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2600000020

第20章 则天皇帝(2)

监察官员虽说大都品级不高,但他们所享有的地位权势却远比其他官员的高。武则天规定,监察官员只对皇帝本人负责,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他们职权范围内的活动。只要他们的行为合法,即使违反她本人的意愿,她也不滥施权威。这种特殊的权力,显然为监察官员行使职权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他们无须事先请示,便可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任何官员。长安四年(公元704年),武则天为了表示对宰相苏味道的青睐,下旨令他改葬已去世多年的父亲。苏味道受此殊荣,于是大兴土木,修建墓地。此事为监察御史萧至忠侦知,当众弹劾苏味道借改葬其父,“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等事。武则天对苏味道爱莫能助,只好把他贬为坊州刺史。事后,肃政台长官御史大夫李承嘉觉得此事关系重大,责备萧至忠道:“近日你弹劾的事,不请示御使大夫,怎么行呢?”萧至忠答:“依照就例,御史台中无长官。御史是人君耳目,允许各自弹劾,不相互通气。如果先请示了御史大夫才允许弹劾,如果要弹御史大夫本人,不知向谁请示?”

不只是对朝中和地方的官员,武则天甚至想发动社会各阶层都上传信息,以求对最广泛信息的占有。

武则天在做皇后的时候,是不怎么奖励告密的。临朝称制以后也曾有告密的事例。扬楚事变前夕,二月政变之后,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一群参加了二月废立的“飞骑”(禁卫军)兵士,在酒店里聚饮。其中一人发牢骚道:“要是知道废除皇帝之后不给赏赐,咱们何必去逼着皇帝退位。”片刻以后,同座的一个人飞驰起身离席,他奔赴北门,向当局揭发了那个飞骑的言论。那场聚饮还未结束,所有在场者均被逮捕。发牢骚者虽然被处决,未发牢骚者,也因为知反不告而被处决。但总的来说,这时的告密事例不多,告密风气尚未形成,广大的下层告密者尚未发动起来。但在扬楚事变以后,形势就变了。

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以后,武则天首先采取了一系列保证信息渠道畅通的措施。这年二月,她决定:“放置在朝堂上的登闻鼓和肺石,不需要派人看守,有人击鼓立石,就派御史接取状纸来告诉朕。”登闻鼓是武则天为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冤抑之情所设的悬鼓,让臣民百姓击鼓上闻,一般设在西朝堂外。肺石是武则天让百姓控告地方官吏犯罪(包括谋反)所站立的石头,设在东朝堂门外,因石块色赤如肺而得名。现在撤除防守,由御史接受申诉的表状之后,直接进呈武则天,打通了臣民直接向朝廷告状的环节。武则天此举可以达到双重之目的:一是可以了解下情,于政事有益;二是借以使人放心告密,了解百官动态。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三月,武则天又下令设置铜匦四枚,放置在朝堂之中,以接受天下表疏章奏。四枚铜匦于六月间置成。铜匦有四个口,任何有所企求的人都可将文字投入其中一口。第一个口用于自荐和改善人民福利的计划,第二个口用于对政府的批评,第三个口用于对不公正的陈诉,第四个口则用于报告预兆、预言和密谋。铜匦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了解社会动向,所谓周知民间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武则天此举不失为伟大的创举。在制度上为帝王之尊直接受理臣民申诉创造条件,听取百姓对于治理国家各方面的意见及陈诉各种冤屈。

铜匦的设计者是鱼保家。在徐敬业谋反的过程中,鱼保家暗中教他们制作刀、车及弓弩。徐敬业失败,鱼保家侥幸逃脱了追查,但内心还是不安。他得知武则天急于想了解社会动向,就上书献上一计:“请铸铜为匦,以受天下密奏。”并且设计了铜匦的式样:其器共为一室,中有四隔,上各有窍,以受表疏,可入不可出。大抵相当于今天的邮政信箱之类的东西。武则天对其大加赞赏,接受了这个建议。鱼保家暗自庆幸,以为获此大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料铜匦制成后,其冤家很快投了一状,状告鱼保家为徐敬业制作兵器,造成了官军的惨重伤亡。于是,鱼保家成了铜匦受状的最先受害人。从以上事件之中,武则天得到启发,通过鼓励告密,可以尽快得知外间的各种动向。当时的政治环境,对于急于想专权的武则天来说,也确实异常险恶。所以,铜匦臣的作用很快脱离其“周知民间事”的本意,成为告密的重要工具。

