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银行审查结束,他的公司恢复了运转,而他在忙碌之余也享受到了包括邻居在内的许多人的关心和体贴。
故事启示
如果想结交朋友,就要先修正自己对别人的那些偏见,大家应当平等相待,要懂得尊重对方,相互尊重是友谊建立的前提。友谊不会从天而降,我们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真诚地为别人做一些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需要投入情感和体力才能做到的事情。更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须要付出真心。
在无利害观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谊的另一要点。
——莫罗阿
)第十七节 木桩上的钉子
同所有受长辈宠爱的孩子一样,一个男孩子从小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使是这样,他依然觉得每天生活得不开心,所以时不时向家里人发脾气,偶尔有一点儿不满足就大肆摔毁家中的物品。好在家里有父母照顾,上学的学校离家又不远,而且学校里的事情处理上也要容易得多,因此,这孩子虽然脾气不好,但是十几年来走得还算顺利。眼看着孩子就要到了独自走入社会的年龄了,父亲决定让他在走入社会之前改掉坏脾气,并且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这一天,这个男孩子因为在学校里和同学吵嘴,回到家里仍然怒气未消,在饭桌上甚至辱骂来家里做客的小表弟“一个十足的蠢猪”,小表弟哭闹着离开了他家,甚至发誓“我再也不会理你,再也不会来你家玩”。
等小表弟走后,男孩的父亲觉得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教育他与人交往应该注意的问题。当父亲走进男孩房间的时候,他正在用力踢那只平时他最喜欢的小宠物狗。那只被踢中的小狗呜呜地叫着,并且可怜巴巴地用无辜的眼神盯着自己的主人。男孩可能是感到有些后悔,于是抱起小狗给它揉了揉刚才踢中的地方。父亲没有指责他刚才对小表弟的辱骂和对小狗的踢打,而是将一袋钉子递给了男孩,并且告诉他,以后他每次忍不住要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后院的木桩上钉一根钉子。
男孩接受了父亲的建议。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41颗钉子。
第二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5颗钉子。
……
慢慢地,男孩钉在木桩上的钉子数量每天都在逐渐减少。最初,这个男孩觉得在自己忍不住发脾气时克制自己来到后院真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情。到了后来,他突然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当男孩把自己的这一发现告诉父亲时,父亲高兴地点了点头,告诉他一定要坚持下去,直到不用再在后院的木桩上钉钉子为止。
过了一段时间,无论是家里人还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感到这个男孩有了明显的变化,父亲对儿子的这些变化心知肚明。终于有一天,父亲在花园里等到了儿子带来的好消息——他已经连续多日没有在后院的木桩上钉钉子了,他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父亲为儿子感到高兴,不过他知道儿子需要做到的远不止这些。他又告诉儿子,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颗钉子。
后院木桩上的钉子一天天地减少。终于有一天,父亲看到曾经密密麻麻满是钉子的木桩上已经没有一颗钉子了。看到儿子欣喜的面容,父亲指着木桩问儿子:“你看木桩上还有什么?”儿子回答:“什么也没有了,我早就把钉子全部拔光了。”父亲又说:“你再仔细看看。”儿子仔细看了看木桩,然后对父亲说:“我知道了,是拔去钉子以后留下的洞,这有什么可稀奇的?”
