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94200000045

第45章 说方言(2)

煨、皅、盇、盉、盋、盌、盓、盕:煨皅二字,通常在写用,大家自然明了。字从火从草从卓,韵书从直教切,成都人则读若靠字音,意在靠在火旁,使其继续增热,但又与煨少异。字,韵书从户感切,应读为额,成都人读为邯字音,即含之阳平音,意为菜已做好,火候亦到,不妨让其在微火上稍留片刻,或令再加软烂,或使汁水更为浓缩。此外,尚有盋字,读为川,例如盋汤。盌字,读为聊,例如将青菜盋一盋,或盌—盌,便可做冲菜做辣菜。盓字,本读袍字音,成都人则读为跑字音,意比爆字还要迅急,常言只须在油锅内一盓即得。此数字,皆成都厨房内常用之字而难得写用者。尚有盕字或写作癶,皆通,但多少人写作炸,比如鱼,写作炸鱼,义近爆炸,望之骇然。

明油、二六芡者:菜已做好,于起锅之际,格外加上一汤勺之热猪油,表示油大之意;刻下一般红锅饭馆和乡厨,依然秉此师承。二六芡者,以二成芡实粉,和以六成之水,调为稀糊,无论何种菜蔬,在下了佐料之后,必加此糊一大勺,问其何以?答曰老师傅所授,谓不如此,则味道巴不上也。刻下芡粉云云,已只名存而已,其实皆豌豆所打之粉,近已渐去芡粉之名,而直呼豆粉,除豆粉外,洋芋粉尤佳,西洋多用之。有些菜,确乎需用此种粉糊,不过不应色色之菜皆用之。

桴楂:草与木一作为燃料,名字也改了,叫柴即薪。煤是由矿内取出,直接可作燃料者。炭必须加工。由煤加工者为焦炭,四川叫癷炭;以生木加工者为木炭,四川人叫钢炭,木质不坚者叫泡炭,又叫桴炭,成都人家则叫桴楂。

牛肺片:大概在一九二!年前后,牛脑壳皮肉和入牛杂碎;其后,几乎以牛杂碎为主,故易此称谓。疑肺片为废片之讹。

和糖油糕、黄散:也是从前成都回民特制的点心。黄散,汉人叫做油酥。

两头望:体面人要吃这种平民化的美味(指牛肺片),必两头一望,不见熟人,方敢下箸,故有此诨名。

南馆:在昔,成都除了包席馆外,只有红锅饭馆。在清朝光绪末叶,就是在一八九!年前不久,才有所谓南馆。不仅有蒸笼蒸菜、红锅炒菜,还备有鱼虾海味、上等的花雕绍兴酒,座头也要好些。吃一顿南馆,要花好几两银子,多半要官场中人和大绅粮们才花得起,也才能常去,所以能吃南馆的,总一定是阔人。南馆是南方馆子的省文,表明它是江南派头。

袍哥语汇码头、舵把子、五爷、吃通:四川哥老会堂口极多,堂口所在,通称为码头,并非通商大埠那种码头。舵把子即某一堂口总揽大权的头子,一般称为大爷。管事的权也大,排列第五,故称五爷。吃通,原是赌场上术语,意思为把各方都赢了,及至普通化了,便转为到处都行得通,与吃得开同一意义。

龙头大爷:四川哥老会旧分仁义礼智信五个字号,也就是五等,仁字号最高,大抵限于知识分子和有地位的人参加,又称老人堂。义字号最为普遍。以下三个字号,在清朝末叶,已成虚设,辛亥以后,几乎没有等分。龙头大爷即是一个山堂的头子,一般称为大爷。

下黄手:四川哥老会的一种黑话。意思是口是心非,行不顾言;也有乘人不备,一边好说,一边就干了起来的意思。

跑滩匠:本是四川哥老会的术语,后来竟普遍化了。打流,是流荡的意思,跑滩,是飘流各处的意思。以跑滩为职业的,叫做跑滩匠。

袍皮老儿:是成都人以前称呼袍哥的名词。在口齿间含有种鄙薄意思。丢海誓:即赌咒意思,本来是袍哥的黑话,后来却变成社会上一句常用语了。扎起:本是哥老会的黑话,后来便广泛使用了。是大力相助,是袒护等意思。海顽:是从前哥老会的流话,意思是闹派,恣意顽耍。海字应念成四声中的平声。汉流:即哥老会的另一名称。民初时候,有人解释所谓汉流,便是汉族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一种流派。凑摆:是当时哥老会的黑话,即赞助帮忙、呐喊助威等意思。撒豪:即恃强仗势、胡行乱为的意思。原本是四川哥老会的黑话,辛亥以后渐成了通用语言。上服:是四川哥老会的术语,即托付、嘱咐、请托等意思。上服:一直是哥老会的黑话,就是通知的意思。烧袍哥:即烧香礼拜加入哥老会。宰子:即下决断。这个尚在四川流行的成词,可能出自哥老会的黑话。

