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夸大子女不正当的行为只会给他们带来苦恼:假定一切过错都是由于子女的不良行为导致的,而作为父母却毫无责任,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知道,大多数家长的命令,都只是为了自己的方便,并不是为矫正孩子的错误。
4. 不必用强制的做法教育“问题”孩子:忍耐、自我克制、同情以及对孩子情绪的足够认识,再加上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做到这些就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对孩子的教育。
5. 把平等、自由的法则推广到教育上:强迫不能完成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培养同情心,反而只会引起孩子的对抗和憎恨情绪。
6. 对孩子道德的培养必须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如果你的精神状态能使孩子感到应该这样做,使他热爱善行、憎恶罪恶,如果你能唤起他心中一种高尚的愿望,让富有同情心的冲动去改变自私的冲动,那么等到这些正确的行为变成自然的、自发的行为时,你就完成了对孩子的道德培养。
7. 必须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尤其是关于生命自身的科学教育:生命科学中的很多道理和其他科学是共通的。知道其中之一,就能够举一反三。此外,生命科学还提供给了孩子最适合的训练,因为生命的运动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
8. 生命科学是打开其他科学的钥匙: 生命科学给予其他科学某些重要的概念,没有这些概念,就不会有其他科学。比如“力”的概念,比如“有机性”的概念,人们最初都是通过自身生命来理解它们的。
9. 生命规律的知识比其他知识都重要: 生命规律不只是一切身心过程的基础,也是社会中政治、经济一切往来的基础。对个人和社会行为的调节须依赖于对它们的了解。
10. 生命的规律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不研究它简单的表现,就无法正确理解那些复杂的表现。明白这一点后,我们也就可以发现,儿童们渴望的户外活动和青年们积极追求的那些知识,不过是他们日后运用的素材,那些素材有一天会帮助他们完成伟大的活动。
11. 绘画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承认绘画对心智培养有重要作用。
12. 尊重孩子的兴趣:许多父母会把孩子的爱好看成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认为与其这样,还不如抄写字句或背诵乘法表更有用。事实却恰恰相反,做感兴趣的事对于孩子思维的训练有重要价值。
13. 实物教学:实物教学应采取和书本教育不同的办法,并且应该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更长的时间。实物教学不仅仅限于室内的东西,还应该包括田野、树丛、高山等自然的事物。
14. 自我克制的能力需要引导--教育的工作要顺其自然,孩子性格中存在的缺陷要交由自然处理。防止轻率行为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承担相应的后果。
15. 关心孩子的身体:那些急于培养儿童心智而不顾他们身体的教育者,可否举出一个例子证明社会上的成就是要依靠强灌知识才能取得的呢?
16. 切勿急于求成:心智和身体一样,超过一定的速度就不能吸收。如果你给它的知识过多过快,使它无法吸收,不久它就会流失掉。更坏的是,这个办法还使学习在孩子眼中变得可憎。
17. 交流育儿经验:在茶余酒后或类似的交际场合,可有谁听人谈起养育儿童的事呢?也许他的书架上有《农庄手册》《猎人情况》等,而唯独没有管理和教育儿童的书。
18. 教育需要付出:通常来讲,目光短浅、缺乏同情、感情易怒的家长是很难教育好孩子的。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付出的劳动,它需要许多经历和自我牺牲,但这种付出却关系到孩子将来的幸福。
19. 教育别人,先要教育自己:一个教育者在分析孩子们的动机之前,要先分析自己的动机。分清哪些内心的想法是由于做父母的真正关怀,哪些则是出于自私、好安逸、想压服的冲动。在教育孩子时也要进行对自己的教育。在心智方面,我们必须学好那门最复杂也最简单的学科--孩子和自己在社会中所表现的人性及其规律。
20. 成年男女的心智发育,只有在他们好好地尽了父母责任时才算完成。自然的安排就是这么巧妙。
21. 教育是漫长的: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它是一项漫长和复杂的事业。粗糙、轻率的家庭管理作风是不可取的。唯有最不开化的野蛮人才会想用打几下、骂几句的惩戒方式来教育孩子。
22. 必须作一些教育的准备:这需要教育者的钻研、机智、忍耐和自我克制。
23. 让孩子学会自治:管教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如果你的孩子命中注定要过奴隶的生活,那你无论怎样让他在儿童时期习惯于屈服也不过分;而如果他注定成为自由的人,那就应该在儿童时期让他们学会自治。