随着安装了告密的信箱,朝廷向各省各县颁布了命令,只要有人要揭发阴谋,要控告言论批评朝廷的,不论其地位贵贱,地方官长,当一律妥为招待,即使是监狱里一个囚犯,也应当优礼有加。对于这样告密的人,武则天竟然亲予召见。假若他长于辞令,可以做爪牙,便立即封予官职,或授予御史之职,或授予游击将军,并赏予绸缎金银。假若告密的人情报不实,也任其自去,并不处罚。武则天这样做,是因为需要把监督告密的人形成系统而严密的组织,形成无处不包的谍报网。

武则天终于扫除了障碍,登上了皇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以自己的权威向天下人昭告:武则天是大唐的女皇,是可以主宰朝政的君主。

神道设教

武则天与佛教渊源颇深。陈寅恪指出:武则天幼时,即已一度正式或非正式为沙弥尼。其受母氏佛教信仰影响之深切,可证明矣。

武则天对待几大宗教思想的策略是:打击道教,利用儒教,扶持弘扬佛教。

大凡改朝换代的事,不仅要抓住群臣的心,还要引导民心向己。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武则天以弱势斗强势,助力者少;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时代和传统的巨大挑战,当时思想信仰的两大主流——儒学和佛教都已为武则天所用,前者为她的“革命”理论铺好了路,后者则给她提供了女主可以统治天下的意识形态。

唐高祖、唐太宗时期对佛教的态度坚决,基本上是打击与抑制并用的政策。太史令傅奕运用儒家理论三番五次地请求废止佛法,道士们攀附皇室无中生有地诬陷,都使佛教在夹缝中应接不暇。同时,高祖、太宗朝两次诏令道先佛后以及僧人法琳的下狱流放,都严重地打击了佛教徒的气势,使初唐佛教在整体上处于低迷之中。反观道教,因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姓李,李唐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攀附前人,说老子是李唐的先祖,尊崇道教。史学大家陈寅恪指出:太宗于此等事皆有政治作用。若推其本心,则诚如其责萧瑀诏书所谓“至于佛教,非意所遵”者也。当日佛教处此新朝不利环境之中,唯有利用政局之变迁,以恢复丧失之地位。也就是说,唐太宗对佛教持一种排斥的态度。

玄奘回国是佛教兴起的一个转机。当时正值太宗朝晚期,对佛教的态度较以往稍显温和,也给予玄奘隆重的接待和较高的待遇。一进长安,玄奘便被安置在帝京的佛教学术中心——弘福寺。入寺之时,盛况空前,“都人士子、内外官僚列道两旁,瞻仰而立”。另外,在玄奘的恳请下,太宗允许其召集京都及各地的高僧大德,组成译场,翻译佛经。这些,都使玄奘的社会声望大大地提升了,也使同时期的佛教地位有所改善。

然而至高宗时,佛教与儒、道的矛盾逐渐尖锐。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宗教思想争夺的背后可见武则天的影响和操纵。

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由一道“令道士女冠僧尼于君、皇后及皇太子其父母所致拜”的敕书,引发出了关于政教之别、儒释之别的大讨论。这道诏书要求僧道人士见到皇帝、皇后、太子及本人的父母要下拜。这是要求僧道遵从世俗的礼节。佛教僧侣的反响极为激烈。京邑僧二百余人还前往蓬莱宫,上表恳请高宗收回成命。群僧后齐聚于西明寺,谋划着向高宗和当朝权贵上表,以便得到更大范围的支持,达到废止该诏敕的目的。二十五日,西明寺的僧人道宣向雍州牧、沛王李贤上启。此时的李贤年仅6岁。

