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63400000054

第54章 附录:《历代圣贤家训》(11)

古代大将军的指挥才能,大都出自君王所授,而他们在打仗时的克敌制胜之道,都是先了解敌兵部署的虚实。以避开实力攻击其虚弱部,在此乃百战百胜之法。文人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文章立意,能出人意外则巧;写作风格,能一反平铺则奇;文章结构,能打破常规则险;用词造句,能旁搜曲引则畅。虽然古今名作很多,也断然没有写不出硬写,就事论实,平铺直叙,就能写出好文章来的!所以,一旦作文题目到手,务必静心思考题目神妙的道理和范围,从实字查到虚字,从有字句查到无字句。入得其中,再查上下四方,直到题目再没有其他意思遗漏。待到胸有成竹,贯注在手,动笔写作时,务必在别人用数十百字写不完的,我却以几个字写完,待到完篇停笔时,反而觉得有数十百字在他的笔下,呼之欲出。至于别人几个字能写完的,我则写出数十百字,排山倒海,摇曳多姿!待到完篇停笔时,又觉得纸上不多一字。这样还担忧什么文章不能顺理达意、神完气足?这就是“避实击虚”之法。大将军得此用于作战,文人得此用于作文。纵横天下,足够了!

张英诫子弟珍惜古人文集

【原文】

圃翁日:人往往于古人片纸只字,珍如拱璧,其好之者,索价千金。

观其落笔神彩,洵可宝矣,然自予观之,此特一时笔墨之趣所寄耳。若古人终身精神识见,尽在其文集中,乃其呕心刿肺而出之者。如白香山苏长公之诗数千首,陆放翁之诗八十五卷,其人自少至老,仕宦之所历,游迹之所至,悲喜之情,怫愉之色,以至容貌謦咳,饮食起居,交游酬酢,无一不寓其中,较之偶尔落笔,其可宝不且万倍哉。予怪世人,于古人诗文集不知爱,而宝其片纸只字,为大惑也。余昔在龙眠,苦于无客为伴,日则步于空潭碧涧,长松茂竹之侧,夕则掩关读苏陆诗,以二鼓为度,烧烛焚香煮茶,延两君子于坐,与之相对,如见其容貌须眉然。诗云,“架头苏陆有遗书,特地携来共索居,日与两君同卧起,人间何容得胜渠。”良非解嘲语也。

——选自《聪训斋语》卷一

【译文】

圃翁说:人们常常对古人的片纸只字,珍爱得如获至宝,那些佳品更是要索价千金。看古人的落笔如有神韵,实在也是很珍贵的,但是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古人的情趣一时寄托于笔墨而已。而古人一生的精神、见识,都倾注在他的文集中,这才是他呕心沥血写出来的。如白香山苏长公的诗数千首,陆放翁的诗八十五卷,他们从小到老,做官的经历,游览的足迹,悲喜的感情,心情的喜怒,一直到容貌谈吐,饮食起居,交游应酬,都寄寓其中,和偶然的落笔相比,不知道要珍贵多少倍了。

我常常感到奇怪,为什么世人不懂得去喜爱古人的诗文集,却把片纸只字当成宝贝,实在是糊涂。我以前住在龙眠,苦于没有人作伴,白天就漫步于山涧碧潭旁,长松茂竹之间,晚上就关起门来读苏轼陆游的诗,一直读到二鼓。读书时还要点烛梵香煮茶,好像在与这两位先贤相对而坐,能看得清他们的音容笑貌。有一首诗是这样的:“架头苏陆有遗书,特地携来共索居,日与两君同卧起,人间何容得胜渠。”这并不是读书人自我解嘲的话,实在是一种极美的境界。