24. 少发命令:命令只有在其他方式不适用或失败时才能使用。教育者要像一个好心的立法者一样,不会因为去压迫孩子而高兴,而因为用不着压迫孩子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而高兴。在其他方法失去效果之前请不要使用命令这条法律。
25. 别管得太多:家长应该让责任感来约束自己的统治欲,尽量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依靠专制只作为最后一招。
26. 如果你不得不使用命令,那就要决断,并且前后一致。一旦发出决不动摇,但应该事先考虑,衡量一切后果。
27. 有时,教育者的情感和评价也是孩子行为所应得的后果之一。做母亲的要避免那种常有的软弱冲动,还没有骂完就马上宽恕;做父亲的,要避免表示冷淡的情感过长,免得孩子习惯于不需要你的关怀。
28. 避免道德和心智上的早熟:较高的道德能力和较高的心智能力一样,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在演化的过程中也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用刺激的方法提前导出孩子的这两种能力,结果会使他日后性格吃亏。有些童年即是模范的好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会逐渐变坏,而一些能为人表率的成年人则常常在童年时并不突出。生活中这样的事不少见。
29.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如果不用同情对待孩子,他们也就变得没有同情。而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予他们同样的友情。
30. 避免极端的惩罚:极端严厉的惩罚危害多多。在其他情况都类似的情况下,受罚最重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好人的概率最小。
31. 建立开明的家庭氛围:家庭的管理就如同政权的管理一样,层出不穷的“犯罪” 大多是这种粗暴的统治本身所引起的。相反,开明的统治既减少了引起犯罪的原因,也会减少犯罪本身。
32. 以快乐的方式学习:痛苦的功课使人憎恶知识,愉快的功课则使人喜爱知识。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们,日后一旦有机会就会抛弃它;而那些以愉快的方式获得知识的人们,不但发现了知识本身是有趣的,且会受这些快乐和成功体验的感染,终身进行自我教育。
33. 用快乐的办法去教育:人们从心智上有了恰当指导而得来的乐趣,往往比肌肉力量得到练习的乐趣大得多。这一观点,包括裴斯泰洛齐在内的很多知名教育家都已经予以证明。
34. 激发学习者的快乐:教育所用的方法应该是能够引起学习者内心快乐的,而不是仅仅依靠外来奖励。必须承认,保持快乐,这本身就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
35. 效率与快乐相关:在同等情况下,教学的效率与学生从事那项学习的快乐程度成正比。
36. 倘若一个孩子因为掌握了有兴趣的题材,得到耐心的指导而感到快乐,另一个孩子由于厌学而因此缺乏能力,受到冷眼、威吓甚至恐吓,前者会变得自信、开朗,后者会变得沉闷、胆怯,那么,这究竟是谁的责任呢?
37. 做孩子爱戴的人:一个经常帮助儿童,时刻供给他们胜利的满足,在困难中鼓励他们的人,一定会受到孩子的爱戴,他的管教也会非常有效。相反,一个总是让孩子讨厌的人,他的管教常常无效。
38. 自主学习好处多:学生自己得来的知识,自己解决的问题,会因过程中所需要的心智准备活动、必要的思维集中以及胜利后的兴奋等而深深地印入他的记忆中。这要比任何强制灌输进去的知识都要鲜明、生动和持久。不仅如此,这还有助于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专注的习惯。
39. 教育应该是在指导下的自我教育过程,它的附加原则是要让所引起的心智活动被内心乐意接受。
40. 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实验到推理的过程,这是符合人的心智成长的规律的。
41. 鼓励孩子自我发展: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尽量鼓励孩子自我发展,引导他们自己去探讨、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引导他们发现的应尽量多些。
42. 喜欢的就是有益的:儿童在每个年龄段喜爱的智慧活动都对他有益;不喜欢的活动就是无益。儿童在某个阶段爱好的某种知识,意味着他的心智能够吸收这种知识。
43. 在孩子表现出疲倦以前,功课就应该停止。
44. 主动学习育儿知识:子女的生与死、善与恶、聪明和愚蠢,都在于父母怎样教养他们。可是父母们却一点儿也不愿意学习一下育儿知识,这难道不是怪事吗?
45. 热爱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语言,音乐能够唤起人的同情心,它使人分享幸福感,让人与人通过另一种语言得以交流、安慰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