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拙文《<程乙本红楼梦>是对<脂评本石头记>的隐注》中,摘出了仅关乎“秦可卿问题”的一些三种版本不同的词句,说明了程伟元、高锷依据《脂评本》的正文和脂砚斋评语,综合其内涵,作出修 改,始成为《程乙本》的。这在实际上,就使得《红楼梦(程乙本)》的前八十回,能够成为接近曹雪芹《石头记》本意的《红楼梦》。
除了以上的用意之外,《程乙本》对《脂评本石头记》在文字方面确实作了不少的修改,使其更臻完美。本文试就《红楼梦》第十回中的“秦可卿药方”的更迭情况,作出比较,按个人拙识,导出 其真释。以补充程伟元、高锷对于“秦可卿药方”的认识和修改过程。
一、不同的药方
《脂评石头记》的《甲戌本》、《己卯本》中,都没有“秦可卿药方”。
直至《庚辰本》,才有这一药方的披露。
《庚辰本》中的“秦可卿药方”的内容如下:
人参白术(土炒)云苓熟地归身(酒洗) 白芍(炒)川芎黄芪香附米(制)醋柴胡 怀山药(炒)真阿胶(蛤粉炒)延胡索(酒炒)炙甘草引用建莲子七粒大枣二枚
注:1.()内为药物的炮制——工艺加工方法。
2.各味药后,均标注有重量,此处略。《庚辰本》内如上的“秦可卿药方”,到了程、高的《程甲本》中,就被取消了各味药的重量和炮制方法,改变成了如下的模样:
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白芍川芎黄芪香附米醋柴胡怀山药真阿胶延胡索炙甘草引用建莲子七粒大枣二枚注:此药方每味药下,均没有重量和炮制方法。另外,在《金玉缘》中,更将“秦可卿药方”改变了模样,《金玉缘》虽是源于《程甲本》,但“秦可卿药方”却不尽 同。现抄列如下:
人参
奎白术云苓
大熟地白归身苔白芍
小川芎
黄芪香附米醋柴胡怀山药真阿胶
延胡索
炙甘草
引用建莲子七粒大枣二枚注:此药方每味药下,均没有重量和炮制方法。《程甲本》中的“秦可卿药方”,在进入《程乙本》之后,药方的文字结构,又基本上回到了《庚辰本》的样式:
人参白术(土炒)云苓熟地归身白芍川芎
黄芪香附米醋柴胡怀山药真阿胶(蛤粉炒)
延胡索(酒炒)炙甘草引用建莲子七粒大枣二枚注:全同《庚辰本》药方注。将以上四个药方作比较,可看出它们之间的很多不同之处。
二、对四个不同药方的比较
出自《红楼梦》的四个不同版本的四个药方,虽有所不同,但由于它们都是由一个原始的药方演变而来,所以若论它们之间的区别,其实那只不过是“大同小异”而已。
1.《庚辰本》药方是一个很正规的药方。
在形式上,表现出它作为药方的完整性。它不仅包含有按产地要求的药名,如:“怀山药”、“延胡索”,标出这两味药的产地,是在“怀”、“延”地方,而且在质量上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归 身”是“当归”的精华部分,而“香附米”则是“附子”的再加工。此“药方”中不仅写入各味药的重量,也还提出了按需要对几味药的特别炮制(加工工艺)方法。
在内容上,则遵循着中医药方经常由不同的“中药成方”拼凑、加减而成“新的药方”的习惯做法。
2.《程甲本》和其另版的《金玉缘》的药方,都是不完整的药方。
《程甲本》药方在延用《庚辰本》药方的基础上,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取消了原药方中所有的炮制方法和各味药的重量。
《金玉缘》除了也取消了各味药的重量和炮制方法之外,则是把原药方中的两个字的药名,差不多都改为三个字的。
这样一来,《程甲本》和《金玉缘》中的这两个药方,虽然表现出它和《庚辰本》不同,但并没有体现出多少特点。而且由于它们没有列出各味药的重量和一些药的炮制方法,就失去了作为“药方 ”的完整性,真实性。这种做法,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取的。
3.《程乙本》药方,是一个更合理的药方。《程乙本》药方是在否定了《程甲本》的做法的原则上,又回到了以《庚辰本》为基础的做法。它不仅表现了它作为药方的完整性,而且作出了更加合理 的改进。它除了仍沿用《庚辰本》每味药均附有重量的要求之外,却把《庚辰本》原药方的“七处”炮制方法,取销了“四处”,仅剩“土炒”、“蛤粉炒”、“酒炒”三处。这样一来,就简化了《庚 辰本》的药方。
虽然在表面上看来,它和《庚辰本》原药方只有着少许的不同。但就药方的隐意来说,却显得重点更为突出,处置更为妥贴。下面的第四部分,将仔细说明这一问题。
三、“秦可卿药方”的隐意
“秦可卿药方”是别人给秦可卿的一封秘信,这是很多《红楼梦》爱好者所共识的。在拙作《“秦可卿药方”探秘》一文中,我已解析的很清楚,本文就只简单地加以说明。《庚辰本》的“秦可 卿药方”,按其药方中各药名的谐音,可得出如下的译文:人甚败输,徒吵。云令:“熟地归身,就悉白梢朝(意:向)穿胸。”皇岂享福迷志?促差护,坏山约,抄。真恶交,各纷抄,延胡索,就抄。 十四(第十四味药)见连字,期立去心。早!早!这封秘信,告诉秦可卿:“她盼望的人,已被皇帝下令处死。皇帝并非只知享福,皇帝已差遣护卫,破坏了他们的计划,并抄了他们的家。真正的恶势 力已经来临,各处都在纷纷地抄家,想拖延,是无处可求的。你们家就要被抄了。十四(写信人)见连字,期望早早丢掉幻想。”这封秘信,是很合乎曹雪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此处不详述。四 、《程乙本》对“秦可卿药方"恰当、适度的修订上文已经说到,《程乙本》的。秦可卿药方”比《庚辰本》的“秦可卿药方”,少了四处“炮制方法”。程、高如此处理,究竟比曹雪芹原书的药方, 有些什么样的改进呢?