识向、收刀捡卦:识向是认清方向,即看风色懂规矩的意思。收刀捡卦是约束自己,不准胡行乱为的意思。这都是四川哥老会的术语而后来普通化了。

义字:四川哥老会门一般称作袍哥,自己称为汉流,分仁义礼智信五等。仁字最高,称老人堂,大抵读书人参加,虽尊而无势力。有势力的在义字,其中又分清水浑水,清水只是不显明的打家劫舍罢了。

《海底》:记录哥老会会章行为和各式各样秘密术语的一本书,凡入会的袍哥从幺满十排起,都须背诵得出,随时使用。海底言其无所不包而又深不可测的意思。

戳到锅铲:四川哥老会术语而普通化了。锅铲是铁做的,戳到锅铲,等于碰上硬东西,不但抢不到手,反而有后患的意思。

搭手:四川哥老会术语,后来也普通化了。搭手就是帮助之意。来源是:上木船时,船家以篙竿搭个扶手相助,省去一个字,便是搭手。

对识:四川哥老会的术语,称“介绍”为“对识”,即对了面而又互相认识的意思。

通皮:四川哥老会术语,通皮是和袍哥会门中人有交往,甚至就是会门中的人。皮指皮会,代替袍哥的那个袍子。

栽了:四川哥老会术语,栽了,就是落马的意思,也就是栽了筋斗的省文。

乘火:四川哥老会术语,负责任叫做乘住,有担当叫做乘火。乘字有担任意思。火字指事情重要得火辣辣的。

豪:四川哥老会术语而普通化了。恃强仗势,胡行乱为,都叫做豪。豪是豪强,撒有行为的意思。

水涨了:四川哥老会术语,风声紧急或是什么危险临头,都叫水涨了。

烊和:这也是四川哥老会的术语。烊和,就是大吃大喝、胡乱花费的意思。

妇女语汇囚皮汉:或曰囚脸汉,也就是囚皮花脸。俱是从前流行在妇女口中的语汇。所谓囚皮汉,就是殷殷勤勤、纠缠在妇女身边、打不知疼、骂不知羞、一定博得妇女欢心的那种无赖子。至于“囚皮”一词从何而来?则不知之。或者音同而字异,也说不定,等将来再加考察。

红纱罩眼:旧社会一种传说,说男女订婚之前,倘若姻缘分定,则乾造人家无论是谁,看见了坤造人家的姑娘,都会感到有天仙之美,有孟光之贤。但是等到“乾坤定矣”、“钟鼓乐之”之后方才发觉前此所见的美女,才是一个嫫母,前此所遇的贤德,才是一个泼辣货。何以有此错觉?据说,是月下老人用“红纱”把乾造人家那些相亲人的“眼”睛“罩”住了的原故。

红蛋:以往,四川也和全国一样,有这种风俗。妇女第一次生育,无论是男是女,都要用红色染一些鸡蛋送给至亲好友,谓之报喜。有钱人家而又遇合头胎是男,鸡蛋总以千计。贫穷人家当然不能如此阔气,但送给外家用红蛋,至少也在十数以上。?子水:四川人所谓的?子树,即无患子树。一说,就是菩提树。此树无虫害,并能杀虫,故云无患。它的果实煮水浣衣,可去汗腻。尤其适合于丝质衣服。四川妇女用它来洗头发,说是比皂角粉好。因为含有毒质,故所煮了之水不能入口。

不胎孩:即不成器或没出息的意思。这是川西一带,尤其是成都妇女,常使用的一种方言。

扁毛儿:或曰否(此字读为“丕”字音)毛儿,是从前成都妇女口中常用的一种语汇,而现在的妇女已很少用了。意思是毛病、缺点、瑕疵等。

闪电娘娘:电母俗称闪电娘娘。她的形象是一个漂亮女人,每手持一柄镜子,若是在画面上,便有两道毫光从镜中射出。因此,世俗上凡谓一个女人用两面镜子前后照映自己的,为闪电娘娘。

阑干:在光绪中叶,即是在一八九!年前后,四川女人服装是上衣下裙。上衣除青缎驼肩、绣花颜色缎挽袖外,还要通身缘一道缎锦辫子。这辫子,便叫阑干,是博古花样的,便叫响古。

