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后,尚虎接到的订单又多了起来,有时候一天能挣500多元。为了进一步扩大业务和稳住顾客,他就租了一间民房作为自己卖泥土的基地,并在泥土的配方上下足了功夫。他先后推出了甲类、甲类A级花盆土等多种品种,分别标明富含钾、磷、氮等元素,适用于种植月季、菊花等不同的花卉。他还聘请了一位农科院的技师做顾问,为养花人解决实际问题。后来,办起了自己经营“花盆土”的公司,将泥土推销到了京城各处,总资产竟然超过1000万元。
正是凭着一种独立自强、敢于创业的精神,才使许多像王麟权、尚虎这样一度挣扎在贫困之中的人们,找到了自己的生财之道,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面对贫困,温商从来不会灰心丧气,放弃努力,而是积极地想方设法行动起来,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那些胸无斗志,怕苦畏难的人,受穷是必然的。一个充满着强烈求富欲的人必须明白这一点,贫穷与富裕都不是天生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
穷不可怕,穷就要思变,就要竭尽全力去改变贫穷的状况。这里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去创富,去不懈追求。
只要永远保持一种不安于现状的心,即使面对贫困的处境,凭借自己的能力,努力去做,也能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勤劳吃苦的温商有许多是靠“一身薄技”,诸如丰卜鞋、裁缝,温州一位普通的城镇妇女就是凭借一手做菜的“绝活”走出了贫困。
陈兰是一位普通的温州家庭妇女,她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仅靠老实的丈夫在一家工厂做工,所得工资并不丰厚,一家4口的生活甚是拮据。陈兰决定自己动手,改善目前家庭经济困难的现状。一个偶然的机会撞上门来。这天傍晚,丈夫邀了几位朋友,说是到家里来玩玩,陈兰便去准备晚餐。其实,朋友来玩是丈夫虚晃一枪,请朋友品尝陈兰做的菜肴才是真。陈兰有一手很好的烹饪技术,但这么匆忙,丈夫事先又没交代,有朋友来吃饭,也没做什么准备,陈兰只好随便做了几道家常菜。但就是这几道家常菜,令丈夫的朋友吃得赞不绝口。有个朋友心直口快,对陈兰说:“你的烹饪技术最低都可拿个二级厨师职称,开家餐馆,顾客一定会很多。”
另一个朋友也附和说:“我走南闯北,跑东窜西,吃到像这么好口味的菜并不多。”陈兰听了朋友们的夸奖,心里自然高兴。但她觉得马上就去开家餐馆,从自己的技术方面考虑,条件是具备了,但要租铺面,添设备,资金就一时难于解决。想到开餐馆的这两个条件,她认为时机还未成熟。这时,她看到朋友们酒兴正浓,便想去做一些点心送上桌再给朋友助酒兴,于是又下厨房去了。
不久,当陈兰再端着点心上桌,朋友们先闻着香味,再品尝到味道,又是一阵叫好。于是又有朋友说,你开家食品店,就卖这种点心,保证能赚。陈兰说:“我是想开个食品店卖点心,就在家里做,只要早晨在门口租个摊位就行了。”
这样,陈兰便每天早晨出摊卖起自制的点心了。她规定,一次做10斤面粉。由于她做出的点心色香味俱全,早上摆出去,采取薄利出卖,很快就卖完了。到后来,一些顾客熟了,来迟了见没有了点心,还会到她家里来寻找,往往把留下给自家人吃的点心都一起拿走。有的顾客要她多做一些。陈兰不多做,说是留下一些市场余额,创造第二天快卖的机会。
陈兰卖点心,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所赚的钱比丈夫的工资要高出3倍多。陈兰觉得,卖这种点心虽然赚钱,但仅仅只能帮助一些人解决早餐的问题,若是作为一种商品向社会行销,没有品牌的名分,这就有困难了。于是,她开始琢磨创办起自己的点心专卖店,取名就叫“兰心糕点屋”。
从此陈兰走上了致富之路。
贫困有时像一顶帽子,压得人抬不起头,透不过气。但是温商却不畏惧贫困,他们总是将贫困视为一种激发自己改变现状,努力寻求赚钱机遇的外在因素,于是他们能从贫困中奋起,从贫困中创富。因为要强自尊的温商不想因贫困被自己的乡亲们视为懒惰、无能,他们觉得那是一种羞辱,只有铆足了劲由贫困走向富有,才能成为大家崇拜的偶像。
3.行大于言,少说多做
不一样的思维:
穷人:我每天都喊着如何创业发财,但实际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想和做真的是两码事。
温州人: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做什么事都应该多行少说,先行后说,言行一致。用行动说话,做出实实际际的成绩,才可以称之为“君子”。
《论语里仁》里有一句话:“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多行少说,先行后说,言行一致。
“讷于言”不是不能言,而是不以偏概全、只言不行。用行动说话,做出实实际际的成绩,才可以称之为“君子”,这是古人也明白的道理。
