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胸怀天下
当年项羽占领咸阳,又烧毁咸阳,然后带着抢来的金银财宝和红颜美女,带着军队向东而去。有人劝项王说:“关中这块地方,有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但项王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富贵不回故乡,就象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别人谁知道呢?”那个劝项王的人说:“人说楚国人像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项王听见这话,把那个人扔进锅里煮死了。
刘邦消灭项羽以后,准备建都洛阳。娄敬劝刘邦建都关中。理由与劝说项羽建都咸阳一样。刘邦的手下大多是SD人,也只想呆在洛阳,反对刘邦建都关中。后来刘邦问张良。张良说:“娄敬说得不错,应该建都关中。”于是刘邦立即迁都长安,并赐娄敬姓“刘”,任命他为郎中,封号为奉春君。
后来有人上书报告楚王韩信谋反作乱的事,高祖向左右大臣询问对策,大臣们都争着想去征讨。最后高祖采用了陈平的计策,假装去游览云梦泽,在陈县召见诸侯,楚王韩信来迎接,就趁机拘捕他。当天,大赦天下。田肯来祝贺,趁便劝说高祖道:“陛下抓住了韩信,又在关中建都。秦地是形势险要之地,周围有山河环绕,与关东有千里长的疆界被山河阻隔。如果关东拥有百万军队,那么秦地只需兵力二万就可以抵挡住。秦地地势这样有利,如果对诸侯用兵,就好象从高屋檐角的滴水器往下流水一样,居高临下,势不可挡。还有齐地,东有琅邪、即墨的富绕,南有泰山的险固,西有黄河的天险,北有渤海的地利。土地纵横各二千里,与诸侯的疆界被山水阻隔,超过千里,如果诸侯拥有百万军队,那么齐地只需二十万就可以抵挡住。所以说,齐地可以和秦地并称东秦和西秦。如果不是陛下的嫡亲子弟,就没有人可以派去做齐王。”高祖说:“好。”赏给他黄金五百斤。十多天以后,封韩信为淮阴侯,把他原来的封地分为两个侯国。高祖说,将军刘贾屡次立功,就封他为荆王,统治淮水以东。又封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统治淮水以西。封皇子刘肥为齐王,统辖七十多座城,老百姓凡是能说齐国话的都属于齐国。
刘邦称帝之初,为了稳定天下,先后封了韩信、彭越、黥布、臧荼、张耳,韩王信、吴芮、卢绾等八个异姓王。后来,又以种种借口剿灭了其中七个异姓王,只剩下长沙王吴芮一个异姓王,在剿灭异姓王的同时,刘邦先后封自己的子弟为王。
刘邦有八个儿子:庶出的长子是齐悼惠王刘肥;次子孝惠皇帝,刘盈,是吕后的儿子;三子是戚夫人的儿子赵隐王如意,先封代国为王,后刘邦将赵王张敖贬为宣平侯后改封赵国国王;四子代王刘恒,刘如意改封赵王后刘恒被封为代国国王,后来被立为孝文皇帝,是薄太后的儿子;五子梁王刘恢,消灭梁王彭越后,被封为梁王,吕太后当政时被改封为赵共王;六子淮阳王刘友,吕太后时被改封为赵幽王;七子是淮南厉王刘长,剿灭淮南王黥布后被封为淮南王;八子是燕王刘建,剿灭燕王卢绾之后被封为燕王。
刘盈关中称帝。庶长子刘淝据守全国仅次于关中的齐国。刘如意封为赵王,刘恒封为代王,刘建封为燕王,赵、代、燕等三国为防止匈奴南侵构建了一道弧形长城。刘恢为梁王,刘友为淮阳王,刘长为淮南王,梁地、淮阳、淮南等三地都占据显要位置。正如后来的代王刘恒的中尉宋昌分析的那样:“高祖封刘氏子弟为王,封地犬牙交错,互相牵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坚如磐石的家族。天下都信服刘氏实力的强大。”这就是刘邦的英明,胸怀天下,布局未来。
除此之外,刘邦之弟刘交为楚王,占有碭郡等三十六县。侄子刘濞(刘仲的儿子)封为吴王。只是刘邦见了刘濞十分不放心,对刘濞说:“你的相貌有反相。”随即又抚其背说:“汉五十年以后东南有乱,难道是你吗?然而天下同姓一家,你要谨慎,不要造反。”
刘邦躺在大殿上,回顾自己的布局,较为满意,认为天下不会有事。即使有事,朝廷有能力对付。于是,刘邦又在想朝廷之内的事情。刘邦对吕后不放心。刘邦知道,自己死后,儿子刘盈肯定对付不了吕后。刘邦担心吕氏会篡权。为了对付吕氏的篡权,刘邦觉得应该安抚那些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功臣,让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保卫江山姓“刘”而战!刘邦决定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应付将来的变化!刘邦对于将来的变化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心系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