听墙根儿:凡在窗前壁下偷听别人私语的,叫做听墙根儿。是当时妇女当中最为人嗤议的一种恶劣行为。这语汇,至今在成都家庭中还在使用。

风物语汇中秋望月华:成都平原空气潮湿,即在八月中秋夜,亦少见月;至于月华,在平常月夜已不易见,更不必说在八月中秋之夜了。故四川人常说难见之事,每每以此为喻。川戏“杨八郎回营”,八郎之妻的唱词中,便有这么两句:“十八载,夫归家;好似中秋望月华”。

加冠:在前,四川许多地方,给儿子娶妻时,称为“为子加冠”。好像在这天才能戴大帽似的。然而又非古人的冠礼。古人冠礼,在男子生当二十岁时候,不管结婚与否。结婚是另有婚礼的。

桤树:桤音栖,是四川特有的一种树木。最初见于杜甫在草堂“觅桤木栽”诗云:“饱闻桤树三年大,为致溪边十亩阴。”因而这种只能遮阴和当柴烧的树,在中国旧诗词上,竟占了相当大的地位。

出天方:出天方是阴历正月初一日,天色黎明时候,燃香明烛,敬祀天神地盙和五方之神的专名词。在前,成都人家都有这种习俗,并认为是一年之始的一种不可违反的重要仪式。但凡讨债的人,必须在出天方之前坐索到手,若到出天方时候,就不能再讨了,并且尚须向欠债的人致贺,祝其新年纳福而别。

抬快:四川方言谓犯忌讳为抬快。是这两个字音,却不知是否这样写。再四川当时的习俗:每月初一十五这两天,都要燃点香烛祀神,谓为大日子,清晨忌讳说不好的名词,要是犯了,便要出祸事。

九里三分:成都旧城墙周二十二华里余。从东门到西门为华里九里三分,从北门到南门为华里七里七分。但一般概括成都城区大小,多取东西里数不取南北里数。

青羊宫诗:张问陶《船山诗草》青羊宫七绝二首的第一首:“石坛风乱礼寒星,仿佛云车槛外停;尝为吾家神故物,铜羊一角瘦通灵!”(自注云:铜羊为先文端公故物,自京师移归,施于青羊宫,今甚灵异。)

人说成都盜看坝坝戏、挤台口:清末,成都纵兴起了戏园,但城内很多庙宇、会馆、公所,仍常有酬神戏的演出。站在广场上看戏,便叫做看坝坝戏。为了看得明白,听得清楚,必须用力站在戏台跟前,便叫做挤台口,都非有一把气力的人,是不敢尝试的。

刘十四打叉戏:即目连戏,从前在外县颇为流行,每每连台演到四十本之多。

阿侬袋:一写作“卧龙袋”,一写作“阿娘带”,来源如何,各说不同。这种衣着辛亥革命以后,业已名实并亡了。它是男子服用的一种衣着,穿在长袍上面,类似马褂,而又大襟、小袖口、底襟有袋,可以盛物,不但比马褂方便,并且不择材料和颜色。仅止不能用来代替马褂在正式场所穿它而已。自从小袖对襟带高领的马褂(后来一称短褂)兴起,阿侬袋固然无形废除,即对襟大袖无高领的马褂和大襟大袖可以带高领的马褂,也逐渐地没人穿了。

罄棰包袱:形容包袱之小,小如敲罄的棒棰,故又称为棒棰包袱。一个旅客的行李只有这样一个小包袱,则此旅客之寒伧可知,何况连这样一个包袱都没有。

马札子:一种旧式折叠椅的名称。也就是古时所谓的胡床。

阿瓦:即缅甸的瓦城。民国初年以前,成都的丝绸每年都有一批输去。白墨:当时叫白墨,后世称粉笔。蓝大顺、李短褡褡:一八五九年(清咸丰九年)云南人蓝朝柱、四川人李永和响应太平天国号召,在云南起义,后来进入四川,连占了数十州县,后被当时四川总督骆秉璋派兵兜屠,先后灭亡。四川人民称蓝朝柱为蓝大顺,称李永和为李短褡褡。

牵藤火把:从前川江里未行轮船的时候,民船多,用废了的竹片牵藤也多。许多地方把这种不能再用来拉上水船的东西,斩成三尺来长的段子,每段卖二文制钱,夜里点燃当火把,非常方便。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农业笔记