道宣等上启于6岁的孩童,无疑是想取悦于武则天。四月二十七日,道宣又上启荣国夫人杨氏。他这样做一方面是由于杨氏非常崇信佛教,而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杨氏贵为皇后之母,可将下情上达于武则天。事实上,杨氏的确具有极强的政治活动能力。当然,杨氏政治活动能力的动力直接来源于武则天,而道宣的上启杨氏,也无疑从一个侧面昭示了武则天在这个事件中所能起到的重大作用。五月十五日,“大集文武官僚九品已上并州县官等千有余人总坐中台都堂”,议论此事。群议纷纭,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六月八日,高宗面对众官悬殊难定的商讨结果,只好发出《停沙门拜君诏》,下令“于君处勿须致拜”,作出了让步。众僧仍频上请表,请求依旧不拜父母,只是此时的声势已不如前次,而致拜父母之事也就渐渐地悄无声息,不了了之了。至此,“致拜君亲”事件告一段落,在该事件中高宗并没有占到多少上风。在该事件中武则天的身影可以说是在幕后若隐若现。

自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十一月,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开始,她就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并与高宗争夺最高领导权,在生活上钳制高宗。武则天势力的膨大,使高宗对其不能不有所猜忌,并试图将权力夺回。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仪劝帝废武后事件,即是这种矛盾激化的一个例证。

令人惊异的是,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女孩子会相信佛教,以至成为尼姑呢?家庭环境特别是母亲的影响起了很大作用。荣国夫人笃信佛教,武则天幼时受家庭环境之熏习,自不待言。后来僧徒即借武氏家庭传统之信仰,以恢复其自李唐开国以来所丧失之权势。而武氏复转借佛教经典之教义,以证明其政治上所享之特殊地位。二者之所以能彼此互相利用,实有长久之因缘,非一朝一夕偶然所可致者。

在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之后,佛教对她来说,更重要的也在于其作为一种争夺权力、营造声威的良好的工具。武则天的佛教行为表现得最为醒目的,当属其与玄奘的相互酬答、为法门寺舍利造金棺银椁以及请玄奘为李显剃度等等。如果把这一切看做是武则天从高僧大德和隆重的佛事入手,在佛教领域中与高宗一争高下,则是更为恰当不过的。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高宗利用佛教这一貌似与政治无关的领域,乘武则天即将生育之时,发出了“致拜君亲”的诏敕,“令道士女冠僧尼于君、皇后及皇太子其父母所致拜”,以图打击武则天的气焰,试探朝野各界的态度,为把即将失控的大权从武则天手中夺回做一个准备。但在武则天的幕后操纵下,这场不见硝烟的斗争最终以高宗收回“拜君”成命(“拜亲”后亦不了了之)而告终。

这些宗教活动也是重要的政治行动。皇帝和皇后用这些措施确立了他们作为两种宗教的庇护人的地位,这两种宗教的影响已扩展到整个帝国和各级社会。皇帝用比偏爱个别术士更积极的形式表示对道教的支持。例如,公元666年完成了封禅祀典以后,老子又有了更为显赫的新头衔,各州奉命既建佛寺,又建造观(这是第一次)。道教就得到了佛教多年以来就有的国家资助的寺院网络。公元675年,皇帝下令编撰第一部道教典籍汇编。公元678年他把道士置于宗正寺的管理之下,以正式承认皇室与老子之间的虚构的亲缘关系,同时,道家主要经典《道德经》被列为参州举考的必修科目,与儒家经典不分上下。

就在此时,对佛教的庇护改由皇后援手,那些希望接近皇帝的佛教徒显然把她看成是赞助人和保护人了。皇后需要这样广泛的支持。史书说:在武则天做皇后时,朝廷特重佛法,诏仍令僧尼居道士女冠前,禁止天下屠钓八年,收天下僧钱作大佛像。长安洛阳两京译经的人特别多,其中以实义难陀和菩提流志最为著名;义净法师留学天竺25年,前后约两次前往,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归国时,武则天到上东门迎劳,下诏让他在佛授记寺译经;大师神秀也是武则天迎入京都的,自此,禅宗势力闻名全国。武则天也是宗教建筑的主要赞助人,在她当皇后时期,她主持在龙门石窟里凿刻了大量的佛像。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武则天称天后。这一年,她终于成功地废除了太宗关于在宗教仪式上重道轻佛的诏令。从此以后,两种信仰地位平等。

