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6700000012

第12章 初中:让孩子独立思考(1)

互联网第一次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成了充满现成答案的世界,

几乎没有事情不能从网上获得解答的。

大多数家长没有考虑到这样的环境对孩子成长的恶劣影响,

把网络视为万能,

习惯了现成答案的孩子就丧失了独立思考、创造的动机,

更难以养成质疑的习惯。

圣诞节:我向女儿道歉

2010年圣诞节一大早,11岁的女儿像往年一样,兴冲冲地冲到圣诞树下,一包一包地打开自己的礼物。等我醒来时,她第一句话就问:“爸爸,那本《波西·杰克逊》真是你送我的?”

“噢,那当然算是我送的,不过是妈妈挑的。”

女儿继续笑嘻嘻地观赏着自己的礼物,我再一回味,心里不免一颤。圣诞节给孩子送礼,我们是入乡随俗。毕竟女儿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圣诞。她早就知道圣诞老人是个虚构的童话,但一直装作不知道,不肯捅破这层窗户纸,希望父母每年还会上演这美好的戏剧。当然,随着她的长大,大家不再可能假戏真做了,但圣诞礼物这个大节目谁也不忍心取消。她生活的头几年,我们生活很困顿,不得不省吃俭用。妻子统筹管理圣诞礼物,经常在圣诞节刚过大甩卖时,以十分之一的价格购买过时的礼物,藏到来年送给女儿。虽然家贫,但因为女儿有这么个好妈妈,每年的礼物还是颇为丰盛的。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妻子在礼物问题上一向不准我“瞎买”,全由她统一经营。这次买《波西·杰克逊》,当然也是她的主意,她和女儿经常交流小说,知道女儿最喜欢什么。我则在这方面一概不懂,难怪女儿拿到礼物一眼就看出来。

本来这是小事一桩。不过我这当父亲的未免神经过敏,马上想到一个讲寄宿学校孩子生活的电影。其中一个男孩儿生日时独自在校园里面对月色流泪,朋友跑来问他怎么了,他沉默不语,最后指指地上一包贵重的礼物,说是父母送的,和去年的一模一样,然后又仿佛是为父母辩护:“他们也许太忙了。”很明显,这种家境富裕的家庭,父母无心管孩子,将之送进贵族寄宿学校,每年送生日礼物都不过脑子,结果让孩子觉得世界上没有人关心自己……

我回味着这一幕,不禁为自己惭愧起来,赶紧走到女儿的房间,向她解释了家里的贫困历史和由妈妈统筹安排礼物的原因。女儿当然很能理解,不过我还是道歉说:“爸爸、妈妈不是在美国长大的,对圣诞节没有你那样真切的感情,没有把圣诞礼物看得那么特别。爸爸只想让你知道,你从来都是爸爸心中最重要的人。看看,前几天爸爸不是给你买了《荷马史诗》吗?爸爸只想让你早点读,等不到圣诞的时候才给你,笔记本电脑也是如此呀。不过,爸爸确实应该理解,圣诞对你特别重要,爸爸以后应该亲自给你选礼物才是。”女儿立即上来给我个拥抱。

确实,我提到的那两样礼物,都说明了我对女儿的理解。她喜欢写作,特别用功,我就给她买了个笔记本电脑。而让她最高兴的,还是那本《荷马史诗》的全英译本,是精美的真皮封面,如同一件艺术品。女儿正对希腊神话上瘾,刚拿到这件礼物时,走到哪儿就带到哪儿,一步不离,这可是我的得意之作。可惜,这样的东西,在我的圣诞礼物中一件也没有。

父母送孩子礼物,其实并不是简单地送一件东西而已。礼物应该体现父母和孩子的共同经验,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这是钱买不来的东西。敏感的孩子,到了十一二岁就能够通过小小的礼物感受到这些。可惜的是,父母因为各种生活的压力,往往忘了从孩子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真要是那样,礼物就和商店货架上的物品没有两样,只不过父母同意花钱买了而已,这种没有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的礼物,也自然把童年和节日都物质化了。

我在圣诞的“礼物门”后,马上到亚马逊上给女儿订了盘肖邦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的二手光盘,连运费加起来不过五美元多,这是波兰钢琴家齐默尔曼(Zimerman)和意大利裔著名指挥家朱里尼(Giulini)20世纪70年代末录制的天作之合。我和女儿都是肖邦迷,这两部协奏曲听了无数遍,都认为Zimerman是肖邦最好的解读者,而且比较了他的几个演奏,包括最近亲自指挥而被热捧的版本,但没有一个能超越这一70年代末的经典。我对女儿开玩笑说:“只要是圣诞节那天订的,就算你的圣诞礼物了。”看着女儿会心的笑容,我不禁又回到父女俩躲在车里听完Zimerman后才肯出来的情形……

我用了八年时间回答了3岁女儿的问题

我静悄悄地走进女儿的房间:“宝宝,你有几分钟的时间吗?”

