发他说:“有问题不主动交代,轻则受党纪、政纪处分,重则受法律惩办。”后来,这位局长有悔改之意,说再想想,明天再和纪检干部谈。纪检干部说:“很好,明天要么你到纪检委来,要么我们到你那里去。”
三、运用逻辑推理方面的艺术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对学生要求很严。一次下午要考试,几个顽皮的学生想捉弄老师,便在他午睡时装扮成怪物爬在窗台上尖叫。他猛地被惊醒,睁眼看看那怪物,又倒头睡下,口中自语道:“这怪物头上有角,腿上是一双蹄子。有角、有蹄的动物,都是食草动物。食草动物是不吃肉的,我怕啥?”学生见吓不倒老师,只好溜走了。
居维叶说的这些话就是推理。他以“有角、有蹄的动物都是食草动物”和“食草动物是不吃肉的”这两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未知的新判断——我怕啥?
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前提是已有的判断,结论是推出的新判断。它们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推理根据——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没有这种逻辑联系,就不能从前提推出结论。比如“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这两个判断各自对事物作出判定,二者之间不存在逻辑联系,后者不是由前者推出的。因此,要使推理成立,它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形式必须是正确的,否则,其推理就是虚假的。
与概念、判断一样,推理也要依存于言辞材料。不同的是,概念依存于词或词组,判断依存于语句,而推理则依存于句群或句组。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往往用联结词表达。如“因为……所以……”;“既然……就……”;“由于……因此……”等。或者在前提前加上“所以”、“因而”、“为此”、“就”、“于是”、“由此可见”等。由于口语表达有一定的语境,因此有时表示前提和结论的推理关系的上述联结词常常在表达中省略掉,并且前提与结论的位置,有时也可以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