武则天也没有丢掉儒家这块阵地。毕竟,儒家的思想才真正是当时统治者的意识形态。

武则天觉得在文化方面还无所表现,于是她让自己的学者班子北门学士修撰典籍,为她的政治目的服务。武则天用自己名字监修、或径用自己名字著作,内容则多少与提倡道德以致太平相关。除去《烈女传》之外,还有表现武则天关于君臣大义的《臣轨》。这个文献以太宗的《帝范》为模式。它体现了武则天的政治哲学,主要包括从儒家和道教经籍中精选的引语,分列于“至忠章”和“利人章”等标题之下。至少前言是武则天本人写的,正文反复提到如下的格言:“父子虽至亲,犹未若君臣之同体也。”“夫人臣之于君也,犹四支之载元首,耳目之为心使也。”它不断地强调忠诚,强调国家的权利高于个人。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她用《臣轨》代替举子的必修课程《道德经》。这是她打击道教的一大措施。当然,这是后话了。当时还有与《臣轨》同为一类的《百僚新戒》及音乐和礼仪方面的著作《乐书》。

儒家原典反对牝鸡司晨,不语怪力乱神,但后世儒生为了统治需要加入了天人感应、五行学说、上天示警等私货。武则天就利用这些大造“革命”舆论。

祥瑞是上天对人君的嘉意。自打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大唐的祥瑞一下子多了起来。特别是当了皇帝以后,祥瑞应接不暇。河里出了绿毛龟,水中拣出了赤心石,都有人进献,对这些可笑的现象和行为,武则天很少怪罪。

武则天还大兴神道教化的设施。她兴造天枢、明堂、九鼎,以及封禅泰山,乃至一再改元,似乎只有借助这些她才能获得信心,才能强化她的神秘力量。她觉得如此才能够向天下臣民“证圣”,才能够彰显自己是“天册万岁”。

李君羡事件反映了武则天要影响控制世人的头脑。开国功臣李君羡某日当值玄武门,时值太白星屡次在白天出现,太史占卜说:“当有女主昌。”民间又谣传说:“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对此很忌讳。后来得知李君羡小名为“五娘”,想起太史和谣传之言,找个借口将他杀了。到了武则天称帝,李君羡的家属诣阙诉冤。女皇利用此事大做文章,下令恢复李君羡官爵,重新礼葬。她是想让人们相信,她称帝是天意。其实是否真有所谓谣传,还是有人加以渲染,是无从考据的。

要在高祖、太宗、高宗以下的唐朝帝统中安放自己的位置,以母后身份称帝,历史上没有先例。武则天要急于寻找理论依据。朝廷百官挖空心思,翻遍典籍也找不出一条过硬的依据,只有春官尚书李思文(徐敬业之叔,李勣之子)在《尚书·武成》篇中找到一句“垂拱天下治”的话,附会武则天用过“垂拱”年号,以此作为受命的依据。武则天对这种牵强附会的说法很高兴,以此昭示天下。

同类推荐
  • 王蒙自传—九命七羊

    王蒙自传—九命七羊

    王蒙是八九十年代中国作家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他不像平民作家那么单一,也不似先锋派艺术家那么孤独、超然。他身上折射着太复杂的因素:政治的、文化的、艺术的……从五十年代的“右派”作家,到自我放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新时期文学的精神突起,到上任文化部长的要职;从自动退居到逍遥地以写作为生,四十年的岁月沧桑,使他成为共和国文化变迁史的一个标本。《王蒙自传》记述了王蒙的传奇人生。本书为第三部,回忆了1989年至今王蒙的一些经历,其中包括推荐诺贝尔文学奖人选和推荐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等争议性的事件。
  • 大唐灵州镇将

    大唐灵州镇将

    本书是有关唐代镇守边关灵州的大将的传记正文分60章记述了较有影响的60位大将。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圣者为王:王阳明的超凡之路