“我不能肯定,”女儿的眼睛依然盯着计算机屏幕,“我必须完成作业。”

“可是,爸爸有件事情想和你谈一下,也许只需五分钟的时间。”

“什么事情?”

“你3岁的时候问过妈妈一个问题,我们一直都没能回答你,现在已经八年过去了,很抱歉,也许我们都有点懒,没有太多地去想,不过我现在终于觉得有了点线索。也许我们能够讨论一下,一起找到答案。”

女儿把目光从计算机屏幕上移开,注视着我。11岁的她,已经是个很善解人意的孩子了。

3岁的时候,她刚刚接触芭蕾,一下子就迷上了,哪怕进了家商店,也要找块空间跳起来,嘴里哼着舞曲。不知有多少时候,路人被她稚嫩的舞姿所吸引,停下来为她叫好。一次,她坐在童车上问妈妈:“芭蕾是这么美,第一个芭蕾舞家是从哪里学来的?”

妈妈又惊又喜,骄傲地把这个问题转达给我,这个问题也成了我们家庭的骄傲。我们告诉了许多朋友,多少有些炫耀:看我们家的宝宝多聪明!女儿的芭蕾天赋也确实是出类拔萃的。如上所述,她6岁就上了波士顿芭蕾舞团的芭蕾学校,7岁被挑为小演员,参加了该团那年圣诞节《胡桃夹子》的演出。可是,对她的这个问题,我们则从来都没有回答。

我一向认为,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孩子们的问题往往是最深刻的哲学问题,对孩子一定要敬畏。但是,也许是太敬畏了,我总觉得回答她的问题超出了我的能力,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去思考,怕一个平庸的回答辜负了她。现在看着她一天天地长大,已经开始读《荷马史诗》的全译本,讨论的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当父母的,如果对这样的问题居然也不试图回答,是不是也太不负责了呢?

于是,我开始努力认真地思索答案,并不停地回顾父女之间这些年的思想交流,希望最终找到的答案既反映了我思想的努力,也能整合她的经验。出人意料的是,我居然很快找到了线索,我甚至后悔没有早一点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耽误了和她进行思想互动的机会,这也是我为什么匆匆打断她做作业的原因。

现在父女面对面地坐定,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对方,我可以开始了。

“你当初问的是第一个芭蕾舞蹈家从哪里学的芭蕾?你是否想过,第一个芭蕾舞蹈家所跳的芭蕾,和你现在看到的芭蕾(比如《胡桃夹子》中的那种芭蕾)是一样的吗?”

“噢,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她沉吟一下,含含糊糊地说,“应该是一样的吧……噢,不对,恐怕不一样。”

“那我们怎么判断这个事情呢?有没有别的例子?比如,第一个钢琴家从哪里学的钢琴?”既然女儿学了多年钢琴,我就把问题转移到钢琴上来。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比如那些早期的钢琴家,巴赫、莫扎特……”

“他们弹的钢琴一样吗?”

“噢,我知道你问的意思是什么了。”她眼睛亮起来,“巴赫弹的是古钢琴,莫扎特弹的则是现代钢琴了……”

这一下,我们的讨论顿时热闹起来,我们都记得她一年多以前弹巴赫时的经验。巴赫还处于古钢琴时代,对刚刚出现的现代钢琴还有些排斥,他的作品也大都是为古钢琴而写的。古钢琴没有现代钢琴那种踏键,踏键的重要功能就是把琴键上弹出来的音延长,增加了钢琴的表现力。当然,现代钢琴的每个键对手指的轻重都有敏感的反应,弹重了声音就大,轻了就小,这就给演奏者更大范围的表现力度,也是古钢琴所不具备的。女儿当时在现代钢琴上弹巴赫的曲目,充分利用了现代钢琴的踏键功能和力度,曲子自然起伏跌宕。演奏完后老师鼓励一番,然后问:“巴赫自己是这么弹这个作品的吗?”“不是。”在场的许多孩子都立即回答出来。“对,他不会有这些力度,不会用踏键。但是,如果他活在今天,他是否会采取这些技术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最后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意见:“我相信他还是会用的,在他那个时代,这些技术都还不成熟,他只能在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下力图达到完美。如今有了这些技术,他的表现空间更大了,他为什么不用呢?”

