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3800000029

第29章

第一个时机,樊哙闯帐的那一刻。樊哙闯帐,项羽对其惺惺相惜本无可厚非——刚才说过,因为项羽是英雄,并且还只是一名年方二十六岁的小青年,他欣赏樊哙那副酷相乃是人之常情。应该被数落的倒是范增,他在那一刻连屁都放不出一个来,实在令人遗憾!范增若有急智,他完全可以在樊哙凶神恶煞般闯帐而入之际,拔剑而起对其厉声断喝:何方狂徒,胆敢擅闯军帐,藐视项王?拉下去,斩了!

这里说明一下,范增此间在诸侯联军中的职务相当于总参谋长,连项羽都尊其为“亚父”,这一点,鸿门宴上的座次以及刘邦特地送他玉斗等细节,都已体现出来。范增既然有权私下命令项庄以舞剑为名刺杀刘邦,那么,他就更有资格下令处斩眼前这位擅闯军帐、行为嚣张、心怀不轨的小人物樊哙!

可以设想,果真如此的话,这个场面就热闹了:范增拔剑,喝令武士冲上去,气头上的樊哙则必定拔剑自卫。樊哙一旦拔剑,项羽及属下黥布、季布、司马龙且、蒲将军、项庄等诸位猛将则必定拔剑击之,转眼之间樊哙就会被砍成一堆肉泥。樊哙一死,杀得性起的项羽必定迁怒刘邦而趁势将其诛杀;或者,范增也可令项庄等人,趁混乱之机将刘邦诛杀。设若出现这种局面,纵然张良、项伯有心阻止,也是无力回天。

第二个机会,可以从樊哙的那通演说中寻找缺口发难。我们回过头来再去看樊哙的那通演说——它固然精彩,但仍有漏洞。说白了,那是一番诡辩!

首先,樊哙打出“怀王之约”的牌,鼓吹“先入关破秦者,王之”。事实上,明白人心中都知道,这个“怀王之约”非常不公平——试想,倘若没有项羽牵制并消灭秦军的主力,他刘邦怎能轻松进入关中?再说,就连怀王芈心原本也只是一介牧童,凭靠人家项氏扶立才做了楚王,他的话难道就可以作为金科玉律,以至于连公道都不用讲啦?既然不讲公道,那就用拳头说话吧!其实,诸侯们心中都很清楚,以项羽当下的实力,不要说不遵守这个不公允的“怀王之约”,就是废掉他楚怀王也易如反掌!在接下来的戏亭分封之后,项羽就“如置家中事”般地处理了这位楚怀王。所以说,樊哙打出的“‘怀王之约’牌”,无效!

其次,在群雄逐鹿的时代,每位诸侯欲称霸天下的野心都昭然若揭。沛公打进了秦宫,却“秋毫不犯,封闭宫室,驻军霸上”,其原因和用意是什么?不就是忌惮项王嘛!既然辩称沛公派军守关是为了防止盗贼,为何公然阻挡项王所统率的四十万诸侯大军?莫非这旗帜鲜明的四十万诸侯军就是你沛公所谓的盗贼?分明是欲盖弥彰,强辞夺理嘛!曹无伤的告密是否“小人馋言”,有待进一步证实,不是谁红口白牙一两句话就可定性的!

再者,区区樊哙不过是沛公的一介侍从,今日这个诸侯欢宴的场合,哪里有他说话的资格?擅闯军帐,撒野咆哮,颠倒黑白,妖言惑众,并且胆敢以亡秦来比拟项王,实在罪不容赧!

笔者相信,倘若范增具有急智,能够当场从樊哙的话中识别这些破绽,予以义正辞严地训斥,谎言被当场戳穿,项羽的愤怒之火必定会被立马点燃,刘邦照样难逃一死。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范增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却将罪责悉数推诿给项羽,岂不可笑可悲?后人读史时不去明辨事理,一味人云亦云地把范增当成智者,而以“粗鲁匹夫”来定位项羽,亦是荒谬。

二、项羽在咸阳的作为

范增精心策划的鸿门宴,最后却戏剧般地收场了,项羽与刘邦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局势暂时得以缓和。

刘邦虽然从鸿门宴上捡回一条性命,但其气势已被项羽彻底打压下去,这一点众人都看得十分明白。在给了刘邦这个下马威之后,项羽接下来还会干些什么呢?

