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古人举了一些实例来具体阐明他们的观点。其中有西晋大司马桓温来朝见皇帝,孝武帝下沼让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那时,首都流言四起,说桓温这一来,会杀了王坦之和谢安。王坦之十分畏惧,谢安却不动声色。桓温到了后,文武百官拜倒在路旁。桓温摆开军队,接见这些人。王坦之浑身是汗,衣服都粘在身上了,手中的板子也拿颠倒了。谢安却十分从容,坐在位子上,对桓温说:“我听说你是把守边疆的,不知你为何跑到首都来,你又为何在屏风后面布置那么多士兵呢?”桓温笑着说:“我也是不得已啊!”于是桓温便命令士兵退下去了。他和谢安开怀畅谈,一直到夕阳西下。
宋朝的沈括著有《梦溪笔谈》,对他在科学方面的贡献,大家早已熟知,而他平定乱军的故事,则反映了他在另一方面的才能。沈括在延州当知州时,大将种谔临时驻军在王原这个地方,正值天下大雪,一时军中粮饷供给不上。殿值刘归仁借口回塞内来取粮饷,私自率领士兵向南逃跑。3万多士兵一下子都溃退到塞内,乱成一团,当地的老百姓见此情景都十分恐惧。这一天沈括正要到城郊去为河东返回京师的统帅饯行,突然看到跑来了几千士兵,截住一问,才得知是回来取粮饷的。沈括问前边当兵的:“副都总派你们回来取粮食,主管的人是谁,他在什么地方?”士兵们说:“在后头。”沈括看到乱哄哄的士兵,立即下令叫他们各自回到自己屯兵的地点,没有命令不许到处乱跑。不到10天,溃散的士兵全都回来了。沈括依旧屯兵不动,刘归仁这时才匆匆赶来。沈括质问他:“你是回来取粮饷的,为何却没有那统帅交给你的兵符?分明是擅自南逃,违背军令。”于是斩了刘归仁示众,乱军一下子稳定了下来。临变有制,通达变化,这是真正勇敢的人才能为之的事情。在历史上在变乱中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去解决问题的事例确实不少。
这样看来,做人办事时要记住:越遇危险,越要忍耐!换句话说,忍辱即在使用“缓兵之计”,这样不但可使自己得到充足的喘息机会,还可得到许多外力的相助,对取得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饿狼扑食”一般捕捉机遇
想实现这个愿望,我们必须善于发现机会,并且要像“饿狼扑食”一样捕捉机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敢于冒险,敢于接受逆境的挑战,并善于从中发现、捕捉和利用商机。
-只狼正在原野上奔跑,它已经饿了两天两夜。穿越丛林时,它发现一只野兔正在觅食,于是在丛林的掩护下悄悄向它移去。当它突然发动进攻的时候,野兔猛然间发现了它,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丛林前的山丘跑去。
狼可不想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随后追了上去。兔子身体灵活,在山丘上恣意穿梭,尽量把路线跑得迂回曲折一些,以甩掉后面正在追击的饿狼。然而狼丝毫没有松懈,始终穷追不舍,虽然兔子的逃跑路线令它感到头疼。
一段时间过后,兔子的体力渐渐处于下风,加之又被狼逼上绝路,最终落人狼口,成了狼的一顿美餐。
狼遇到一次机会,决不会轻易将它放弃。因为它们知道,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每一次机会都是非常难得的。遇到一只野兔属于一次较小的机会,但这次较小机会的价值不可轻视,因为捕捉到无数个这样的机会后,所获得的价值就是不可估量的。
狼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对猎物具有严格的选择性,比如老虎有时对羔羊不屑一顾,狮子有时对野兔看不上眼,狼向来对较小的猎物也给予足够的重视,把每一次或大或小的机会都真正当成非常重要的机会,并牢牢把握它、抓住它。
解读狼性生存之道
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个人都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取得辉煌的成绩。但要想实现这个愿望,我们必须善于发现机会,并且要像“饿狼扑食”一样捕捉机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缺乏行动力,即使机会摆在眼前,也懒得去理它。对于那些本来应该做的事,总是一推再推,理由常常是“今天太忙,明天再说”,而真止到了明天,还是以类似的理由加以推脱。这样一来,许多机会便与我们失之交臂了。