女儿当然和老师不谋而合,所以才会那样弹。我把这个议题带回我们眼下的讨论中,女儿一下子有了新的反应:“啊,也许所谓‘第一个’的概念就不对,根本没有所谓‘第一个’。”

“从理论上说,也许应该是有‘第一个’的。”我不希望她这么快就达到结论,继续说,“但是,所谓‘第一个’,至少是我们现代人的定义,比如,巴赫弹的是古钢琴,古钢琴不是现代钢琴,所以巴赫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钢琴家。莫扎特也许是我们知道的最有名的‘第一个’吧,但是,有巴赫的作品在那里摆着,现在你也觉得那是钢琴作品,怎么能说莫扎特是‘第一个’呢。”

女儿从椅子上跳起来,找到纸和笔,马上给我上了堂图说钢琴史:古钢琴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音很难拖长,为什么先进的古钢琴也有重音轻音之分,但需要不同的琴键弹出。现代钢琴是什么样的,踏键怎么工作,为什么现代钢琴每个键都能有丰富的表现力度……直到我这个音乐的门外汉听得脑子发麻,为了避免被她“灌输”,我立即“撤退”到自己的老本行中“固守”:“你看希罗多德是不是‘第一个’历史学家呢?”

众所周知,希罗多德在西方被称为“史学之父”。女儿喜欢希腊神话,自己读起《伊利亚特》来。我为了引导她对历史的兴趣,给她一本希罗多德的英文全译本,她看了十几页,但还是觉得自己正读着的那些小说更有意思,就放下了。不过她曾颇有兴趣地和我讨论:“希罗多德和现代作家很不一样,他每讲一件事情,总爱说‘听什么什么人说’、‘按照某某的说法’等等。”为此,我们曾经反复讨论了历史的叙述者和被叙述的历史之间的关系问题,需要另文详细介绍。如今讨论到这个地步,希罗多德又一次派上了用场。于是,我不等她回答上面的问题,就把自己的思路又推进一步:“看看,大家称他为‘史学之父’,那分明指的是他是‘第一个’历史学家。爸爸教历史,按说爸爸的行当就是他创造的。”

“那么他确实是‘第一个’了?”女儿并不太确定。

“可是,为什么他书中总说‘听某某说’呢?”

“噢,”女儿恍然大悟,“他也是听人家讲的,就像口口相传的《荷马史诗》一样,未必是一个人写的。”

“书还是他写的,但是,在他之前就已经有了口口相传的历史,那些告诉他这些历史的人,是否比这位‘史学之父’更是‘第一个’呢?”

“是呀,那些人是更早的历史学家,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谁是‘第一个’。我们只是因为自己对过去的事情知道得太少,所以为了方便,在自己开始知道的点上定义出一个‘第一’来。”

“那么谁是第一个芭蕾舞蹈家呢?她跳的是什么样的芭蕾?”

女儿笑起来。

这样,父女俩讨论来讨论去,都觉得很难有确定的答案,但至少发展出一个可以接受的假说:不管是芭蕾也好、钢琴也好,还是历史也好,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都是经过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不断完善起来的。在起点阶段的形态,和现在的形态一定是很不一样的。比如,巴赫还在弹古钢琴,基本没有运用现在的琴童所使用的很普通的技术。希罗多德以前,“史学”还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是他先记载成书,形成框架,使散乱的传说有了系统。芭蕾最初是什么样,我们更不知道了,也许比现在粗糙得多,也许对现在的芭蕾舞爱好者们来说也是一种难以辨认的舞蹈形式了……

