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900000037

第37章 三国归一统(7)

再说,曹真和曹叡的关系,更为密切。当初曹丕临终,以三人为辅佐大臣,结果封曹真为大将军,陈群为司空,而司马懿不过是骠骑大将军。孔明北伐时,曹叡也封曹真为大都督,虽然打不过孔明,老关系还在。司马懿表现得愈好,曹真必然愈气愤,也更加嫉妒,是否会出什么坏主意,实在难料。不如留下孔明,使曹叡不敢由于曹真的诡计,而罢黜自己或者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勾当。有时候把对手养在那里,可以增加自己很多的筹码。一句吾不如也,便可以获得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更大的安全作用,便是曹叡不敢逼他做任何动作。既然司马懿不如孔明,逼他还不是送死?所以要不要打?要怎么打?悉由司马懿自己决定。领薪水、不做事,老板居然还不敢催促,或者施加压力。这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差事和待遇,司马懿轻松地说一句吾不如也,便做到了。

7曹真抢功遭败:上司不能一味鼓励下属竞争

司马懿的良好作战绩效,使曹真承受很大的压力。他自觉再不好好表现,曹叡的心,便会偏向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不利。所以千方百计,找到王双这员大将,趁孔明再度来犯时,向曹叡推荐王双,作为先锋。曹叡一见,果然不同凡响,立刻封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五万,会合郭淮、张郃,分路把守隘口,把司马懿摆在一边,以免他夺了功劳。

两军开打,王双果然厉害,连斩二将。孔明问姜维有何良策?姜维派人装成百姓,身上带着呈给曹真的信,故意让魏军逮住。密件被呈给大都督,说姜维原是魏人,不得已而降蜀。现在愿意和曹真配合,以举火为号,生烧蜀人粮草,再擒孔明,以自赎前罪。曹真大喜,费耀却劝阻都督不能轻信。曹真不听劝阻,结果魏兵大败。

孔明重赏姜维,只可惜大计小用,并未诱杀曹真。曹叡大惊,即召司马懿商议。司马懿说坚守关隘,不必出战。蜀兵粮食供应不上,自然退兵。那时候乘虚追击,可擒孔明。

曹真很不服气,心想为什么要听司马懿的话?他派王双打听蜀营动静,见魏延拔寨而退,于是大力追赶,中了魏延的埋伏。王双措手不及,被魏延一刀砍于马下。

从此曹真心中怀恨司马懿。这样不和的气氛,曹叡应该负起很大的责任。他不能一味鼓励两个人竞争,否则最大的受害者,必然是他自己。曹叡愈来愈信司马懿,实际上曹真也帮了很大的忙。然而司马懿会这样想吗?以他的行事作风,恐怕未必。

8张郃一生的启示:品德修养为根本

张郃字隽,河间人。年轻时应朝廷的募集,为讨伐黄巾的义勇军,属于韩馥。后来韩馥战败身亡,随军归于袁绍,提任校尉的职务。收编公孙瓒的部队,因功升为中郎将,却因遭受毁谤,愤而投入曹操阵营。曹操大喜,封为都亭侯偏将军。曹丕称帝时,封为郑侯。他不但武艺高强,对于经典义理,也十分通晓。

他的一生,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分述如下:

(1)凡人必有死,武艺再高,功劳再大也不能例外。而且武艺低的人,死于武艺高的人手中。反过来看,那些武艺高的人,也死在武艺低的人手里。

我们以张郃为例,并不是由于他是特别的个案。吕布、关羽、张飞、黄忠、张辽、徐晃、许褚,说不完的大将,莫不如此。武官战死沙场,原本就死得其所。不过张郃比较冤枉,他的死亡,显然是由于司马懿胡乱指挥的结果。张郃自己善于应变,由他自行判断,结果应该不至于那么容易中计。偏偏他是司马懿的先锋,不得不接受他的命令。这才为乱箭杀死,当然十分冤枉。

(2)军人打仗,原本各为其主。主的善恶,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挑选的。实际上主的好坏,需要时间的考验,才判断得出来。主的善行或恶德,不能够算在军人的头上。

