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200000083

第83章 、孤岛上的最后十年(2)

只所以作出如是评判,其根据主要是阎锡山在建立什么社会制度的问题上,他虽然以“中”的哲学为指导,强调“得中则成,失中则毁”,并依此对共产主义进行攻击,说它是“利用劳动者,发动阶级斗争,与资本主义势不两立”“共产主义原期适应生产的发展,反因劳享分离而懈怠了劳动”,共产主义将劳动与享有分离,“就高处说是强人作圣人,使不知为谁劳动;就低处说是强人作牛马,使不知为谁劳动,故超乎人情”等等,同时,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及其恐慌和动乱进行了揭露,感到“忧郁”、“不安”,对今日社会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造成的种种不平表示“愤懑”,因而他认为“马克思推断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对的,共产主义必产生是错的”。似乎阎锡山不偏不倚,不左不右,显得颇为“公允”。其实,阎锡山正是要在这种“中”的掩护下,要人们反对共产主义,因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第五种社会形态,“是将人的施为与历史的演变颠倒了,并且它‘超乎人性,背乎人情’”。而只有他的“大同主义”,由于它“超乎世界各种政治经济制度之上,能取各种主义之所长,去各种主义之所短,包含了各种主义,代替了各种主义,消灭了各种主义,不与各种主义并立,当然亦不与各种主义对立;且可将国家的范围,化为世界的范围,将部分的矛盾利害,化为整个世界一致的利害,成为四海一家,世界一流”(《大同之路》第165页),因此,它是“划时代的主义”。今日世界,原子弹、氢弹、细菌弹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出现,已到人类“毁灭”的前夕,非实行大同主义不能挽救人类,大同主义如此美好,人们就应当信仰它。图穷匕现,阎锡山写《大同世界》的目的昭然若揭。

至于大同世界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建设,阎锡山也谈了很多,但是并没有多少新的内容,只不过是对他过去主张的物产证券、按劳分配、土地公有及其宣扬的“仁”、“智”、“信”、“和”、“诚”、“明”、“理”、“欲”等东西加以扩充整理,并增添了一些理论色彩罢了。

阎锡山在要用他的大同主义改造世界的同时,对中国的未来也予以了很大的“关心”。他只所以将书名定为《三百年的中国》,是因为在他看来,“……欲变政治为文化,化制度为习俗,非三百年不易成功”。而要建设“长久继续不断的富强文明大同的新中国”,其建设与设计,“须本中的人道,创立中的学、中的教、中的政,以学教政一体的功用,完成中的人、中的习俗、中的文化,继续不断地陶冶中的人,保证新中国永远是不偏左不偏右中的人道国”(阎锡山:《三百年的中国》(上册),第3页)。建设这样一个大同的新中国,“除直接民主政体外,尚 有两个先决条件:一为按劳分配的生产制度;二为百物本位的货币制度。就任务说,一为基本任务,是巩固直接的民主政体,健全村本政治,培植仁风义俗,二为效用任务,是裕人生、正人行、敦人情,美善人与人的关系、政与民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这些看起来似乎颇为平常的言论,其实饱含了阎锡山的良苦用心。他绝非泛泛空谈,而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的。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即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并且毛泽东还说过我们就是要“一边倒”。那么,阎锡山所谓的中国应是“永远不偏左不偏右中的人道国”,其所指不就是显而易见的了吗?不仅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的是以共产党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在经过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后,在劳动与分配制度上,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制度。而阎锡山则认为,无论是君主立宪的民主政体,还是共和的民主政体,“均是有党的民主政体,其中有一党的民主,多党的民主。一党政治其利弊与君主政体同,其善恶则较君主政体更大。多党政治较为稳定,但竞选时互相攻击,当选后行不符言,有党的民主是民主的过程,不是民主的终点,终点是直接民主”,“直接民主政体,是无政党的民主政体”,并且,要把他所谓的“按劳分配”的生产制度与“物产证券”的货币制度,作为建设“大同的新中国”的两个先决条件,其言下之意显然是要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生产分配制度的。

