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惩罚。诚然,惩罚可以让孩子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有深刻的认识,但是不当的惩罚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打击和伤害,这就要求家长懂得惩罚的技巧。惩罚是有分寸的,就像世界上最美的东西都有黄金比例一样,如果掌握好惩罚的艺术,不但可以让孩子明白深刻的道理,而且可以让孩子更加了解和尊重父母的苦心。
责骂并不是批评
很多时候,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犯这样一个错误:以为孩子犯错时,责骂几句就是批评教育了孩子。其实责骂和批评并不是一回事。责骂的意思是指责和咒骂,而批评的完整解释是评论、评判,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其是非优劣,指出所认为的缺点和错误或者对缺点和错误所提出的意见。显然,批评比咒骂要文明得多。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好。”
有一位母亲看见4岁的儿子正在往厨房的台子上爬,她跟孩子说:“别往台子上爬!掉下来摔着你。”
儿子回答她说:“没关系,摔不着!”
母亲着急地说:“快下来,摔着就晚了。”
儿子回答:“没事儿。”
母亲愤怒地说:“你这孩子,你聋了还是傻了,你再不下来,非摔着不可!”
儿子说:“你才傻了呢,不用你管。”
母亲生气地说:“你敢说你妈傻,你有没有教养!”
儿子说:“你才没有教养呢,是你先说我傻的。”
其实母亲的意图是想批评儿子的行为,但是最后却变成了责骂孩子,还让孩子也学会了责骂的内容。这样不但没有起到批评的效果,反而引起了母子之间的口角。那么,如果这位母亲能正确理解批评的意思,情况就会有所改变了。
比如,她看见儿子正在往台子上爬的时候警告他说:“别往台子上爬!掉下来摔着你。”儿子同样回答她:“没关系,摔不着。”但是如果孩子没有理会自己的警告,母亲可以走近儿子身边,这样一方面能够保护孩子,一方面还可以轻轻问:“你爬到台子上是要干什么呀?”其实,孩子爬到台子上无非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母亲这个时候可以满足一下孩子的愿望。孩子爬到台子上以后,母亲可以进一步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呀?”等孩子回答以后,母亲可以将孩子从台子上抱下来,然后向孩子说明这件事情的危险性,告诉他如果下次再做这样的事情,必须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这样做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警惕性,也达到了批评教育的目的。
家长要弄清楚批评与责骂的区别,指出孩子缺点或错误的时候,不要用挖苦、奚落的字眼;家长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随意批评孩子,因为这样有可能将批评变成责骂;孩子在任性的时候不要轻易责骂他,要学会冷处理,此时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
但是,责骂和批评的分寸有时候很难掌握,为了让家长能够分清楚,现列出几条错误的批评模式。在下面这些模式中,如果拿捏不好分寸的话,批评就变成了责骂。
(1)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对孩子发火。大人总是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对孩子发火最容易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应该先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再跟孩子说事情的利害关系。如果是很危险的事情,家长一定要严肃、明确地告诉孩子。
(2)不要不问缘由、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孩子。家长在批评孩子之前要了解事情的原因,不能在没有证实、孩子没有承认的情况下草率地批评孩子。
(3)不要不分时间、场合地说孩子的缺点。尤其在人多的场合,最不适合批评孩子,否则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4)不要因为孩子现在的一个错误而把孩子以前犯的错误也拿出来指责一番。
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想想如果自己是孩子的话,是比较喜欢家长理智的批评还是无情的责骂。这样想了以后,家长就会把无情的责骂变成理智的批评。
但是,事情比较严重或者孩子任性的时候,家长还是要严肃认真地绷起脸来警告孩子,使孩子知道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不能犯类似的错误。
父母批评孩子时,也应当注意以下一些技巧:
(1)低声而有力的批评。家长用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所以这种低声而有力的批评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更好。
(2)沉默的批评。孩子一旦做错了事,父母总是会责备,但是如果父母一反常态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3)暗示式批评。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却能用这个错误启发孩子,而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不但使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也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4)趁热打铁式批评。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批评要“偷偷”地进行
别看孩子年纪小,他们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也要面子。如果一味地当面或当众批评,会让他们觉得难堪,同时也会对他们的自尊心造成很大的伤害,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有些孩子甚至会因此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批评孩子时讲究一下方法,看见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如果能多考虑到时间、地点、条件、孩子的心理等诸多因素,用悄悄规劝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张老师在新学期的时候被调到4年级5班做班主任。这一天,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起,教室里依然吵声不断。为了能尽快让学生安静下来,张老师快步来到4年级5班的教室门口,用眼睛扫视了整个教室。这一动作果然管用,几乎所有学生都闭上了嘴,迅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等着张老师进来上课。
但是,张老师却没有进教室,因为她看到一个叫做孙亮的学生还在和坐在自己后面的同学起劲地说话,他好像已经忘记这是上课时间了。孙亮的同桌看见了张老师严肃的面孔,就轻轻地对他说:“别讲话,上课了,老师来了。”可是孙亮却对他的同桌说:“谁要你管啊?”后排同学也连忙说:“快别说了,张老师来了。”孙亮说:“骗谁呢。张老师来了有什么可怕的,我才不怕呢。”
此时,同学们都静静地看着张老师,不知道她要怎样处罚孙亮。而孙亮也从紧张而沉闷的气氛中觉察到情况不妙,他快速转过身子,眼睛正好和张老师的眼神相遇,他看见了张老师的眼里充满了愤怒。此时的孙亮已完全没有了刚才的那副起劲样,他有点心虚,慌张地低下了头。张老师明白,此时的孙亮内心一定很害怕,一定在等着自己批评他。
张老师只是走进教室,大声地说:“上课。”学生们的脸上都出现了惊诧的表情,但又很快地回过神来,投入到课堂中来。孙亮低着头,缩着脖子,本来是想接受一顿“暴风骤雨”式的批评,但是,老师却没有批评他,而是马上开始上课了。
