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200000015

第15章 、乱世纷争下的求存(2)

沙俄见国民政府如此软弱,遂于1913年5月,唆使外蒙傀儡政府军分东西两路大举进犯绥远。驻包头的刘廷森和驻大同的陈希义等部虽全力抵抗,但情势仍很危急,于是,阎锡山于5月27日再次电请北京政府,“非亲督各军前赴战地筹策一切,不足以安抚内蒙”,“定于6月3日带队出发”,但均被北京政府以“山西防务更为重要,坐镇不可无人”为由拒绝,要阎锡山“照常坐镇,不必出省”,并要阎锡山派孔庚带队前往,与绥远城将军张绍曾协商办理。阎锡山摄于袁世凯的威力,只得照办。孔庚入绥后,与东路军、西路军配合作战,几经作战蒙军溃退。在这之后,阎锡山又提出了在外蒙“移民实边”,“实行屯田”的主张。

阎锡山再三要求出兵“亲征”的要求,虽然均被北京政府拒绝,但不难看出,阎锡山维护民族利益的立场是坚定的,他对沙俄分裂外蒙的野心,以及从根本上解决蒙古问题的认识是正确的,其要求“亲征”也是真诚的,坚决的。而他的“亲征”终未成行,除了北京政府的妥协立场和对他的怀疑之外,当时正在酝酿进行的二次革命,则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袁世凯执政后,不断加强其独裁统治的行径,引起了革命党人的警惕和不满。国民党成立后,由于在1912年12月至1913年2月进行的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在参众两院均获得压倒多数的席位,于是,负责国民党主要工作的宋教仁,便想以国会多数党的地位组织责任内阁,为此,他巡回各地不断进行演说。袁世凯深恐国民党组阁成为事实,遂指示其在上海的党羽在3月20日将宋教仁刺杀于上海火车站,接着又于4月26日拟向五国银行借款2500万英镑,并通过组织由共和党、民主党和统一党合并而成的进步党,集结反动势力,以对付革命党人。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引起了革命党人的坚决反对,3月25日,闻讯后回到上海的孙中山认为“非去袁不可”,并与黄兴、陈其美、居正、戴季陶等商议对策。孙中山说主犯已经清楚,应联合速战,不可犹豫。陈其美等均以为然,只有黄兴主张以法律解决。但很快,袁世凯开始镇压革命元勋,下令逮捕参加武昌起义的熊秉坤、李雨林,毒死在镇江响应武昌起义的林述庆等血腥事实,教育了黄兴。于是,4月26日,他同意与孙中山联名通电全国,提出严究宋案主谋。此电虽未言明正式讨袁,但实际上拉开了二次革命的序幕。之后不久,参议院议长张继、副议长王正廷亦通电反对袁世凯大借款。

阎锡山作为国民党的参议,面对这一新的局势,“衡诸当时本党同志所能掌握之兵力,实不足以与袁军抗衡”,遂“一面联合各省呼吁和平,一面连电黎副总统请其迅速领衔调处”。云南都督蔡锷、陕西都督张风翙亦与阎锡山采取了相同之行动。4月28日,阎锡山复电黎元洪的文中说:“我公首义汉阳,艰难缔造,……谅不忍袖手旁观,坐视分裂。惟有仰恳我公联合各省都督及热心同志,或选派代表,或征求意见,速筹排解之方针,各抒调停之善策”。但是,就在阎锡山复电黎元洪后的第三天,孙中山于4月30日向国际上表明了反袁和进行二次革命的态度和决心。5月2日,他将用英文撰写的《告外国政府与人民书》寄往英国的康德黎,请其代向英国政府、国会及欧洲各国政府说明书告之要求,公诸报端,阻袁借款以发动战争。5月5日,湖南都督谭延闿、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和广东都督胡汉民也联名通电,严词谴责袁世凯政府,并号召全国各方,协力抗争。同日,国民党众议院开会否决大借款,并发表通电,谓:“议院决不承认”。然而,此时的阎锡山仍在推请黎元洪出面调停,甚至在袁世凯下令国务院通电训斥四都督,说他们“张皇宣告,蛊惑人心”之后,又不顾一切,相继免去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三都督之职,黎元洪也撕下调停面孔,大肆捕杀革命党人,而革命党人在秘密进行讨袁行动,南北对立已势如水火之际,阎锡山还致电袁世凯,请其念民国缔造之不易,“外患丛集”之危,以国家为重,“开诚布公,敦请孙黄二公入都,共图国事,破除党见,一致进行”。