那么,女儿从这种讨论中学到了什么呢?老实说,我自己都很难判断,她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对这些讨论所涉及的问题也许会不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我有限的目的还是达到了:我希望她看到,她所继承的人类文明,并非某个天才一夜之间突然发明的,而是人类经过多少代的努力不断完善的,要敬畏这种文明的遗产,而不是盲目崇拜个人。同时,她也应该意识到,每代人都有责任把自己所继承的东西再完善一些,向前再推进一步。女儿一直有“要创造一种有持续影响力的东西”的志向。我则希望她明白,这种“创造”即使看起来像“横空出世”,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站在巨人的肩头”。我相信,这样的理解对她一生都有好处。

作为父母,我自己从这一经验中学到了什么呢?我觉得,对孩子要不停地激励、启发,但是,我不会找出什么“名人名言”作为她的座右铭,我不愿意对她灌输一些外加的概念和思想。家长最重要的职责是回答孩子的问题,这就像孩子饿了你给她饭吃、渴了给她水喝一样。从我回答她3岁时的问题花了八年时间的经历看,做到这一点实际上非常困难,她还有许多问题我根本没有回答,父母非竭尽全力不可。如果父母偷懒、不顾孩子是否有食欲而强行喂食,那么这种填鸭式的喂养最终会毁掉孩子的胃口。所以,我教育女儿是跟随着她内在的精神动力走,这样的过程有时也会回到某些“名人名言”所讲的道理上。但是,她以这种对话、讨论的方式理解这些道理,自然也要深刻得多。我也劝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当你们拼命给孩子灌输知识,并抱怨孩子没有尽最大努力时,不妨也问问自己:孩子自出生以来问的许多问题,你们回答了多少?回答得怎么样?你们为此作了多大的努力?

怎样教女儿学历史

年轻时,我相当迷信“家学渊源”,这大概和自己的“文化自卑”有关。父母都是没有上过大学的“革干”——“文化大革命”期间下干校,把我们兄弟三人留在北京,交给一位不识字的“大娘”照看。他们回城后多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即使读过些中央文件,在孩子面前也都不谈国事。教授的家庭是个什么样子,让我感到神神秘秘。文化界的“硕学鸿儒”给孩子们打下了什么样的童子功,更超出我的想象。后来阅历渐长,见到许多“硕学鸿儒”的子弟也不过尔尔,甚至相当令人沮丧;而平民百姓家庭,却频有秀异之士。对“家学渊源”的迷信也就渐渐崩解,深信除了音乐等几个需要早期强化训练的领域,“家学”并不是构成个人事业成就的决定性因素。

同类推荐
  • 鼓励孩子50招

    鼓励孩子50招

    本书正是秉承了鼓励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贯穿到书中的50种方法中,从学业、面对挫折、责任、求知欲、沟通、身体锻炼、心灵成长、创新精神和社会交际等方面,同父母们一起探讨如何让孩子更加自由自在地成长为一个睿智的、和善的、负责任的、独立思考的、积极进取的、身体强健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 画出好成绩

    画出好成绩

    提升学习成绩,是每个学生和家长的希望,可惜愿望加上努力并不等于结果。迅速提高学习成绩需要使用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在我们的大规模学生调查中,学生提到的有关学习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本书系统讲解的思维导图学习法是一种神奇的迅速提升成绩的学习方法。无论学生的学习基础如何、认知能力如何、过去的成绩如何,都能在思维导图学习法的指引下迅速提升成绩。通过上万名学生的亲身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学习法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3倍,从而让学生们从题海战术、机械学习的苦海中解脱出来,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
  • 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引爆白孩子的潜能,白孩子审美心理结构、白孩子艺术心理特征、白孩子的专业教育问题、以及未来音乐家、舞蹈家、演员等的训练技巧。
  •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情绪是人的反应性心理活动的表现。从性质上说,它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或不确定的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期望值和实现值之间所表现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有一对夫妇,希望很快地顺利怀孕,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如愿,就有可能导致消极的或不确定的情绪状态产生;相反,如果这对夫妇持坦荡、乐观的态度,即使没有及时怀孕,也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 高龄孕产妇全程指导

    高龄孕产妇全程指导

    本书通过科学的指导方法,给高龄准妈妈吃一颗“定心丸”,帮助每一个有顾虑的高龄妈妈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孕期,生出健康聪明的宝宝。
热门推荐
  • 为什么我会变成妹妹

