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碑刻》中為設置準備。如《西陝頌》:“困其事則為設備,今不圖之,為患無已。”現代漢語一般用作名詞,指進行某項工作或供應某種需要所必需的成套建築或器物。
【準則】“準則”是“以為標準”的意思,動詞。如《桐柏淮源廟碑》:“君準則大聖,親之桐柏。”現代漢語的“準則”通常作名詞用,指言論、行動等所依據的原則。
【感想】碑刻中為“思念”、“想念”的意思,及物動詞。如《楚相孫叔敖碑》:“感想孫君,乃發嘉訓,興祀立壇,勤勤愛敬。”現代漢語的“感想”作名詞,指接觸某個事物而引起的思想反應。
3.2意義的抽象程度不同
部分聯合式複音詞在《碑刻》中僅表個別或具體事物的意義,而發展到現代漢語中則表示一般的或抽象的概念,即詞義發生了從個別到一般或從具體到抽象的歷史演變。如:
【寬弘】現代多指人的度量大,表示人的氣質方面的狀況。而《碑刻》中則多用於具體的事物。如《嚴訢碑》:“顛霣徂落,壽不寬弘。”《冀州刺史王純碑》:“[闕]過宥罪,政尚寬弘,視事二載,換在冀州。”
【事業】現代多指人所從事的,具有一定目標、規模和系統而對社會發展有影響的經常性活動。《碑刻》中則指某項具體的工程。如《東海廟碑》:“經構既立,事業畢成,俊等鐫石,欲[下闕]榮非仁也。”
【產生】《碑刻》中具體指人的生育、分娩。如《都鄉孝子嚴舉碑》:“產生三女,絕嗣無男。”現代漢語中則泛指從已有的一般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
3.3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
如:【爪牙】現代用來比喻壞人的黨羽,貶義詞。而《碑刻》中比喻勇士、衛士,是褒義詞。如《郎中鄭固碑》:“入則腹心,出則爪牙,忠以衛上,清以自脩,犯顏謇諤,造膝佹辭。”
詞性不同:
動→名。例如:
【會計】現代用作名詞,指擔任會計工作的人。《碑刻》中則經常用作動詞,是核計、統計的意思。如《成陽靈臺碑》:“右仲氏宗門所會計立作石碑誦出錢名。”當然,《碑刻》中也有用作名詞的,如《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仲氏宗家共作大殿前石階陛欄楯,貧富相扶,會計欣歡,不謀同辭,錢應時即具。”
【時節】現代作名詞用,在《碑刻》中作動詞,指合時而有節律的意思。如《曹全碑》:“風雨時節,歲獲豐年。”《三公山碑》:“皇靈[闕]佑,風雨時節。”
【標記】《碑刻》中用作不及物動詞。如《楚相孫叔敖碑》:“念意自然,刻石銘碑,千載表績,萬古標記,福祐期思。”現代用作名詞,為標記、記號的意思。
其他如“教授”(金鄉長侯成碑、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語言”(三公山碑)、“憲章”(衛尉衡方碑)、“成就”(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樊毅復華下民租田口算碑)、“交易”(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經落”(即經絡。東海廟碑)、“紀傳”(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圖畫”(黽池五瑞畫像)、“顧問”(太尉劉寬碑)、“經緯”(國三老袁良碑)、“因緣”(國三老袁良碑)。
名→形。即:
【便宜】《碑刻》中指有利國家、合乎時宜之事,係名詞。如《國三老袁良碑》:“往悉乃心,勉祟協同,便宜數上。”現代漢語中主要用作形容詞。