这个社会中存在着太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有一点上帝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即它给每个人的寿命大致相当,而且每天都是24小时。但同样是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两个人,同样活了一辈子,也同样每天经历了24小时,有的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有的人却终生一事无成。
人与人在成功的道路上之所以会产生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待机会的态度不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重视机会;而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对机会不够重视。石油大王哈默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他能像“饿狼扑食”一样捕捉机会。
16岁那年,阿曼德·哈默看中了一辆正在拍卖的双座敞篷旧汽车,但这辆车标价为185美元,这个数字对当时的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尽管如此,他仍然抓住机会不放手,向当时在药店里送货的哥哥哈里借钱,买下了这辆车,利用它为一家商店送糖果。他的生意做得很好,儿个星期以后,不仅按时将钱如数还给了哥一哥,手里还剩下一些足够的零花钱。
1921年,哈默在经过漫长的旅途后,来到了当时的苏联。他在那里考察时发现,这个国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人们一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哈默的脑子非常灵活,看到这种现象后,立.即想到:为什么不出口各种矿产去换回粮食呢?于是向当时执政的领导人列宁提出了建议,很快得到了列宁肯定的答复。
就这样,哈默取得了在西伯利亚地区开采石棉矿的许可权,成为第一个在红色苏联取得开矿权的外国人。美苏之间的贸易从此拉开序幕。后来,哈默通过在莫斯科建立的美国联合公司领导30多个国家的美国公司同苏联做生意。
哈默善于发现机会与捕捉机会,一个偶然的发现,使他产生了在苏联办铅笔厂的念头。
一天,哈默想买铅笔,但他发现每支售价高达26美分,而且是德国货。于是,他拿着铅笔去见前苏联主管工业的人民委员会委员克拉辛。哈默诚恳地对克拉辛说:“您的政府已经制定了政策,为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全民读书、写字。但贵国没有厂家生产铅笔,而是花巨资从国外进口,这怎能使贵国的政策顺利地贯彻实施呢?所以,我想为贵国办一个铅笔生产厂,请您授一予我铅笔生产权。”
克拉辛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他以高薪从德国请来了技术人员,从荷兰引进了机器设备,在莫斯科办起了铅笔生产厂。1926年,该厂生产的铅笔不仅满足了苏联全国的需求,而且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几个国家。哈默从中获得了百万美元以上的利润。
20世纪30年代,哈默从前苏联返回美国,发现生产葡萄酒的厂家太多,而生产酒桶的少之又少,便做起了“酒桶生意”,结果大大地赚一了一笔。
“二战”期间,美国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吃牛肉的人越来越多,但优质牛肉在市场上很难见到。哈默又抓住时机,迅速筹集资金在自己的庄园“幻影岛”上办起养牛场。他花1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上个世纪最好的一头公牛“埃里克王子”,从此,“埃里克王子”像个摇钱树,为哈默赚了几百万美元,而哈默也从此由一个门外汉一跃成为牧场行业公认的领袖人物。
哈默从养牛业赚取丰厚的利润后,打算从商界引退,安度晚年。但来自石油业的诱惑又让他蠢蠢欲动,他无法自控,开始了“人生始于六十”的新生活。这一年,哈默58岁。几经周折,哈默买下了西方石油公司因经营不善而造成的将要报废的几口油井,成立了自己的石油公司。成立之初,公司只有三名雇员。该公司当时正处于风雨飘摇、濒临倒闭的困境中,但哈默对自己的选择抱有坚定的信心。他精心挑选了一批专业人才,之后便与当时十几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展开了竞争。竞争开始不久,他花几百万美元钻出的前三口井都被一些“专家”宣布为“干井”。哈默不信这个邪,在被宣告“死刑”的干井上架起钻机,继续勘探,终于钻出两个可以生产高级原油的新油井。这样,哈默对经营石油行业充满了十足的信心,后来取得了更加出色的成绩,成为大名鼎鼎的石油巨子。