面对袁世凯的咄咄逼人,尽管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方革命党人在讨袁活动中的步调也不甚一致,但在孙中山等人的积极努力下,革命党人仍发动了二次革命。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先在湖口宣布独立,不数日,黄兴响应于南京,陈其美响应于上海。安徽柏文蔚、广东陈炯明(胡汉民被免职后,继任),福建徐崇智、四川尹昌衡、湖南谭延闿也先后宣布独立,纷纷组织讨袁,而阎锡山却终未起而响应。

从阎锡山在二次革命的表现来看,他一直呼吁南北和解,并屡次请黎元洪出面调停,甚至在局势已无可挽救的情况下,仍请袁世凯“消弭党见,共图国事”,而南方诸省份已组织讨袁后,他又没有响应,这似乎他背叛了革命,倒向了袁世凯,其行为是“有利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首先,二次革命发生的主要诱因是“宋案”与“大借款”。在这个问题上,阎锡山没有像四都督联名通电中那样对袁世凯严词谴责,但他也认为“宋案牵连,人心动摇,借款成熟,群议沸腾”,这说明,他对这个问题的基本态度,还是正确的。其次,他呼吁和解,请黎调处和请袁敦请孙黄二人入都,共图国事的电文中,并未对革命党人有什么诋毁谴责的言辞,而是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立场上,认为“环顾全球,外患丛生”,“满蒙为强邻虎视”,“东邻野心,早暗视满州为己有”,如果南北对立,风潮迭起,“内地好事喜乱之徒,难保不乘机窃发”,一旦溃决,“势必惹起列强干涉,国之不国,瞬息间耳”。阎锡山所说,并非危言耸听,它确实反映了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危险处境。他所以要以“外患丛生”为词,呼吁南北和解并致电黎袁,其用意,明显的就是希望南北双方避免武力冲突,以维护 国内安定,防止被列强利用,乘机侵略中国。而另一层意见,阎锡山虽然未曾言明,其实,也隐含着保护革命党人的意思。因为在当时革命党人思想混乱,组织涣散且所掌握之武力相当有限的情况下,一旦动起干戈,很有被袁世凯消灭的危险。因此,阎锡山在二次革命中的表现,貌似“软弱”“退让”,其实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的迂回进取。

至于阎锡山终未起而响应二次革命的问题,也不能因此就认为他不忠于革命,或是向袁世凯妥协。其实,他是有着响应二次革命的打算的。但不是在当下,而是要看时机。只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虽然是山西都督,但仍受到袁世凯的疑忌防范,袁氏在山西安插了不少党羽的同时,还控制了一批军队,相对孤立的山西仍处于北洋势力的包围之中。同时,民初山西财政的主要来源河东盐款,又受到北京政府的严密控制,本省很难自由支配。大借款成立后,北京政府对各省盐款的掌握更为苛严,这就使阎锡山在扩充军备上受到极大限制。尤为重要的是,当1913年4月底孙中山表明了反袁和二次革命的态度,南方诸省纷纷组织讨袁之时,正逢外蒙傀儡政府在沙俄的唆使下,大举入侵绥远之际。在此情况下,阎锡山如若冒然组织讨袁,既无力量突破北洋势力,又要陷入与袁军和蒙军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因此,他只好暂取守势,先不响应南方,也不再坚持出兵亲征蒙军。对于这一点,阎锡山在其回忆录中说:“在这段时期中,中山先生深知山西处于北洋势力包围之中,形格势紧,呼应为难,特秘密派人告我沉默勿言,以保持北方之革命据点,俟南军北上,再与陕西会合,进攻北京”(《阎锡山早年回忆录》第39页)。而当时也处于北洋势力包围下的陕西都督张风翙,为了保存北方仅有的革命力量,则采取了一个“苦肉计”,即他得到孙中山同样的指示后,未经阎锡山同意,即于5月13日与阎联名拍发一电,反对李烈钧等行动,指斥“黄兴、李烈钧、胡汉民等不惜名誉,不爱国家,谗言殄行,甘为戎者”等等,以使袁世凯对晋陕二省放松防范。但就在张、阎二人联名发表通电,“攻击国民党”,“诋毁”革命党人的前夕,阎锡山接到李烈钧、柏文蔚等蓄意反袁,酝酿二次革命而向阎锡山征求意见的电报后,即与南桂馨等商酌,“仍本辛亥革命前辙,只要湖北发动,陕西山西立即响应,否则不能衔接,势必为北方军阀各个击破,事甚危险,不能唐突”(南桂馨:《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山西省文史资料》第2辑,第94页)。由此可见,阎锡山在二次革命中,并没有取袖手旁观的态度,而是也进行着准备,待机而发的。只是由于湖北没有起而响应,陕、山也未敢响应。他这样做的目的,不能排除其集中力量巩固山西的一面,但也不能说就没有“保持北方之革命据点”的考虑。