幸好,阎锡山的《大同世界》和《三百年的中国》这两部书稿,在阎锡山去世后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正式出版就送进了台湾历史馆,大陆国人几乎找不到。但由此也可见阎锡山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立场是多么地坚定,其毅力是多么地顽强了。他和国民党在大陆上与共产党在政治军事上的斗争失败后,又要在思想上与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继续斗争下去。企图建立起他梦寐以求的“大同世界”和“中的中国”。这既是其“力己不可逮”的无奈之举,又是其“老谋深算”的“高明”之处。他的大同主义、公道主义、民本思想、中的哲学以及按劳分配、物产证券、村本政治等,虽然带有某些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色彩,但实质上则是浓重的封建复古思想和中国化了的封建社会主义,远远脱离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完全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他诉诸于文字的那些著述,极少有人问津,也无什么影响,就是自然的了。

2、因病不治,终死台北,蒋介石为之举行“国葬”,对其功德备加颂扬

阎锡山平时生活相当规律,即使在战乱期间,也要坚持每天的午休,加上他的如夫人徐兰森和五堂妹阎慧卿对他在饮食起居上的细心照料,甚至连他最爱吃的家乡饭菜想要多贪几口都不让,所以,在他40多岁后,虽然患有轻微的糖尿病,但总的来说,身体还是健康的。

自到台湾后,由于没有了徐兰森和阎慧卿的照料,卸任后心情比较郁闷,而阎锡山又频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准备讲演,应付各报刊记者的采访和约稿,精心构思,撰写各种论著,有时每日埋首书案工作长达12小时,虽医师劝其节劳,然仍不顾,因此积劳成疾。1959年2月入台湾大学附属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心脏有些问题,已经开始发生脉搏间歇情形,经贾景德偕三军总医院丁农主任来医院晤谈,皆言宜继续住院疗养,遂住院月余。阎锡山出院后为尽快完成《三百年的中国》,又不顾年迈体弱,抓紧时间写作。有时午夜忽醒,略思有得,即起而录下。1959年1月杨爱源去世,7月徐永昌也去世,这俩人的相继去世,对阎锡山的打击很大。他于1960年1月25日对《三百年的中国》初稿复核完毕后,又重新研究二十五史及十三经,想写“读史感想”和“读书选录”。如此忙碌地劳心费神,如此紧张的工作节奏,不能不使身体受到严重损害。1960年5月2日,阎锡山忽得腹泻,第二天腿部出现浮肿,经服药治疗,不久康复,一切照常。原计划参加20日第三届“总统”蒋介石和“副总统”陈诚就职典礼,经属下劝阻未去。21日早晨起床后,因昨患感冒,略感不适,但阎锡山仍依约于上午邀宴田耕莘枢机主教,要贾景德作陪,岂料,田主教来时,阎锡山不能站立,舌僵,言语困难,头低垂,衣领未能扣上。田主教临床前劝慰并为之祈祷,贾景德即请三军总医院丁农主任派酆特曾医师疗治,经过服药,病情有所好转,头已不晕,也可以自行转身侧卧,遂决定继续服药。

22日半夜,阎锡山呼吸略显急促,下床稍坐又就寝,随员建议马上请医生来治,阎说:“深夜勿扰医生,俟天明后再看”。但随员仍请酆医师前来,经诊断,知已成气管炎,并可能转为肺炎,尤其阎有心脏动脉硬化情形,应即往医院,作先一步治疗。因中心诊所病房不适宜,决定住台湾大学附设医院。

23日上午8时许,贾景德来到草庐,还与阎锡山叙谈了半个多小时,10时许,台大内科主任蔡锡琴及主治医师王德宏到达。此时,阎的气喘已显急,汗珠如豆,坐卧不宁,状已甚危,病已扩展为肺炎,且已影响心脏,注射后,蔡主任以病况转变甚急,山上治疗困难,往医院途中危险甚大。阎表示希望赴医院,行至福音站附近,情形恶化,经注射并人工呼吸,均无效,时为11时32分。继至医院直接于心注射,仍无反应,中午12时10分,终因不治而死,走完了他78年的人生历程,当天为农历四月二十八日(《阎锡山年谱》(六),第2547—2548页)。