通过哈默的创业历程我们可以受到这样的启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敢于冒险,敢于接受逆境的挑战,并善于从中发现、捕捉和利用商机。
一双巧手捕良机
只有学会考虑如何创造或发现及利用机遇,才会在每一次行动中都能如愿以偿地捕捉到猎物。
白天时,狼盯上一只黄羊,先不动它。一到天黑,黄羊就会找一个背风草厚的地方卧下睡觉。这会儿狼也抓不住它,黄羊身子睡了,可它的鼻子耳朵不睡,稍有动静,黄羊蹦起来就跑,狼也追不上。一晚上狼就是不动手,趴在不远的地方死等,等一夜,等到天亮了,黄羊憋了一夜尿,尿泡憋胀了,狼瞅准机会就冲上去猛追。黄羊跑起来撒不出尿,跑不了多远尿泡就会颠破,后腿抽筋,就跑不动了。这样一来,狼很轻松地就能将黄羊捕获。
狼是智慧的化身,在捕捉猎物时从不蛮干,而是善于利用机遇。它们知道,鲁莽草率地做出行动,即使有充沛的体力跑完所有草原高山森林沙漠,也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捕到好的猎物。而等待时机,善用技巧,轻而易举就能实现愿望。在每次行动之前,狼都会考虑如何创造或发现及利用机遇。正如因此,狼几乎在每一次行动中都能如愿以偿地捕捉到猎物。
解读狼性生存之道
机遇到来后有个停留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去抓它,但在哪一时刻最为有利,便值得我们认真考虑了。
李嘉诚是香港的杰出企业家,天生有副灵活的头脑和一双善于捕捉商机的巧手,每每商机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时,他总能在最佳时刻迎潮而上,大捞一把。
1966年底,衰落近两年的香港房地产业开始复苏。然而就在这时,内地强劲的“**********”之风刮到了香港。1967年,北京爆发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香港随之掀起“五月风暴”。在香港,“****即将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四起,港民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掀起了自三战后的第一次移民大潮。移民者大多是有钱人,他们纷纷降价抛售物业,致使新落成的楼宇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找不到客户,地产商和建筑商们因此焦头烂额,一筹莫展。然而,李嘉诚显得格外冷静,时刻关注着市场形势的变化。
多年的创业经验告诉他,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决不能与大众走同样的路子。他懂得“高峰时退出,低谷时投入”的黄金法则,于是决定逆流而上,大量收购各大公司或企业低价抛售的物业。
另一方面,他坚信世事乱极则治、否极泰来。他理智地分析了内地与香港多年来的交往状况,相信中国政府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因为若要收复,1949年就可以收复,不必等到现在。中国政府当年保留香港,是因为考虑到其可作为对外贸易的通道,这样对内地的发展可能更有利。现在的国际形势和香港的特殊地位并没有改变,因此中国政府武力收复香港的可能性不大。
经过仔细思考与分析之后,李嘉诚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拓展良机,于是大胆地实施自己的计划。他将买下的旧房翻新出租,又在地盘上兴建物业。
李嘉诚的这一举动是需要超凡的胆识与气魄的。为此,他的亲朋好友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与此同时,同行公司的地产商们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房地产衰落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69年,等到1970年的时候,“****以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不攻自破,于是各个产业开始复兴起来,房地产生意更是日益兴旺。这时,李嘉诚已积累了大量的物业资本,从最初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万平方英尺。生意异常红火,李嘉诚每年仅凭房屋出租一项收入就高达390万港元。
在这场房地产大灾难中,李嘉诚成了最大的赢家。亲朋好友为此欢呼雀跃,而那些本想嘲笑他的地产商们却因错失良机悔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