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阳家为了办学的事,欧阳老爷一直是京城上海两地跑,虽然圣旨还没有下,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事算是定了。陈老爷不希望自己的小辈再进官场,没有想到他的女婿无意中又和官场扯上了关系。
夫人没有想到,她和她五爷爷认了亲后,会换来这样结果,后悔也来不及了。小时候的事,让夫人记忆犹新,最苦的日子她虽然没有经历过,可她记得她爹娘和她说起当时情景,那痛苦的表情,让夫人终身难忘,所以夫人一直牢牢记住她爷爷的话,陈家后代永不踏进官场,她也一直回避让她的孩子去参加科考,没有想到在外面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官场。
夫人她也不知道这该高兴还是得伤心,消息灵通的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夫人更是觉得不好受,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婉儿发现她娘心情不对劲,很反常,婉儿不明白,这事要是放在别人家里,不知道会怎样的高兴,哪有娘反而是心事重重一脸不愿意,把爹也弄得很尴尬。
婉儿找到她表姨:“表姨,我有个问题觉得很奇怪?我娘为什么不让我大哥考科举?我大哥这么有才华。”
“这事不是你娘规定的,是你太爷爷定下的规矩,陈家后代不准跨进官场。”
“为什么?官场有什么可怕的事,太爷爷会害怕成这样?”
“婉儿,你不懂,你太爷爷家可是世代为官,你太爷爷还是个大官。发生了一件事,娘只是听自己的娘说起过,本来好好的一个陈家,一下子说没有了就没有了。你们陈家是大家族,出事以后,都散了,各奔东西,只有你爷爷和你太爷爷一直在一起,吃了很多苦。具体怎样发生这件事,有机会你去问问你娘。你们都不小了,你娘应该把陈家的事告诉你们了,娘也只知道这事大概。”婉儿的表姨把陈家所遭到的惨事大至说了说。
婉儿才明白,娘为什么怕自己家人涉入官场,原来还有这么一回惨事。婉儿一下子明白了一件事,司马家为什么和陈家走到一起,为什么司马家那么的帮着陈家,并不是奶奶和姨奶奶是姐妹光这一层关系,一定是太爷爷家在最困难的时候,司马家帮着陈家度过那最艰苦的日子,所以陈家也为司马家的后代进入官场,尽了全力。
婉儿想通了这一点,有好多事就好理解了,不然有好多事,婉儿总觉得有点说不通,还有司马和陈家的关系,一个是搞官场,一个是商人,想想两家不可能会走得这么近,就是亲兄弟也不一定会这么的深厚与牢固的感情。
婉儿搂着夫人的脖子,亲昵对着夫人撒娇说:“娘,你能不能高兴些,人家为了做官,要拼着老命,苦熬多少年?还不一定当得上,我爹不想当官,一直远离官场,可官看上我爹,说明我爹就是当官的料,逃也逃不掉的,既然逃不掉,那娘就让爹当得开心一点,当个开心官好不好。”
“哎,什么话从我们婉儿嘴里出来,就成了好事了。婉儿你不懂,这官场可不是能随便玩的,弄不好会遭来杀身之祸,一家人都会跟着倒霉的。”
“娘,我们只要小心,不贪心,在权力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为百姓做一事好事。我们又没有想向上爬的想法,又不去参与官场上争斗。爹是管办学,只要把学办好,其它什么事,爹都不要去管,实在不行,找个借口就辞官。我干不了,我不干了,这总行了吧!”
“看不出来,婉儿小小的年纪,到是把官场看得那么的透彻,亲家你们也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婉儿说得对,你不当官,也要办学,现在只不过多了一个帽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表妹,亲家说得对,你呀放下心来,有什么事,我们大家顶着。再说我们这是在做好事。”
“好了,你们也不要劝我了,都到了这份上,我不让老爷做也不行了,只是大家真的是要小心些,不要碰到小人,如果发现苗头不对,就让老爷早早的辞官,老爷你说对不对?”