烧秦宫,屠咸阳

鸿门宴事件之后,项羽命令所率诸侯联军休整数日,而后进驻秦都咸阳。

在项羽的指示下,这支军队怀着复仇的心态在咸阳大开杀戒。秦廷包括子婴在内的嬴氏宗族、外戚重臣悉数被杀,秦廷宫室府库中的珍宝财物、宫女美人被掳掠一空。做完这些事情之后,诸侯军开始放火焚烧咸阳宫殿,按照《史记》中的说法——“火三月不灭”。

嬴秦王朝的宫殿有着数百年的悠久历史,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又征发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耗费大量财力人力,所营建和修缮的包括咸阳故宫、阿房宫等庞大建筑群,精美绝伦,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唐朝人杜牧曾在《阿房宫》赋中,极尽华美之辞来描述秦宫的壮丽和广大。只可惜,“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如此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诸侯军复仇的烈焰中化成了灰烬,实在痛煞人心!

客观地说,火烧秦宫是项羽壮美人生中的一大污点,作为诸侯联军的最高统帅,此事他难逃领导之责。所谓恶有恶报,项羽为此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不仅当时就已令关中秦人对他大失所望,而且在后世的两千多年中,他还一直背负着这个骂名。

诸侯联军在大肆糟蹋秦都咸阳之后,项羽决定带着在此掳获的大量战利品东归。这时有个韩生(一说蔡生)出来劝说项羽:“关中山川险固,土地肥沃,可作为建都之地,成就霸业。”

项羽初始时也觉得韩生的话颇有道理,可是,咸阳宫殿经诸侯军破坏之后,如今满目皆是残垣断壁,加之年轻人思乡的天性,使得他十分想念阔别已久的故乡,于是说道:“富贵不回故乡,就好比穿着锦绣衣裳在夜间行走,有谁知道呢?”于是拒绝采纳韩生的建议。

韩生见自己因言立功的美梦成了泡影,心中郁闷,事后到处诋毁项羽,以此彰显自己的高明并发泄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人们常说楚人是大猕猴戴帽子——看着像个人,其实办不了人事。果然如此!”

这句话辗转传进了项羽的耳朵,他勃然大怒,下令将韩生活活烹死。可叹韩生,原本指望以自己的一番高见谋个富贵前程,结果竟然遭遇如此悲惨的下场,真正是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导致亡身啊!

项羽居留咸阳期间,自持功高盖世,有心做天下霸主,却又不便明言,就想了个办法,派人去楚都彭城请示,满心期望楚怀王能起来牵头发出倡议。未曾料想,这位楚怀王芈心太不识时务,他对项羽的答复只有两个字:“如约。”

项羽本来就恼恨怀王芈心当初把西进入关的美差交给刘邦,而令自己北上救赵啃硬骨头。如今听使者报告怀王芈心还是这个态度,项羽气坏了,他把跟随自己入关的那些诸侯将领全部召集起来开会,大发脾气道:“怀王芈心这人乃我家项梁所扶立,没有尺寸战功,他有什么主约资格?当初天下大乱,无非是借他乃诸侯后代这块招牌讨伐秦朝罢了。然而,披坚执锐厮杀于战场、于野外餐风露宿三年并最终灭秦而平定天下的,都是各位将军和我项某啊!怀王芈心没有功劳,因此应当把他的地盘分给有功之人称王。”

项羽的这个意见博得在场诸将的齐声叫好。笔者分析,个中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项羽说的是实话,怀王芈心确实就是招牌一块,无尺寸战功;再一个原因:战争胜利了,有功之人都想分配胜利果实,项羽的这个提议正好说到大家的心坎里,他们不赞成才怪哩!见诸位将领都不反对自己的意见,项羽便着手实施他的王霸方案。

秦二世三年十一月(公元前206年1月),项羽发表声明,尊楚怀王芈心为“义帝”。说明一下,这里所谓的“义”,乃“名义”之意,“义帝”即名誉上的帝王。项羽此举,目的是为了架空楚怀王,为自己王霸天下扫除名份上的障碍。