我们可以说赵云善于选择明主,却不应该说张郃投靠曹操,是错误的选择。因为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曹操和刘备是什么样的人,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赵云和张郃,做出不同的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判断谁对谁错。加入之后,如果改变主意,那就是反叛。对军人来说,更为严重。我们说人生的机会很多,要看自己怎么选择,实际上选择的局限性还是很大。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实际上都很十分有限。经常发现选择错误时,都已经是事后之明,后悔也来不及。张郃若是不投曹操而改投刘备,结果会怎样?也要看许多变数,综合起来才能论定。何况他在曹魏阵营中,不过是领军作战,并未参与重大政策的决定。各为其主,张郃当然是忠于国家的将领。至于政局动荡,魏国部分应该由曹操一家人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全责,而不能推给手下战将。

(3)世代轮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又一代的将领,很快地亡故。人生的寿命有限,有效的岁月,更是十分短暂。唯有修养品德,才是人生唯一真实的要务。

吕布武艺超群,像一阵风,没了。关羽万夫莫敌,谁都不放在眼里,被吕蒙、陆逊联手蒙骗,也没了。回想几十年来,多少英雄,一个个不见了。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成必有毁。和时间比赛,人永远都是输家。人生的唯一任务,其实是无形无迹的品德修养。赵云流芳万世,大家永远为他抱不平。根本的原因,即在其品德修养,真的无人能及。我们为张郃抱屈,也是因为他一向进退有据,不滥杀无辜,才有这样的感慨。

像张郃这样的人,称得上好死。被乱箭射杀,误中埋伏,都没有影响。死后不留下臭名,让大家天天咒骂,才是人生的大事。凡事想得长远一些,务求自己心安理得。人生苦短,不知何时是大限,所以时刻都要小心。

9孙权见魏蜀交战后的选择:没有诚意的合作

孙权据报孔明出兵两次,曹真损兵折将,群臣力劝兴师伐魏,以图中原。张昭建议孙权,先就皇帝位,然后兴兵。于是改年号为黄龙元年,谥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孙登为太子,大封群臣。

刘禅获悉,询问孔明意见。孔明说应当派专使致贺,请孙权伐魏,两方配合。孙权依陆逊建议,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相应。实际上等待时机,乘虚取中原。

孔明当然知道孙权不会真诚合作,他只是安住孙权的心,叫他不要打西蜀的主意,以便专心对付曹魏。孙权打魏国,和孔明北伐的目标相同,目的却完全不同。事实上从赤壁之役以来,双方就从来没有真心合作过。

最妙的是张昭,他先建议孙权称帝后兴兵。等到孙权即帝位,他自己位在三公之上,却又建议孙权初登宝位,不要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定民心。他前后两种建议都对,可见话是人说的,而且怎么说都对。孙权初登皇位,当然不会计较。反正早打晚打,都是陆逊去打,张昭只动口不动手,随便他说就是。

陆逊被封为上将军,辅助太子驻守武昌。他当然知道,孔明是害怕司马懿联吴攻蜀的计策。所以才送礼祝贺,并且提出蜀、吴合力出击的要求。既然双方都没有诚意,谈什么合作?还不是遵循往例,虚应故事一番。

东吴的虚伪,已经出了名。魏、蜀都上过当,自然不敢相信孙权。一个人信用破产之后,要想重新建立信用,实在太难了。信用只有递减,无法增加,要特别小心维护。

10司马懿官拜大都督后的表现:示弱的力量

曹叡见孔明攻下陈仓,再出祁山,散关也被蜀兵夺去,而孙权称帝,攻魏只在旦夕。曹真又生病,不能上朝,于是赶紧把司马懿找来,问他如何应付?司马懿说不必防吴,但须防蜀。曹叡大喜之下,封司马懿为大都督,总摄陇西诸路军马,并叫人把曹真的印信,快拿回来。

司马懿果然比曹真厉害,他知道哪几句话比较容易取得曹叡的心。但是要让曹真心服,实在很困难。如果叫人去拿印信,必然更加引起曹真的反感,增加很多工作上的障碍。因此向曹叡建议,由他自己去拿。

