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自己看见或者听见有人向你反映孩子的自律能力比较差,你不能冲着孩子说:“你怎么自己都管不住自己,这样下去,你怎么能有出息呢?”孩子听了这话以后,只会产生逆反心理,而且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管住自己。如果你跟他说:“不要觉得老师对你很严厉,如果你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的话,老师对待你的方式就会让你觉得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在他没提出这个问题以前,你已经先把问题解决了。”这就会比前一种说法更好,更能引起孩子的反思,从而帮助孩子改掉自己的毛病。
如果你发现孩子做事情总是很粗心,丢三落四的,你可以帮助孩子把他常常犯的错误写下来,帮他分析为什么会这么粗心,告诉他做事情的时候应该集中精神,这样出错的几率就比较低了。
如果你的孩子很顽皮,在学校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可是有一天却哭着跑回来跟你说,他被一个小朋友欺负了,这时你就应该跟他说:“你不应该欺负别的小朋友,这样别的小朋友就不会欺负你了,因为你对别人做了错事,所以才有人对你做错事。你要先改正自己的错误,善待身边的小朋友,然后别人也不会欺负你了。”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者质疑的语气批评孩子,当然这是家长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但如果能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用中肯的建议代替批评的话,就会让孩子更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好地改正错误。
奖惩要说明原因
恰当的奖励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是孩子有错时必须惩罚,而惩罚是为了杜绝孩子的某些不良习惯,好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建立正确的准则。但无论是奖励或者是惩罚,家长都应该说明原因,让孩子知道对在哪里、错在哪里,这样孩子在以后做事情的时候才能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在奖励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精神奖励包括微笑、拥抱、亲吻、鼓掌、拍肩、口头表扬等;物质奖励就是在孩子应该得到奖励的时候,给他买一些他平时喜欢的零食、玩具,也可以带他到喜欢的地方,比如游乐园玩耍。
童童是个4岁的男孩,平常很喜欢玩积木,但是经常把积木弄得满地都是,而且从来不收拾。
有一次,妈妈拿了一个气球来到童童的面前,妈妈把气球吹起来问:“童童,你想不想玩啊?”童童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他重重地点点头。妈妈说:“那你能不能把积木收拾好呢?”童童又点点头,妈妈说:“你如果把积木收拾好,我就教你吹气球。”童童马上就开始收拾积木。等他收拾完,妈妈就开始教他吹气球,但是童童没有立即学会,妈妈说:“你如果每天都把玩过的积木收拾好,妈妈就每天都教你吹气球,直到你学会为止,你说好不好啊?”童童高兴地点点头。以后的一个星期里,他玩过了积木以后都自觉地把积木收拾好。在他学会吹气球以后,收拾积木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
星期天的时候,妈妈带童童去吃他最爱吃的肯德基。童童问妈妈:“妈妈,你不是不喜欢我吃肯德基吗?”妈妈说:“这是对你的奖励,因为童童养成了爱收拾积木的好习惯。”童童听到妈妈的表扬,高兴地笑了起来。
奖励孩子要说明原因,惩罚孩子同样需要说明原因。有的时候,孩子如果犯了一个小错误,你可以用一个严厉的眼神来制止他,不要因为一点小错就对孩子非打即骂。文明的惩罚不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所以,这里所说的惩罚是指温和的惩罚,而非体罚或者责骂。