在我对上述两药方进行比较之后,感觉到:从表面上,看不出《程乙本》药方的优劣、长短,从药理上,也看不出它对疾病发生作用的高低、大小。但从两药方的“隐意”上,确感到《程乙本》药 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恰到好处。
《程乙本》药方较《庚辰本》药方,只保留了“土炒”“蛤粉炒”、“酒炒”三处“炮制方法”,而减去“酒洗”、“炒”、“制”、“炒”四处“炮制方法”。这样一来,《程乙本》药方“隐意 的”谐音译文就成了:
人甚败输,徒吵。云令:“熟地归身,白梢穿胸。”皇岂享福迷?促差护,坏山约。真恶交,各纷抄。延胡索,就抄。
对照《庚辰本》药方的隐意译文,就可看出,在药方中只要包含“徒吵”、“各纷抄”、“就抄”三处,就足以说明问题,加上其余四处,倒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那么,是否是说程、高比 曹雪芹高明些。我认为并非如此,想来曹雪芹当时这样做,无非是多加些可有可无之物,布上一座“迷魂阵”,使人难以辨别药方的真假,难于发现他的秘密意图罢了。五、《程甲本》为何急忙改为 《程乙本》在上文中,我们分析了《庚辰本》和《程乙本》中两个“秦可卿药方”的不同之处及其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弄明白《程甲本》和《程乙本》的两个“秦可卿药方” 为什么具有如此明显不同的内容。我认为这两个明显不同的内容的药方,给我们揭示出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程、高为什么在推出了《程甲本》之后,仅隔—年,又急忙的推出《程乙本》。以下是我 的想像:程伟元、高锷在推出《程甲本》之后,发现他们只是抄录、照搬或少量改变了八十回《脂评石头记》的一部分——墨字正文,而丢掉了另一部分——脂砚斋评语。另外,他们可能也觉察到, 他们没有照顾到曹雪芹笔下的隐意,而给以剖明。这样一来,在实际上,他们的《程甲本》等于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表达出曹雪芹的本意”。大约程、高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他们对《脂评石头记》做 过仔细的研讨之后,将书中很多词句,参照其“正文”和“脂评”加以修订,使其尽可能适合了曹雪芹的本意。于是就有了《程乙本》和《程甲本》的不同的情节和词句。对于“秦可卿药方”也是这 样。应该说:他们是在完全弄清楚“秦可卿药方”的隐意的情况下,才把药方从《程甲本》的模式,进而转变到《程乙本》的模式的。虽然在《程乙本》引言中,程、高有了:“因急欲公诸同好,故 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唯阅者谅之。”的说法,但人所共知的是,他们对《石头记》原文,是作了多处的修改的,自然也包括“秦可卿药方”在内。他们这 样做的目的,如我在本文开始一段中所提出的看法:他们就是为了更明确表达曹雪芹《石头记》的本意罢了。
结语
“秦可卿药方”在我手边的四个版本的《红楼梦》中,以不同的模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不同,一方面说明了程伟元、高锷在经过一个大的曲折,并完全弄清楚曹雪芹笔下的隐意的情况下,终 于奠定了“秦可卿药方”的准确结构。另一方面,也从程、高对药方的理解,证明了我在拙文《“秦可卿药方”探秘》一文中,对“秦可卿药方”的内在隐情的剖析是准确的。从对四个药方的分析中 ,以及从我对秦可卿问题的探讨中,我似乎觉得《程乙本》的前八十回,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较好地反映了曹雪芹的本意的,是可取的。在不能够读到曹雪芹的原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庚辰本 等)的情况下,读到《程乙本》,也应是惬意的。
只是,我也觉得,如果读者有可能,或者对《红楼梦》确实抱有十二分的爱好的话,还是应该认真地阅读曹雪芹的原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各种版本,那才真可领会曹雪芹的本意。还应该说 明的是:对于我这个初学研讨《红楼梦》的人,弄懂《红楼梦》的版本的不同,确实是一件麻烦的事,尤其是对于《程甲本》和《程乙本》的区别。
我的做法是:对于上述四种版本,我都互相作了比较,也和一些资料中所标示出来的不同之处,进行了核对,确认无误。
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在其出版说明中,已经标明它是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我则认定它就是《庚辰本》。
2.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在其出版说明中,已经表明它是以《程乙本》为底本的。我则认定它就是《程乙本》。
3.《金玉缘》——晚清“坊间本”,属《程甲本》类。
4.《红楼梦》——另一晚清的“坊间本”,也属《程甲本》。
本文所依照的四种不同版本情况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