来到曹真府舍,司马懿并不马上进入,先令人入府报知,才进入府内。首先探问病情,表示关心。然后才问东吴、西蜀联合进兵,孔明已再度出祁山下寨,知道这些近况吗?曹真回说家人知他病重,不让他知道。并说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为什么不拜司马懿为大都督?司马懿赶紧说自己才疏识浅,不称其职。曹真命左右把印信交给司马懿。他回说不敢受此印信,却愿意助一臂之力。曹真跳起来说,要抱病向曹叡保荐。司马懿这才接受下来,并说已有恩命,只是不敢接受。一般人看到司马懿这样假情假意,必定骂不绝口,说什么阴险奸诈、圆滑而缺乏真诚。为什么不想一想,如果不这样,今后和曹真如何相处?完全凭借曹叡的支持,依靠自己的实力,真的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吗?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那是他的事。学一学这种与僚属相处的方式,不见得不好。如果加上真心诚意,那就更加圆满。

11孙皓投降司马炎:强者居之亦不久

孙权病死,由少子孙亮继位。孙亮虽然聪明,却由于丞相专权,而无可奈何。先是孙峻,及其弟孙,俱皆强横妄杀。孙亮泣告国舅全纪,要密谋杀孙。不料孙获得讯息,反将孙亮废掉,另立琅琊王孙休为君。不久老将丁奉献计,请孙入宫赴宴。于席间擒下孙,灭其三族。刘禅得知消息,遣使道贺。孙休特派薛珝为使,到蜀国答礼。薛珝回东吴时,孙休问蜀中近况如何?薛珝说黄皓用事,民有菜色,孙休还感叹地说:“若诸葛武侯在时,何至如此乎!”派人再赴成都,说司马昭不久便会篡魏,必将侵犯吴、蜀,双方都要小心。

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位。不久司马炎果然篡魏,孙休忧虑成疾,卧病不起。召丞相濮阳兴入宫,令太子孙灵出拜,手指孙灵而死。濮阳兴与群臣商议,欲立太子孙灵为君。左典军万彧反对,左将军张布也认为乌程侯孙皓比较合适。孙皓字元宗,是孙权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即皇帝位后,封孙灵为豫章王。他自己则凶暴日甚,又溺于酒色,宠幸中常侍岑昏。濮阳兴、张布力谏,被孙皓斩首,并灭其三族。他又大兴土木,建昭明宫,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还要老将丁奉计划兼并汉土。

消息传入洛阳,司马炎起兵二十余万,来攻东吴。孙皓大惊,急召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司空滕修计议退兵之策。两军交战,吴军屡遭挫败,降者甚众。孙皓请降,赴洛阳面见司马炎,被封为归命侯,子孙封中郎。孙坚建立的基业,终于在孙皓手中,举江南而弃之!

12邓艾与钟会两败俱伤:争权夺利要有尺度

邓艾字士载,自幼丧父,有口吃的毛病。他深明兵法,善晓地理。司马懿提拔为尚书郎,司马昭封为安西将军。钟会字士季,自幼聪慧,博学多艺,一出仕便为司马懿的机要人员,司马昭接任后,更成为府中的心腹人物。

司马昭决定伐蜀,封钟会为镇西将军,为恐机谋泄漏,以伐吴为名,令青、兖、豫、荆、扬五处各造大船,掩人耳目。司马昭知道钟会志大心高,不敢让他独掌大权。另外令邓艾、诸葛绪各领兵三万,以资策应。

诸葛绪原为钟会部属,深知钟会心胸狭窄、嫉妒心极重,唯恐率先攻下成都,必将遭受钟会的暗算,因此中途离开邓艾,却被钟会密告,说他畏敌怕死,把诸葛绪用槛车载赴洛阳,请司马昭发落。同时,钟会将诸葛绪的军士,收编在自己的营队。邓艾大怒,要找钟会理论,他的儿子邓忠劝他“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邓艾从此和钟会见面时,都没有好脸色。

钟会问邓艾,如何进攻成都?邓艾说有一条险要小路,可以径取成都。钟会心中暗喜,心想从这一条高山峻岭的路径,就算邓艾领军摸索到达,蜀军只要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邓艾不全军饿死才怪。因此向邓艾鼓励说:此计甚妙!可立即引兵出发,我们在这里专候捷报!

