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在政治上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口号是不适当的,现在的任务是用战争及其他政治手段打倒敌人,现在的社会基础是商品经济,这二者都是所谓己所不欲,要施于人。只有在阶级消灭后,才能实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消灭战争、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
——《给彭德怀的信》(一九四三年六月六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26—27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 颜渊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对于这个抽象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和承载的内涵,孔子并没有笼而统之地进行概述,只是在一些言论和行为中得以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就是孔子向其弟子仲弓阐释“仁”的含义(实际上是关于“仁”的实践问题)时所说的话。在孔子看来,即使是出门办事、使用民力这样看起来的小事,也都要如同接待贵宾、进行重大祭祀活动一样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努力成为一个在诸侯的朝廷上和卿大夫的封地里都没有人怨恨自己的人。
1943年4月7日,彭德怀在太行分局高干会议上作了一次关于民主教育问题的谈话。其主要观点是:“民主教育在今天中国来说,就是反对封建的教育”;“民主革命的共同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制度,以保障自由、平等、博爱成为合法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民主制度”。在谈及博爱时,彭德怀认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了这篇谈话。毛泽东阅后,对其中一些观点持有异议。本着商榷的目的,6月6日,毛泽东给彭德怀写了这封信。
毛泽东认为,在政治上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忽略了当时中国社会客观存在的阶级矛盾,这与尚处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的现实是不适合的。他指出:“现在的任务是用战争及其他政治手段打倒敌人”。这里的“敌人”,主要指日本帝国主义。接着,他分析了目前国内阶级斗争的现状:“目前国内各阶级间有一种为着打倒共同敌人的互助,但是不仅在经济上没有废止剥削,而且在政治上没有废止压迫(例如反共等)。”所以,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目标下,“我们应该提出限制剥削与限制压迫的要求,并强调团结抗日,但不应提出一般的绝对的阶级互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口号。”
客观来说,毛泽东和彭德怀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是看问题角度不同所致。在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中,其基本精神是根据周礼规定的秩序来约束自身行为,达到人的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所以,千百年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一直被用作个人培养道德修养的座右铭。彭德怀也正是借用这种观点要求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从而避免矛盾的激化。然而,从政治意义的角度审视这句话,却有放弃斗争的哲学意味,不合时宜。众所周知,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国内各阶级在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一致团结起来,建立了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清楚地认识到,国内各阶级的矛盾依然存在,并没有消亡,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发。这其中,共产党代表的工农阶级和国民党代表的封建官僚阶级又是最主要的矛盾。所以,我党工作的方针应该是在斗争中求统一,在斗争中抓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而不是一味退让,放弃斗争。这才是毛泽东和彭德怀产生分歧的缘由所在。今天,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分析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种结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从精神道德层面上看,有其合理性;但从政治角度、原则立场上分析,又存在极不合理的一面。毛泽东摘用该句并作出新解,倒是给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提供了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