如果说,阎锡山在二次革命中的态度基本上还是进取的话,那么,不到两个月的二次革命失败后,随着袁世凯统治地位的巩固及其独裁专制的加剧,阎锡山为了保全自己并维护其即得利益,虽然在某些方面还保持了一定的革命立场,但总的来看,则向袁世凯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态度,而其手法主要就是韬光养晦,以曲求伸。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在不断剪除非北洋系的各省都督职权的过程中,为把山西这个他一直不放心的地方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派其党羽金永到山西任内务司司长,以监视阎锡山和山西革命党人。第二年五月,又为加强中央集权,收回各省都督的军权,准备“废省改道”,使道与中央成为直接关系,为此,明令撤消各省民政长,改设巡按使。巡按使虽然接替了原来的民政长,但其在名分上则不是行政官,而是监察官。因为中央在委任巡按使时,明令赋以监督财政与司法之权。袁世凯借此机会,任命金永为山西巡按使,就是要分散阎锡山的权力。

金永,浙江钱塘人,旗籍,清末曾任东三省知事,是个有名的酷吏,有“金屠户”之称,受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推荐,得到袁世凯的信任。他出任山西巡按使后,即按照袁世凯要各巡按使成立警备部队,以分各省都督军权的旨意,先成立了3个警备队(相当于团),其后又陆续扩大到11队,还编练了马队4营,建成了一支足以与阎锡山抗衡的武装力量。不仅如此,金永为聚敛财富,一方面借口私藏枪械,或诬为图谋不轨 ,任意没收富户与商户的财产,祁县、太谷、平遥、介休等县的富商大户,有不少就被金永没收了全部财产,许多爱练拳术的青年被其残杀。另一方面则以彻查全省财政为名,广设局卡,征收重税,将巧取豪夺来的大量钱财报效给了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同时,金永还依袁世凯授意,滥捕滥杀同盟会员和无辜群众,不断扩大自己的军权、财权,以威慑掣肘阎锡山。在此过程中,对于阎锡山的监视更是从未放松,特别是他得知袁世凯有称帝之意后,更是不断试探阎锡山是否忠于袁世凯。

阎锡山对于袁世凯派金永来山西的用意十分清楚,对于金永的种种胡作非为也并非不知,但他考虑到自己的处境,故意在金永面前显示自己对权力不感兴趣,并假装无能,一任金永恣意而为。阎锡山明知金永编练扩充警备队和马队,是为分其军权的,但他却取放任态度,并作出对军事漠不关心的姿态,一切委托都军府参谋长黄国梁处理。当阎锡山的部属向阎请示军事问题时,阎常常是以“找绍斋(黄国梁的字)去”作答,久而久之,给人们造成了只知有黄国梁,不知有阎锡山的印象,而当阎锡山每每谈及袁世凯时,又总是谦恭逢迎之词,于是,给金永造成了阎锡山是个懦弱无能,昏聩庸碌之辈,对袁世凯是忠心无二的印象。这就使金永更加肆无忌惮起来,而这也使人们对金永更加仇恨。以致袁世凯一死,金永便不得不赶忙离开山西,从而为阎锡山摄取民政大权创造了“伸”的条件。

