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在“弛”一下,同志们会清醒起来。过去的工作有成绩,但也有缺点,主要是“左”的偏向。现在作一次全面的总结,纠正了“左”的偏向,就会作出更大的成绩来。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九四八年四月二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321页)“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出自《礼记 杂记下》:
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杂记”篇主要论述诸侯以下至士之丧事。对于这个标题的解释,船山先生认为:“记丧礼之变者及其小节,以篇策繁多,分为上下篇。谓之‘杂’者,记辑旧文,略无次序,又兼君、大夫、士而错记之也。”简而言之,因本篇论及内容错杂,故名。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本篇虽以记述丧事为主,却不局限于这个话题。上述引文就是例外。其大意是,子贡在观看祭礼时,孔子问他快乐吗?子贡答曰:“全国的人都像发狂一样的快乐,我却不知道祭祀有什么快乐的?”孔子开导他说:“白天的祭祀,一日的恩泽,并不是你能明白的。弓拉紧不放松,民众长期劳苦却得不到修养,周文王和周武王也不能治理好。弓弦一直松懈着,民众一直处于休息状态,周文王和周武王也是治理不好的。弓弦有时拉紧,有时放松,民众有劳作也有休息,这才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治理民众的方法。”“张”,拉紧弓弦,引申为严;“弛”,放松弓弦,引申为宽。“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原指治理国家要宽严相济,后用来说明生活和工作中要合理安排劳逸,也可用来暗指一种做人的修养和智慧。
进入1948年后,人民解放军各路野战军相继发起强大攻势,取得了连连大捷。为了更好地统揽全局,毛泽东率党中央于3月23日离开了战斗过十三年的陕甘宁边区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26日,到达晋绥边区领导机关所在地蔡家崖,并在此地作了八天逗留。其间,毛泽东同周恩来、任弼时一起听取了边区领导人贺龙、李井泉等人的工作汇报,并就农村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4月2日,就在毛泽东等人离开蔡家崖的前一天,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就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办报的路线与方针、党报工作者的学习和修养等问题同他们进行了座谈。
作为党的最高领袖,为什么还要在如此急促的行军中专门抽出时间同党报工作者进行这样一场谈话呢?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宣传和发动群众工作。毛泽东在革命初期就从事过这两方面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他认为,在进行宣传工作的同时,除了利用党内文件、会议外,报纸和广播等时效性强、普及面广的舆论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的《晋绥日报》,更是党中央宣传和发动群众的舆论喉舌,办好这份报纸,对晋绥边区甚至是全国都具有强烈的舆论导向功能。出于这种考虑,毛泽东与《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座谈。
与《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的前一天,即4月1日,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也有一次讲话。在这次讲话中,毛泽东对1947年5月以来晋绥边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进行了肯定:在中共中央晋绥分局领导的区域内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是成功的。一方面,晋绥的党组织反对了右的偏向,发动了群众斗争,在全区三百多万人口的二百几十万人口中,完成了或者正在完成着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另一方面,晋绥的党组织又纠正了在运动中发生的几个“左”的偏向,因而使全部工作走上了健全发展的轨道。毛泽东还特别强调在工作中应注意克服“左”倾情绪,对已经形成严重的“左”的冒险主义倾向要引以为戒,及时纠正。这种背景下,在4月2日同《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讲话时,毛泽东就很自然地提到报纸应该如何配合晋绥分局党组织开展反右、反“左”工作的问题。他说:“《晋绥日报》在1947年六月以后进行的反对右倾的斗争,是完全正确的。在反右倾的斗争中,你们作得很认真,充分地反映了群众运动的实际情况。”但是从1948年一月开始纠正“左”的偏向以后的这一时期,报纸却有点泄气的样子,不够明确,不够泼辣,材料也少了,使人不大想看。其原因是什么呢?毛泽东明确指出:主要是把弓弦拉得太紧了。为形象地说明问题,毛泽东摘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句古语提醒各位编辑:从事党的理论和政策宣传工作,要掌握合适的火候,要能准确把握好“度”,做到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更大的成绩。
毛泽东同《晋绥日报》编辑的谈话,系统地论述了党的报纸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办报方向、风格及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和作风等问题。这次谈话中的一些结论性语言,如“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既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报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长期指导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名言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