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体育教师和有关专业运动培训的运动员,具备较好的体育运动知识、生理健康知识,可以针对中考体育测试的需要,结合孩子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在保证训练安全、运动量合理性的同时,循序渐进地达到提高体能、掌握技能,提高孩子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并提高成绩。因为其专业背景,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会比自己练习更科学、更合理,对成绩的提升更加有效。
(1)什么人需要请专业教练。
体能、体质较差的,身体较胖或过于瘦弱的,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来提高体能和耐力;肢体协调性较差或对相关项目技术要领掌握有困难的,需要在训练中得到详细的指导和纠正;体育成绩较差且没有及早开始准备,但需要尽快提高成绩的;体育成绩中等,希望通过科学的短期集训迅速提高成绩、力争满分的,可以请专业教练给予指导。
(2)选择教练的原则。
要考察培训机构及教练的资质,一定要选择具备专业体育教师、运动员资格,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最好有中考体育测试指导的经历,熟悉当地体育测试的项目、评分标准的教练。参加培训前,最好能观摩训练课程情况,并让孩子试听、试训。
(3)专业教练都能做什么。
教练会对孩子的体能情况进行测试,了解其身体状况和对体育测试项目的掌握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孩子选择出适合的中考体育项目,如身材较胖、臂力较小的男生不宜选择引体向上,身材高大的女生不宜选择仰卧起坐等;然后,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帮助孩子逐渐提高运动能力和技能,并根据训练情况进行调整;对于体育测试是弱项的孩子,给予从技术到心理的考前辅导,激励孩子的信心。
专业教练的确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对于父母来说,也不要觉得把孩子交给教练就完事了,一方面要鼓励和督促孩子坚持锻炼,另一方面最好能切实给孩子起个带头作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如何应对孩子的逆反行为
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特点和中考的巨大压力造就了一个事实--几乎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逆反的表现,只不过有些显露在外表,有些埋藏在内心,有的表现得激烈些、明着和父母老师对着干,有的稍微缓和点“蔫有主意”地偷着顶,在对待不同问题所表现出的逆反方式略有不同。我们既然知道逆反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解决不了问题;父母不理不睬任其发展,肯定也是不现实、不可取的。那么,就要有技巧、有策略,软硬兼施地想些妙招、使些手段,来化解这个问题。
(1)告诉孩子,“我很生气”。
面对孩子的逆反,父母常常有两种比较极端的反应:一是马上把孩子拽过来教训一顿,这样反而加重孩子的逆反;二是自己气得不行,孩子似乎根本不以为然,这都对事情的解决毫无意义。
如果不能用合适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逆反行为,你只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我很生气!”让孩子很清楚地了解此时父母的心情就行了。
(2)平等谈判,达成协议。
既然孩子非常希望父母把他当大人,给予他最大的尊重,那么就来“谈判”吧,这是最平等、公正的方式了。父母承诺什么,孩子做到什么,大家共同遵守哪些规则……当然,前提是父母要能把握好尺度,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又能让孩子在控制之中,而且父母首先要做到不能食言、不能随意毁约。
(3)要真正做到“舍得”。
面对孩子逆反,有时候父母感到无计可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父母生气时会说“我再也不管你了”,但气过了还是要去唠叨孩子,帮助孩子做这做那,毫无怨言。这是父母爱的体现,这也恰恰让孩子抓到了“软肋”。
有的时候,父母不妨按捺着自己的爱心,真的放开几天(当然不是在大考在即的时候)--不叫他起床,不催促他写作业,不提醒他带这带那,甚至就像他闹脾气时不答理你那样,根本不理他……这样,孩子才能真的体会到父母对他的爱、为他的付出,能让孩子学会体谅父母、控制自己。
(4)抓“现行”,进行事实教育。
很多时候,父母不断提醒孩子不抓紧复习考试会吃亏、一定要仔细不能马虎之类的事,不少孩子最大的反应就是“知道了,烦不烦呀”,甚至你越说,他越不照着做。
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他确实在你提醒多次的事情上吃亏了,自己很懊恼、很郁闷的时候,先表示一下同情和理解后,在“铁证”面前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出你的建议,肯定比你平时说一百遍都有效果!