動→形。例如:
【高大】《碑刻》中指使高大、增高加大的意思。如《桐柏淮源廟碑》:“高大殿宇,[闕]齊傳館。”現代用作形容詞。
【寧靜】《碑刻》中用作動詞,安定的意思。《司隸校尉楊孟文石門頌》:“寧靜烝庶,政與乾通。”現代用作形容詞。
【高尚】《碑刻》中用作動詞,是“崇尚、稱頌”的意思。如《先生郭輔碑》:“是以守道識真之士,高尚其事。”《婁壽碑》:“是以宗親歸懷,鄉黨高尚,直己而行。”現代用作形容詞。
動→副。即:
【究竟】《碑刻》中是“窮盡”的意思,係動詞。如《童子逢盛碑》:“究竟人爵,克啟厥後。”現代作副詞。
形→名。如:
【智惠】即智慧。《碑刻》中用作形容詞,猶聰明、聰慧的意思,如《童子逢盛碑》:“至於垂耄,智惠聰哲。”現代則可用為名詞。
名→動。例如:
【約束】《碑刻》中用作名詞,如《漢侍廷里父老僤買田約束石券》:“即僤中皆訾下不中父老,季、巨等共假賃田,它如約束。”“建初二年正月十五日侍廷里父老僤祭尊於季、主疏左巨等廿五人共為約束石券。”現代用作動詞。
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即:
【教誨】《碑刻》中可用作及物動詞,教導、訓誨的意思。如《趙寬碑》:“於是乃聽訟理怨,教誨後生,百有餘人,皆成俊艾。”
詞形数不同:
《碑刻》聯合式複音詞和現代漢語比較而言,除如第一節所示的同素異序詞的不同以外,還表現在同義類聚體中詞形数量的變化。如:表“子孫後代”義的同義類聚體,《碑刻》中有“苗萌、苗胄、胤嗣、裔胄、子孫、昆嗣、胄緒、胤裔、苗裔、苗胤、胤孫、昆苗”12個,但被《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的衹有“苗裔、子孫”兩個詞。又如表“勳績”義的同義類聚體,《碑刻》中有“勳績、功勳、功烈、烈勳、勳業、績勳、勳力”7個,現代漢語裏衹保存了“勳績、勳業、功勳”3個詞形,“功烈、烈勳、績勳、勳力”則被淘汰。
總之,從上可知,與現代漢語相比較,東漢《碑刻》聯合式複音詞表現出承繼性和差異性。其繼承的方面如漢語聯合式複音詞的基本的結構類型在《碑刻》中已基本形成,相當多的一部分詞無論在詞義、詞性或詞形上幾乎與現代漢語差別不大,被現代漢語繼承下來而成為現代漢語詞彙的一部分;其差異性方面如出現了比較多的同素異序詞,一部分詞在詞義、詞性、詞形等諸多方面表現出與現代漢語相異的特徵,不像後世那樣穩定和規範。這些正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東漢詞彙的發展確實處於漢語詞彙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變革期。
§§§第二節偏正式複音詞
偏正式複音詞中的兩個語素,一個代表全詞的中心意義,一般叫做正語素;另一個則起脩飾、限定的作用,一般叫做偏語素。從兩個語素的順序看,絕大多數是正語素在後而偏語素在前,偏語素在後而正語素在前的僅佔少數。東漢《碑刻》中共有偏正式複音詞2380個,佔全書複音詞總數的46.06%。下面我們從其形態結構及表現特點方面進行討論。
一、偏正式複音詞的形態結構
1.語義構成
從偏語素所脩飾、限制的正語素的意義範疇來看,《碑刻》偏正式複音詞表現出三種情況:一是正語素的意義是關涉人或事物的,二是關涉動作、行為的,三是關涉性質、狀態的。
1.1正語素的意義是關涉人或事物的
從偏、正語素間的意義關係情況看,又可細分出如下所示的13個小類:
1.1.1表示身份、職業
