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这是六度的道场,说明菩萨能广修如上的六度,就能证寂灭的理体。诚如这位妇人如教奉行,欢喜踊跃,后来妇人即升忉利天享乐。
二、从迦旃延点化这位妇人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手持瓷瓶”,就可以布施卖贫,不禁让我们想到那首名为《家家有观音》的诗:
“瓶中甘露常时洒,
手持杨柳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现,
苦海常做度人舟。”
观音瓶中甘露水,以一滴水可以洒遍三千世界,她那闻声救苦之心,她那悲悯之情,正道出了“布施”的最真实的意境。三界十方,万法唯心,善无大小,德无上下,只要与人方便,与世有利,以救世救人为出发点或目的的,皆是善、是美、是真。
三施六度乃为进德修业的指南针,愿人人三施并行,法喜充满,努力于转凶为无咎,转无咎为吉的理想境域矣。
易理
由贫而富,由富而贵,转凶为无咎。孔子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易大传》)然致富之道,智慧大开的要方,在于布施。《周易》四十二卦益卦,以三阴三阳,道出世人相遇此卦后为学日益,进而到利益天下群生,故彖曰:“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是因上下二气交感,方能生长万物,方能使品物得以成亨,使人世间之心灵,各正性命,而无远弗届,此其益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彖辞才说,得之此卦,要能达乎“自上下下,其道大光。”进而努力于“益动而巽,日进无疆”的境域。
这种布施之法,不但能使人人转凶为无咎,进而能由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研易、修易之人,若能握此“见龙在田,德施普也。”(乾卦九二)努力于行布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臻乎“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天下文明”(乾卦文言)的理想国。明乎此,则知故事中“瓷瓶”“布施”可以转法华的要义了。
拈花微笑道心法
故事
公元前五世纪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灵山会上布道。
有一次,他的传道方式与以前大不相同,他不言不语,只是手拿着一朵花给大众看,一时众僧徒及各居士大德皆面面相对,不懂佛陀的意思是何所指?此刻在座中有位佛陀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似有默契的对佛陀来个会心的微笑,于是佛陀便当众宣布: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同时还把平常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个充满神秘陛的说法,便是学禅中“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的开端故事。
启示
一、拈花微笑的传道“心法”。此一示象,乃是大功德,亦是“顿悟”的表示。
唯有洞彻宇宙之奥妙,看透了大干世界的人、事、物,才会自然地孕生微笑。
唯有深知“万物皆空”的三昧,参透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境界,才能智珠活泼,如珠走盘,如鱼之在水,如鹤之在林,心无尘垢,一片“空灵”,到了“四大皆空,大观自在”的境地,自然就会微笑。能够“会心”才会“微笑”。佛之弟子中最无执著之念者,付法藏第一祖为迦叶尊者也。
他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赖,于佛弟子曾受佛陀分予半座,并特尊为“头陀”第一。自佛陀交付迦叶后,乃至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之统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直到阿难为法之继承者,始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证涅槃。
二、又在灵山会上的“破颜微笑”,正呈现出一种内心真正的“悦乐”,是一种“光明”会照亮别人;是一种和煦的春风,会化导他人;是一种真正的力量,会带给人无比的鼓舞;更是一种信念的自然表示,会予人生信心极坚强。
从中体悟出人生在世的法宝,“心喜则笑”、“满足即笑”,所以笑容产生于欢乐,愉快,而欢欣又产生于满足。
笑,只是颊下肌肉牵动,舒展的生理自然动作。一个人,如果乐天知命,一团和气,自然满心欢喜,笑口大开。
笑又能通气消郁,舒肝畅肺,等于是一个脏腑运动,所以对人体有百益而无一害。
然世间的笑,以“微笑”最动人,最自然,最正当。而稚子的天真笑容是最好、最真实、最动人、最可爱、最讨人喜欢的。
人必须保持“赤子之心”,也即是“佛在心头”,没有机诈,才能孕生真诚自然的笑容。
佛陀勘破了宇宙间的奥秘,故以“拈花”示理,而大迦叶尊者悟透了天地间的妙理,以“微笑”回应,就这样“拈花微笑”含有了无穷的禅机。就这样它的故事,至今传诵不绝。
易理
一、佛与迦叶尊者的“拈花微笑”之不言,而能传诵至今,利益天下,正是契入《周易》乾卦文言中的:“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的融通。
这种“破颜微笑”喜在心头,是直入了五十八卦的兑卦,兑者“卦德”为愉悦,内愉悦,外也愉悦,含言而不言,似佛陀与迦叶之间的法喜之法,孔子曰:“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性。”(《易大传》)周公于兑卦九二言:“孚兑吉,悔亡”、“信志也”,像佛陀与迦叶尊者“以心传心”的微妙法门。
二、又兑者为“说”,则寄寓法喜充满后要“法音流转”,似佛陀的宣示:“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一语。为兑卦彖辞中的“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一种自然天命不可违。
遂成为迦叶尊者承接“衣钵真传”后的重任,在佛灭度后,迦叶能主动扛起统理大众的重担,结集圣典,避免教团的分裂,有如《周易》四十五卦的萃卦,彖辞“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是“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进而把法传给了阿难,阿难进入鸡足山入定,是彖辞中“利有攸往,顺天命也”之道。是以,佛陀与迦叶尊者的微笑,正是明易、研易者把握兑卦的上六“引兑”,萃卦六二“引吉”的一种心法契应矣。
有用无用中道行
故事
有一天庄子走在山路上,看见几棵巨大的树,枝叶茂盛,可是伐木的工人却站在一边而不动手,庄子觉得很奇异,向前问他为什么?工人说:“这些树虽然很大,但材质不好,没有什么用处。”
庄子听了,便对随身的弟子说:“这些树就是没有用,所以才长得这么高大啊!”