边做作业边用手机给同学发短信是不少孩子和家长“顶牛”、发生冲突最多的一件事。在我们家也是一样,我们说了很多次,好几天坏几天,不断反复。到了初三,我下决心纠正女儿这个毛病。
第一招,直接提要求:边学习边鼓捣手机造成效率很低,我已经忍无可忍了。所以,到家请关手机,专心学习。但是这个建议马上得到女儿反驳:不行!同学会发短信问作业。我没玩,是在说学习的事情……
第二招,缓兵之计:说学习?好呀。那完全可以直接打电话,会比短信效率高很多。马上又得到女儿回应:不好吧!打电话你们会听到,同学会觉得不好意思的。
第三招,“斥资”换了一台子母机,开始推广新政策:给你房间安了电话,这回方便了吧。首先我们保证不“审问”任何找你的人;其次,你可以在自己房间和同学讨论问题,我们也绝不偷听。女儿犹豫后,又有新的借口:还是不行呀!有的同学就是不爱打电话,只喜欢发短信。我要是不理人家,那多不好……
没问题,我还有第四招,适当让步、达成协议: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回家关手机,用电话解决问题;第二,回家可以不关手机,但学习时要把手机放到客厅,中间休息时可以来处理同学咨询问题的短信。同时,我们保证未经允许不动手机、不翻短信!
不可避免的,在达成协议后,女儿和同学问作业之外也会“偷着”聊聊天,只要时间不长,我们基本不干预,让孩子也有个放松、休息的时间。如果女儿没有了限制,偶尔我会去敲敲房门以示提醒,并且在事后告诉她:如果用电话聊天,我可就要“监听”了,因为我们有约在先,房间装电话是为了方便学习……
其实,孩子们发短信而不愿意打电话,大多是担心自己的父母“审查”同学或被别人的父母“审查”而没有面子,也很不喜欢父母监听自己与同学的通话内容。所以,只要亲子间相互给予足够的尊重、达成一致,孩子也就没有什么理由逆反或不接受。
当然,我女儿算是个比较听话的、讲道理的孩子,逆反的“症状”相对较轻,换了别人家的孩子未必这么容易就范。但想好对策,一步步让孩子“就位”,还是可以给大家一些借鉴的。
一个孩子一个性格,其家庭环境和氛围、成长经历以及与父母沟通的习惯、定式都不同,这些方法肯定不适合所有人。父母要做的是动脑琢磨自家孩子的性格、特点,找到最适用的方法。
如何对待孩子的早恋
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渴望交到异性朋友,可这偏偏是父母最担心的。进入初三,不少父母对此更是特别小心,生怕孩子误入“早恋歧途”而影响学习、耽误中考,有些父母甚至早早就给孩子下了“禁令”,恨不得孩子别和异性交往才好。其实,这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正常的心理特点,堵、压、禁都没有作用,顺其自然、冷静对待、理智疏导才是正道。
(1)早打预防针,防患于未然。
要把道理和孩子讲清楚。父母、老师说的早恋会影响学习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原因是初中时候的认知能力还在发展,对事物的判断方式和标准会改变、修正,孩子们的是非观和人生观都在不断完善、成熟,对事物及人的认识、甄别和喜好会逐渐有所不同,而孩子们心目中“白马王子”、“白雪公主”的标准会不断变化。让孩子想想,从小到大,是不是有过曾经很喜欢的东西,一段时间之后,却对它失去了兴趣?今天还很喜欢的女孩子,也许明天就会因为某些原因变成“坏脾气”的代名词;而女孩子曾经因为篮球打得棒而喜欢的男孩子,却发现他有时候会撒谎,有时候很不负责任,根本不值得去佩服、喜欢。而且心理学家做过统计,过早的恋爱几乎少有成熟的果实。
(2)冷静疏导,不要忙中出错。
有些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早恋苗头或是听说孩子有了异性朋友,便大动干戈地指责、教训,要求孩子马上断交,或者找到对方家长理论一番,到学校要求老师给调班、换位子,甚至从此上学和放学的路上经常会有家长跟踪的身影,这样做无疑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只用“堵”的方式常会事与愿违,更激起孩子对异性的好奇心。
父母首先应保持冷静,搞清楚事情是真是假。即使事情已经发生了,父母可以先表示对孩子的理解,认可这是孩子成长中正常的、必经的过程,然后帮孩子分析问题的利与弊,并提出一些合理建议。比如问问孩子中考在即准备如何处置这段感情,还可以提醒孩子“未来还有许多不可知的东西,如果考不上高中、不能在一个学校或是以后遇到更好的人,你打算怎么办……”总之,只有疏导才是解决孩子早恋问题的正确途径,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这样,一旦孩子出现早恋问题,家长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3)鼓励正常交往,向积极方向引导。
中考压力大,孩子每天在学校的时间远远多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孩子需要异性之间像兄妹、姐弟那样的情绪互补和交流,这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
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但提倡群体交往,如大家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在休息时去看电影等,并在与异性的交往中热情而有度,避免过分亲近,不要超越友谊的界线。只要是积极的、正面的,父母就不要过多干涉。
要知道,异性间的正常交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了解异性、打消孩子对异性的好奇心,这样做反而可以更好地避免出现早恋。如果孩子的行为确实出格,影响了正常学习,家长就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给予提示、提出要求,帮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不要精神紧张,误导出“早恋”来。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本来男孩子、女孩子在一起只是因为比较谈得来、兴趣爱好比较接近,却被“神经紧张”的父母和老师误解、阻挠或者让同在懵懵懂懂中的同学们起哄、议论,形成了一种暗示。为了不被父母和老师发现,两个人像“地下党”似的交往方式,似乎更增添了恋爱的神秘感觉;而被发现后,一旦受到父母严厉指责或者向老师、对方家长告状,孩子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人格被羞辱,在老师、同伴中失去了尊严,而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不满、抵触,两个人的关系反而更加密切了,甚至会为了报复或为排解心中的苦闷,故意把原本没有的事情弄成事实。因此,早恋这个结论不可随便说、随便下!