处理完这件事情之后,项羽与属下谋士经过一番粗略谋划,开始实行自己王霸方案中的诸侯分封方案。

戏亭分封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以盟主身份在咸阳附近的戏亭大会诸侯,宣布诸侯分封方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戏亭分封”,亦称“霸王分封”。

这次分封,主盟者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从数量来看,这些地盘刚好是秦时三十六郡的四分之一。然而,事实上,由于后来时局的变化,项羽实得泗水、陈、砀、会稽、薛五郡。

项羽之所以自称“西楚霸王”,个中有个缘由:楚国在历史上曾有东楚、西楚之称谓,项羽的封地属于西楚,并且,“霸王”这一名号还有凌驾众诸侯王之上及天下共主之意,故项羽自谓“西楚霸王”。

刘邦是率先入关灭秦的诸侯,如果照“怀王之约”,他应当被封为秦王,王关中之地。不过,项羽与范增等人商量之后,认为关中土地肥沃、形势险要,若使刘邦称王关中,则有窥望天下之遗患。不过,既然鸿门宴上两家已经和解,若公然负约,又担心失信于天下诸侯。斟酌再三,决定封刘邦为蜀王,将巴、蜀二郡作为他的封地。因为此地关山阻隔,路途迢迢,乃秦朝流放犯人之地,刘邦一旦入蜀,就如笼中困兽,难有作为。再说,此二郡又是秦国故地,分给刘邦,亦算“如约”,名份上讲得过去。

这个方案尚在后台酝酿期间,项伯就派人将这一底细告知了刘邦。不消说,刘邦听后又是火冒三丈,有心发兵与项羽拚拼一决,经属下萧何等人力谏乃止。经过谋划,刘邦派张良携带“金百溢,珠二斗”馈赠项伯,使其从中斡旋,向项羽求封汉中。

这期间,郦食其之弟郦商已率所部人马替刘邦平定了汉中。项羽考虑到这一既成事实,再加上叔父的面子,便答应将汉中郡也分封给刘邦,并改蜀王名号为汉王,这就是后来大汉王朝国号的由来。至此,刘邦的分封事宜正式确定下来:名号汉王,定都于南郑(今陕西汉中郑县),王巴、蜀、汉中三郡。

为进一步防范刘邦,项羽又将汉中的门户之地关中,一分为三,分封给秦朝的三位降将,办法如下:

同类推荐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十全天子:乾隆》就是该丛书之一。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乾隆皇帝。《十全天子:乾隆》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时光荏苒

    时光荏苒

    本书是著名艺术家,编剧李苒苒老师的传记,记录了李苒苒老师的一生经历,其中大部分经历与中国电影发展息息相关。
  • 范钦评传

    范钦评传

    范钦出生于一个寒儒之家,没有门第光环和荫袭,也没有受业于什么名师,只有曾任县学训导、教谕的祖父、叔父在学业上给予过有限的帮助,因此,他青少年时期获得的初步成就,主要是靠他本身超越常人的勤奋努力所获取的。二十七岁青年中了进士,成了一个州的地方长官——知州,并且能关心民瘼、公正执法,初见政绩。
  • 非常皇帝非常人生

    非常皇帝非常人生

    本书选取了七个伟大朝代最后一个亡国君王的故事,品读这些君王在面临着国家衰败的局面时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让当今的人们从中得到历史的教训。胡亥、王莽、刘禅、杨广、李煜、妥欢贴睦尔、朱由检,他们都曾经亲手将一个伟大的帝国葬送,品读这些灭国之君的传奇,聆听那些帝国崩溃前的故事。
  • 蒋介石评传(上)

    蒋介石评传(上)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涵盖:发迹以前、粤海波波澜多、枪杆子出政权、内斗内行、金陵梦魇等。
热门推荐
  • 苏珊的七月

    苏珊的七月

    一滴水落下来,只有碰到坚硬的东西才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同时也会让这滴水粉身碎骨。
  • 司先生我曾经爱过你

    司先生我曾经爱过你

    他捏着她的下巴对她说:“苏云瑶,既然你没死,你我这五年来也都没有再婚,从法律上来说,你依旧是我司逸宸名正言顺的妻子。”而她却笑着说:“司逸宸,你怕是忘记了,五年前一心想我死的人不正是你嘛?”五年的司逸宸的一次冲动,让她跌入地狱,五年后才发现自己后悔不已......
  • 失忆萝莉,总裁你好坏