姚鼐诫侄孙学做诗

【原文】

书至,具悉近社。承以对联见寄,八分殊妙。吾见未能楷书学八分者,终不佳。伯昂惟本善楷书,故进为八分,极有笔力也。所作诗则不佳,盖缘初入手,即染邪气,不能洗脱。虽天分好处,偶亦发露,然亦希矣。必欲学此事,非取古大家正矩潜心一番,不能有所成就。近体只用吾选本,其间各家,门径不周,随其天资所近,先取一家之诗熟读精思,必有所见。然后又及一家,知其所以异,又知其所以同,同者必归于雅正,不着纤豪俗气,起复转折,必有法度,不可苟且牵率,致不成章。至其神妙之境,又须于无意中忽然遇之,非可力探。然非功力之深,终身必不遇此境也。古体伯昂尤有魔气。就其才所近,可先读阮亭所选古诗内昌黎诗读之,然后上溯子美,下及子瞻,庶不至如游骑之无归也。

——选自《惜抱轩全集》

【译文】

信收到,详悉近福。承蒙寄来对联,隶书很好。我见那些没有楷书功底而去学隶书的,结果都不好。你本来有一手好楷书,再进而写隶书,所以极有笔力的。你作的诗不佳,大概一开始学诗就沾染了不良习气,不能摆脱。虽然天资优厚的地方,在诗中偶然也会流露出来,然而不多。想学做诗,不将古代名家关于作诗的法度、规矩潜心琢磨研究一番,是不能有成就的。近体诗只要用我的选本,各家的门径不同,可就自己感兴趣的先取一家的诗来熟读精思,一定会有所得的。然后再涉及别家,比较两家的异同及其所以然。那相同的地方必是典雅纯正,不带丝毫的俗气,起复转折,很有法度,不可草率马虎,以致不成章。至于那些神奇精妙的意境,是须在无意之中忽然碰上,不是光花力气就能探求到的。然而不是功力很深的话,一生都是难以入境的。对于古体诗,伯昂很有魔气。就你的才气来说,可以先读阮亭所选的韩愈诗,然后上溯到读杜甫的诗,往下读苏轼的诗,就不至于像骑马游玩那样漫无目标了。

姚鼐与从侄孙论书法

【原文】

来书云:欲于古人诗中寻究有得,然后作诗,此意极是。近人每云:

作诗不可摹拟。此似高而实欺人之言也。学诗文不摹拟,何由得入?

须专摹拟一家已得以后,再易一家。如是数番之后,自能熔铸古人,自成一体。若初学未能逼似,先求脱化,必全无成就,譬如学字,而不临帖可乎?

——选自《惜抱轩全集》

【译文】

来信说:你打算从学习古人诗中探究写作技巧,然后才学作诗。这种想法很好。现在有人常这样说:作诗不能模仿。此话看上去好像要求很高,而实际上却是欺人之谈。学作诗文不模仿,又怎样入门?不过必须专门模仿一家,等模仿有所得以后,再另外模仿一家。这样连续模仿几个人以后,自己就能把古人的作诗技巧熔化,自成一体。如果初学时不能做到逼真,就想丢开不学,这样必然全无成就,就像学字一样,不临摹字帖可以吗?

谦虚处世

范纯仁诫子弟学习宽人与律已

【原文】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译文】

虽是很愚笨的人,责备别人的时候却看得非常清楚;虽是聪明的人,宽容自己却显得很糊涂。如果能够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宽容自己的心去宽容别人,那么,就不用担心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了。

张英诫子弟终身忍让

【原文】

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老氏以让为宝,左氏曰:“让,德之本也。”处里之间,信世俗之言,不过曰,渐不可长,不过曰,后将更甚,是大不然。人孰无天理良心,是非公道,揆之天道,有满损虚益之义,揆之鬼神,有亏盈福谦之理,自古只闻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未闻忍与让,翻以酿后来之祸患也。欲行忍让之道,先须从小事做起,余曾署刑部事五十日,见天下之大讼大狱,多从极小事起。君子敬小慎微,凡事只从小处了。余行年五十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湾早耳。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此生平得力之处。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

