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斯说,纽约货币中心银行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中拥有最大的股票份额,他们可以亲自挑选董事和董事会主席。这将使他们因此而连接伦敦,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和控制。
马林斯还说,通过控制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国际银行家、外国银行的精英们可以指挥整个联邦储备制度,从而制定为自己直接谋取利润的美国货币政策。这是他们的阴谋理论的关键(这也是国内阴谋论者和《货币战争》中的关键)。
但是这些说法是错误的,没有依据的。事实上,在选举董事和董事会主席的问题上,各商业银行不论其大小,都只是一票,不像大多数企业中,计票结果是根据持有股份的数量。纽约联邦储备区有超过1000名的会员银行,极难操纵,实力最强的银行也许能够迫使规模较小的银行投它一票,但为了控制多数,就意味着要收买约500名成员的控股权,开支浩大,需要数千亿美元,没什么可行性。
再则,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不是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委员会理事会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监督。该委员会是一个7人小组,由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批准。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由本委员会、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以及4名其他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组成。“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制定开放的市场政策,这决定了政府债券的联邦储备银行可以买卖,而且是最有效和最常见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的一点是,联邦储备银行不能改变任何一个未经董事会或“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批准的贴现率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增发货币,或购买政府债券。
因此,不可能出现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无论是直接或间接地为外国资本所拥有的情况,也不可能出现《货币战争》中所说的情形:“如果失去控制货币发行的权力,国际银行家对美国这个最大的财富创造国将失去大部分影响力”,更不存在什么“当肯尼迪越来越强烈地想按照自己良好的意愿来运作这个国家时,他就必然与他背后的强大而无形的精英统治集团产生尖锐的冲突”。
由此可见,他们对联邦储备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的认识不足,因此也对联邦储备系统的利润分配机制充满了无知。美联储实际上是漏斗状地将利润返回给联邦政府,而不是分配给什么秘密的“国际金融精英集团”。而对于这些至关重要的事实,《货币战争》非但避而不谈,相反却在制造阴谋论的无稽之谈。在事实面前,确实很可笑。
这些事实,不仅恰如其分地对美国知识界里的金融阴谋论者作出了有根有据的驳斥,同样更是对中国国内那些追随者的有力驳斥。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那些振振有词的金融阴谋论者是金融学上的外行,更不用说中国国内的阴谋论者了。
我们甚至可以说,即使像那些无稽的猜测一样,美联储有着惊天的秘密和阴谋,也不可能被这些假充内行的阴谋论者得知。
《货币战争》试图从美国货币和金融历史,以及专家和学者的角度来找出暗杀肯尼迪的凶手,然而,事实证明了它对美国的货币和金融历史的无知,其结果不过为畅销书的故事里增添一个笑话而已。
参考阅读:
82nd Annual Report,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95.
Galbraith John K., A Short History of Financial Euphoria, New York: Whittle Direct Books.
Gary Kah, En Route to Global Occupation, Lafayette, La.: Huntington House, 1991.
Mullins Eustace, Secret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taunton, Va.: Bankers Research Institute,1983.
Shauf,Thomas. The Federal Reserve, Streamwood, IL: FED-UP, Inc,1992.
Woodward G. Thomas,“Money and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Myth and Reality”,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1996.
United States Code Annotated,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94.
Who Owns and controls the Federal Reserve, by Dr. Edward Flaherty(http://www.*****.com/?federalreserve.html)
七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与美联储的崛起
围绕着所谓控制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国际金融集团及其家族,人们编织着无数的神话,其核心就是《货币战争》中的描述:“华尔街的七个人现在控制了美国大部分基础工业和资源。其中J.P.摩根、杰姆斯·希尔、乔治·贝克(纽约第一国家银行的总裁),属于所谓摩根集团;其余四人,约翰·洛克菲勒、威廉·洛克菲勒、杰姆斯·斯蒂尔曼(国家城市银行总裁)、雅各布·谢夫(库恩雷波公司),属于标准石油城市银行集团。他们所构成的资本的核心枢纽控制着美国。”(《货币战争》3.2,美国华尔街七巨头:美联储的幕后推手)
在这些集团或家族中,摩根家族首当其冲,一直引起人们无限的好奇与想象,编出来的故事匪夷所思,而所谓“泰坦尼克号与美联储”就是其中之一。
在一篇《泰坦尼克的阴谋与美联储》(The Titanic Conspiracy and the Federal Reserve,http://www.*****.com/?hub/Titanic-Conspiracy-and-the-Federal-Reserve)的文件中,叙述了天主教、光明会与摩根家族为了争夺对美联储的控制权,环绕着“泰坦尼克”号展开了一场神秘而又你死我活的阴谋战。而这个故事的中文版已被广为转载。
在这个故事中,摩根集团为了把那些有实力、有影响的对手从入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名单中剔除,制订了一个狠毒的计划:消灭他们。
“泰坦尼克号”的船长爱德华·史密斯(Edward Smith)其实是天主教耶稣会的秘密成员。其根据是,1986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了几张历史照片:在“泰坦尼克”号开航前,爱德华·史密斯船长接受了耶稣会秘书长布朗的会见。对这些照片的解释是,布朗向爱德华·史密斯宣布“泰坦尼克”号是耶稣会的敌人,并要求他摧毁它。
事后,随船沉没的爱德华·史密斯船长被耶稣会秘密地定为“烈士”--不是因为他“英勇殉职”,而是因为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有趣的是,“泰坦尼克”号的大船东摩根财团事先就给该船的首航买了巨额保险--为一艘号称“不沉之堡”的新式巨轮投注巨额保险,这件事本身就很蹊跷。据说摩根财团事后不仅没有亏损,还赚了一笔。更为有趣的是,为该船首航而用自己的名义广发邀请信的J.P.摩根本人,在该船即将起航的前两天突然肚子痛,没有上船。可是,有新闻记者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两天后,发现摩根正与情妇幽会,精力好得不得了。
由J.P.摩根本人亲自邀请,让可能入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名单的工商界人士,共赴被沸沸扬扬炒成“世纪之旅”的“泰坦尼克”号的首航,要与J.P.摩根一起度过“豪华浪漫”的海上时光,结果,“世纪之旅”成了“死亡之旅”,那些按期赴约的美国工商界领袖共赴黄泉……
就在“泰坦尼克”号即将葬身海底之际,电报员打算发送SOS求救信号,却受到船上负责人员的阻止,以确保这些人被排除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董事的名单之外……
“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的第8个月,所有遇难家属尚在悲伤之中,“美联储”成立了。而在这一届“美联储”中,摩根与洛克菲勒家族拥有了生杀予夺的至上权力……
当然,这些神奇的故事很适合拍成好莱坞式的大片,但如果当做严肃的历史和事实,无疑是很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