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心态是跳出成绩看孩子
父母都希望看到孩子拿回高分的成绩单。但老虎也有打盹时,孩子难免有因为种种原因发挥不稳定、成绩滑坡的时候。父母过于重视短期成绩,容易造成孩子将学习功利化,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从应对中考来说,容易造成孩子情绪和状态上的波动,不利于以稳定的心态考出最好的成绩。
所以,在学习的问题上,父母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整个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不要过分着眼于一两次的成绩。
和许多父母聊天时我发现,其实不管孩子说不说,考试情况的好坏大多能从孩子的反应看出来:这次考得不错,回家后美滋滋的,父母不用问他就自己说了,心里巴巴地等着表扬;那次没考好,回家后绝对是闭口不提考试的事儿,父母一问“考得怎么样”,会先说“老师说这次题难”,“某某(肯定是平时比他成绩好的)才考多少分”“我们班有多少80分以下的(他可能刚刚过80分)”,就怕被家长呲一顿。
其实,通过孩子的反应一方面可以看出他们大多很在意考试成绩,一旦没考好,自己也会沮丧、难过,不愿或羞于提起;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父母对待成绩的态度带给孩子心态的影响。
无论是得了第一名,还是偶尔失误考差了,父母对待成绩的态度都应该是一样的:看轻褒奖或批评、指责,看重分析和总结。孩子考好时,虽说应该表扬,但大可不必大喜过望、不吝美言,反倒应该适当旁敲侧击,指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将目标定得更高;考得不好时,也不要上来就是一顿训斥,反而应该安慰孩子,并要拿出更大的耐心和孩子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帮助孩子尽快恢复信心。
有的父母,习惯于事无巨细,给孩子安排每天的计划、规定学习补习的内容,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教练、替身和跟班。这让父母自己付出很多、身心疲惫,却常常因为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孩子的优点、特点;孩子觉得自己没有空间,对父母很反感、很抵触,言行中也会表现出来,甚至故意和父母作对,似乎把所有的缺点都展现在了父母面前。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都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管,别人家的孩子听话的原因。
其实,很多父母都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甚至身居要职、独当一面,在外面应对客户、领导、下属,斗智斗勇都不在话下,为什么就是“对付”不了自己的孩子?这是因为对别人都能客观地分析,对自己的孩子,因为太爱他、太想让他好,反而不客观了;再就是觉得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所以也不会像对待外人那样动脑子、用心计。而父母总是否定孩子,孩子当然不乐意,然后就什么都不跟父母说,什么都跟父母对着干,就算明知道父母说的是对的,也宁可撞南墙都不回头。
所以,做父母的要跳出成绩、跳出孩子的学习,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孩子,才不会在主观想象中忽略孩子的优点、长处,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
紧张型家长的三种表现
随着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许多父母会身不由己地进入一种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即使父母不说孩子,孩子自己也会紧张起来的。紧张的不光是孩子,还有家长。更有甚者,大部分家长比自己要“上战场”还紧张,如果再看到孩子不像自己期望的那么“用功”,孩子的成绩也不太给力,就会不由自主地焦虑、烦躁起来,并难免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孩子。
这样的父母,根据表现症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
(1)过度关注型。
这类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事无巨细、尽心尽力,在孩子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付出了比当初自己学习多无数倍的辛劳,孩子的一切都是头等大事,恨不得孩子永远不要离开他们的视线。孩子刚上初中,他们就开始到处了解中考情况,跟着一届届升学的过程“心惊肉跳”。