阎锡山虽然从行政院任上已经退下来10年,但他毕竟是曾叱诧风云的政界名人,何况卸任后还担任过台湾总统府资政、国民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等名义上很显赫的职务,所以,他去世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当天下午4时,副总统陈诚、总统府秘书长张群及民意代表、社会友好、部属同乡数百人前往医院致唁。阎的遗体于5时移至极乐殡仪馆。同时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召集评议委员、中央委员及阎之生前友好,成立了“阎伯川先生治丧委员会”。委员有于右任、李煜瀛、张群、谢冠生、黄国书、顾祝同、张其昀等200余人。推请何应钦为主任委员,贾景德和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唐纵为为副主任委员,郭澄为总干事。治丧委员会于5月27日举行第二次会议,出席委员有莫德惠、王叔铭、余汉谋、白崇禧、胡宗南、刘健群、连震东等200余人,由何应钦主持,通过呈请“国葬”等提案及治丧委员会组织暨各部门人员名单,并决定5月29日大殓。

5月29日(农历端午节),给阎锡山大殓,何应钦代表治丧委员会致祭。之后,举行公葬移灵典礼。从8时开始,先是举行家祭,阎锡山的夫人徐竹青,四子阎志敏、五子阎志惠(分别从美国、日本赶回)堂弟阎锡圻、阎锡埛、阎锡垲、弟媳续淑仙、徐树梅、张毓芳,堂侄阎志洪、阎志恒、阎志昭、阎志政、阎志军、阎志成、堂侄女阎志兰等亲属先后致祭。

陈诚于8时50分致祭,祭文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祭文”。蒋介石于上午9时20分亲临致祭,送一块“怆怀耆勋”的匾额,并慰问家属。公祭于9时50分开始,与祭者1500余人。下午2时移灵,由何应钦主祭,读告攒文,启灵,通过遍悬挽联之甬道,在大门外将灵柩扶上灵车,行列由摩托车队导前开道,依次为铭旌车、乐队车、仪仗车、匾额车、遗像车、灵柩车、孝子车、送殡车,执绋护灵宾客千余人。灵车经台北市中山北路园山士林直至阳明山菁山草庐,暂厝种能洞内。

阎锡山去世后,台湾国民党《中央时报》社发表社论,谓阎锡山是“我国著名的革命领袖人物,卓越的军事统帅,坚强的反共斗士和杰出的政治家,他一生的勋荣,在国民革命的历史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立说、立功、立言,先生实兼而有之”,“先生的勋业与精神,当可不朽”(《阎锡山年谱》(六),第2551页)。《公论报》的社论则称:“其生平,实兼有北洋军阀、国民革命、反共抗战三个时代,本身经历即不啻一部生动的民国史。其勋名之显赫崇隆,声望之历久不衰,环顾当代名公,殊罕有其匹者”(《公论报》1960年5月26日版),《民族晚报》则发表评论说:“阎氏一生历史,是功,是过,功多,过多,犹待于未来历史家公正客观地裁判,实难以遽下定评”(台北《民族晚报》1960年5月29日版)。何应钦根据治丧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呈请“国葬”的提案,向国民政府和蒋介石递交了《呈请国葬与明令褒扬》的呈文,文中说阎锡山“对反共认识至清,理论至精,有方案,有对策,有行动,有经验,尤为人所称服”(《阎伯川先生纪念集》(台湾),第149页)。蒋介石同意了何应钦的呈文,给阎予“国葬”规格,并于7月29日颁发了“总统褒奖令”,称:“总统府资政陆军一级上将阎锡山,才猷卓越,器识宏通,早年追随国父,著籍同盟,辛亥之役,倡举义旗,光复三晋。民国肇造,即任山西都督、督军及省长,振饬庶政,训齐卒伍,军容吏治,焕然一新。北伐告成,历任国民政府委员、内政部长、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等职。外赝疆寄,内赞枢衡,硕划敷陈,并昭懋绩。抗战军兴,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兼山西省政府主席。创行兵农合一之制,促进生产,增强战力,厥效弥彰。故宇既收,赤氛重煽。三十八年出任行政院长及国防部长,受命于危难之际,驰驱蜀粤,载徙台员,遗大投艰,勋勤备著。中兴在望,匡辅方资,遽丧老成,实深轸悼!应予明令褒奖,用示政府笃念勋耆至意”(《阎锡山年谱》(六),第2584——2585页)。

