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人想买双皮鞋,她挑来挑去,最后严肃地对售货员大声说:“好吧,请您把我最早看的那双拿来给我!”“对不起,”售货员说,“您最早的那双1小时前已经卖出去了。”
这虽然是一则幽默,却反映了犹豫不决是女性最常见的性格弱点之一。犹豫不决对一个人的伤害是不容小视的,它会影响到你人格的建立。不仅使你的勇气消失,意志削弱,还会破坏你的自信力和判断力,破坏你的理智的效能,以及你一生的机遇。
生活中有很多人虽具有巨大的才干,高尚的品德,但由于被犹豫不决所束缚,却很难为他人所信赖,很难获得别人的尊重,最终一事无成。
生活就好像一盘棋赛,坐在你对面的就是时间,只要你犹豫不决,你将被淘汰出局。如果你果断地前进,你就有获胜的可能。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犹豫不决的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最可怜的人,也是最容易被失败俘虏的人。“犹豫群体”就像一只只乱掉头的小船,盲目漂流在狂风暴雨的海面上,永远难以抵达成功的彼岸。
归根结底,犹豫不决之所以能够在你心中生根发芽,就在于你不敢相信自己能自行解决重要的事情,惧怕承担责任。
也许,在开始的时候,你的迅速决断不免要发生些许错误,可是,这无疑是要比那些犹豫者更接近成功,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开始”工作。而且,就你由此所得到的自信力、可被他人所依赖的信赖感等种种所得来说,要比因怕犯错误而丧失决断力要有价值得多。
华尔街女强人缪莉尔·塞伯特女士是一个敢作敢为、有决断魄力的女性。自从她1950年从美国中西部来到纽约这个世界金融中心以后,她就一次又一次表现出她是一个有进取心、做事绝不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的人。
塞伯特女士在担任纽约州银行业管理官一年之后,1977年,香港汇丰银行要收购纽约的海洋密兰银行。应不应该让一家外国银行取得这家纽约州的银行的控股权呢?塞伯特女士和凯里州长有不同的看法。塞伯特公开反抗她的上司——纽约州州长休·凯里。当时,她虽然受到可能被撤职的威胁,但却毫不畏缩,顽强地坚持在纽约州买卖银行股权的法律规定,于是这宗收购事件陷于难产。
1981年,这位女强人在另一件事情上,又一次表现了她办事的才能和魄力。早在一年多之前,塞伯特就十分清楚,纽约州的格林尼治储蓄银行如果得不到援助,就会陷入绝境,关门倒闭。原因是,这家银行付给存款客户高利息,而它的收入来源却是低息抵押,结果入不敷出,亏蚀累累,濒临破产边缘。
如果这家银行倒闭,它不仅是一宗大银行破产事件,而且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引起其他储蓄银行发生挤提事件。
为了避免这宗影响巨大的事件发生,塞伯特女士果断决策,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一道,谋求挽救办法。她力求在纽约州找一家实力雄厚的储蓄银行,与格林尼治储蓄银行进行合并。她找过许多储蓄银行,但它们都表示不感兴趣。经过74个星期的努力而徒劳无功之后,她终于在1981年12月,说服了纽约的大都会储蓄银行,收购格林尼治储蓄银行,她同时使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同意,发放1.85亿美元给大都会储蓄银行,进行与格林尼治储蓄银行合并的安排,终于使后者避免了破产倒闭的命运。塞伯特女士成为纽约州银行业管理官员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塞伯特女士为人的率直和固执,使她在面临任何困难和问题时,都有坚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敢于决断,也使她从华尔街一家股票经纪公司的调查员,成长为第一个在纽约股票交易所购得一个座位的女强人。现在,在塞伯特管辖之下,她对之拥有裁判权的金融机构的资产合计达5000亿美元。她本人成了纽约州银行业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华尔街一位权力巨大的女强人。
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大量的问题,需要及时地作出正确的抉择,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一看、二慢、三通过”是不是就没有风险了呢?否。在“看”和“慢”的过程中,时代在前进,客观情况在变化,可能会产生新的更大的风险。所以,只有及时决断才能成功,要做到这一点,容易犹豫的女士尤其要注重培养决断魄力。
在没有人相信的时候,你也要相信自己
英国历史学家费劳德说过:“一棵树如果要结出果实,必须先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样,一个人也需要学会依靠自己,学会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运的馈赠。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出任何知识上的成就。”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制约的,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记住,你得在没有人相信的时候,对自己深信不疑。一旦你退缩,你就永远踏不出成功的脚步!你要相信凡事都有可能。
有一位夫人一直认为自己的形象欠佳,直到有一天她见到了另一个人。那天,她在超市购物,看见一个站在收银台前付款的中年男子,他虽然身穿普通的运动装,长相一般,但身上似乎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尽管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能算是中等身材,但好像比别人高出许多。这名男子走出超市时抬头挺胸,看起来就像是个大人物。
直到这个人离开后,她才回过神来,注意到周围的人与他大不一样。替他结账的收银员看起来无精打采,提着购物筐的顾客个个低头弯腰。而她自己本人,从边门的镜子中看到的是一位不堪重负的妇女的影像,或许是提的物品太多而无法直起腰。