在与金永虚以委蛇,巧妙周旋的同时,阎锡山还不失时机地向袁世凯表示他的忠顺,这主要是他向袁世凯提出要裁减晋省军队。由于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在极力剪除非北洋系的南方各省都督之后,又开始削弱北洋系内部各将领的个人军权,而在二次革命期间,阎锡山以“卫境防蒙”为名,增添了晋军1个混成旅一事,已引起袁世凯的注意,所以,在此情况下,阎锡山认为“削权”迟早会轮到自己头上,与其被动,不如主动,遂于1914年将晋军第九师所属3个混成旅,改编成了两个混成旅。加上阎锡山对金永编练扩充其军事势力一事还取支持态度,这就进一步削弱了袁世凯对阎锡山的戒备疑忌之心。再就是当筹委会成立,帝制运动已经明朗化后,金永更加紧了对阎锡山的监督、逼迫。阎锡山为了使自己能在与金永的明争暗斗中占据上风,即派与筹委会六君子半数是朋友的南桂馨去北京活动,通过曾由阎锡山专电请袁世凯任用,后在京城任总统府内史兼参议院参政,深得袁世凯青睐的刘培师疏通,刘告诉袁世凯,不必偏信金永的话,阎锡山也是赞成帝制的。接着阎锡山又忍痛拨款2万元,作为筹委会的经费,以示自己“忠心”拥护帝制。并且,在劝进袁世凯称帝风声弥漫之时,阎锡山于1915年8至9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分别给筹委会、袁世凯和参政院发出三个电文,吁请改共和为君主,同时,他还指示山西商务总会、山西几个票号,假借山西公民等名义,分电请愿,早废共和,而立君主。

再联系到阎锡山对1912年由浮山人陈彩彰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洪汉军的残酷镇压,1915年洪汉军终被剿灭,及其对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一些革命党人的排斥、迫害,不能不让人得出阎锡山已背叛革命,投靠袁世凯的结论来。

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金永横行三晋期间,阎锡山虽然对金永的胡作非为佯装糊涂,表面上不予反对,但在暗中,还是有所作为的。对一些革命党人采取了保护措施,据南桂馨回忆:“此时正在赋闲的原督署军马处长杨彭龄,甚为金永所注意,岌岌可危。阎令我转杨,请他离省回鲁,并由阎助资五千两遣行,始免于难”(南桂馨:《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山西文史资料》第2辑,第96页)。又有一次,金永开了一个过去曾参加过革命的革命党人的名单,其中有谷思慎、续桐溪、弓富魁等30余人,让阎锡山扣捕,交他审讯,一来想借刀杀人,使阎锡山遭到革命党人的唾弃,二来也是以此来考验阎锡山是否听命于己和是否忠于袁世凯。可是,阎锡山接受了这个名单后,没有马上实施扣捕,而是先密告了这些人,让他们事先逃走,从而使一批革命党人免遭了金永的毒手。筹委会成立后,副总统黎元洪在北京已失去自由,因而与黎接近的人们,反袁怒潮更加高涨。时任大同镇守使的孔庚系黎元洪同乡,孔与黎的旧部有所往还,此事若为袁世凯知道,必将对孔有所不利,阎锡山遂先发制人,迅速将孔调任将军府参谋长,这样既保全了孔,也敷衍了袁世凯。

同类推荐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

    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张岱评传

    张岱评传

    张岱是明清之际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在文学、史学和艺术理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人物。本书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对张岱充满神奇色彩的生平做了全面的考述。
热门推荐
  • 星陨大帝之超银河传说

    星陨大帝之超银河传说

    当流星划过天际,黑暗笼罩世界。最后一道曙光、会与黑暗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俗套的穿越,不同的风采。林宇会在新的世界焕发怎样的光彩?一人一戟,超脱银河之外。
  • 开局一个绯红之王