在曹魏这个大气球中,充满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权谋气氛。主帅对将领不合作,彼此钩心斗角。钟会认定送死的路,竟然怂恿邓艾赶快去走。诸葛绪更是一开始便投机取巧,结果害了自己。不讲忠义,也无感情。曹操的狂妄任性、司马懿的用术玩法,已经使全盘受到感染。

邓艾抄小路,钟会则统领十万大军,分由斜谷、骆谷进入蜀地。钟会料想邓艾必死无疑,自己可获全功。邓艾令子邓忠,引五千精兵,并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桥造阁,以便行军。到了摩天岭,只剩下两千人马。开路壮士尽皆哭泣,因为岭的西背是峻壁悬崖,不能开凿,先前的冒险辛苦,完全等于白费。邓艾以身作则,取毡自裹其身,从岭上滚下去。大家奋勇跟进,居然到了江油,奇袭成都成功,刘禅君臣出降。邓艾大概是被胜利冲昏了头,竟然擅自拜刘禅为骠骑将军,其余文武各随高下拜官,然后出榜安民,交割仓库。司马昭大惊,认为邓艾恃功而骄,任意行事,反形露矣!乃封钟会为司徒,对邓艾就近加以节制。钟会那时不知姜维诈降,与他结为兄弟,和姜维商量,以反叛的罪名,捕捉邓艾父子。邓艾并无半点准备,也不反抗,在被押往许昌的路上,为钟会部属残杀而死。

钟会声势大振,中了姜维“不可复为人下”的计策。司马昭又屯兵于长安,表示对钟会十分不放心。钟会由于利令智昏,公然造反。40岁那一年便被乱箭杀死。

邓艾与钟会,可以说相争之下,两败俱伤。然而真心合作,大概也不会有好结果。曹魏大气球中,忠实正直的人士,都难以生存。他们两个对于当时的真实情况当然心中有数。邓艾能反抗而不为,钟会明知所属军士都是魏人,哪里会跟邓艾在蜀叛变?若不是两两相争,以他们的才能,怎么会上姜维的当呢?钟会为司马家臣已久,要以魏臣自居,实在十分困难。

13司马炎篡位一统天下:阴谋家族的心思

司马昭老早就有篡位的野心,他只是仿效曹操,自己想做而不做,留给自己的儿子去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不答应封司马昭为晋公,决定加以讨伐,结果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戟刺死,司马昭还假装大惊,令人报知各大臣,并痛斥成济大逆不道,诛灭三族。立曹奂为帝,曹奂封司马昭为丞相晋公。后来灭蜀有功,又尊为晋王。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旋即病死,司马炎继位晋王。

司马炎胆量过人,直接询问曹奂,魏国的天下从哪里得来?又说曹奂文不能论道,武不能定邦,为什么不让位给有才德的人呢?曹奂知事态严重,依照当年汉献帝故事,重修受禅台,禅位于晋王。司马炎改国号为大晋,封曹奂为陈留王,非宣诏不许入京。

这时蜀国早已投降,吴主孙皓却以替蜀主复仇为名,要攻打晋国。他令镇东将军陆抗屯兵江口,以图襄阳。

司马炎与众官商议,各有主张,以致犹豫不决,拖延了好久,才决定兴兵伐吴。孙皓战败,向司马炎投降。司马炎见孙皓登殿稽首,笑着说:设此座以待卿之矣!孙皓回答: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蜀、吴先后来降,魏也改国号为晋。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后来曹髦、孙皓、刘禅相继死亡,天下统一。证明《三国演义》开章明义所说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近百年的纷争,终于告一段落。虽然说这样的统一实在并不理想。然而百姓的痛苦应该在统一后可以稍减,这样,统一也算勉强可以接受的事实了。

同类推荐
  • 铁马江山

    铁马江山

    论天下如何,不如烈火秋风,不如江湖美酒。
  • 长征路上战友情8

    长征路上战友情8

    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了北上抗日,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踌越千山万水,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而英雄业绩,感人故事,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一个个小故事。红军战士们谱写了惊天地、泣鬼魂的伟在革命篇章。
  • 雷帝卡努特

    雷帝卡努特

    瑞典-挪威-丹麦-不列颠。古代日耳曼诸神的信徒掀起新的海盗狂潮,建立起令人生畏的北欧帝国。金碧辉煌的宫廷里,吟游诗人弹唱着将伟大君王的丰功伟绩颂扬昂然矗立在兄弟们结成的盾阵之上,所有勇士的首领,天神索尔的恩赐在哈弗斯峡湾承受神恩,在乌普萨拉大神殿加冕他是北欧大帝,雷帝,卡努特
  • 杨三针传奇