到了二模之前,看着孩子成绩上不去,他们比孩子还着急;可看着孩子日夜辛苦,又不知道有多心疼;看着孩子吃饭、做卷子磨磨蹭蹭,就要去催促,甚至坐在一旁盯着;每天好吃好喝给孩子准备着,还担心营养不够,一会儿给个苹果,一会儿送杯牛奶;到了二模、中考前,孩子没怎么样呢,他们已经紧张得睡不着觉了;更有甚者,放弃了个人工作以及全部业余生活,连电视都束之高阁,似乎全家的生活就只剩下中考了……
父母的过度关注会造成孩子的两种反应:一是觉得如果考不好就会对不起父母的辛苦和关心,在心中会有种负罪感、愧疚感,造成心理负担过重而影响正常学习;二是觉得自己的自由被剥夺了,总是被父母监视着,厌烦的情绪会使孩子表现为不管父母说什么都爱答不理或者顶嘴,让家长束手无策。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必因为孩子中考而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感到有压力、困惑时,可以找亲友、同事聊聊,向老师请教或放下手里的事情出去走走。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多提及考试、升学有多艰难,自己有多么辛苦、多么替他紧张或是家里、工作中不顺心的事情。
(2)手忙脚乱型。
这类家长和第一类恰恰相反,多半是要么抱着盲目自信的心理,要么持有充分放权、自由放任的态度,对于孩子的学习基本不闻不问,最多按老师的要求签个字,期末看看成绩单。到了初三,也从来不去了解中考、升学的事情。到了二模、中考前,学校、老师和身边的家长、朋友们都进入应战状态时,才发现自己还是白纸一张,骤然紧张起来。
但由于之前一不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二不了解中考的整体形势,这类家长就真的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东跑西撞、不知所措,根本无从下手。于是,听到谁说哪套练习册好,就忙着买回来让孩子做;看到哪个辅导班说保提多少分,就像捞到救命稻草,赶紧给孩子报;知道个什么门道,就像找到了“佛脚”,一定要去抱一抱……因此,常常很盲目地给孩子定目标,瞎指挥一通。
这种情况的父母就赶紧补课吧。先要和孩子、老师开诚布公地谈谈,询问一下孩子目前在学校的学习状况,除了二模成绩,还包括学习态度、能力、方法,学校对于中考的建议和安排,等等。虽然很多东西一时半会儿不一定能弄明白,但要让孩子了解到父母在关心他,会让他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当然,父母的功课一定要做足、做细,多了解一下中考的形势,多陪陪孩子,并经常与老师、同学的家长以及其他了解中考信息的人沟通,以免在最后冲刺阶段,因为某些不该有的失误造成遗憾。
(3)悲观放弃型。
这类家长虽然不多,但也不是不存在。或许因为基础不好,或许是因为能力有限、方法不对头,有的孩子尽管非常努力,但二模成绩还是不能有大的飞跃。有的父母则产生了悲观心态,认为孩子没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怎么努力也是白费,甚至破罐子破摔,对孩子的中考完全放弃了。
也许父母未必直接说出“你也就这样了”“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你也考不上”的话,但孩子还是会从父母平日的言语和行动中感受到这种想法。这会让孩子感觉非常痛苦,觉得父母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自信心也会极度下降,不仅严重影响孩子复习备战中考,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属于这种情况的父母要彻底改变这种悲观放弃的态度。虽然二模后离中考只有28天的时间,只要找到原因,找对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还是会有一个可喜的突破。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提高孩子各科成绩的最好办法就是抓分,而不是想着拿高分。
●找到孩子最薄弱的地方。因为提高薄弱的地方是最快的,也是增分最多的。
●针对薄弱环节做模拟试卷。抓住每科每张卷子考的基本项目,分类抓分,要针对每一种题型做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掌握答每种题型的思路。
●不懂的就问老师,尽可能多地去找老师解决问题、询问方法。特别是物理、化学等科目,只要找到抓分技巧,提分一定非常有效。
通常情况下,这类孩子的内心是有担忧的。只要父母抱着“永不放弃”的态度,尽快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根源,并尽快找对抓分的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借助老师、同学以及身边亲人的力量帮助孩子逐步树立起自信来,孩子中考一定能“超常发挥”,取得很好的成绩。父母和孩子一起加油吧!