    开局一个绯红之王

    本书内含有很多的动漫游戏梗以及各种作品的彩蛋设定,除了替身设定以外全部原创情节,不看JO也可以快乐的阅读本书读书注:本书没有除了替身能力以外的任何超自然设定,一切都是替身能力以及圣人遗体造成的!==========简介分割线==========一个厨力过强的JO厨跨海要到究极生物的授权后,开始开发《JOJO的奇妙冒险》游戏结果莫名其妙的带着游戏面板和自己测试时抽到的绯红之王穿越到平行世界了?!当他打开新手礼包获得整副圣人遗体兴奋地点击使用后,成功给自己激活了一个主线任务“我觉得,让我穿越到平行世界而且用圣人遗体安排我这种事,一定是瓦伦泰在搞我。”
  • 一路南北

    一路南北

    我们的青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只有流血才能涅槃。关于青春十字架。这是我的青春手稿,站在青春的尾巴尖上,陆北,陆南,卫滕这里面是真实的青春,友情,爱情,亲情,理想,未来现在。我们活在众多的期待中,很多的爱里挣扎彷徨,但是终究要走下去。倘若这篇文你能看下去,有点毒舌的吐槽,也许你能找到自己青春里的影子。
  • 玄界剑主

    玄界剑主

    杨家小少爷天资聪颖,但是不喜修炼,喜好游记,研究怪异之物。得上天眷顾,武道天赋绝世无双,偶有修炼,也可堪称陵江城四大公子之一,直到接触家族传承之物,得知道祖上秘密……
  • 月亮镇奇遇

    月亮镇奇遇

    亲爱的小读者,课堂上的书本是你学习认识的必备,但课外读物的充实更是不能或缺的。或许,家长与老师的孜孜教诲,是你们成长道路上的奠基石。而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是点缀花园的美丽花朵。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话语,生动活泼的小插图,讲述了关于小朋友毛丫丫在成长中的一个个小故事。相信本书一定会成为你们课余生活的良伴。
  • 快穿之宿主是个大Bug

    快穿之宿主是个大Bug

    当小说中的女主被各种虐时,女主的怨气就会侵蚀这些世界使其崩溃。言卿被系统送往各个世界消除这些怨气,使它们恢复正常运行。穿越三千世界,只为将你找回,我的爱人,你可愿等我,再牵你的手。——言卿本以为是个温柔漂亮的小姐姐,没想到这个宿主怼天怼地怼男主,竟是比Bug还Bug的存在。——系统
  • 侠盗神偷传

    侠盗神偷传

    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同年襄阳汉水之畔,一老翁挟着还未满月的婴孩在此定居。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劫富济贫。脚底抹油,手里生花,如花美眷,浪迹天涯。
  • 帝君难侍奉:天价小庶女

    帝君难侍奉:天价小庶女

    她,是将军府的庶出小姐,更是举国皆知的废物,软蛋。她,冷漠无情,傲视天下,明明是倾城绝代之姿,偏缠绕着肃杀的戾气。当清冷绝色的眸子睁开,过往的一干人等,便要血染江湖。谁敢欺我夫君?我便化身为魔,让天下都后悔,让大地都颤抖。他,一个比神更强比魔更狠的人中之龙,手握江山,杀人无数;视女人为粪土,却为她对抗整个三界,生杀予夺只因她一个眼神一声轻叹。看昔日的病秧子小姐,如何与绝色强悍的万凰之王携手立于世界的顶峰。
  • 豪门女配不炮灰

    豪门女配不炮灰

    海蓝没想到只是一次深潜就要了自己的命。再次醒来已经换了一个世界,还是一本小说世界。她穿越的正是原文中被女主踩着上位的炮灰姐姐。海蓝可不会给女主踩着自己上位的机会,想要上位尽管来试试。谁知道前世爱女主不惜倾家荡产的的男二居然也重生了。重生的男二:这一次我不会再认错了!结果到重生的时间不对,他已经认错人了!夭寿啦!正摩拳擦掌的海蓝眼睛微眯:正好两个一起摁死!Ps:女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
  • 认定你

    认定你

    她喜欢他很久了,他却一直把她当成妹妹。所以他的怒火、他的任性、他的蛮不讲理,以及他的恶作剧等等,而她统统接受了,不会为了这些讨厌他,而是想方设法讨他欢心。他夺去她的初吻,完全是因为一个游戏,他甚至还调侃她的吻技很懒……真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