自治丧委员会决定阎锡山之葬地在阳明山菁山草庐地区后,便组织营墓小组,由贾景德主持督导,经历次勘测,选定七星山之阳为墓地。此处正是阎锡山生前散步视察后预计建亭的地方。“此地为斜坡梯田,坐北向南,远眺台北市,历历在目,左右远近峰峦环抱,周围上下茂林修竹,园山为岸,远山如屏,淡水基隆两河左右萦回,新店溪复迤逦于前,山明水秀,气象万千,洵佳城也。墓园计地三百余坪,全地上下依地形成为四阶,最上为冢地约百坪。冢为圆形,高五尺五寸,周五十一尺,以钢筋水泥筑成,冢内中线筑有‘中’字,灵柩置其上,灵柩前置墓志铭,其后左右分列两小屏,上刻感想日记各一段,皆新竹玻璃厂以玻璃质制成,实创始也。冢之前树墓碑,碑高一丈五尺。冢外后壁上砌褒扬令。前阶分左右两级,便人上下,两阶之中间,筑一‘中’字,字大一丈一尺。第二阶前坪筑‘种能’二字,字大八尺。第三阶前坪中筑地球模型,直径六尺。左右分筑‘世界大同’四字,字大五尺”(《阎伯川先生纪念集》第147页)。此种设计,是治丧委员会的决定,还是贾景德的安排,不得而知,但它却表达了阎锡山的意愿和追求。

阎的墓地,7月底即破土动工,但因受台风影响,到10月下旬方告竣工。施工期间,正值夏炎,已81岁的贾景德不顾年迈曾几度上山察看指点,不料墓地将近完成之时,未及将阎安葬,他却于10月20日随之作古,对阎之情感,可见一斑。

对于阎锡山的安葬日期,贾景德生前与阎之家属初定为10月5日(农历中秋节),后因天气关系,又改定为12月6日。12月6日,对阎锡山进行安葬。当日上午8时30分,由徐竹青率家属举行家祭,9时30分启灵,由陈诚主祭,读告攒文。出殡行列由军乐队导前,仪仗队肃立两旁,依次是铭旌、遗像、褒扬令、匾额、执绋行列、灵柩。11时整进入墓园,举行告窆,由何应钦主祭,读告窆文,然后行军礼、奏哀乐,鸣炮、封穴。安葬时,“白云悠悠,细雨茫茫”,千余送殡者均被雨浸。

台湾国民党当局和蒋介石对于阎锡山的去世深表悲哀,对阎锡山的后事也料理得相当圆满。能给予“国葬”规格安葬,并由总统亲颁褒奖令者,在国民党的历史上,并不多见。阎锡山死后能享如此待遇和殊荣,其在天之灵,也确实应当感到安慰了。蒋介石的“总统褒奖令”,言简意赅,庄重严谨,基本上概括了阎锡山一生的经历和功绩,给了阎锡山一个圆满的交代。无论他们之间过去有多少恩恩怨怨,但在反共上却始终是一致的,并且阎锡山在反共的诸多方面,“尤为人所称服”,对党国的确“功不可殁”,所以蒋介石也就一笔勾销,并表示了“实深轸悼”之意。

同类推荐
  • 话说中国——军事名家

    话说中国——军事名家

    战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军事将领又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选取了古代几位战功卓越的军事家,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及主要贡献。
  • 秦始皇(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秦始皇(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以秦始皇这个人物的历史轨迹为骨架,以生动的故事为血肉,勾勒出名人们精彩的人生画卷;多用有表现力的口语、短句,不写套话、空话,力戒成人化。他用铁的手腕厉兵秣马,建立起强盛的秦国;他统帅雄师百万征战七载,统一了战国纷争的中华;他采用法家思想破旧立新,奠定了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基础。
  • 欧阳修:醉醒两亭台,浮沉一青山

    欧阳修:醉醒两亭台,浮沉一青山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本书以欧阳修的生平为缠绕,点缀北宋烟雨,在迷丽中寻找欧阳文忠。既有文坛登攀,又有仕途浮沉,交错之间是人生的纠葛,是社会的繁琐,更是一个朝代的背影。文之德,官之品,以旗帜的方式漫卷那朝江山。总以为可以权柄之巅呼风唤雨,扶佐朝廷,润泽万众苍生。以伯乐之眼,提携俊才,不让明珠遗荒野。
  • 百年巨匠:徐悲鸿

    百年巨匠:徐悲鸿

    本书讲述了徐悲鸿的故事。全书以徐悲鸿的曲折命运为经,以大师在艺术上的孜孜不倦和“一意孤行”为纬,以生动的故事写实和赏析文字为内核,辅以对大师亲友的亲历采访对话,讲述了徐悲鸿传奇的生命之旅和罕见的艺术创造。
  • 百年风华:李孝式传奇

