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投资理财的意识,不做“穷”孩子
财商是素质教育的内容,理财的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它直接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家庭教育中,家长应不失时机地给孩子渗透理财的意识,比如,让孩子当一次冢,教孩子合理使用金钱,告诉孩子挣钱的不易,培养孩子储蓄的习惯,等等。这些理财的观念都将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无形资产,使其富贵一生。
不妨让孩子试做家庭“财政部长”
对于孩子来讲,越早学习理财,就会越早具备理财能力以及掌握获取财富的技能,从而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更易、更快、更早地获得成功。
家长应该在日常的教育中,善于发现孩子存在的错误金钱观和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并且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智特点和发展需求,适时地开展并实施理财教育,提供一些实用性的指导。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试着让孩子当当家庭“财政部长”,让孩子亲自规划家庭开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就可以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提高孩子的财商,引导孩子节约钱和存钱,也能指导孩子正确消费,鼓励孩子投资赚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认识到了让孩子学会理财的重要性,一位家长就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当7岁的女儿要求我给她买一套价格昂贵的模拟厨房玩具时,我告诉她:“太贵了。”
“爸爸妈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女儿认真地“查”起我们的收入情况,我如实奉告。我对女儿的教育政策一向是平等、坦诚,虽然这时的我并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那么,爸爸妈妈一个月挣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了?怎么这么快就花光了?”我没想到女儿竟然怀疑起我这个家庭“财政部长”的“清白”,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让女儿当两个月的家庭“财政部长”。当我把这个决定向父女俩宣布时,得到了一致赞成。女儿高兴的是她终于有了经济大权,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但我还是不动声色地向女儿交出了家庭账本。由于她年龄小,现金还是由我掌管,不过家庭的一切开支由女儿全权决定,并由她记录开支流水账。第二天一早,她便命令我:“现在就去买下那套模拟厨具。”我的心在火辣辣地痛,却不得不一边告。诉自己,“舍不得金钱套不住女儿”,一边和女儿一起搬回那套相当于我们一个月生活费的五分之一的玩具。女儿认真地在她的账簿上记下她的第一笔账:买玩具360元。
此后,女儿继续滥用职权,使我们餐桌上的食谱变了样:青菜、排骨和米饭、馒头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女儿最爱吃的煎豆、QQ糖、火腿肠以及可乐、面包。我还是缄口不言,陪着满脸苦相的丈夫和神采飞扬的女儿吃着小朋友套餐……这样的日子过得飞快,还差一周到月底的时候,女儿还向我发号施令买这买那。我遗憾地告诉她:“这个月的钱已经花光了。”于是,这一周除了维持全家基本的生活支出而透支一部分钱,餐桌上是一成不变的咸菜加馒头,女儿的酸奶更是不会有了。女儿有想要交账的意思,我却不肯放权:“你让这个月的收史达到平衡我才收账。”无奈之下,女儿还继续当她的“财政部长”,不过全然没有了刚接手时的高涨情绪。
两个月的“财政部长”任期届满,当女儿老老实实向我交出财政大权时,她的乱花钱、挑食、铺张浪费等毛病已经改掉。
上而故事中,家长就是施行“家庭经济民主化”,让孩子做家庭“财政部长”,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财商”观念,而且逐渐培养了孩子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增强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应变能力,使孩子终生受益。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小年纪,像理财这样的事不用孩子操心。但是,家长要知道,“财商”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直接关系到人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家长要让孩子明白:
赚钱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日取财有道,不能不择手段日用钱要量人为出,用得有价值日既不做守财奴,也不乱花钱。
让孩子做家庭的“财政部长”,孩子就体会到赚钱的不易,从而合理消费,就会有效地支配钱财,保证“收支平衡”。这不仅让孩子对金钱产生一定的概念,也是让孩子学会自立的一种方式。要知道,一个管理不好钱财的人是不可能会自立的。
温馨提示:
如果家长不教孩子理财的知识,将会有其他人取代你。如果要让债主、奸商、警方,甚至骗子来替你进行这项教育,那恐怕就要付出一定代价了。
家长若想让孩子做好家庭的财政部长,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应该怎么当家,下面的方法可供参考:
1.要让孩子注重合理调整消费投入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在选购商品时,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承受能力,如果家庭经济并不富裕,就应该把一些可以花也可以不花的钱节省下来。比如,有的书太贵,就可以去图书馆看。另外,要本着需要和实用的原则,选择恰当的购物时间,尽量购买价廉合格的商品,但要注意检查商品的质量,保证自己的利益。由此,让孩子早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也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要让孩子注意消费的内容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消费是精神消费,不要一味地把钱花在吃、喝和穿等物质享受上。孩子在做家庭财政部长期间,家长也可以告诉孩子,全家人一起其乐融融地生活,胜过单纯物质上的满足。
所以,父母要注意培养对孩子成长有利的消费观,比如,看一些有意义的健康的书籍,听一些能陶冶情操的CD,和家长进行一次有意义的谈话等。
3.让孩子学会理智看待广告让孩子知道,广告是商家促销的手段,好的广告是一种艺术品。孩子要学会欣赏广告,用平静、审慎的态度看待广告,不要盲目追逐广告中宣传的名牌,这也有助于孩子健康消费观念的养成。
4.让孩子试着工作赚钱孩子做了家庭“理财部长”,要有个长远的规划,家庭经济才能良性循环。让孩子试着工作赚钱,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体魄和意志,使他们体会到父母赚钱的辛苦,同时孩子自己也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自立感。
要点总结
家长试着让孩子做家庭“财政部长”,有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在合理分配金钱的基础上有效地使用金钱,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生活,对自己负责。
引导孩子有效地使用零用钱
家长如果想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就应该从使用零用钱开始。
大多数西方家庭从不无偿地向自己的孩子提供金钱,更不可能一味地满足孩子花钱的需要,放纵孩子过分的消费欲望。在家长看来,这只是在助长孩子的恶习。成人之后,当他们遭遇了“经济危机”,孩子就会变得无所适从,既没有合理消费的能力,也不会有心理上的应变能力。
西方教育专家认为,家长应该在孩子3岁时就培养他们的经济意识,从小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与人分享钱财,也可以适当攒一些零用钱,以合理规划自己在各个阶段的生活和学习。
法国孩子的“家庭理财课程”其实早在孩子3~4岁就开始了,在过圣诞节或生日时,孩子们第一次从大人那儿得到的零用钱可能仅为1~5欧元。法国的家长认为,让孩子早早拥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有利于培养孩子经济上一定的独立性。对于这笔不起眼的“小钱”,大多数家长并不主张孩子把它储蓄起来,而是鼓励他们合理地消费掉。消费之后,可跟孩子交流一下感受,比如,是否合算、满意,然后再帮他们分析一下这次消费是否合理、必要,并从中获取经验、汲取教训等。
显然,法国的家长比较善于引导孩子有效地使用零用钱,而下面故事巾的“爸爸”就忽视了教孩子“理财”的重要性,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小平的家境并不富裕,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妈妈是一名超市营业员。然而,由于家长对小平的宠爱,让小平变得花钱大手大脚。父母每周都会给小平零用钱,而每次小平没两天就花完了,于是再开口向父母要钱,父母也从来不问小平的零用钱花在什么地方了,只是一味地满足小平的要求。小平每次拿到父母给的零用钱,就会请同学吃零食,放学后还会和几个“哥们儿”泡在网吧里玩游戏。
后来,爸爸知道了小平乱花零用钱,感到非常不满,气儿子不知道赚钱的辛苦,于是教训小平说道:“从今天起,每周的零用钱就只有那么多,我不会再多给你一分钱。”
一直花钱大手大脚的小平哪里能习惯,幸亏妈妈会偷偷塞给他一些钱,有时宠爱他的奶奶也会悄悄给小平零用钱。这样,小平的零用钱实际上并没有减少。
但是渐渐地,小平的零用钱越来越不够用了,于是他开始欺骗家人,以此获得更多的零用钱。他隔段时间就会告诉家里学校要交钱,而且会分别向爸爸和妈妈要双份钱,有时候甚至私自增加交钱的数额。很快,爸爸就识破了小平的伎俩,气愤地痛打了小平一顿,没收了小平的零用钱,还嘱咐家里的每个人都不许偷偷给小平零用钱。