——选自《聪训斋语》卷二

【译文】

古人说:“终身让路,损失不了一尺一寸”。老子以让为宝,《左传》

说:“让,德之本也。”但一些普通的人,相信世俗的话,不愿忍让,又说,忍让会使对方得寸进尺,还说,忍让会带来更严重的祸害,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人怎么能没有天理良心,是非公道,度量天道,有满招损谦受益的义理,度量鬼神,有亏盈福谦的道理,自古只听说忍让足以消去无穷的灾难、罪悔,没听说忍与让反而造成后来的祸患的。想要实行忍让之道,先须从小事做起,我曾在刑部办事五十天,见天下的大的诉讼官司,大多因极小的事而起。君子谨小慎微,不论什么事都从小处入手。我活到五十开外,有生以来不曾多受小人的欺侮,只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及早转弯!我经常在想,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受点小气,就不至于受大气,吃点小亏,就不至于吃大亏,这是我一生自认为最能干的地方。不论什么事,千万不能光想占便宜,孔子说:“唯利而行,取怨于己。”便宜,天下谁人不想争占?如果我占了便宜,那末众人的怨气就会聚集在我身上;如果我不占便宜,那末众人的怨气就会消失了。所以终身不占便宜,就是终身占了便宜呀!

吴汝纶谕儿凡事忍让【原文】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孟子日:“生于忧患”,“存乎疾”,皆至言也。

——选自《桐城吴先生全书》

【译文】

忍让是治家的美德。难道没有听说孟子“三自反”的名言吗?如果一定要以相争来取胜,那是一种最愚蠢的想法,结果只会自寻烦恼。

人生在世,不可能都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遇逆境都能增长学问见识。所以,孟子说:“忧患能使人勤奋,因而能得生机。”又说,“人有德性上的灵慧和才术上的巧智,大多都是从患难经历中获得的。”这些都是深切中肯的至理名言。

李世民诫皇属“克己”

【原文】

太宗尝谓皇属曰:“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着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选自《戒子通录》

【译文】

唐太宗曾经对皇家的子孙们告诫说:“我就位十三年了,在外断绝游览的乐趣,宫内拒绝了歌舞女色的欢娱。你们生于富贵之家,在深宫里长大。皇帝的儿女和亲王,首先必须约束克制自己。每穿一件衣裳,则要怜悯养蚕的妇女辛劳:每吃一顿饭,则要想起耕田种地的农夫的艰苦。至于处理案件,切不能凭自己的感情用事,从自己一时的喜怒出发。我每次亲自处理各种政务,岂能害怕辛勤劳累?你们不要鄙视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倚仗自己的长处。唯有这样正确对待别人和自己,才可以永保富贵,善始善终。先贤曾说过:“经常反对我的人是我的老师,处处顺着我的人却是害我的贼子。”此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袁采谈觉人不善知自警

【原文】

不善人,虽人所共恶,然亦有益于人。大抵见不善人则警惧,不至自为不善。不见不善人,则放肆,或至自为不善而不觉,故家无不善人,则孝友之行不彰;乡无不善人,则诚厚之迹不着。譬如磨石,彼自销损耳,刀斧资之以为利。老子云:“不善人乃善人之资。”谓此尔。若见不善人而与之同恶相济,及与之争为长雄,则有损而已,夫何益。

——选自《袁氏世范》

【译文】

不善良的人,虽然大家都憎恶,但对人也有好处。这是因为大凡见了不善的人能够从中引以为戒,不至于自己重蹈覆辙去做不善的事。

如果看不到不善的人,就会放肆,或者发展到自己做了坏事还不觉得。

所以说,家里没有不善的人,则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行为就不会引起重视;乡里没有不善的人,则诚实厚道的事迹就不会得到发扬。不善良的人如同磨石,虽然自己被磨损了,但刀斧凭借它而锋利起来。《老子》说:“不善良的人是善良的人的反面教员。”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看到不善良的人而与他一起干坏事,甚至与他争高低,这样只会损害自己,不会有什么好处。

庞尚鹏诫子弟厚道为人

【原文】

一、骨肉天亲,同枝连气,凡利害休戚,当死生相维持。若因财产致争,便相视如仇敌,及遭死丧患难,反面不相顾,甚于路人,祖宗有灵,岂忍于见此。良心灭绝,马牛而襟裾,人祸天刑,其应如响,愿子孙以此言殷鉴。