    思想课堂-农业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老北京的神话与传说

    老北京的神话与传说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图书,为“比较文化产业学”的举旗之作。在文化产业纵深发展的中国,对文化产业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案例比较,无论对文化产业实践还是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书精心搜罗国内外多方面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并加以深入解析,既可作为文化产业学科教材或教辅资料,又是文化产业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和对文化产业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本书分国际视域、区域比较、文化传媒、文化体验四大部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交融,对策思路与问题剖析相贯通,反面教训与正面启示相互验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兼具较强的学理性与可读性。
  •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 趣谈老北京文化

    趣谈老北京文化

    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北京城,其建城装景,归纳概括说来最突出的特点是城套城,并且形成了全城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南到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在这条中轴线上,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古建筑,这就是所谓的左右对称。因此,就出现了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笔者精心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例如:京城“内九”、“外七”等十六座城门以及雄伟的天安门;精美壮观的紫禁城;皇家园林颐和园等。从多种角度描述了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巧夺天宫的技术展现给广大读者。自从中国改革开放后,首都北京与全国许多城市一样,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热门推荐
  • 校草兵王

    校草兵王

    洪亮是一名特种兵,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身死,不料魂魄穿越到一名高中生身上。于是,一段属于他的历史开始了,装X,惩恶、护花,顺便在赚点钱当当第一首富,生活真是无限精彩!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私呵昧经

    私呵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轮明月

    一轮明月

    自古以来,战争都是残酷、充满血腥的杀戮,是极其惨烈的人类自相残杀的悲剧,是血与火、刀光与剑影的代名词。而女人是深受造物主厚爱的,是水做的骨肉,充满柔情,万千娇媚,是温婉柔媚的代名词。从人性的角度看,女人是需要被保护的,美丽的女人应该远离战争。但是从人类的战争史看,女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战争,战争也从来不能离开女人。美女与战争似乎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战争因为有了美女显得阴柔美丽而富有诗意,美女也因为战争而变得悲壮、阳刚,成为一道美丽的彩虹。
  • 李晚棠

    李晚棠

    新书发布《李晚棠》穿越奇情“我我我,难道穿越了?不可能,不可能,绝对是我睡迷糊了!”李晚棠惊恐的看着周围,嘴里颤抖的喊着舍友的名字,可是,她不会得到回应了,“姑娘,你可还好?”李晚棠听见柔柔的一声,转过头去,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男子李晚棠用手指轻轻的抬起陈众生的下巴,“喂,识相点,把钱交出来?”陈众生被李晚棠压在墙上,平日嫩白的脸蛋,如苹果般羞红,“你,你强盗…”陈众生咬着下嘴唇,轻轻说道……
  •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我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我

    “我把我家蛋挞送给你”“好啊”“顺带附赠一个铲屎官”“…我只想要蛋挞”
  • 青丝挽柒凉

    青丝挽柒凉

    柳柒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孩子,然而命运总是会眷顾她。在她以为这一生都不会有一个用真心待她的时候,把摄政王亲手送到她身边,并且对她实行死皮赖脸的倒追行为!在她认为自己死定了的时候,命运又让她被他救出来并且发誓携手终身!在她以为她的心死了之后,命运又告诉她她的另一颗心还在另一个远方继续跳动着。她很聪明可是也很笨,总是不知道他有多爱她。可她永远知道自己爱上了一个站在云端的男子,为了她他愿意放下身份低下身子和她一起走在红尘俗世,并且不可自拔。--------------------------------------拓跋浔:”我愿护你一世“
  • 走过山乔莫停歇

    走过山乔莫停歇

    爷爷和父亲相继失踪,许莫停的生活一下子失去了色彩。命运的交织带来了一名无尾的狐族少女,初次相见为何如此熟悉?女孩的陪伴让许莫停走出了过去失落的阴影,重新燃起了对世界的热情。失踪的父亲,少女悲痛的过去,一把神秘的石剑......许许多多的事情接踵而来。为探寻一切,许莫停踏上了一条名为成长的旅途......(新手上路,一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提一些意见)
  • 分裂的观感

    分裂的观感

    这个世界还有别的人吗?或许有吧,又或许没有…
  • 花心藏在花蕊中

    花心藏在花蕊中

    这是一个爱情与治愈的故事,是关于几个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失落”青年男女,在错落的时光里,离开了自己原本固守的寂寞沙洲,最后找到心中那片不但能开出花朵,还能燃烧爱情的沃土。花艺师、大明星、知名作家、还有一个孤儿……等等(概括后面那些已经撸袖子比拳头,指天骂地瞪作者不配在出场名额里的人)当这些人因命运交织在一起时,每个人都慢慢撕开了他们身上最坚硬的壳,露出了皮肉之下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