罗斯福说过:“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同样,陪考的父母也应认真对待自己的焦虑情绪。许多时候,是父母紧张、焦虑的“大火”烧毁了一切。
应考技巧早知道
为了取得好成绩,在考试时合理分配时间很重要。这是老师、父母都应该提醒孩子,并通过平时的每一次考试进行训练的应试技巧。
(1)浏览全卷,掌握大局。
试卷发下来后,要先快速浏览全卷,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数量、分值,初步判断难易程度,确定各题目相应的作答时间。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时间安排。比如,做前面的容易题不要拖拉,做后面的难题也不要在一道题上用过多的时间,尽量做到合理分配考试时间;一道题计划用5分钟,5分钟过后还是不得要领可以暂时跳过等。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准与快的关系,以准为基础,不要单纯为快而快,用时是少了,但错误百出,就得不偿失了。
(2)保证自己的重要得分点。
理论上说,试题的难度是从易到难的,但每一种题型中,最后一道或几道题又是相对较难的。因此,大方向上,要先做容易题,力争做一题对一题。有的孩子,尤其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以为这些题很简单,放松了警惕,或把题看错,或在分析过程中马虎大意而丢分,因此对容易题也不可掉以轻心。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做出难题的可能性不大,可以先读一遍题,如感觉没有希望做出来,就把重点放到做简单题和中档题上,保证在能够得分的环节尽量不失分,如果有时间再研究难题。
(3)科学分配时间,有几个参考。
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可以根据考试的具体情况,参考以下方法确定。
●按试题的分值分配时间。即按照题目的分值确定所需时间,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做并提高准确率,需要思考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其后完成,难度很大或从未见过的题目放在最后花时间攻关。
●按题型特点分配时间。比如,Ⅰ卷一般以客观题为主,可相应少安排时间,Ⅱ卷以主观题为主,需要理解、分析、阐述、探究,可多分配些时间;思维量少、要求低的题目少花时间,思维量大、要求高的题目可多费些时间等。而各种题型中,选择题和填空题是需要快速、短时间完成的,基础好的孩子可以从中“抢”出不少时间。
●按题目的难易分配时间。先做容易的、把握较大的题目,可以保证得分,还可以为后面需要思考的、有难度、把握不那么大的题目留出时间。当然,难题所花的时间只能相对长些,因为考试的时间有限,不能在思考难题时用时过多而影响其他题目的完成。比如,填空题、选择题的最后一两道会具有相当的难度,如果钻牛角尖耗在一道题上,既会影响解题心情、状态,又会耽误时间,与其分值相比,“投入产出”比就降低了。
当然,每次考试的题目不同,分配时间的要点、方法也可以不同。时间安排只是大致的整体调度,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可能,尽量留出10~20分钟的检查时间;如果题量较大、时间不够,就只能依赖于作答的准确性了。
物质奖励不是万能的
如何在考前进一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平日学习不太努力、目标不是很明确的孩子,做好“战前动员”,确保他们有“决战中考”的决心是许多家长要思考的问题。有不少家长会用MP3、iTouch、iPhone、iPad、名牌自行车等作为物质奖励,以此为条件要求孩子考到多少分、多少名。
现在条件好了,每个孩子手里都有几件电子产品,像手机、MP3早已经不在话下。一方面,有的父母因为工作忙,缺少时间与孩子交流,于是便尽力在物质上给孩子最好的条件,认为这样就可以弥补情感上的亏欠;另一方面,父母觉得这些电子产品能帮助孩子学习,也是个放松。何况别人都有,自己家孩子没有,还会担心孩子心理不平衡、闹脾气影响学习。
我一直认为,必要的物质奖励的确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但却不是万能的。
(1)物质奖励无法替代与孩子情感、心理上的沟通。
在孩子的成长中,最需要与父母在情感、心理上的沟通,这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也是优越的物质条件无法替代的。即使工作再忙,也不应该成为父母疏于与孩子交流、沟通的理由。否则,孩子会认为父母并不重视自己,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变得孤僻、多疑,对他人尤其是父母不信任,情绪不稳定,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与父母疏远、冷漠,甚至产生逆反和隔阂。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2)物质过度优越就是浪费。
孩子需要有保证正常学习、生活的物质条件,但并不需要过度的优越,甚至是奢侈。奢侈的物质条件,只会使孩子觉得一切得到得太容易,而不懂得珍惜、不懂得爱护。
(3)物质奖励会削弱孩子内在动力。
学习本来就是孩子应该应分的事情,父母应当努力激发孩子自觉、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动辄就施以物质刺激,势必会削弱这种内在动力,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为了让我学习,父母会答应我这样那样的要求。越是这样,孩子对于学习的内在动力就越差,对物质的追求就越高。
(4)物质奖励容易激化亲子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