姜先生刚刚给儿子买了一辆小孩骑的自行车,他带着儿子去附近的公园骑车。儿子高兴地骑了一圈又一圈,忽然他看见几个小朋友在玩踢毽子的游戏,就跑过去把人家正在玩的毽子给抢了过来。姜先生命令儿子把毽子还给人家,但是儿子就是不肯。这时姜先生问儿子:“你喜欢骑自行车吗?”儿子点点头,“那么你就好好地玩骑车,把毽子还给人家。”但是儿子还是不肯。姜先生用严厉的眼神看着儿子说:“你如果不把毽子还给人家的话,就不要骑自行车了。”儿子很不情愿地将毽子还给了小朋友,这时姜先生又对儿子说:“你明天也不能骑自行车玩,这是对你抢人家玩具的惩罚。”儿子虽然不高兴,但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做错了,所以也没有对父亲的惩罚表示不满。
教育心理学中的效果律认为:孩子“快乐则接受,痛苦则拒绝”,惩罚之所以能促使孩子改正错误,就是这个效果律在起作用。要使孩子继续或终止某种行为,家长可以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做到这一点。
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有一定的准则,过度的奖励或者过度的惩罚都会使家长的教育目的偏离应有的轨道。以下是奖励应该遵循的准则:
(1)要目的明确地奖励。家长要求孩子达到某些目标,为了鼓励孩子就应该跟孩子说,如果能达到这些目标他们就会得到一定的奖励。这样就让孩子有完成目标的积极性,当然这些目标不宜过高,应该看孩子的情况而定,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孩子会因难以实现而放弃争取。
(2)要及时地奖励。在孩子达到了目标的时候就应该及时给孩子奖励,如果很久以后再奖励孩子的话,可能连孩子也忘了为什么奖励他。这样奖励的作用也就失去了。
(3)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应该结合起来效果才更好,但是一般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惩罚的准则如下:
(1)惩罚要实事求是。针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进行惩罚,不能偏听偏信,不能夸大孩子的错误,对孩子进行偏离事实的指责。这样做的后果只能使孩子对这个家长的惩罚不服气,也达不到惩罚的效果。
(2)惩罚要注意场合。不要当着很多人的面指责孩子的错误,这样只会极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3)惩罚要及时。当孩子犯错时要及时惩罚,让孩子及时记住这样的错误不可再犯。如果惩罚拖延或者过后很长时间再惩罚孩子,不仅惩罚的效果会减弱,惩罚的作用也会减弱。
(4)惩罚方式多种,但是不主张用体罚。除非孩子屡教不改或者犯了严重错误,否则严禁体罚孩子。
(5)切忌罚了又赏。惩罚是为了让孩子记住所犯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
为批评增设级别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犯各种错误,且错误有大有小,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所犯错误的大小和性质等对孩子做出相应的批评和惩罚。如果孩子犯有严重的错误,家长就要严厉地批评;如果只是小错误或者小毛病,家长就要用耐心来帮助孩子改正。正确和适当的批评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有助于配合老师的教学。
对于还在幼儿园学习的孩子,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要知道错误的性质和大小,并区别对待。
5岁的尹超放学回家的时候,偷偷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了家中。他的妈妈在给他整理书包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玩具。妈妈看见玩具上印着幼儿园的名字,便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妈妈拿着这个玩具问尹超:“儿子,这个玩具是你的吗?”
男孩看着玩具点点头后又摇摇头。
妈妈又耐心地问:“超超,这个玩具印着你们幼儿园的名字,是你们幼儿园的玩具吧。”
尹超点点头。妈妈的表情一下子严肃起来,她说:“你知道幼儿园的玩具是不能带回家里玩的吗?”声音虽然不高,但是很严厉。
严超有点害怕地说:“妈妈,我很喜欢这个玩具,就想带回家里玩。”
妈妈看见儿子眼里的惭愧,知道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很不好,所以妈妈说:“这个玩具是小朋友的共同财产,你把它带回家里说明你很自私,而且没有经过老师的允许,这就是一种偷窃的行为。你想成为一个小偷吗?”