父亲接着说:“这些洞不是在你拔去钉子时留下的,而是在你钉下钉子的时候造成的。由于钉子的作用,这些木桩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在人们的心里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都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故事启示
读了这个故事,首先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位父亲的教育智慧,在他的建议之下,倔强的孩子慢慢改掉了自己的坏脾气,不过我们应该同时注意到父亲在孩子拔掉所有钉子后说的一席话,木桩上留下的洞永远不会恢复到从前,就如同被孩子伤过的心一样。伤害人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旦说出就永远无法收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言语来维系的。一次不加控制的恶言恶语给他人内心造成的伤痛,很可能会延续一生。所以,人们时时都应当控制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情绪激动之时。我们在和家人、朋友或是同事的相处中,尽量不要说一些伤人的话语,不要让它们像钉子一样在他们的心上留下难以恢复的洞。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一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别林斯基
)第十八节 真正的朋友
一位犹太父亲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唯一的儿子叫到病榻前并且叮嘱他:“除了一生积攒下来的财富,我留给你的还有一生当中唯一的朋友。他住在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这是他的地址,如果你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那就去找他。”说完,父亲把手中一个写着陌生地址的纸条交到了儿子手里,然后就撒手人世了。
失去了父亲的儿子感到万分的悲痛,在悲痛之余他又为父亲临终时留下来的话感到不解:“父亲明明知道我有许多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什么父亲要我在遇到困难时去找他那位已经多年不再联系的唯一的朋友呢?”虽然对父亲的话感到有些纳闷,但是一向听从父亲教诲的他还是把父亲留下来的纸条保存在一个稳妥的地方。
在父亲死后的几年里,儿子依然像父亲在世的时候一样大把花钱,不断宴请自己结交的朋友。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慷慨解囊,但是他却忘了小时候父亲对于自己如何理财的教诲。由于过度花费又没有其他进账,所以父亲留下来的钱财很快就被花光了。几乎一无所有的他向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朋友们寻求帮助,没想到过去热脸相迎的朋友们一个个都变得冷漠至极。
正所谓“破屋又遭连阴雨,漏船又遇打头风”。一次,高利贷者到他家向他要账,由于对方恶语相向,他一时气愤便把对方打了个头破血流。他知道对方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也许过不了多久自己就会被抓进监狱。一想到这些,年轻人开始害怕起来,他决定先到朋友那里躲一躲,然后让他们帮助自己解决这场灾难。于是他连夜到各个朋友家中敲门求助,可是没有一个朋友愿意惹官司上身,甚至大多数朋友连家门都不愿意让他进。
在心灰意冷之际,他想到了父亲临终时留下的纸条。于是他简单地打点行装,开始寻找父亲的那位多年不见的朋友去了。
虽然一路上历经磨难,但他还是来到了父亲的老友门前。父亲的老友显然并不富裕,看到这些他不由得又对父亲的话多了几分不解。当他疑虑重重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的身份并且表明自己目前的处境时,对面的老人很快将他拉到了家中,叫妻子赶快为年轻人准备可口的饭菜,他自己则迅速走了出去。过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他才满头大汗地回来,并从外面抱回来一个年代很久的坛子。令年轻人感到吃惊的是,坛子里面居然有十几块闪闪发光的金币,更令他感到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老人居然要将这些金币全部送给他。老人一边将金币送到年轻人手中,一边对他说:“这是我年轻的时候和你父亲一起做生意时分得的利润,你全部拿去,用它们还清债务,剩下的钱你就用它们去创造更大的财富吧。年轻人,想想你父亲当年的做法,以后要知道怎样积累钱财。”
年轻人带着十几块金币走了,他同时带走的还有对真正友谊的大彻大悟。
故事启示
真正的朋友往往不是那些锦上添花之辈,而是雪中送炭之人。危难之际见真情,真正的朋友必定能够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如果只能同享乐而不能共患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朋友。
一个成功的决策,等于90%的信息加上10%的直觉。
——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
)第十九节 原来如此
有一天,张三在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自驾散心。正在他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的时候,迎面突然开来一辆货车,而且那个满口黑牙的司机还摇下窗户对他大叫了一声:
“猪!”
张三越想越纳闷,也越想越生气,于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
“你才是猪!”