正語素的意義同人有關,且帶有類名的性質;偏語素的意義則比較寬泛,呈相對開放的狀態,如可以是身份、職業、品質、年齡、性別、方位、動作行為等等。正語素有57個,主要是人、子、民、吏、士、君、臣、父、孫、王、祖、師、嗣、母、帝、神、官、夫、弟、哲、裔、彥等22個。
【X·人】“人”是這些正語素中構詞能力最強的,在《碑刻》中共構成51個偏正式複音詞。如:
○商人咸熹,農夫永同。(司隸校尉楊孟文石門頌)
○尊琦大人之意,逴彌之思,乃共立表石,紀傳億載。(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
○除昔□□樹塞於茲,雖非龍門之鴻績,亦人君之德宗,故船人歎於水渚,行旅語於塗陸。(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於時陳相邊韶,典國之禮,材薄恩淺,不能測度至人,辨是與非,案據書籍,以為老子生於周之末世。(老子銘)
○楚相孫君諱饒,字叔敖,本是縣人也。(楚相孫叔敖碑)
○夫人以母儀之德,為宗族之覆。(賈武仲妻馬姜墓記)
○百姓行人,歡悅歌詠,郵亭掾尹厚□□臣有述君之義,故勒此石,以示後賢。(漢安長陳君閣道碑)
○綽綽令人,獲道之至。(先生郭輔碑)
○於是故吏門人,乃共陟名山,采嘉石,勒銘示後,俾有彝式。(泰山都尉孔宙碑)
○復拜荆州刺史,以故秩居,冊書尉薦,因賜[下闕]之荆域號慕,雖周人之思召伯,弗此踰也。(荆州刺史度尚碑)
○舊都餘化,詩人所詠,並有亡新,君□□□□隆寬慄。(衛尉衡方碑)
○幼有貞恪謙約之操,長柯芬芳成人之行,通經綜緯,兼究古雅。(廣漢屬國侯李翊碑)
○立起口埽,以快往人。(許阿瞿畫像石左方墓誌)
○勉崇孝道,先人之約,讀如□□□順此書位[闕]所堅次比[闕]人□相愛必□□□不得違犯。(真道塚地碑)
○婦人乞宿,昇堂入戶。(武氏左石室畫像題字)
○周公東征,西人怨思。(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
【X·子】共26個。例如:
○乃與邑子故吏龔台、郭蒼、龔雒等,命工擊石,建碑於瀧上,勒銘公功,傳之萬世,垂示無窮。(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積德勤約,燕於孫子。(淳于長夏承碑)
○光和四年□月辛卯朔廿二日壬子,大常臣耽丞敏頓首上尚書:謹案文書,男子常山蓋高上黨范遷詣□□□為元氏三公神□。(無極山碑)
○孤子推□,痛當奈何。(□通封記)
○呱呱豎子,號咷失聲。(安平相孫根碑)
○赤子遺慈,以活以生。(武都太守耿勳碑)
○宗子於集,喈其嗚兮。(孝廉柳敏碑)
其他:君子(北軍中侯郭仲奇碑)、臣子(巴郡太守樊敏碑)、中子(稾長蔡湛頌)、天子(安平相孫根碑)、長子(張賓公妻穿中二柱文)、大子(漢成陽令唐扶頌)、弟子(竹邑侯相張壽碑)、諸子(從事武梁碑)、季子(金廣延母徐氏紀產碑)、元子(豫州從事尹宙碑)、少子(繁陽令楊君碑)、公子(太尉陳球碑)、童子(童子逢盛碑)、伯子(三老諱字忌日記)、兄子(武梁祠堂畫像題字二)、從子(丹陽太守郭旻碑)、小子(高陽令楊著碑)等。
【X·民】共20個。例如:
○光和四年,三公守民蓋高等,始為無極山詣大常求法食。(白石神君碑)
○山高聽下,恐近廟小民不堪役賦,有飢寒之窘,違宗神之敬。(樊毅復華下民租田口算碑)
○詔選賢良,招先逸民,君務在寬,先順其文,舉已從政者,退就勑巾。(衛尉衡方碑)
○或有罪過,微刑輕笑深君□□坐行惡蠲疑,閔其粥靡凍餒之患,勑大司農徹易衣裝,側隱[闕]至,恩加窮民。(冀州刺史王純碑)
○允敕大吏郎巽等,與義民脩繕故祠。(封龍山頌)