猛然间,她决定把腰挺直,在大门边的镜子上,她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妇女的身影。从那以后,她一直把背挺直,表现得像个大人物。站直以后,她不但觉得体态轻盈,而且似乎年轻了许多。优美的姿态为她带来了自信,她深切地感受到,在她站直时,有个声音在她耳边说:“您充满自信,
感觉很好,是一个人物。”
要相信自己是最捧,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妇人在不自信中度过了半生才明白,原来自信来自自己。生活中只有找到了自信的人才会对生活充满信心,才会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妇人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美丽的人生。
不要扮演一个软弱无力、无依无靠的小女孩
有一位妇女叫佩拉。有一天她的上司对她说,同意她参加计算机程序培训班,这个机会她已经等待了很长时间了。这个星期就开始,每次都是星期六,共10次。这个时间非常合适,因为星期六的时候克劳斯可以在家带孩子。他们有一个3岁的女儿,名叫施黛芬妮。她满心欢喜地跑回家告诉克劳斯,机会终于等来了。她原先以为,丈夫肯定会和自己一样感到高兴,因为他也清楚,一次进修的机会对佩拉不仅难得,而且十分重要。但是没想到克劳斯劈头盖脸地说道:“这下你美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妈妈能抽出那么多个星期六的时间吗?”佩拉一下子呆住了,连话也说不出来这和妈妈有什么关系?接下来的话,克劳斯态度非常明确:以后每周六他都要去打壁球,他到周末的时候需要放松放松。他经过长期的努力好不容易把同事彼得从妻子身边挖过来了,高兴还来不及呢。打壁球他绝对不能放弃。
佩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内心非常慌乱,觉得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要丢掉了。她的上司会怎么说,觉得她没用!胡搅蛮缠地闹了几个月,真的给她机会,她反倒不去了,典型的妇道人家!佩拉想到这里,气得满脸通红,一股脑儿把自己的怨气全倒了出来。伤心的眼泪弄花了睫毛的化妆,声音也变得尖亢起来。克劳斯见状拿出了自己的撒手锏:“看看你自己都变成什么样!你千万不能歇斯底里,这样你太难看了!”佩拉冲出房间,跑进卫生间,认输了。他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他工作了整整一个星期,临到周末了我还要把孩子塞给他,这怎么能算是关心人体贴人呢!到底是放弃上培训班,还是请妈妈来帮忙,还是离开这个到了关键的时刻就把自己撂在一边不闻不问的男人,佩拉一时拿不定主意。
佩拉的认识误区表现在:她希望丈夫能赞赏自己的职业进取心,能支持自己,能认真对待自己。她想认认真真和丈夫谈一次,保护自己的事业,强迫丈夫遵守许下的诺言;但是每次真到谈起来的时候,她就觉得自己是一个软弱无力、无依无靠的小女孩。她一激动就会气得直跺脚,就会哭,最后就失去了控制。毫不奇怪,最后胜利的总是克劳斯。他会像个救世主一样,把自己对事情的看法侃侃道出,把自己的要求一一摆出,语气沉着,不乱方寸。几乎每次到讨论不下去的时候,她总是在想,再也不和他过了。但是直到要离家了,她又想讨好他。她觉得自己很荒唐很窝囊,自己要走,却又怕克劳斯离开自己。可能事情的全部原因是克劳斯不愿意看见自己泪流满面的变形神态。害怕抛弃和离家出走,二者相争,总是前者占上风。
妨碍妇女挖掘自己全部潜能的,有的时候并不一定是什么深层次的恐惧感,常常倒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琐碎小事,它们把妇女的思想和行动彻底地束缚住了。
妇女一旦变得渺小,别人就不会把她当回事,她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她们这样做,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和独立。
一份平淡轻松的心境比急功近利更有益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变越快,首先有那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大潮,引得人费力费神地去获取;次则越来越便捷的交通工具被制造出来,挑激起人们到各地观光、尝试各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愿望,于是人们便一站一站地奔个不停。
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人心态上的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大家都太急于求名、急于求利、急于求成。总言之,太急功近利。
何谓急功近利?急切地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长远影响,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根本道理,这就是急功近利。
你如果急功近利,一定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境况,盲从世俗、胸无大志、心情狭隘,认为吃好穿好玩好就是好。而为了吃好穿好玩好,你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廉耻,成天绞尽脑汁,时刻伺机取巧,所有的人格、尊严、德行、操守、灵魂,通通抛到九霄云外。你整天大汗淋漓,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可最后什么也没捞到,什么也没享受。
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越是急功近利的人,越难得到功利;越是不顾廉耻的人,越难得到快乐。作家因为功利写不出好作品,艺术家因为功利忽视了艺术和功底,运动员因为功利会有违规行为。有人因为急功近利,过早地戴上近视眼镜,为了摆脱眼前的困境,可以不顾未来的利益,为了求得一时的痛快,以长远的痛苦作为代价。难道我们都是功利的近视眼,难道我们的瞳孔里只有名和利?