据说温州企业家和其他地方的企业家的一个重要不同,就在于温州的企业家低调“讷于言”。一位温州老板,企业庞大,业内一直享有盛名,但十几年来他从来不会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不但在公司的宣传资料上见不到老板的相片或只言片语等,在行业内的通讯录上也找不到他的名字,就连平时企业赞助活动的讲话、剪彩等也一概由老总出面。别人都知道企业的名字,但很少人知道老板的姓名。
温州商人做事低调,为人朴实。
在温州,假如你在路边看见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面两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一台传真,坐着两个人在办公,你千万不要小看了他们,他们很可能就是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在经济发达的温州,至今没有一个五星级饭店,温州人解释说,来温州的人都是来赚钱的,不是来浪费钱的。
正是因为温州人“讷于言”,不好场合上的事,因此他们的精力才能更集中在事业上,一遇到机会马上投入十分的热情,牢牢把握。
一个依靠做雨伞雨具和笤帚等竹器起家的小作坊,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电能表生产商;收购飞利浦CDMA核心技术部门,成为目前国内唯一掌握了CDMA核心技术的王者;成功控股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1家,国内上市公司3家,2004年实现102亿元销售总收人的大型企业集团……
这是一个商业神话,而这个神话的缔造者就是汪力成,一个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中国第一商人”的浙江人。他的创富技巧无疑为很多创业者提供了借鉴。
1978年,汪力成进入了“华立”的前身——余杭仪表厂当了一名技术员。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全国电表行业出现前所未有的供过于求,余杭仪表厂生产的“华立”牌电表作为地方品牌,由于名气不大,销售当即下滑,产品积压严重,工厂陷入半停产的状态。在1987年4月的职工代表大会上,年仅27岁的汪力成被推到厂长的位置上。
面对困难,汪力成凭着不服输的“野”劲,提出“不懂就学”。很快,他找了本厚厚的“参考书”《改革开放十年管理成果汇编》,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花了整整三天时间研究。就这样,汪力成对管理有了些了解,并写出了他的第一份企业工作报告。
尽管职工们并没有看好汪力成,但上任后他结合企业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企业这么困难,汪力成就想,是不是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是不是只做电表呢?如果继续做电表,那肯定做不过大企业。于是就想到要另找一个产品来做,渡过眼前的难关。“我们当时就想多元化,这成为后来华立大规模搞多元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汪力成说。
到底另做一个什么产品呢?正在这时,浙江省计经委给了汪力成一个消息,当时杭州有一个金钟洗衣机厂,该厂引进了日本松下的金鱼双缸洗衣机。日本人把技术给了金钟洗衣机厂,但是很多核心零部件要源源不断地向日本人购买。其中有一个定时器,上面分强、中、弱,几分钟洗,就这么一个定时器也要从日本进口,一个定时器12美金。因为当时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寻找机会让一种为洗衣机配套的定时器全面国产化,以降低国产洗衣机的成本。
浙江省计经委的领导还拨款20万人民币给金钟洗衣机厂以资助研发。有了20万的研发资金后,汪力成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3个月以后,终于建成了一条定时器的生产线,并制造出了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洗衣机定时器。
从汪力成的成长经历来看,不管是他去读电大,到担任厂长打了翻身仗,还是后来西进重庆,到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很多人认为汪力成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的赢家,但我们别忘了这么一句俗话: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在找到“定时器”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火线上阵的汪力成还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以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形,很快提出了产品升级创优、出口创汇和技术进步等10个方面的措施,以止住企业经营下滑并走出困境。1989年,汪力成又大胆地推出了当时还很少见的经济承包责任制,从而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战胜了重重困难,研制出了具有较高品质的电能表产品,进一步开拓了市场。
