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无可奈何
刘邦这次更换太子是铁了心的,他对自己说:“这次只是宣布更换太子的诏令,不必与文武百官商量。”但是这一次面对文武百官,他连宣布更换太子诏书的机会都没有,无限凄凉!刘邦对自己说:“我真的老了,这一次,她吕后真的如愿以偿了!”
为什么刘邦会有这样的感叹呢?
上次我们说到,吕后让吕泽去找张良,恳求张良出面,去说服刘邦。张良不愿再参合更立太子这件事情了!吕泽见到张良,一个劲地求情说:“您作为皇上的谋臣,皇上是尊敬您的。如今皇上天天要更换太子,您岂能高枕无忧?”张良说:“当初,皇上多次处于危机之中,幸而采用我的计策;如今天下安定,因为偏爱的缘故,想要更换太子,家人骨肉之间的事情,就是我等百人出面,又有什么作用呢?”吕泽请求说:“您不出面,一定出个注意!”张良说:“我还有什么主意呢?”吕泽说:“您一定有主意,只是不说!要是这样,我也不为难您了!只是我这次来找您,是吕后派我来的。我来之前对吕后说,您已经为更换太子的事情在皇帝面前说过了,不会再说第二句话了。吕后逼我说,那些我都不管,你想办法!要是张良不肯出主意,你就不要来见我!今天您也很为难,我也无奈了,我只好死在您面前了!”说完,拔出宝剑,做出自刎的样子。张良被逼无奈,对吕泽说:“您不要这样做!更换太子,这是很难用唇舌争到的。皇上想念皓山四老,又不能招致这四人来。这四人都已经老了。这都是皇上傲慢蔑视文人造成的,因此他们逃匿在山中,坚守道义,不做汉朝的臣子。然而皇上敬重这四人。现在您果真能不惜重金,叫太子写信,言辞恭谦,配好舒适的车辆,派能言善辩之士去诚恳聘请,他们应该回来。把他们当成贵客对待,让他们经常跟随太子上朝,使皇上看见他们,这对太子是很大的帮助。”吕泽得到张良的指点,如释重负!立即赶去见吕后,吕后指示吕泽,奉献太子的信,用谦逊的言辞和厚礼,迎接这四人。四人到后,安置在建成后的府邸里。
当刘邦等到宴会结束时,准备宣布更换他的诏书时,太子刘盈侍奉在刘邦身旁,准备敬酒时,刘邦看到,有四位老人跟在刘盈身旁,他们年纪已经八十多岁了,胡须眉毛雪白,衣冠奇特。刘邦见此很惊讶,问道:“你们都是什么人?”四位老人走上去回答,各自讲出姓名。刘邦感到十分吃惊,说到:“我四处寻求你们,都避而不见,今天,诸位怎么自动过来跟随我儿子呢?”四位老人说:“陛下轻慢文人,动辄辱骂,臣等决不受辱。所以害怕,隐匿山中。今天闻知太子仁厚孝顺,尊重、敬爱文人,天下人无不仰望,期待来为太子效劳。因此臣等前来。”刘邦说:“敬烦诸位能善始善终地教导、保护太子!”
四位老人为刘邦敬酒祝颂之后,有礼貌地快步离去。刘邦目送他们,感触颇多,亦喜亦忧。其喜是太子有这四位老人辅佐,能守住江山社稷;其忧的是戚姬与儿子刘如意命运堪悲!刘邦叫戚夫人过来,指点着远去的四位老人说道:“我想更换太子,他们四人保护太子,辅佐大臣已经形成,难以变动了!吕后这回真的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知道生米煮成了熟饭,木已成舟,她感到绝望,并呜呜哭咽,刘邦也不胜唏嘘,也一时找不到语言开导戚夫人。刘邦对戚夫人极其怜爱,对戚夫人的处境感同身受,为了安慰戚姬,刘邦便说:“给我跳支楚舞吧!我替你唱楚歌。”刘邦看着戚姬愁眉苦脸,忧伤戚戚的样子悲切地唱道:
“鸿鹄高飞,鸿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刘邦这次很哀伤,替戚姬哀伤!刘邦这次没有用他擅长的三句体,而是用楚辞伴唱!戚姬忧伤中慢慢起舞,舞姿柔曼、飘逸,但无论怎样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忧戚,刘邦一连唱了几遍,唱得戚夫人哀叹流泪。戚夫人不断翻飞起舞,让刘邦愁肠百结。刘邦不忍心离去,触景生情,便为戚夫人又写了一首楚辞。刘邦唱道:
“为妾歌兮,歌难成行!为妾筑兮,筑声凄凉!
看妾舞兮,袖飞如鸿!看妾泪兮,百结柔肠!
歌兮舞兮,妾伴君王;舞兮歌兮,君亡妾亡!”
刘邦一曲唱罢,戚姬接着唱道:
“君亡妾亡,妾随君往;生死相依,何有彷徨?
君亡妾亡,妾心凄凉;小子年幼,何枝可傍?
小子年幼,何枝可傍?妾随君亡,小子命殇!”
刘邦不忍心再唱下去,也不忍心再看下去,黯然神伤,转身离去。戚姬跟在刘邦身后,没有哭声,只有眼泪;没有灵魂,只有躯壳,俨然死去一般!
刘邦回到寝宫,另一件烦心事涌上心头,那就是卢绾叛变。刘邦自言自语地说:“卢绾这家伙也敢背叛我?真是人心不古!应该怎样处置卢绾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卢绾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