(5)教给孩子应对可能遇到的问题。
现实中,也会有一些孩子自己根本没有想到恋不恋,却会收到来自同龄人的明里暗里的“信号”。有的孩子会不顾一切地当面让对方下不来台或是到老师、家长那里告状;也有的孩子会不知所措、担心害怕……所以,父母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些指导,告诉孩子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处理才最妥当。
●接到求爱信后不必紧张,不可抱着闹着玩的心理给对方回信,也不要取笑对方,更不可到处传播以此来伤害对方,而要在理解和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坚定地给予回绝。
●遇上有人当面求爱不要答应、不要赴约,不可以轻易接受异性赠送的礼品,在不伤害对方自尊的情况下,礼貌地拒绝对方。
●一旦孩子自己处理不了或者拒绝后仍然被对方纠缠,不要紧张、不要害怕,要及时告诉父母和老师,以得到帮助,并学会自我保护和防范侵害。
家长不要对孩子的这种事情简单回避,更不能任其发展。而应该顺应孩子年龄和心理特点,自然地教育孩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解决问题。
孩子对中考失去信心怎么办
“自证预言”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定理,简单解释就是:当你坚信某件事要发生时,就会主动地去寻找和发现符合自己意愿的正面信息,而不断获得的正面信息又会给你强大的信心,让你的行动在这样的信心之下变得更加积极,并最终在行动中实现你的意愿。
虽说理论的东西不一定都能成为现实,但良好的自信心的确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无数成功人士的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这也同样适用于中考。所以,只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能够主动、自觉地认真备考,很多孩子都会有提升的空间,父母要对此有信心,并且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1)看到孩子的优点和付出。
不少父母总能看到别人家孩子身上的优点,但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却只剩下缺点了,尤其是在学习这件事上。试想,孩子总是在“你怎么就不如某某成绩好呢”“瞧瞧人家多用功,你怎么就知道玩”的质疑和否定中,怎么能真心爱上学习?何况,无论孩子付出多少,都得不到肯定,只有不断攀升的比较对象,孩子怎么能有主动性、积极性呢?
(2)发自内心地赞扬和鼓励孩子的进步。
人都希望被肯定,尤其是被亲人肯定。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赞扬和鼓励时还要注意得当、得法、发自内心,要是具体的、就事论事的,否则孩子会觉得“太假”。比如,泛泛地说“嗯,你有进步”,不如说“这次英语单选全对了,有进步”更真诚;说“现在效率高了”,不如说“今天做作业的时间又缩短了半小时”更实际。让孩子体会到每一点进步都能被父母发现,他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自然会增加。
(3)不要只看结果不管过程。
父母最关心、最看重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比别人强。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这个结果,而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如何,学习方法和习惯是否正确,在学习中获得了什么,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更何况,学习的进步,成绩的提高都需要从过程积累到结果,即使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却通过这个过程找到了薄弱环节和问题所在,这个收获要远远大于一次优异的成绩。
(4)鼓励孩子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
一个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孩子,不仅乐于接受挑战,更能在应战时把水平发挥到最佳。因此,要多鼓励、肯定孩子,不要动不动就批评、指责。尤其是孩子遇到瓶颈无法突破或是暂时失利时,更需要父母怀着一颗平常心,用孩子以往的成功、进步来激励他,让孩子有勇气战胜困难。
(5)督促孩子坚持下去,直到成功。
孩子在改变和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有松懈、反复、倒退的时候,这时父母最应该出手相助。有的孩子需要严格要求、监督,让他知道不坚持的后果;有的孩子需要用激将法,告诉他“说到做不到让人看不起”;有的孩子则需要“连哄带骗”,精神鼓励、物质鼓励一起用……
总之,发现问题,找到原因,还要琢磨出解决办法,只要适合孩子、达到目的的方法,就都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