○)先是時,妖民張角,造為邪孽,逆節有萌。(太尉劉寬碑)
○居民安業,商旅通濟。(成皋令任伯嗣碑)
其他:佞民(漢成陽令唐扶頌)、先民(綏民校尉熊君碑)、兆民(仙人唐公房碑)、下民(三公山碑)、烝民(酸棗令劉熊碑)、邊民(衛尉衡方碑)、庶民(都鄉孝子嚴舉碑)、穡民(樊毅脩華嶽碑)、羍民(太尉陳球後碑)、縣民(曹全碑)、瘠民(樊毅脩華嶽碑)、嗇民(鮮于璜碑)、生民(鮮于璜碑)等。
【X·吏】共14個,例如:
○國相巡元氏令王翊各白芊賽神山,復使高與遷及縣吏和卞令俱詣大常,為無極山神索法食,比三公山。(無極山碑)
○出奉錢兩□□,振衣賜給貧乏,發荒田耕種,賦與寡獨王佳小男楊孝等三百餘戶,減省貪吏二百八十人。(武都太守耿勳碑)
○弱冠,仕郡吏諸曹掾史,主簿、督郵、五宮掾功曹。(郎中鄭固碑)
○允敕大吏郎巽等,與義民脩繕故祠。(封龍山頌)
○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藥神明膏,親至離亭,部吏王宰、程橫等,賦與有疾者,咸蒙瘳俊。(曹全碑)
其他:良吏(祀三公山碑)、守吏(史晨饗孔廟後碑)、廉吏(楚相孫叔敖碑)、故吏(安平相孫根碑)、郎吏(西陝頌)、天吏(沛相楊統碑)、小吏(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循吏(魯峻碑)等。
【X·士】共12個,例如:
○惟山降神,髦士挺生。(白石神君碑)
○進則貞直,退則錯枉,祟舉濟濟,吉士充朝。(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時長史廬江舒李謙敬讓、五官掾魯孔暢、功曹史孔淮、戶曹掾薛東門榮、史文陽馬琮、守廟百石孔贊、副掾孔綱、故尚書孔立元世、河東太守孔彪元上、處士孔褒文禮皆會廟堂。(史晨饗孔廟後碑)
○山無隱士,藪無逸民。(三公山碑)
其他:庶士(司隸校尉楊孟文石門頌)、秀士(荆州刺史度尚碑)、休士(沛相楊統碑)、博士(婁壽碑)、賢士(嚴訢碑)、軍士(山東嘉祥出土東漢永壽三年畫像石題記)、義士(魯峻碑)等。
【X·君】共11個。例如:
○蓋良君興遺愛,□民刊銘樹,今之通義也。(稾長蔡湛頌)
○於是國君備禮招請,濯冕題剛,傑立忠謇,有夷史之直,卓密之風。(巴郡太守樊敏碑)
○末出京師,遭大君憂,泣踰皋魚,喪過乎哀,謹畏舊章。(博陵太守孔彪碑)
其他:人君(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惠君(析里橋郙閣頌)、先君(郎中馬江碑)、賢君(益州太守無名碑)、汙君(綏民校尉熊君碑)等。
【X·臣】共11個。例如:
○其事上也,貞固密慎,矜矜戰戰,作主股肱,助國視聽,外職不誣,内言不泄,為近臣楷模。(中常侍樊安碑)
○夷史之高著,臨究前軌,當為國之幹臣。(廣漢屬國侯李翊碑)
○國喪名臣,州里去覆。(司隸校尉楊淮碑)
○程嬰杵臼,趙朔家臣。(畫像孔子等題字)
其他:亡臣(楚相孫叔敖碑)、忠臣(國三老袁良碑)、良臣(竹邑侯相張壽碑)、舊臣(衛尉衡方碑)、輔臣(豫州從事尹宙碑)、鯁臣(外黃令高彪碑)等。
【X·父】共10個。例如:
○季父蜀郡,蜀郡從弟會稽,會稽從弟南陽君,從兄東萊大守。(漢成陽令唐扶頌)
○作帝父,振沙濊。(國三老袁良碑)
○孝嗣夙夜,不舍嚴父,孝孫臨殯,禮服承後,忉怛有感。(安平相孫根碑)
○朝益莫習,衎衎誾誾,尼父授魯,曷以復加。(漢成陽令唐扶頌)
○[闕]故[上闕]令[闕]晨追感亡父,見遇立[闕]石[上闕]以示後昆。(司空孔扶碑)
其他:慈父(涼州刺史魏元丕碑)、祖父(張賓公妻穿中二柱文)、從父(平都侯相蔣君碑)、叔父(繁陽令楊君碑)等。