庄子下了山以后,到了一个朋友的家,他的朋友很高兴,便叫仆人杀鹅来款待他。仆人问主人说:“我们的家有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杀那一只才好呢?”主人答:“杀那只不会叫的。”
第二天庄子的学生问说:“昨天那山中的巨树,因为无用而得以终其天年,而今天这只鹅,却因为无用而被杀了。请问老师,做人到底要做有用的人,还是做一个无用的人呢?”
庄子笑着说:“对啊!人若要立身于世上,就应该学习,做一个处于‘有用与无用’之间的人,这才是最好的方法啦!”
启示
本段故事出于《南华经》一书,庄子借与弟子的对话,以山木不材得终其天年,雁以不材死为喻,言处世之道,应随机通变,过与不及皆非中道。《中庸》一书即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便是说明了通变、应变、达变的用中之道,难守也。这种境界孔子举出“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夫子道出了行中庸于天下者,则必须有智、仁、勇三达德的功夫,而大舜正是智者的代表。他这种“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择其至善之地,采最适当的道理普及百姓,以中庸之德做为百姓的榜样,正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的价值,则是本故事中的“用与不用之间”的结合。
易理
从此段庄子之故事中,得知其理有三:
一、是故宇宙事物,不可一味模仿,应随机通变,把握此诀窍,则能会通孔子的“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的哲学。
因为人生在世,随时随刻都在变,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则已说明了“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大传》)明乎此,则知学易、修易执其一,非道也,不能观其全貌,可能只见八卦之一端,也可能只见六十四卦之一卦,推之,只见到三百八十四爻之一环,这种论易也就会以偏概全,非八卦也,非《周易》心法也。
二、观其本故事中,得知时与位的不同,如就空间言,木处于山中,因无所用,砍伐运输,劳命伤财,故不取也。因而得其天年。
鹅处于平地人家,虽其不善鸣,然其肉美味可口,可做食物,故杀而烹之。因而产生了“无用与有用”,引而伸之,也就有了时与位之不同,庄子这种哲理有如《周易》中的当位本乎是吉、利也。但有时当位却无用,凶、咎也。
如《周易》二十七卦颐卦初九,本乎阳居阳位,当位也,但在此卦,反而是凶、是咎。周公曰:“舍尔灵龟,凶。”是因时位不当也。
不当位是凶、是咎,但有时反而是大用、广用也,如《周易》二十八卦大过九四乃阳居阴位,不当位、不正,但在此时反而是大吉,周公曰:“栋隆,吉。”便是此理也。
所以孔子《易大传》曰:“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三、故庄子最后的哲学精华乃在于“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便是中庸“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的口诀,这种妙言,则是《周易》四十二卦益卦的引申:
益者“损上益下,民说无疆。”《彖辞》,益者“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彖辞》便是说明了人生在世,无论处于何种地位,都能把握此理,维持一个“和谐的人生”,那就是三阴三阳的真善美。所以周公才于六三曰:“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虽处阴居阳位,但因能把握“有孚中行”之理,故能得无咎,得吉也。是无用也是大用也。又于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是阴居阴位,时位得当。是大用也;是广用也,故能得大吉。
若能透视《周易》这两爻的变爻,则可得益之六三爻变家人卦,四爻变无妄卦,两爻全变为同人卦,则能有木火相亲的一家之道,也有“动以天理”的无妄之感,更有同人的“先后天同位”之吉卦。
最后则能达乎“与天地合其德”的境界,进入道德之乡时,无用是体,有用是广用;无用也是用,有用更见得大用。易道的妙用,便能无往而不利矣!
轮扁桓公论圣道
故事
在经书上有段轮扁与桓公的对话,相当精彩,意义甚高。
有一天,齐桓公正坐在宫殿上读书,一个做车轮的木匠轮扁正在堂前做车轮。
轮扁放下车轮子的工具,锤子和凿子,向前问桓公说:
“请问桓公,您所读的是什么书呢?”
桓公说:“我读的是圣人的经典。”
轮扁问道:“那著书的圣人还在吗?”
桓公说:“早就死了。”
轮扁就叹息道:“那么您所读的书,只不过是古人的糟粕废物而已!”
齐桓公勃然大怒地说:“你胡说些什么?寡人是一国之王,你这做轮子的木匠怎敢随便批评,你说个道理出来,不然就把你处死!”