小平自然受不了零用钱的减少,但是又不敢不听爸爸的话,于是他就开始了偷窃,从几元钱到几十元钱,从偷父母到偷亲戚,小平的胆子越偷越大,最后竞然偷同学的钱,当场被同学发现报告给了老师。当小平的父母赶到学校,得知儿子是因为零用钱不够花才去偷窃的,爸爸悔恨不已,一个劲地责怪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没有从小教会孩子正确地使用零用钱,才会导致孩子犯下偷窃的错误。
故事中的小平,一直都没有养成有效使用零花钱的习惯,所以当爸爸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就去偷窃,这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很多家长不知道是否要给孩子零用钱,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明确给孩子零用钱的目的,让孩子有效地使用零用钱。
有的家长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富裕,于是孩子要多少就给多少;也有的家长则是因为平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对孩子有一种内疚的心理,把给孩子零用钱作为一种心理补偿,给起来出手阔绰。家长给孩子零用钱的目的不明确,孩子拿到钱没有明确的使用目标,因此很容易养成浪费钱的坏习惯。
温馨提示:
总是在算计着金钱,难免会功利,要让孩子知道钱的意义不只是钱。零用钱的有无、多少与家长对孩子的爱无关。
作为家长,应该清楚孩子不能有效使用零用钱的原因,如果是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那么就要立刻采取行动,帮助孩子尽快改掉这个坏毛病。同时要帮助孩子找出零用钱的去处,问清楚孩子钱的开支情况和下一步花钱的计划。事情总有特殊,孩子确有急用,家长也可提前预支。
家长也可以指导孩子购买必备的学习用品,买一些自己爱吃的食品和喜欢的玩具,或是积极地参与捐助活动、给家人买小礼物,这对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理财观念,提高自理、自立的能力,都是影响深远的。
要点总结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孩子一点零花钱已无可厚非。
但是家长要明确给孩子零花钱的目的,让孩子有效使用自己的零花钱,这样才能帮孩子建立良好的理财观念。
培养孩子储蓄的好习惯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教给孩子科学的理财方法是每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家长不应仅仅满足于孩子对钱的基本认识,还要在实践生活中培养,训练孩子的理财能力,其中之一就是要教孩子养成储蓄的好习惯。
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戈弗雷在谈到储蓄原则时提到: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钱放在3个罐子里,第一个罐子里的钱用于日常开销,购买在超级市场和商店里看到的“必需品”;第二个罐子里的钱用于短期储蓄,为购买“芭比娃娃”等较贵重物品积攒资金;第三个罐子里的钱则长期存在银行里。为了鼓励孩子存钱,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去银行存钱,并以孩子的名义开一个户头。当孩子在铅印的存单或存折上见到自己的名字时,会使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被关注了,地位也变得重要了。培养孩子储蓄,还能让孩子充分理解钱并不是随便就可以从银行里领出来的,必须先挣来把它存到银行里去,才能取出来,获得多出原来存入的钱的利息。
孩子在六七岁时,家长就应教他有一个为短期目标存钱的意识。这样,孩子就会有目的地把家长给的零花钱积攒起来。当孩子拿攒的钱购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会比轻而易举地从家长那里得来的倍加珍惜,也可以让孩子懂得积少成多的道理。当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存钱的耐心至多只有3个星期,时间久了,孩子便会失去存钱的兴致。所以,家长就要监督鼓励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
良斌6岁那年,收到了2000元压岁钱,妈妈为他开了一个银行账户,并要求良斌每月在自己的账户上存10元。妈妈要求良斌每次花钱不能超过10元,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必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买些小礼物。给良斌设立账户后,妈妈还给了良斌一本小册子,告诉良斌如何充分利用账户。良斌妈妈认为,让孩子对自己账户的存款负责,这样,他就不会养成乱花钱的习惯,即使在买东西时,也会精打细算。良斌每天都会花5元钱,其中2元是车费,2元是餐费,1元是零食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