二、处宗族、乡党、亲友,须言顺而气和。非意相干,可以理遣,人有不及,可以情恕。若子弟僮仆与人相忤,皆当反躬自责,宁人负我,无我负人。彼悻悻然怒发冲冠,讳短以求胜,是速祸也。若果横逆难堪,当思古人所遭,更有甚于此者,惟能持雅量而优容之,自足以消其狂暴之气。

三、放债切不可违例深求,或准折人子女田地,及利中展利。

四、论人惟称其所长,略其所短,切不可扬人之过。非惟自处其厚,亦所以寡怨而弭祸也。若有责善之义。则委屈道之,无为已甚。

五、雇工人及僮仔,除狡猾顽惰斥退外,其余堪用者,必须时其饮食,察其饥寒,均其劳逸。陶渊明曰:“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欲得人死力,先结其欢心,其有忠勤可托者,尤宜特加周恤,以示激励。

——选自《庞氏家训》

【译文】

一、骨肉天性,连心同气,一切利害休戚与共,应当生死相互维护。

假如因为财产而引起争斗,便是彼此之间相视如同仇敌,等到遭遇死丧患难,扭脸不相照顾,比路人还不如,祖宗如有灵验,怎么忍心看见这些惨状呢?一个人如果丧尽天良,连牛马都将取笑于他;因此谁造成的灾祸,苍天自然会给谁予惩罚,这叫天人感应啊!希望子孙以我这些话作为鉴戒。

二、和宗族、乡邻,亲友相处必须和言悦色、心平气顺。不是故意牵扯的,可以说理排解;有人不及你的,可以真心宽恕。假如自家的子弟僮仆与他人发生冲突,都应当反省自责,宁可人负我,不愿我负人。如果别人愤恨不平怒发冲冠,不肯正视自己的错误而强求制胜,那末灾祸就会很快降临到他的头上。如果他蛮横无理使你难堪,那末应当想想古人的遭遇,有比你更难堪的人。这样一想,也许你就能保持宽宏的气度,从而更加谦让他,自然也可以消除他那种狂暴的气焰。

三、放债,切不可违约而变本加厉,不许损害人家的子女和田产,不能利中滚利。

四、评论别人,最好多说他的长处,略去他的短处,切不可宣扬他的错误。这样,不但说明自己能待人诚恳,同时也能因此少结怨恨,平息祸害!如果确实要进行善意批评的,也得婉转指出,不要做得太过分。

五、雇工人及童工,除狡猾贪懒斥责退离外,其余可以用的人,平时必须供应他们的饮食,关心他们的饥寒,注意他们的劳逸。陶渊明说:

“这也是人家的儿子啊!可要好好地对待他们。”要得到他们舍死忘生地尽力,必须先取得他们的欢心,其中有忠厚勤劳可以托付的人,尤其应当给以周济,以表示激励和劝慰。

郑燮教子富有同情心

【原文】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顽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可将此书读与郭嫂、饶嫂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

——选自《郑板桥集》

【译文】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机器人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机器人

    本书通过详细介绍各种形式不同的机器人的特征经及用途,旨在让你进一步了解机器人,知道科学技术在机器人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 开心果童话乐园:小熊温尼·菩

    开心果童话乐园:小熊温尼·菩

    本书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童话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字叫温尼·菩的小熊,他的优点和缺点都那么可爱。小熊温尼·菩住在一个叫“百亩森林”的地方。温尼非常爱吃蜂蜜,只要看到蜂蜜就喜欢得不得了;他还非常勇敢,在小猪皮杰被大水围困的时候救了他;他还很有爱心,他帮老毛驴咿呦找到了丢失的尾巴……看起来憨憨的小熊在关键时刻总是很机智,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主意,受到大家的喜爱。温尼·菩和好朋友罗宾、小猪、兔子、老驴灰灰……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大森林里。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情,闹了许多笑话,让人忍俊不禁。
  • 灵伢子和他的黑山羊