    为什么我会变成妹妹

    “谁能告诉我一纯爷们为什么眼睛一闭一睁就TM变成妹妹的样子了?简直坑爹啊~~~”一次莫名其妙的逃跑事件,最终导致性格迥异的兄妹两互换了灵魂?!!哥哥是智商超高的懒癌宅男......妹妹是天天打架混世的腹黑少女......交替的人生到底会发生什么样天翻地覆的有趣事情呢?隐瞒身份?适应并展开自己新的人生?摆脱大批追求者?还是...成为众多少男少女心目中的男神女神?就算是变了一个人也要活的精彩,2017就让我们跟随这对黄金兄妹展开一段奇妙变身之旅。本书为变身校园轻小说,日常为主,故事情节会有夸张描写和言情桥段。不符合实际的请勿深究。书友君羊:371855585
  • 牛桃专属

    牛桃专属

    “暖阳,记住我说的了没”“记好了,师傅你说的都记好了,没什么事我就先挂了,拜拜”
  • 现代哲学开创者尼采

    现代哲学开创者尼采

    本书内容包括了幼年失去慈父之爱、扩大兴趣爱好写作、顺利完成中学学业、进入波恩大学读书、到莱比锡继续求学、深入研究叔本华的思想、巧遇瓦格纳先生、担任巴塞尔大学教授、与瓦格纳亲密交往、在战争中沉思生命意义、历尽艰难出版处女作、对瓦格纳产生质疑、为了哲学奋起论战、摆脱痛苦恢复活力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
  • 桃运小神农

    桃运小神农

    药植学毕业生弈锋因为得罪大人物就业无门,只能回山村种药,种出几百亩药材,却因气候原因颗粒无收,负债百万,就在他绝望之时,得神秘传承,从此财源滚滚,桃运不断,美丽村花,娇媚寡妇,美艳医生,清纯校花,高冷女神都走进他的生活。
  • 丑恶

    丑恶

    我是张昊。嚣张的张,昊天的昊。后来……人们都喊我张爷。可……我只想……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已许国再难许卿

    已许国再难许卿

    奇妙的缘分,注定了他们相识………萌系少女唐糖,转校相遇调皮捣蛋的少年洛寻梓国和高冷学霸叶慕卿,他们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三人从最开始的互相讨厌再到互诉理想,他和他成为无话不说的兄弟,却都对一个人动了情。一个军校,心怀国家…一个高冷学霸,注定出国留学,进入高端公司。两者都不平庸,而那个平凡至极的女孩又心系于谁?心系之人又是否真的已许国再难许卿?敬请期待,高冷少年和调皮少年两位的花式追妻…
  • 重生之废材六小姐

    重生之废材六小姐

    一个神一样的传说,杀手界的至尊,云沐翎,竟然被男友杀害。重生后的她被亲人虐待,经过爱情,亲情双重打击的她封闭内心,渐渐冷漠。“谁说咸鱼不能翻身!谁说废材就不能成大气!我偏偏要逆天道!”她直视着他的幽蓝的双眸,漆黑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皎月,淡淡的月光洒在她的身上,平添了一丝孤傲······
  • 夫人她凶神恶煞

    夫人她凶神恶煞

    宁欢一朝醒来,变成了离家出走的可怜豪门小夫人,便宜老公不回来就算了,她就浪自己的吧!作为一个千年老妖精,就算老糊涂也忘不了自己的老本行——造梦。于是,宁欢爱上了蹦跶,赚钱。于是,乔韫大型双标现场:“什么夫人?我又不喜欢她,也没见过她,我要离婚!”“夫人!媳妇儿!我觉得我好像得了一种名叫宁欢的病。”——“一定要把那个宁欢挖到特行部来!”“不,媳妇儿,这么危险,你站着,我来!”
  • 麒麟凤

    麒麟凤

    少女麒麟,从小就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与自己的姑姑凤莲子相依为命,从小习武;十五岁那年,凤莲子离去;十八岁,自己的亲弟弟找来,从此引开了一连断惊奇灵异的事······古墓探险,神秘人相救;校园风波,诡异的转校生······可以看见诡异的东西、听见奇怪的声音,让她感到疑惑与惶恐;时隐时现的奇怪胎记、总是救她于水火的神秘人、家族的神秘···都让她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谁说了谎?家族的辛密又是什么?她一点一点地成长,一点一点地变强。她是麒麟,凤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