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不断创新形成的亲情文化,无疑成为增加公司湿润度的核心武器。联想的员工讲了这样一件事情:公司在香港有个活动,电脑公司的人到了香港都自己转自己的去了。杨元庆在后来的一次总结会上对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多人到过香港好多次,但有的只去过一次,去过的为什么不能带着没有去过的同事转一转?”杨元庆说的是一件小事,可这反映的是亲情文化的内涵。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其实正是在一些小事上体现的。
据说联想内部实行“称谓无总”,不听从者,罚款50元,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亲情文化。在联想,掌门人杨元庆将亲情文化总结为“要谦虚”,号召联想内部互相尊重,彼此真诚相待。这种文化增加了公司湿润度,成为凝聚力产生的源泉。
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
进入新阶段同时也意味着要面临新的挑战。创业精神再次成为联想重点倡导的企业文化。不同的是,以前联想面临的是能否突出重围、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而今天的联想面临的是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各种新问题。因此联想现在提倡的创业精神必然要赋予更新的含义: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
联想在业务增长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来自联想内外两个方面的危机。单从外部环境来看,新世纪刚开始,伴随着美国股市的暴跌,包括宝洁、韩国大宇、摩托罗拉、思科等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开始在大规模裁员,世界经济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一些新的经济增长趋势已临近尾声在美国和欧洲,PC已陷入市场饱和、利润降低、竞争空前残酷的境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PC在中国仍是规模巨大且还将迅速增长的产业,这就使得几乎所有的外国,公司都把中国市场设定为自己取得增长的一块肥肉,因此,像联想这样的企业必将面对国内市场上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更令联想人担心的是,联想的绝大部分员工来到联想不过两三年的时间甚至更短,而这段时间正是联想发展最为迅速的时候。可是,随着市场局势的转变,这些在成功的喜悦中成长起来的员工是否能够融入新的企业文化,是否也能够居安思危,具备了危机到来之后的心理素质?这的确是联想现在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联想现在所倡导的“危机文化”不无理由。杨元庆不无担忧地说:“我们能坦然地面对裁员、减少开支、降低薪酬吗?盲目的乐观、看不清我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将成为来自我们自身的最大危机。”
杨元庆与英特尔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曾在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对话,主持人称两个企业皆为成功的企业,杨元庆连忙打断:英特尔公司应该毫无疑问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了,而联想只能算是到目前为止还比较成功的企业,因为联想还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挫折和风浪的洗礼,成功的企业应该是九死一生后的成就。
可以说,联想如此强调危机感,正是力求在公司内部树立这样一种理念: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要求联想必须加速巩固并扩大自身业已在中国市场取得的优势,要求联想在正在进行的和即将开展的业务当中不断创新、学习、成长、开拓,主动适应经营环境,去获取外部资源和支持,要求所有联想人凝聚在一起,不断开拓进取,以迎接各种突如其来的挑战和危机。
联想把应对新业务、新目标和新挑战,视为联想人的第二次创业,这作为一个国有大型企业的确难能可贵。
团队文化如果缺乏创新,就会出现文化陈旧现象。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团队成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会遭到抹杀,所以很难对团队产生认同感、亲切感和忠诚感,自然不会考虑团队的未来和发展,所以难以形成团队凝聚力,甚至还会丧生核心竞争力。因此,团队文化必须随着团队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只有这样,企业团队才会形成不断的凝聚力,也才会长盛不衰。
追求完美,迸发凝聚力
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现,并不是指纯粹地追求工作业绩;也不是一种生活状态。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追求完美的团队中,每一位员工可以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应用到他孜孜追求的事业上,而工作环境恰恰也适合他的个性和价值观念。因此,员工就会对团队产生依赖感,从而凝聚于团队之中。
IBM希望所有的职员对任何事情都以追求完美的观念去对待。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品质,永远都要追求完美。老托马斯·沃森经常告诫自己的员工“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就算没有做到也会比按照一般的标准做到了好得多”。他将追求完美当成IBM企业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向员工们广为传播。
小托马斯·沃森对于这一行为准则也十分赞同,他说:“这个信念能够如变魔术一般引起人们对尽善尽美的狂热追求,当然,一个求全责备的完美主义者,几乎不可能成为一个让人感到舒服的人;一个要求人们达到完美的环境,也不会是一个舒适安逸的‘乐居’。但是,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现,一直是我们不断发展进步的一种驱动力。”其实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企业的内部会形成一个健康的氛围,它必定是积极的、乐观的、充满热情的,这才是追求完美为企业和员工带来的最重要的东西。凝聚力在这样的组织中迸发,是不存在任何异议的。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但他们却不去努力改变而是默默地忍受着工作为他们带来的烦恼。当他们感到沮丧或精疲力尽时,他们会对自己说“唉!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生活!我还能做些什么呢?”言下之意,为了赚钱养家,枯燥乏味的工作是可以容忍的。
事实上,他们没有理解工作的意义,要知道,即使赚再多钱也不能使人忍受所有乏味无趣的工作。其实你并不需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你完全可以使你的工作成为你所希望的样子。
“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现”并不是要你工作上怎样怎样,它也不是说要求你生活上怎样怎样。它是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下面,你可以发挥出你的潜能和特长,你的事业终将有所收获。
不要满足,争做第一。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没有区别,因为他们都是跟风。真正推动团队取得质的飞跃的是第一名。做最好的,你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也许不会有完美,但人类正是在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增加了力量。进步的同时我们看到了新的标准。我们正是这样不断进步,臻于完美。
对于我们来说,顺其自然是平庸无奇的。为什么在可以选择更好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平庸呢?如果你不可以在一年之外弄出一天,那为什么不利用这365天呢?为什么我们只能做别人正在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超越平庸?
奥林匹克竞赛之所以崇高,是因为它体现了一种超载精神。著名的思想家、演讲家鲁迪·康维尔曾说过:
“不要总说别人对你的期望值比你对自己的期望值高。如果哪个人在你所做的工作中找到不足,那么你就不是完美的,你也不需要去找一些理由。承认这并不是你的最佳程度,千万不要为自己辩解。当我们可以选择完美时,却为何偏偏选择平庸呢?我不相信人们说那是因为天性使他们没有上进心。他们可能会说:‘我的个性不同于你,我并没有你那么强的上进心,那不是我的天性。’”
对于“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现”的人来说,他们的才华、激情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而且他们时常有一种强烈的个人成就感。他们内心存在一个指南针,他们永远在追寻自己的目标。那么,如果能够树立一种追求完美的企业文化,让所有员工都永远追寻企业的共同目标,那么,他们将会以多么强大的凝聚力推动企业走向辉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