才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故事启示
在社会生活当中,人们通过语言交流进行着各种信息的交换和传递,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准确无误地被人理解、接收。于是类似张三这样的状况就会频频发生,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人们进行了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是由阿克尔洛夫等人提出来的,指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掌握了不相同的信息。而具体在语言交流当中,就表现为意识交流主体掌握了不相同的信息。
并不是说所有的“猪”这个字都含有骂人的意思。那个大叫一声“猪”的司机知道他后面有一群正在过马路的猪,而张三并不知道前边有这样的状况发生。最终的结果是张三倾向于认为在此情况下听到的所有“猪”字具有骂人的意味,这就是张三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的逆向选择。
社会生活是人和人之间各种利益的综合,利益的冲突往往会导致人们社会行为的冲突。在这种种冲突之中,为了尽量维护自身的利益,有时一些不惜损害对方利益的现象便会发生。
而给他人以善意的宽容和信任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很好的途径之一。
如果朋友是盲人,我就从侧面看他。
——儒贝尔
)第二十节 真正的朋友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
“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就决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
“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说:
“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一个笑着回答说:
“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抹灭它。”
故事启示
有位名人说过:“如果想交朋友,请睁开你的双眼;如果想留住这个朋友,那请你再闭上一只眼睛。”当你和某人成为朋友,说明你们具有共同之处,或是思想或是兴趣爱好。任何人都不是完美无暇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对于朋友的一些小缺点不是包容而是过于苛责,岂不是因小失大,很有可能失去一位朋友。
日常生活中,即使最好的朋友之间也难免有摩擦。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该闭上一只眼睛,多一些包容和谅解呢?一味的争执只会让事情变的越来越糟。别让冲动控制了你的行动,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事实上,有时朋友对自己的伤害或许是无心的,而那些帮助确是真心实意的,让我们忘掉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真心的帮助,你会发现世界上有很多真心的朋友。
世间最伟大的真情莫过于母爱。
——高尔基
)第二十一节 周豫煮鳝鱼
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周豫的读书人。有个朋友送了生猛海鲜给他,正是他最嗜吃的鳝鱼。刚巧这一天闲来无事,周豫一时技痒,便想亲自动手,试试自己久未展露的手艺,好好地将这些朋友送来的鳝鱼,煮上一锅清炖鳝鱼汤来尝尝。
周豫将鱼放入锅中,只见那些鳝鱼仍自由自在地在锅里游着。在锅底下用小火缓缓加热,水温逐渐变高,鳝鱼在锅中丝毫不觉水温的变化,慢慢地就会被煮熟,这就是周豫过人的厨艺所在。据说,用这方式煮熟的鳝鱼,因为不会经历被杀的过程,没有挣扎,所以它的肉质也就不会紧绷,相对地口感自然好上许多。
随着那一锅汤慢慢煮沸了,周豫将锅盖掀起来看看,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锅中有一条鳝鱼的身体竟然向上弓起,整个腹部都向上弯了起来,露出在沸汤之外,只留头部跟尾巴在煮沸的汤水之中,一直到它死了,身体犹然保持弯起的形状而不倒下。
周豫看到这种情形,心中感到十分好奇,便立刻将这条形状奇特的鳝鱼捞出汤中,取了一把刀来,将鳝鱼弯起的腹部剖开来,想要看个清楚,它究竟是为何,需要如此辛苦地将腹部弯起。在剖开的鳝鱼腹中,周豫惊奇地发现,那里面竟藏着满满的鱼卵,数目之多,难以计算。原来这条母鳝为了保护肚子里的鱼卵,情愿将自己的头尾浸入沸汤之中,直至死亡。护子心切而将腹部弯起,得以避开滚热的汤水。
周豫看到这一幕,呆呆地不知在原地站了多久,泪水禁不住地潸潸流个不停,寻思鳝鱼舍命护子,自己对母亲,却仍于孝道有亏。周豫感慨之余,发誓终身不再吃鳝鱼,并对母亲加倍地尊敬与孝顺。
故事启示
亲情,特指亲人之间的那种特殊的感情,不管对方怎样也要爱对方,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健康或疾病,甚至无论善恶。亲情的定义就是人们渴求为亲人付出一些或全部所有的思想。亲情古今中外是永恒不变的,在亲情慈晖滋润下,不论是西方,或者是东方,都洋溢着幸福与温馨。
有些时候,我们也许能够长久地跟一位普通朋友相处好,但却不能与自己的亲人和睦相处,这或许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看待亲情而造成的。
“爱之深,责之切。”天下父母无不如是。而为人子女者,却很少能体会父母这至深至爱之情。犯了错,不能接受父母的教诲,反而阳奉阴违。其实知耻近乎勇,改过迁善不是羞耻,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做到。不懂得体谅和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又怎么可能爱事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了子女穷其一身之力,只要是有益于孩子的或孩子需要,父母都倾心竭力地给予。父母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付出。因此,我们更应感念父母不厌其烦的教导、成就我们的良苦用心。
感恩和孝敬父母其实也是在成就自己。真正能感怀的亲情就是体谅、深爱亲人,将自己奉献给一生的亲人。永远不要漠视亲情,不要忽略你的亲人。漠视亲情,你就会成为一个怪物。忽略亲人,你将失去最宝贵的人生财富。珍惜你的家,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上路,你才会越走越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