    失忆萝莉,总裁你好坏

    他宠她入骨,甚至可以放弃一切!某女对着一旁认真批改文件的某男道:“我好无聊,你有木有什么书可以看?”某男抬眸,看着某女,随手拿了一本书给某女,某女一脸兴奋,看着标题不由得惊呆了,他的自传!!谁知某男一脸淡定道:“身为我未来的妻子,你应该要更了解我一点!”对于某男这无耻的语言,某女只有——上前扑倒,然后暴打一顿……
  • 团宠大佬一心只想做妈粉

    团宠大佬一心只想做妈粉

    (已完结,新文《继承财产从全网黑开始》求收藏)表面清冷矜贵的新晋影帝,暗地里却是权势滔天令人闻风丧胆的超级大佬。他最喜欢做的事居然是——让某女叫爸爸!莫忧:不!崽崽你别乱来,注意辈分。尽管他英俊不凡比她年纪大,她却一心只想做妈粉。一大堆家业等着继承,被家里人抢着宠的她,只想打榜、打钱、再打钱打榜!直到有一天听说有人想捆绑崽崽,毅然踏入娱乐圈亲自保护。豪奢代言、各类综艺、大制作电影……资源羡煞旁人。黑粉嘲她没上过学?说她家中是农村种地的?穿的衣服和某大牌碰瓷?被一件件扒了马甲的大佬,教你们做人!某影帝回忆录:他这辈子最庆幸的事,就是被亲妈坑进娱乐圈。最得意的事,就是将那个非要做妈粉的小朋友拐回家!这是一个伪斯文真腹黑影帝一步步将冷萌妈粉掰成老婆粉再哄回家做老婆的故事。
  • 神级祖师爷

    神级祖师爷

    一名神级祖师爷,一群废柴弟子,开始了碾压万域苍穹的牛逼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完美隐婚:腹黑老公有点坏

    完美隐婚:腹黑老公有点坏

    云水城谁人不知,温家三公子是个花花公子,更是传闻温家三公子有断袖之癖,年过三十没有结婚,是因为他的心里藏着心头好。乔木槿更是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会和这样一个有着断袖之癖的男人有了关系。只因为一个意外,从此以后。她是他的妻,他是她的夫。而他明明是温家的三公子,却偏偏隐瞒自己的身份,没房没车没存款,就连老婆手上的戒指都是租来的。婚后,他跟着她挤在她的出租房里,白天混吃混喝,晚上混睡还是混睡。一言不合就撒娇。直到有一天他被媒体拍到带着女伴出入温家大院,她挺着八个月的肚子威胁他:‘温齐越,今天你要是不给我交代清楚,休怪老娘把你扫地出门!”
  • 侦探天王

    侦探天王

    14岁我出道的时候,千缘市有76家侦探社,短短一年之后只剩下7家,其中6家还都是我开出去的分社。17岁我退居幕后,做起了侦探顾问,市里的侦探社一下子涨到100多家,并且每一家生意都很好。千缘市里没有破不了的案子,也没有我不知道的秘密。我不是夏洛克,也不是福尔摩斯。我叫夏福,是要成为侦探之王的男人。
  • 新课程百科知识——世界著名数学家

    新课程百科知识——世界著名数学家

    本书介绍了多名世界著名数学家,如毕达哥拉斯、梅文鼎、祖冲之等。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

    伎女,是歌舞卖笑侑酒酬对的风尘女子。伎女,是幸与不幸的混血儿。其才艺丽质,使多少荡子骚客叹服倾倒;其青楼生涯,遭多少正人君子唾骂嘲笑。可以说,她们是人间沃土绽开的一束艳丽的罂粟花。伎女,是历史的畸型儿,在她们身上交织着封建政治和文化的痕迹。研究历史,不能不涉及她们;撰写历史人物评传不能不给她们以入资格。本书描写评述了从南朝至民国初年1500多年历代的十名伎女,她们是:苏小小,赛金花,小凤仙。她们是女子中的精灵,或才情高卓,名震文坛,如薛涛,董小宛,柳如是:或艺技超群,声满梨园,如李老师,李香君,董小宛,或有胆有谋,参与政治,如陈圆圆,赛金花,小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