    百年风华:李孝式传奇

    本书以李孝式波澜壮阔的传奇经历,以及他充满遗憾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为世人重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容涉及华人闯南洋的冷酷与温暖、战争与和平、爱情与命运,有南洋客最底层的民间疾苦的真实书写,也有皇室贵胄政治生活近距离的呈现。
热门推荐
  • 爱情公寓之我带着系统来了

    爱情公寓之我带着系统来了

    不知不觉十年已经过去,爱五已经结束,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爱情公寓里开启一段幸福生活吧!
  • 某天爱上你

    某天爱上你

    穿不透浓浓的爱恨情痴,什么时候,美丽的你已让我如此揪心?不知道,不明白。只是,经过纷扰的阴谋,想说的只有,亲爱的,我爱你。
  • 空空妙手行

    空空妙手行

    一个体校出身的草根,在都市挣扎求生,当一件偶然事情发展成必然,那是他的运气还是他的宿命?当命运之轮快速转动时,他能否看清自我?找回自我?
  • 串越维度无下限

    串越维度无下限

    女主,顾晓晨,家里排行老四,父亲是异能界一把手,一次叛变事故中凭空消失,留下母亲和兄妹四人追寻答案,然而事情过去没到一个月母亲再度失踪,5岁的异能天才少女,一息间沦为普通人,为了避免给家里人带来困扰独自来到了人类世界。[温馨提示:无厘头,没开始,没结束,请谨慎点入]某日。啥?村里要开欢斗会?什么欢斗会?还没等搞清状况,某女已经被隔壁婶婶拉到了会场凌乱中……我是谁?我在哪儿?不是欢斗会吗,这来的军队又是怎么回事?不过问题是看着那身形好像……似乎……瞧着某人有点眼熟啊?还没等某女反应过来,身体就先一步做出了反应一把抱住了某男,甜甜的叫了句:“老公?”what?老公?!!那是我叫的??某女抬头仔细看了看那张帅气侧露的俊脸,不对啊!!这男人帅是帅,跟他哥哥有的一拼,不错!可问题是我不认识这男的啊!!我为什么要叫他老公啊!!!啊啊啊啊啊!土拨鼠尖叫————
  • 邪王帝妃:极品逆天驯兽师

    邪王帝妃:极品逆天驯兽师

    花痴纨绔是表面,精明腹黑是本质,坑蒙拐骗是本能!某狂女曰:“天下灵兽尽在我手,谁与争锋?干死算逑!”神器=断刀一把?死蛋一枚?烂书一本?兽宠=吃货懒猪?嗜财色蛇?傲娇丑怪?抢她兽宠?靠之,灭掉!夺她神器,嗯哼,干掉!毁她灵药,嗯哼,砍掉!娶她当妾,嗯哼,阉掉!噬魂鞭一挥,灵兽排排站;逆天鼎一出,谁与争锋?肆意张狂,我本轻狂!某帝君曰:“冷酷寡言是包装,闷骚邪恶有内涵,横批:来睡我吧!”“……滚粗!”
  • 劈风

    劈风

    天涯海角存一巨石,上刻千万小字,奇妙无穷。后有奇人吴剑衡游历至此,发现此上文字,阅读抄下,遂成此文,曰“劈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问卿道何方

    问卿道何方

    这个文作者构思了很久,有平时幻想的,有做梦梦到的,有对历史的猜想,有对传说的思考。。。。如果你喜欢甜文,我有;你喜欢虐文,我也有;喜欢兄弟情,我有;喜欢姐妹情,我还有。没错,这是一篇大杂烩。哈哈哈
  • 带着徒弟打江山

    带着徒弟打江山

    这是一个宅男穿越异界,建立门派,与弟子们一起称霸天下的故事!
  • 亚特兰蒂斯的星空

    亚特兰蒂斯的星空

    当现实与理想渐行渐远时,杰克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但在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后,他却发现世上已没有人能够证明自己曾经的存在。脑海中那些原本应该抹去的记忆被有选择性的保留下来,自己已然站在一个“黑洞”的边缘。但当身体下坠的一刻,原本支离破碎的记忆再次拼合到一起,他却毅然决定把自己当做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重新加入一场权力与欲望的博弈。其实,杰克清楚地知道自己从未真正摆脱过去的阴影,因为那个当年与他做出了不同选择的“自己”,依旧没有放弃……又名《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