1991年6月,仪表厂利用“华立”的名字成立了“华立电气集团公司”,真正做起了“华立”品牌。
汪力成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他发现并抓住了很多很好的机会,似乎别人想要的机会他都抓住了。汪力成哪来这种能力呢?汪力成说:“企业家不一定要求是专家,而更应是一名‘杂家’。而作为一名‘杂家’,必须广泛地获取信息,把自己所学、所懂的连贯起来,为你所用,用于规划设计未来。说到底,就是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而这种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是直接来源于你的学习能力的。”汪力成业余生活中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除了工作以外,他不打扑克,也不打麻将,唯一的爱好就是学习。从最初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到资本市场的游刃有余,全都归功于学习。
汪力成说,他养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再晚也要看完一大摞报纸后才睡觉。不但看新闻,还看专版;不但看经济专著,还看金庸的武打书;不但看书、看报,还看电视、听广播……这样,才能立体地、全方位地去接受和获取信息。
机会永远存在,关键是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有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想成为一个成功者,一定要培养一个好的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做事先做人,要沉得住气,踏踏实实做事就会有回报,因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是靠自己的底蕴。
4.稳扎稳打,以实干求实效
不一样的思维:
穷人:都说富贵险中求,我也希望冒一次险,如果能换了巨大的财富,也是值得的。
温州人:做生意固然需要冒点险,但不能盲目地冒险。求真务实的精神是永远不能丢掉的。
温州的经营模式被称为“地瓜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日益细化的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合作,使温州民营企业不仅具有“小”的活力,同时形成“大”的实力,从而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和较强的竞争力。这是温州人求真务实精神的真实体现,同时这又得益于温州精神的核心理念。
太原华北服装城的总经理苏德生,是生活在山西人中间的、能够巧妙地把钱从山西人手中“赚走”的一个温州人。此人平素里爱剪一个平头,身高1.59米,走在大街上,毫不起眼,不认识他的人大概会把他当一个打工仔,而认识他的人或与他打过交道的人,却会对他产生由衷的敬佩。苏德生年龄不大,却做了好多年的“老总”。而且,他这个“老总”不是靠继承祖辈遗产起家,而是从一个小木匠做起的。
作为地道的温州人,苏德生家住温州乐清县,祖辈都是农民。他15岁就来到了山西,在山西待了16年,如今已是满口的山西话,不知底细的人根本想不到他是温州人。早年苏德生与叔父及兄弟4人来到山西榆次,先做木匠,为人做南方式的家具。后来叔父兄弟们发现在山西做服装有市场,苏德生也就跟着他们一起做起了服装生意。这是苏氏叔侄们最苦的一段创业史。在榆次,冬天下着大雪,街上没有几个人,可他仍然摆上服装摊子,指望能卖出两条裤子,卖出一条就能赚10元钱。寒风凛冽,苏德生的十个手指都快冻僵了,可他仍不敢收摊。榆次离太原不远,这儿冬天的寒冷是他这个温州人从没经历过的,瘦弱的他裹在一件旧军大衣里守着自己的小摊,与他相伴的是漫天的大雪。
第二年,他离开山西,与兄弟几个分开,到了成都荷花池摆了一年小摊。1985年他重回山西,因为资金小,大城市不敢做,就去了经济条件较差的黎城县。当时的黎城县经济非常落后,几乎没什么个体户,他在县贸易中心租了半个楼开始做买卖。等到后来黎城县做服装买卖的人多了后,他又到长子县去开辟另一个新市场,在长子县一待就是4年。苏氏兄弟几个约定最后在太原汇合,进军大城市。但因实力毕竟有限,当时就在太原朝阳街灵活出摊,也就是在这种“游击战”中,苏氏兄弟的生意越做越大,终于决定立足于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