    杨三针传奇

    他活了一百岁,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他当了46年太医,治好病人无数,一本《针灸大成》把他推上了针灸的圣坛。他的身世曲折,爱情经历更是一波三折,从一个热血少年走上伴君四十六年的老到臣子。三针治病,被称为”杨三针“,杨继洲的太医宦海浮沉传奇。
  • 王朝军团

    王朝军团

    乱世纷争,金戈铁马,铁甲踏足之地,皆是我天朝王土!
热门推荐
  • 开局签到修真套路王

    开局签到修真套路王

    【2020年仙草级玄幻】恒贤穿越到修真世界,机缘巧合绑定了“玄黄天卦”,从此每一步提升都是精密算计后的神操作。恒贤:这个遗迹里有什么宝物没有?卦象:经过算计,旁边瓦罐里一枚破玉,内含神级功法,是此遗迹最强宝物,建议取之离开!恒贤:这枚丹药怎么练成极品?卦象:加入xx草,有百分之七十几率出极品,百分之三十几率出圣品!恒贤:我想整那个元婴期。卦象:他在xx处藏了本命法宝,建议宿主取回扔茅坑污之。 群:1132640482
  • 天灾魔尊

    天灾魔尊

    你好,我叫元九,修炼的元,一二三的九,来自阴山
  • 足联主席

    足联主席

    《足联主席》一部描写足球高层领域权利斗争的小说,一部描写中国足球未来经历的小说。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商人如何将惹人厌的中国足协踢翻在地的故事。你可以看到一个商人如何在中国队在南非预选赛中,被澳大利亚、卡塔尔淘汰后,奇迹般的起死复生,冲入南非世界杯的故事。你可以看到中国足球如何利用欧洲、南美资源,雄霸亚洲的故事。你可以看到一个中国商人成为国际足联主席,造就奇迹的故事。
  • 淞林下江晚停

    淞林下江晚停

    宋晚&江停是我所能想到的关于爱情最简单却最美好的模样,它悄然之间生长,若隐若现,也许曾经没有人那么坚定过,但请你记住,我一直都在你身边。我见证了父母之间不美满的爱情,也想见证我们之间在平淡生活中互相陪伴的爱情,我从未忘过爱你。
  • 艾克斯奥特曼传记

    艾克斯奥特曼传记

    好心救人,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然来到大人们所不相信的世界——奥特曼的世界,从地球开始,他一步一步强大,守护所想守护的东西!!!!!!对了,手机上我会用汤圆创作写的,还有,因为作者是学生,所以上学的时候是不会更新小说的,不过我会在本子上写好来,到休息的时候就会发上来,所以各位读者不要担心。最后,欢迎各位读者加QQ群:295816040
  • 血月玄空

    血月玄空

    奴隶也好,逃亡者也好,流浪者也好,她的目的只有一个:活下去!玄界无疆,天道汗漫,悠悠天衍谁主沉浮?混沌即灭,夭阏尽除,茫茫虚空我为天道!
  • 我的妹妹是大魔头

    我的妹妹是大魔头

    通俗版:“我感觉……小妹她好像喜欢上我了。”陈元在心中嘀咕。想到自己又温柔又漂亮的妹妹,他不禁打了个寒颤。镜光倒流,因果逆转,陈元Duang的一下回到了二百五十年前。一场困难如炼狱般的对抗,正在拉开帷幕。——————————————————————————————正式版:诸天万界的系统,不过是他人棋子。获得系统二百多年后,陈元回到了命运转折点。曾经失去的、错过的、被夺走的,都将一一拿回来。然后凭手中之刃,遇神杀神,摧枯拉朽,所向披靡。……这是一个立志要将敌人打地“不要不要”的故事。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来打动人,一方面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到强烈的感动并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于人性的,所以能与读者相通。
  • 城中暗潮

    城中暗潮

    房价飙升的背景下,普罗大众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 少时天行

    少时天行

    天道有常奕无常。十六年前的秋午门大战后改变了合众政府及世界的格局。那十六年后的世界,又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