    圣者为王:王阳明的超凡之路

    王阳明心学的最大魅力就是要让人的内心完善和强大起来!如此一来,还有什么具体的困难是人所不能克服的呢?还有什么成功,是我们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呢?一代大儒黄宗羲即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诚然,不学阳明,我们还要学谁呢?
  •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

    本书是由18位上海医科大学院士校友的故事所编撰而成的。一方面是为了展现上医院士们的思想和精神,传播上医文化的精髓和力量;另一方面也为了向上医创建八十五周年庆典活动献礼。
热门推荐
  • 极道玄黄

    极道玄黄

    身具混沌灵根,手持玄黄之鼎,且看死宅萧厉如何在异世界呼风唤雨!
  • 江一叶

    江一叶

    美丽的女鬼,老实的宅男,他们之间如果相遇,是真正的“人生如戏”!
  • 读心梦魇

    读心梦魇

    巴德站在高塔上祈祷,“女神,我不想努力了,读心一点也不好玩!”
  • 爱要有你才完美

    爱要有你才完美

    雪花静静地飘落着,飞舞的雪花落在女孩的掌心里,转瞬即逝。冬天,医院比别处都要冷一些,银装素裹的大地在别处也许是一片美景,但是在终年充满白色的医院周围,则多了一丝凄凉。医院前面的空地上,那棵挂满彩灯的雪松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正踩着梯子把一个很大的星星挂件挂在上面,金黄的颜色给医院增添了不少生气。据说,只要谁拿到那颗大程度的星星,谁就可以心想事成。
  • 三国之我就是我

    三国之我就是我

    猪脚王少宇重生三国,这里有你想知道的,有你知道的,有你不知道的,还有你知不知道都要知道的。
  • 王子传奇

    王子传奇

    带着半残系统,穿越类似游戏世界的异界,成为了一国王子,为了幸福生活而努力着
  • 穿越之雷霆出击

    穿越之雷霆出击

    25世纪,三名拥有异能的宇航员乘坐“霍金一号”去探索宇宙的各个行星。在一次探索行星上强大能量和中意外穿越了。他们穿越到了异界大陆,称为“魂界”。并且意外的发现那个所谓的魂界,就是他们正在探索的那颗行星。在这个异界大陆上,他和他们三个人。又会掀起怎样的巨浪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纵龙行

    剑纵龙行

    燕都唐家,一夜之间,满门灭族,只余一地血海尸山……十数年后,少年身着青衫,手握青锋,自神秘的燕山走下,如同杀神入世,将这平静的天下搅个天翻地覆。这一去,生死江湖路无悔……这一去,风云叱咤鬼神惊……这一去,破雾斩魔只求真……这一去,杀人报仇不思回……我自燕山来,我要杀人去!!
  • 司太太你已婚

    司太太你已婚

    “司太太,你已经结婚了。”安云兮柳眉一挑,似笑非笑的看着某人,“所以?”“所以你不能在外面拈花惹草,不许对别的男人笑,不许跟别的男人单独吃饭……”**司穆廷,首城司家的准继承人,外表俊美,性格冷漠,实力强大,有多少名门千金想要嫁给他,他都不屑一顾。可就是这样的他,居然被爆出已经结婚,对象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村姑!一众名门千金:“不,我们不同意!”受到质疑,司穆廷抱着小妻子,冷漠回应:“我娶谁,需要你们同意?”所有人都觉得他们不般配,可司穆廷又说:“配不配,我说了算,况且,我觉得是我配不上她。”发现司穆廷这边说不动,那些人就把目标移向安云兮。面对别人的质疑,安云兮想了想,决定回去就跟老公告状,说谁谁又挑拨他们感情。就这样,所有人都知道司穆廷的小妻子是个爱告状的,偏偏司穆廷又是个宠的,那些在云倾面前搬弄是非的人没一个有好下场。一众名门千金咬牙切齿,却不敢再去安云兮面前搬弄是非。(不要被简介骗了,女主不是娇弱的小花,而是一朵食人花。双洁,双强,互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