一连几天,张老师只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下课也没找孙亮谈话。张老师暗暗地观察这个学生,看见孙亮在以后的几天里都是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的样子。终于有一天,在快下课的时候,张老师走到孙亮的座位旁边,递给他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你下课能到老师的办公室来解释一下那天上课时发生的事情吗?”下课以后,孙亮果然主动找到张老师承认错误,他说:“张老师,那天上课是我错了,您批评我吧。”听了这话,张老师很高兴地说:“老师也知道你是个知错能改的孩子,下次不要这样做就行了。”孩子听了这话,哭了起来,他边哭边说:“张老师,我以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了。”后来,孙亮上课时比以前更加认真了。
批评的话不妨“偷偷”地说,张老师给出这张小纸条的做法虽然简单,却很有效。她既提醒了犯错误的孩子,又保护了孩子的尊严,让孩子注意自我约束的同时又提高了积极性。
有些家长喜欢在亲戚朋友面前说孩子的缺点,以为孩子会因为顾忌自己的面子,下次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恰恰是错的,在很多人的面前批评孩子不但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还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批评的效果不但没有收到,还影响了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其实,批评完全是可以偷偷进行的。
小蕾是个初中生,因为很喜欢长刘海,剪头发的时候总是不让理发师碰自己前面的刘海。她妈妈看见她这个样子很生气,就大声教训她:“你看看你的刘海都多长了,留这么长的刘海遮着眼睛,你还怎么看书学习啊。快让理发师给你剪掉。”但是,小蕾就是不愿意,她妈妈气愤地站起来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跟你说话你当耳边风啊,师傅别管她,把她的刘海给剪掉。”理发店里的很多人都看着这对母女。小蕾觉得实在难堪,她哭着跑出了理发店。结果,小蕾不但没剪掉自己的长刘海,而且一个星期里都没有跟妈妈说话。
有人说:“批评有时需要闪电雷鸣,有时需要和风细雨,有时需要凝重委婉,有时也需要默默无声。”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但“批评”是一种艺术,需要审时度势地选择适当的方式,才能让批评打动孩子的心灵,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教育作用。
在他人面前表扬男孩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更应该常常表扬。有些家长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孩子没做过几件值得自己表扬的事。其实,父母应该明白,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能做好诸如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这些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将来某个突出的成就就是靠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的。因此,虽然只是一些小事,却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在看到孩子做这些小事时也要慷慨地给予表扬。
星期天,晓东的爸爸请几位朋友来家里吃饭。喝了几杯酒以后,几个朋友开始谈论起自己的儿女,可是他们都觉得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都在纷纷夸奖别人的孩子,没有一个夸奖自己的孩子。
这时,晓东的爸爸却非常高兴地说:“你们都别互相夸奖了,我就是觉得我家晓东好。我儿子很聪明,学习好又听话,从不在学校惹事,还特别关心别人。前几天,我加班特别累,回到家,他看见我疲倦的样子,就过来帮我捶背揉肩,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晓东爸爸说完这话,他的几个朋友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其中一个朋友说:“你家晓东真是个好孩子,真羡慕你!”
晓东的爸爸对他的朋友说:“其实你们谁家的孩子没有优点啊,可是你们在座的每个人都在拼命挑自己孩子身上的缺点,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看不见自己孩子的优点,当然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的孩子了。”
爸爸当着那么多叔叔的面表扬晓东,让他特别高兴,他决心以后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爸爸对自己的表扬。
现在有很多家长越来越重视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内容就是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多赞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责骂,家长要善于当着别人的面赞扬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充分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和欣赏,使孩子产生荣誉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和做事的信心。
很多家长可能会从下面这位妈妈的行为里看见自己的影子,所以千万不要再学她。
棠棠和妈妈从街上买东西回来的时候,碰到了邻居磊磊和他的妈妈。妈妈看见邻居赶紧对棠棠说:“这是孙阿姨!”棠棠大方地叫了一声:“孙阿姨好”。孙阿姨对棠棠的妈妈说:“你家棠棠真懂事,长得又这么可爱漂亮,不像我家儿子,就知道淘气,真是被他给烦死了。”
听完妈妈的话,磊磊瞪大了眼睛生气地看着妈妈问:“妈妈,我怎么淘气了?”磊磊的妈妈并没有顾及孩子的情绪,大声地训斥说:“你就是淘气,还和妈妈顶嘴,在阿姨面前还不想承认错误,你说你有棠棠乖吗?”小男孩不再理会妈妈的批评,一扭头自顾自地跑了。
从此,磊磊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也不像以前那么天真活泼了。他看到妈妈下班回家,也不搭理妈妈,还自顾自地躲在椅子后面。妈妈说:“乖磊磊,过来亲亲妈妈啊!”磊磊不仅没有过去,反而非常生气地对妈妈说:“我不乖,我不想亲你!”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作为父母,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和训斥孩子会大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当家长一次次苛责孩子时,也就等于让孩子一次次地接受对自己的否定。孩子会因此想:“我什么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笨的孩子。”这样不但降低了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让孩子陷入自卑中无法自拔。
父母在夸奖别人孩子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让别人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扬,有时候,别人的夸奖比父母的赏识更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能及早地发现孩子的长处,就可以帮助他发扬长处。这样不但能使孩子明确自己的优点所在,而且还能使孩子利用自己的优点取得很好的成绩,孩子从而会变得更加自信。
但对孩子的表扬也并非多多益善,赞扬也有禁忌和规则,只有了解并掌握了这些规则,才能让你的表扬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别人面前表扬自己的孩子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