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娱乐项目少之又少,生存环境窘迫的宁夏南部山区,更是没有什么娱乐值得一提。柳萍的父母都是秦腔票友,一旦有看秦腔的机会绝不会放弃,但这样的机会毕竟少。直到1977年,隆德县才有了秦剧团。县里的票友不在少数,可像柳萍母亲能这样吼上一段的人却不多。与柳家有点交情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吴淑琴上学的时候可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呢!而柳萍仿佛继承了母亲的文艺气质,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文体活动都少不了她。
剧团演出都是搭露天舞台,看戏的人都得带小板凳占位置。柳萍家占位置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柳萍、柳莉和弟弟柳斌身上。柳萍搬着小板凳去追随戏台子,就像从前去礼堂看电影一样,觉得那么庄重。
而柳萍也能像母亲一样,边看秦腔边吼上两嗓子。谁让她和母亲一样,也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呢!
柳萍第一次上舞台,是小学二年级时,文艺队给孩子们排了一个《我爱北京天安门》的舞蹈节目。台下的观众席传来阵阵热烈的掌声,小柳萍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舞台的魅力。尽管那是一个简陋的舞台,舞台上方只有白云蓝天,没有美轮美奂的灯光。
小小的柳萍一下子爱上了舞台。化了妆的柳萍,显得格外可爱。
柳萍似乎一下子发现了舞蹈原来是那么美好的事情。她喜欢上了跳舞,并带着大院里的孩子们排练舞蹈《红色娘子军》。药材公司的孩子们也喜欢找她排舞。
上小学时,柳萍和三个女孩代表学校参加固原地区的文艺调演,她参演的《映山红》舞蹈,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柳萍很喜欢跳舞,或者说是迷恋舞台,她把业余时间利用起来,排舞或是练舞。尽管柳萍“玩”得很疯,但柳萍的父母倒没有太大的意见,一方面她的学习不受影响,另一方面,柳萍像妈妈一样热爱文艺,他俩是打心眼里高兴的。
小学同学杨晔在回忆童年时说:“柳萍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起点跟大家一样,慢慢才会发现,她其实很突出。”
那时候演节目,大家都穿白衬衣戴红领巾。每到秋天,家长们都要到农村帮农民收麦子、挖洋芋。学校的孩子们也去,每次都要给农民们表演一两个节目,基本上都是样板戏配舞蹈。女生们最喜欢表演的就是《红亮的心》。
为什么没有孩子表演秦腔?一是因为秦腔里的方言和宁夏南部方言有区别,咬字的时候比较费劲,二是孩子们对秦腔的认识和热爱基本上等于零。每当有演出的时候,孩子们就喊着要看戏,至于什么是秦腔,他们是不会去理会的。
童年的柳萍也只是不明所以地眷恋舞台,喜欢在舞台上面旋转,或蹁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