    灵伢子和他的黑山羊

    近几年,由于儿童阅读推广的深入,加上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儿童课外阅读,因此,儿童图书出版急速升温,儿童文学创作也越来越丰富,书店里摆放出越来越多精美的儿童图书。除了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杨红樱等年龄比较大的一批作家仍在不断创作和出版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外,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甚至在“90后”群体中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儿童文学素养的作者。
  • 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可以让孩子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从这些简短的故事中获取人生的智慧: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迎刃而解;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对待同学和朋友要真诚友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关心。一本好的故事书,使孩子们懂得无数受益终生的道理。
热门推荐
  • 迷藏番外续写蜗牛红青苗之旅

    迷藏番外续写蜗牛红青苗之旅

    藏迷,小蜗牛,都可以加入我粉丝团哦!希望大家可以阅读
  • 武动之武祖再临

    武动之武祖再临

    林动:“我为武祖,当镇压一世,横推万古!”
  • 龙女来袭请接招

    龙女来袭请接招

    为了报那一箭之仇,水沅公主随月老大人来到人间。却没想到初次见面就被那人给勾去了魂,明明说好了是她来勾引他的!怎么反倒被他给勾引啊?
  • 君心唯有唯有寒夜知

    君心唯有唯有寒夜知

    华灯初上,夜色阑珊,上元节时,她对他一见钟情,至此,开始了她辛酸的,卑微的,追爱之旅……两心相悦之人,为何,不能相守一生?命运多舛,他和她究竟该何去何从?盛唐姻缘劫之君心唯有唯有寒夜知,盛大开虐。
  • 丑陋杀手:误惹妖孽王

    丑陋杀手:误惹妖孽王

    她,前世鼎立的低调杀手,从未有人看见过她。一朝穿越,成了相府嫡出的废物大小姐。传言,她相貌丑陋,废物一个,她是人人口中的笑柄。却不知她如此强大,当她屹立顶峰俯瞰大地,霸气的说出:“汝等,不过蝼蚁。”众人才知她原来是如此鬼才!他,强大如斯,却如此薄情,唯独她,令他着迷,像是罂粟一样,不可自拔。他说:“丫头,不管如何,我始终在你身后,你要我做什么,我便去做,无论对错。”她说:“我不懂怎么去爱,但我知道,你要是有任何事,我便是拼了命也要为你报仇。”一生一世,独爱一人。愿执你手,陪你到老。
  • 某病毒的次元之旅

    某病毒的次元之旅

    独特11,由你打造。单挑闪闪,怒刷狂战。征服PK,胜者为王。土狗技能,点击就送。幸运穿越,惊喜不断。................我不断的寻找,水晶宫的世界在哪里!——————————————————————————————————————本书群号:273216279.PS:群只要人数,不管潜水不潜水,233333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丞

    仙丞

    倒霉玩意儿在街上走着走着,突发心肌梗塞,挂了……他的魂,却阴差阳错的来到了修真世界。从此,他在这座奇幻的大路上,开启了自己的成神之路。
  • 谣言如何威胁政府:法国大革命前的儿童失踪事件

    谣言如何威胁政府:法国大革命前的儿童失踪事件

    18世纪的巴黎,警察为了维持秩序逮捕了大量流民,连儿童也不能幸免。于是,谣言开始泛滥,说法国国王得了麻风病,需要小孩干净的血来洗澡。当时发生的一些乱葬小孩等事件又似乎证明了谣言是真的,于是1750年巴黎人在谣言的诱使下,发生了许多反政府、反警察的暴乱。在这些事情后,巴黎人的政治态度大变,以前巴黎人很尊敬国王,这种对国王的尊敬以后就失去了。1750年谣言及暴动已彻底摧毁了法国的互信,并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奠下了基础。本书对谣言对政权的摧毁性作用有着深入剖析,因此受到《南风窗》的专题推荐。
  • 我们走过的青春时光

    我们走过的青春时光

    一个有钱的重组家庭,和一个外表看似文质彬彬的学生会会长实际很腹黑的男孩会发生什么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