“夫人说得对,我不去和他们争官大官小的,我只做我要做的事。反正家里也不缺我这点薪水,每个月的俸禄我都捐给我所办的学堂,给那些没有钱的孩子读书用,这总不会错吧。”
“娘,这下你可放心了。”
“是呀,只要有我的婉儿在,什么事都会被她化解的。我们婉儿就是个乐天派,没有愁的日子。”一大家子的人,凑在一起,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的,很快乐也很温馨。特别是慕敏的儿子,开始学说话,听着大人说话,他也有模有样学着大人说话,把大家逗得更是乐坏了。
欧阳老爷看到外孙,忽然想到,他有好些日子没有看到两个孙子了。在没有去京城以前,他一直在给两个孙子做启蒙学习。就是因为要上京城,怕耽误孙子启蒙教育,欧阳老爷特意的把他不在的日子,所要让孙子学的东西,让儿媳妇督促两个孙子好好学。本来这事是交给夫人的,夫人因为事多,儿媳妇主动要求,她来督促孙儿的学习,刚才吃晚饭的时候,还看见儿媳妇,怎么大家都在这儿,儿媳妇怎么不在这儿?还有怎么不把孙儿给抱来给他看看。
夫人发现老爷的头转来转去,就问老爷:“老爷,你找什么?”
“我们两个孙儿,怎么不抱过来一起玩玩。”
“来人,去把两个孙儿给抱过来,让玉莲也一起过来。”
欧阳老爷觉得好像有点不对劲,就问夫人:“玉莲又闹出什么事来了?”
夫人叹了一口气说:“不是一条心的人,你再怎么努力把她融进这个家,她也不愿意进这个家。”
下人把两个又孙子给抱来了,欧阳老爷见了,赶紧对下人说:“放下,快放下,让他们下来动动,多动动容易消食。来,来来,孙儿到爷爷这里来。”
两个孙子看到好几天没有见到爷爷,马上跑到爷爷跟前撒娇。欧阳老爷高兴得左手搂着一个孙子,右手也搂着一个孙子。“想爷爷了没有?”
“想,爷爷,你有没有带好东西给孩儿?”
“哈,哈哈,我孙儿大了,真的是大了,知道问爷爷要礼物了,猜猜,爷爷在京城给你们带回了什么礼物?”
一个孙子马上说:“一定是什么好吃的。”
另一个孙子马上反对说:“不是吃的,是玩的。”
开始欧阳老爷的脸上还是笑呵呵的,听了两孙子的话,欧阳老爷的脸色有点尴尬了,可还是很耐心的问他的孙儿:“你们俩除了吃和玩,就没有其它想要的东西?”
“有。”
“我也有,好看的东西。”
“我也要好看的东西。”
“那爷爷问问你们,爷爷没在这几天,你们有没有把爷爷让你们把三字经背一背?能背多少了?”
“那我背给爷爷听听。”
“我也要背给爷爷听。”
“好,好好,两个都不要争,一起来背好不好。爷爷说,开始,你们就开始背,准备好了,开始。”
“人之初,心要硬,性要狠,做大事。不读书,不吃苦”
大家本来都是很开心的想听听这双子到底能背多少三字经,哪想到,这双子把三字经背成这样。大家都没有想到,大家都是傻傻的望着那双子那得意洋洋一句句处下背。
“停下!”欧阳老爷,对着两孙子,唬着脸问:“谁教你们的?”
两个孙子吓得,瘪着嘴马上就要哭了出来。夫人马上过去把两孙子抱到胸前:“来乖孙子,奶奶从没有听到你们把三字经这么背的,是不是你们自己想出来的?”
“奶奶,我告诉你,是我娘教我们的,奶奶你可不能对爷爷说。”
“为什么不能对爷爷说?”
“娘说了,爷爷知道了,爷爷会骂娘的。”
“奶奶不会骂?”
“娘说,奶奶事多,现在顾不上我们,奶奶心里没有孙子,只有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