轮扁说:“暂且息怒,请听我说吧!我是个做车轮的人,就暂且以我做车轮的事作比喻吧!做车轮的时候,刀子下得快,就省力气,但是做的车轮就不圆,不够完好。刀子下得慢,就很费力气,但车轮削得就比较圆。做车轮最好的技术,就是下刀的时候,不快也不慢,得心应手。但这种不快不慢,恰到好处的功夫,用嘴巴也说不出来,我说不能传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继承我的手艺。所以我现在已经七十岁了,还在这里做车轮。这样看来,古代圣人所得的‘大道心法’,不能留传下来,不是很明显的事吗?所以我才说你所读的书,只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不是吗?”
启示
诸家经典中,所论每至最高境界时,均无法用语言、文字、图画、戏剧等来形容。老子《道德经》开宗明义以“道可道,非常道。”说明“大道心法”之要,它是“众妙之门,玄之又玄”(《道德经》)。
故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来描述难以传授,最后一章更妙,说明“信言不美”、“善者不辩”、“知者不博”(《道德经》)的心法之要,它是非人不传。
孔子传一贯之道,子贡慨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孟子则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佛家更以“不可说,不可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所以追求“大道心法”的人,若以为形色声名便是大道心法,那将是“缘木求鱼”一无所得了。
易理
学习任何的一件事情,有如故事中轮扁点化桓公的话。那工匠只能教你方圆规矩,不能把他身上的造诣传给你。教拳剑的师父,只能把招式传给你,不能把他的功夫传给你。会背书的人,不一定会读书。所以孔子于易理中才讲:“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那个微妙之心法,“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易大传》),所不同的《易经》以一类万,以无为体,以有为用。这种意境孔子于《易大传》一书中说明:“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是这样吗?他说“圣人立象以尽意”是可以从八卦卦象,六十四卦卦象透视那佛家之心法,道家之妙道,儒家之大道。因此《易经》诀窍中便产生了有“全象”,有“似象”,有“内外象”,有“卦象”,透视了这一境界,也就能了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要旨了。
孔子更引述:“设卦以尽情伪”,便是要我们透视六十四卦的真实意义,便能了解易圣的真情所在。又说“系辞焉以尽其言”是乃深入了《周易》六十四卦,卦、彖、大象、爻、小象及四传的文辞中,就能了解易理不言之时,它如道体,若开口时,便能“言而世为天下则”,又说“变而通之以尽利”,勉励世人研易,参透了易道心法后,一变则能“转凶为无咎”,再变则能“转无咎为吉”,三变便能“转吉为大吉”,四变则“转大吉为大利”,至此境界时,便是乾卦文言中的“以美利利天下”的真善美世界矣。
所以孔子以“极深研几”易理后便能如春天、如泰卦、如沐春风般,充满了一片的祥和,它之一呼,它之一动,则能使万物欣欣向荣,草木皆春,生机盎然,充满了无限的志向与信心,所以孔子引“鼓之舞之以尽神”,来说明“民咸用之,谓之神”的大道心法,是可以参悟的。《易大传》以“初率其辞,而揆其方”便是此中之窍要。
明乎此,则知轮扁对桓公所说的话,乃在于心传之要“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易大传》)。
三家一家会易家
故事
从前在深山道旁有一座古庙,不知其名,庙内供养了两尊泥塑像,一者是释迦尊佛(代表佛家),另一为太上老君(代表道家),而老君居右,释迦居左。
有一天,来了一位和尚进入庙内,见释迦佛放于左,便道:“我佛法神通广大,天上地下,唯佛独尊,焉可放于太上老君之左呢?”于是将泥像搬到右边,便走了。
隔日又来了一位道士,入庙即怒曰:“我道教法力最高,而太上尊者乃本教之主,焉可放于释尊之左呢?
又将太上老君搬于右方而走了。道上来往者多,如此一左一右,搬个不停,最后都把两尊塑像弄破了。
于是太上老君便莞尔地对世尊曰:“唉!我们这些憨弟子,不知三教本一理,执着我相,互相诋毁,自打嘴巴,以致两败俱伤,我俩本好好地,却被搬成碎烂。”说完便相对而笑了。
启示
一、从此故事中,得知有如南北朝时的武帝与善慧菩萨的情形。
有一位闻名的傅大士(生于公元497年),是一位出色的禅宗先锋。当梁武帝要问法,要见善慧菩萨。却发现善慧菩萨穿着和尚的袈裟(代表佛家),道士的帽子(代表道家)和儒家的鞋子(代表儒家),来朝见梁武帝。武帝看见他这一身奇异的打扮便问:“你是和尚吗?”善慧指一指帽子。武帝又问:“你是道士吗?”善慧指一指鞋子。武帝最后说:“那么,你是方内之人了。”善慧又指一指袈裟。这就是传说中善慧菩萨的一首诗:“道冠儒履佛袈裟,会成三家作一家”的原由。
后来日本铃木大拙说得好:“禅是综合了儒、道、佛三家,而用之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假如这种说法不错的话,那么,善慧早已开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