【X·孫】共9個,例如:
○孝嗣夙夜,不舍嚴父,孝孫臨殯,禮服承後,忉怛有感。(安平相孫根碑)
○從孫即廣延,立以為後。(金廣延母徐氏紀產碑)
○及其玄孫言多,世事景王,載在史典。(豫州從事尹宙碑)
○嚴道君曾孫武陽令之少息孟廣宗卒。(孟孝琚碑)
其他:長孫(郎中馬江碑)、中孫(費鳳別碑)、適孫(梁相諱汎碑)、末孫(三老諱字忌日記)、元孫(司隸校尉楊淮碑)等。
【X·王】共8個。例如:
○古先哲王,類帝禋宗,望於山川,遍於群神。(白石神君碑)
○明王設位,明府不就。(北海相景君銘)
○帝堯者,蓋昔世之聖王也。(帝堯碑)
其他:素王(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時王(老子銘)、先王(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國王(曹全碑)、天王(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等。
【X·祖】共8個。例如:
○世祖復阼,仍有顯位,光輔王室。(太尉劉寬碑)
○其辭曰:於穆皇祖,天挺應期。(淳于長夏承碑)
○世德襲爵,銀艾相亞,恢遐祖之鴻軌,拓前代之休蹤,邈逸越而難繼,非群愚之所頌。(費鳳別碑)
○其辭曰:穆穆顯祖,厥德懿鑠。(梁相諱汎碑)
其他:先祖(許阿瞿畫像石左方墓誌)、高祖(西嶽華山廟碑)、曾祖(巴郡太守張納碑)、先祖(許阿瞿畫像石左方墓誌)等。
【X·師】共8個。例如:
○故有靈臺嗇夫,魚師衛仕,驛獻龍魚,服之延壽。(成陽靈臺碑)
○臣伏見臨璧雍日,祠孔子以大牢,長吏備爵,所以尊先師重教化也。(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夫人冤句曹氏,終溫淑慎,咸曰女師。(郎中馬江碑)
○其先故國師譙贛,深明典隩,讖錄圖緯,能精微天意,傳道與京君明。(小黃門譙敏碑)
其他:吏師(巴郡太守樊敏碑)、天師(米巫祭酒張普題字)、士師(丹陽太守郭旻碑)、碑師(綏民校尉熊君碑)等。
【X·嗣】共8個。例如:
○邯及所識祖諱,欽顯後嗣,蓋《春秋》義,言不及尊,翼上也。(三老諱字忌日記)
○邑人縉紳,刻石作歌,昭示來嗣。(先生郭輔碑)
○既隕慈恕,續嗣不茂,哀心摧剝。(富春丞張君碑)
○孝嗣夙夜,不舍嚴父,孝孫臨殯,禮服承後,忉怛有感。(安平相孫根碑)
其他:孤嗣(司隸從事郭究碑)、根嗣(相府小史夏堪碑)、元嗣(鮮于璜碑)、萬嗣(倉頡廟碑)等。
【X·母】共4個。即:
○治產小有,追念祖母,故舞魂構。(梁相孔耽神祠碑)
○昔在仲尼,汁光之精,大帝所挺,顏母毓靈。(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文母循導,周室獲蕃。(李翊夫人碑)
○閔子騫與假母居。(武梁祠堂畫像題字二)
上述例中,“顏母”指孔子母顏氏;“文母”指文德之母,對後妃的稱頌;“假母”即繼母。
其他:慈母(武梁祠堂畫像題字二)、繼母(武梁祠堂畫像題字二)、伯母(司隸校尉楊淮碑)等。
【X·帝】共6個。例即:
○既仕州郡,會孝順皇帝西巡,以掾史召見。(沛相楊統碑)
○厥祖天皇大帝,垂精接感,篤生聖明,[闕]仍其則,子孫亨之。(酸棗令劉熊碑)
○和平中,君復轉拜大長秋,兼以[闕]侍之位,括統前後,明先帝法令,曉舊章之事。(吉成侯州輔碑)
○簡在上帝心,功訓而特紀。(費鳳別碑)
○爭訟,天帝誅疾。(真道塚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