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有些生气了,走过来把电视关掉,让亮亮赶快去买酱油。“不去,不去,你自己不会买吗?我不去,你烦死了。”亮亮一边埋怨,一边推开奶奶,打开电视,若无其事地继续看。奶奶无奈,只好关了火,自己下楼去买酱油。奶奶边走边想:“这个孩子怎么这样懒啊?”亮亮也在心里嘀咕着:“奶奶真烦人,我正看《奥特曼》呢,她非要我去打酱油,还关电视,气死我了。我才不去呢,最后还不是自己下去买了?哼,奶奶总是这样,让我干这干那,烦死了!在自己家里,爸爸妈妈从来不会让我做家务,他们都是告诉我学习好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奶奶既麻烦又啰唆,以后再也不来奶奶家了。”
亮亮的心理是很多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家长从小对孩子过分的关怀和事事包办,就造成了孩子日后的懒惰心理和行为,即使孩子有动手能力,仍然习惯于坐享其成,不愿意付出自己的劳动。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做家务活和体力劳动会影响学习或累坏身体,殊不知孩子就是因为没有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才慢慢变得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给他今后的发展埋下了“定时炸弹”。
但是,成功的桂冠从来不会掉到那些坐享其成、守株待兔的懒人头上,它只属于那些勤于动手、敢于拼搏的人。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成功之花要靠辛勤的汗水来浇灌。
美国的家庭教育就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让孩子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家长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自立精神,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家务,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便是富豪子女,也同样要外出打工赚钱。美国法律还规定,女孩子13岁就可以到别人家照顾孩子。比如,里根的儿子就没有靠父亲的地位和权力为自己安排舒适的工作,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去奋斗。
时代呼唤勇于开拓进取的人,那些企图不劳而获的人只能让人看不起,被历史遗弃。所以,家庭教育中,家长只有从小让孩子吃点苦,经历挫折和失败后,孩子才能积极进取,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进。
要点总结
如今,拼搏已是一种时代精神,坐享其成将为人所不齿。孩子的自立能力差,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家长教育孩子要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让孩子亲力亲为,在生活中磨砺坚忍不拔的毅力。
积极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适者生存是自然规律。动物界里的变色龙,在任何环境里都能改变自己,让“敌人”看不出。如果孩子小时候几乎是完全“自我”,总是让周围环境适应他,渐渐地孩子就没有了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
孩子的成长要伴随各种各样的适应,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等。孩子的适应能力强,就会很快融人新环境,获得别人的喜爱,有助于更好的发展,而适应能力差的就会感到恐慌、无助,很难协调自己的心态,从而阻碍了个人的发展。因此,家长只有积极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孩子才会变得日益强大,释放自己的潜能。
悦悦很小的时候,就上全托幼儿园,家长说要让她尽量远离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溺爱”,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有了三年全托幼儿园的基础,在她上小学住校时,悦悦的适应能力明显地比未上全托幼儿园的小朋友强,她在学校情绪稳定,很少哭,虽然想家,但是有自控能力,短短两三个月就适应了住校的生活,在学校里每天都很快乐。老师送她“阳光女孩”的美称。
悦悦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的环境,也给家长减少了精神压力。老师也总是夸悦悦,说她的生活用品收拾得井井有条。而她的小表姐(与悦悦同年出生)始终不能适应住校的生活,已经三年级了,仍然哭闹不止,想家时就打电话,连课都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
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适应能力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适应能力强的孩子,能较快地适应环境变化,顺利融人新的群体,轻松克服与亲人的分离焦虑,因而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而适应能力差的孩子,对分离焦虑感到特别痛苦,对环境的变化特别恐慌,很难调整自己的心态,因而阻碍自身的发展,甚至导致身心受到伤害。
晓慧5岁多了,还哪也不敢去,见到生人就害怕。晓慧妈每次和熟人介绍晓慧时第一句话就是:“这孩子怕生。”在晓慧小的时候,如果谁要抱她,晓慧妈自己就先紧张起来了。
其实,晓慧的适应能力差,就是妈妈“说”出来的。这叫消极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很厉害,经常给孩子什么暗示,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叫做“标签效应”。另外,当孩子面临一些生活变化时,往往自己还没什么反应,有些家长就先焦虑了。家长的这种消极暗示逐渐转化为孩子的消极自我暗示,结果本来没问题的孩子也会出现适应困难。
温馨提示:
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事理的人想使世界适应自己。家长要教育出懂事理的孩子,积极地培养孩子的适应力。
在这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家长要注意对孩子适应能力的培养,当然,适应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要注意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
1.平时要多让孩子接触人孩子只有在集体环境中与别的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才会锻炼他们的性格和品质,才能学会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家长从小就该让孩子学会忍让,有一颗爱心,懂得关心别人。
2.不要轻易承诺做任何事时,家长都不要提前讲好报酬,以免孩子形成做每件事都要讨价还价的坏习惯。如果报酬没有了,他就会哭闹,就不能适应变化了的事实,也不能形成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互信关系。
3.多鼓励,少打击孩子犯错误是常有的事。若做错了事,家长应该从正面引导和教育,千万不要用恶语去伤害他们的自尊,要让他们尽快从失败的泥淖中走出来,适应新的环境。
4.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危言耸听虽然世界上有丑恶存在,但还是要多让孩子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否则他们会形成厌世和恐惧心理。
5.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要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考虑一下怎样做会更好,然后再开始动手。日常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做。家长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的来说,孩子适应能力的培养,伴随着他的一生,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提高的,也不是发展一门爱好、参加几次集训就可以掌握的。孩子的性格、习惯、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员间潜移默化的影响等,这些都将影响孩子的适应能力,说起来真是个复杂的“工程”。家长就要花一番工夫,做个有心人。
要点总结
人不可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所以,家长要积极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让孩子由“自然人”过渡成“社会人”,在面临困境时,灵活应对,勇于超越。
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庄子·大宗师》中有这样一句话:“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形容做事情要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然而,有的孩子在刚刚做某件事时信心百倍,积极肯干。但是,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松懈下来,结果功亏一篑。
究其原因,一是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没有毅力;二是孩子怕吃苦,遇到困难就退缩,父母溺爱,包办代替,天长日久,孩子渐渐养成了做事半途而废的坏习惯。
孩子没有善始善终的习惯,就会形成思想上的懈怠,变得不求上进,不敢迎难而上,进入社会后,也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家长要加强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
下面的故事中,老师就很善于启发孩子,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彬彬是个被长辈惯坏的孩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次放学回家。都是他蹦蹦跳跳地在前面走,爷爷背着书包紧跟在后面,好像是他的秘书似的。在班级里,他上课不专心,作业常拖拉,做事总是有头无尾的,学习成绩也很差劲。
学校开展书香园活动以后,班里增添了许多图书,要请一名图书管理员,彬彬立刻要求自己要当个“七品芝麻官”,同学们都向他投来怀疑的眼光,他急了,连忙说:“我一定能做好,请你们试用我一个星期,如果我做得不好,再请别人做。”
新官上任三把火,开始三天,他一吃完中饭,就又是登记,又是整理,图书放得整整齐齐的。可到了第四天,图书角就乱了起来。老师找他谈话,他说:“我以为当个图书管理员很有趣,没想到这么烦,我想换个事情做做。”老师告诉他,做任何事情都会碰到困难,但是不能中途放弃,要有善始善终的好习惯。既然当图书管理员是你自己提出来的,就应该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尽力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