5岁的尹超已经知道小偷是坏人,他“哇哇”的哭起来说:“我不是小偷,我不要成为小偷。”妈妈看见儿子这样的反应就继续跟儿子说:“那么明天早上你要主动到幼儿园向老师承认错误。为了惩罚你的行为,今天晚上不准看你最喜欢的动画片。”
小男孩看着妈妈严厉的表情,只好乖乖地点点头。妈妈又温和地告诫孩子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即使自己再喜欢也不能要。”
孩子年纪还小,有时候会是非不分,不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家长在孩子犯了类似尹超这样的错误时,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惩罚也要相对地重一些,要让孩子深刻地记住这个教训,这样才能杜绝孩子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
当然,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孩子对是非对错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在这个时候,对孩子的批评方式就不能是说教式批评了,而是沟通加建议式批评。
李先生的儿子是初中生,一天,儿子在学校里和同学一言不合打起架来。李先生听说这件事情以后,没有立即责备儿子,他先询问了这件事情的起因。开始的时候,儿子并不想说,但是李先生耐心地开导孩子,他说:“犯错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爸爸年轻的时候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和我的同桌因为一点小事情打了一架,但是后来我们因为这一架还成了朋友呢。”儿子听见爸爸这样说,笑了起来,这样的谈话气氛,让孩子很快道出了与同学打架的原委。
儿子说,同学心情不好,自己说话也没有小心,就把同学弄得很生气,两个人就是因为这个吵了起来,然后打了一架。李先生问儿子:“你觉得是你错了,还是他错了。”
儿子说:“他不应该心情不好就冲着我发火,是他先不对。”李先生点点头,然后说:“先错的人是他,但是你有没有问过同学是因为什么心情不好的呢?”儿子摇摇头。
李先生就对孩子说:“你应该关心同学,仔细询问同学不开心的原因,这样不但能化解你们的矛盾,还会让你们的关系比以前更好。”
儿子遵照李先生的建议做了,很快便和同学化解了矛盾。儿子回到家里高兴地跟李先生说了这个结果,李先生高兴地表扬了儿子。
从事情的开始到结束,李先生自始至终没有提到儿子犯错误这个话题,但是他不断地给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自己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因为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再需要家长像对小孩子那样教训自己,所以,李先生这样用问题来引发孩子思考的方式,会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得更加深刻。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清楚地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这样就可以为批评教育孩子增设级别。为了能让大孩子记住不要再犯小错误,家长可以在和孩子沟通以后,帮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以克服毛病改正错误。
制定规范男孩行为的家规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这就要求家长监督和规范孩子的行为,帮他们制定具体的规定,让孩子遵照这些规定做事,从而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5岁的斌斌在没有上幼儿园以前都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由于爷爷奶奶的娇惯和宠爱,斌斌回到父母身边以后,妈妈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坏习惯,比如不注意卫生、不讲礼貌、不收拾玩具、乱扔小人书等。妈妈把斌斌的这些习惯都一一看在眼里。
有一天,妈妈问斌斌:“你知不知道一个好孩子应该做到哪些事情?”
斌斌说奶奶告诉他,好好吃饭就是听话的好孩子。妈妈微笑着说:“好孩子是要好好吃饭,但是还有吗?”
斌斌摇着头说:“没有了。”
妈妈说:“斌斌,好孩子还要讲卫生、讲文明、懂礼貌,你知道吗?”孩子摇摇头。
妈妈拿出一些小卡片来,她把给斌斌制定的行为规范都一一写在上面,让斌斌照着做。自由惯了的斌斌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妈妈定下的这些规矩,所以做起来很费劲,总是做了这项忘了那项,但是妈妈一直不厌其烦地跟在斌斌后面叮嘱,直到斌斌一项一项做好为止。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斌斌不用妈妈的指导和叮嘱,也能主动自觉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
家规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没有家规,教育便无章可循,孩子的随意性就会增强,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个潜在的危机,所以家长要针对孩子的缺点和陋习来制定家规。
家长给孩子制定的家规只是孩子初级的行为规范,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人格。家长在给孩子制定家规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孩子不是生来就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良好的习惯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孩子每一天的生活都由它来贯穿。所以,家长在为孩子制定行为规范的时候,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每一天的各个环节。比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则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如果家长只是给孩子制定家规,对自己的要求却很宽松,就会影响孩子执行这些规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