急功近利也许可以让你一时得利,可是你付出的太多,得到的终归少得可怜。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过度失望,让你觉得活着真累,毫无幸福可言。
既然无功无利无幸福无快乐,为什么还要急功近利呢?人活着,就是要创造美好,如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家庭、美好的社会、美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宝贵的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单程的生命旅途如何行进,大概是你有生以来的第一个不解之谜。我们可以设计生活,并为生活而奔波;我们可以设计人生,并为人生而努力。但生活只是生命的维持和延续,人生只是对生命的储存和安放,当生命的全部在生活和人生中产生震撼、发光发热的时候,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才体现于生命的全部。
生命最感悲哀的是,它不可能重来多次,但许多人连一次都没好好度过。你之所以产生对功利的急切心理,说到底,是没有精通生命的根本之道和根本之理。佛语说:万恶皆由贪字引起。贪念足可使人丧失良知,而一旦人的良知被贪念所蒙蔽,便什么样的坏事都做得出来。
一念己私,足以使刚毅的正气消失殆尽,而化为柔弱无主的现象;一贪,明理的智慧就会被蒙蔽、阻塞,而成为一个昏庸无能的人。人只要有了贪念,原本慈祥的仁心,就将转为残酷、凶暴,甚至原本无瑕的思想,也将因为贪念而变得邪恶,人品也因此染上污点,坏了一生不易修得的人格,这是多么不值得的事啊!
正因为贪念危害人心如此严重,所以古人才以不贪为训诫,注意修养心性以求净化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都不会趋向贪念而坏了道德。古圣先贤的人品之所以超越世人,获得尊敬,就是这个道理。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应该要求自己上进,要求自己做事精确、成功,但一个人的智力、体力、领悟力与适应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和范围,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一路领先,胜过所有的人。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力量有不能达到之处,承认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
假如你已经具备了天赋的聪明和后天的勤奋,希望你在这两个成功必备的条件之外,再加上一份平淡轻松的心境,那才是真正的智者所应追求的。抛开急功近利的思想,脚踏实地地追求眼前利益,并放眼长远利益,那么,你就是有福之人,你就是明智之人。
不可缺少应付人生挫折、打击的能力
朱莉娅生命的前35年,除了结婚,生了两个女儿外,实在过得平淡又平淡。在她35岁这年,她的生活起了重大的变化:她的丈夫抛下了她和女儿,和别的女人另组家庭去了。
朱莉娅没有受过正式的职业教育,因此没有一技之长。在离婚,失业又没有固定收入的情况下,她必须设法生存下去,并抚养两个小女儿。“我不能惊慌失措,有志者事竟成。我会有办法养活自己和女儿的。”她这样对自己说。
她抓住了第一个闯入她脑海中的念头,于是决定尝试一下房地产事业。可惜的是,她选择这个行业的时机不恰当,尽管她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她还是失败了。
朱莉娅可不是轻易灰心丧气的人——她还有两个孩子需要她抚养。“带女儿们回老家去试试吧。”于是,她便又开始攒钱。等她攒够了路费,全家3口满怀希望地回到她的出生地——夏威夷。
把家安顿好后,朱莉娅想去买一件舒适的“木木”装——这是夏威夷岛上特产的一种宽松肥大的便服,它方便舒适,既适合在家里穿,又可以出门在比较随便的场合中穿,夏威夷的妇女不论老幼,都习惯于穿这种便装。朱莉娅逛遍了所有的商店,发现这种便装竟然只有一种尺寸,所有的布料也不时髦,全部都是用当地的一种土产印花布制成的。这些衣服整齐却单调地挂在商店的橱窗里,几乎一模一样。
看着这些像军装一样整齐划一的服装,朱莉娅忽然来了灵感,她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成功的秘诀就是找到一种需要并满足它。”现在,她找到了这种需要,剩下的便是怎样去满足他了。
她买了一些漂亮的外地产的布料,试着为自己做了一件这种宽松式的便服,还在衣边上绣了花边。做好后一试,这件衣服不但剪裁合体而且有独特的设计风格,使她看起来那么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