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政府在香港发行“战争公债”英国政府以参加欧战为由,要求港英政府广开税源,为英国筹集战费。港英税务委员会提出仿锡兰办法征收利得税和薪俸税,所得税款全部交付英国。遭香港各界人士反对,以为香港人没有支持英国政府对外作战的义务。港英政府只得改为发行“战争公债”借以筹款。
澳洲新南威尔士州国民党总支部成立。新南威尔士华侨共济会改为中华民国公会。澳洲华侨成立洪门筹饷局,捐款支持中国革命运动。
邢全礼
(1916~1990.3)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山东省乳山县(今乳山市)人,194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作战英勇顽强,多次出色完成战斗任务,立一、二、三等功各1次。1948年4月,参加山东潍县(今潍坊市)战役时任班长,为实施城北坑道爆破,他数次通过国民党守军火力封锁区寻找材料,赶造吹风车,解决了坑道通风问题。隐蔽开挖坑道后。他冒着坑道坍塌的危险,爬入药室安放炸药,成功地摧毁城郊地堡,填平外壕,为攻城部队开辟了通路,战后,他又参加排雷。为取得经验,他冒着生命危险排除第一颗地雷,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营3天内排除地雷1800余颗。1949年4月,参加渡江战役,担任拖船驾驶员,他冒着国民党军的猛烈炮火,拖送平船上的突击队员强渡长江,接近对岸时,拖船连接平船
的缆绳被打断,他调转船头,驶向顺流漂离的平船,重新结好绳索向登陆点开进。当机船的排挡销被震坏时,他机智地用铁丝代替,使机器正常转动,保证了登陆成功,为抢渡后续部队过江,他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驾驶拖船往返航渡两昼夜,圆满完成任务,1949年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1950年9月,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后任排长、连长等职,1958年4月转业到黑龙江省853农场工作。1961年任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右旗(今额尔古纳市)上库力林场主任。1979年离职休养。1990年3月病逝。
周志坚
(1916~)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原名周裕发。湖北礼山(今大悟)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第12师交通队排长,红9军交通队政治指导员,第75团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第81团团长。参加过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任红4军第10师师长,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往河南确山竹沟镇,任新四军第4支队8团留守处参谋长。1939年1月进入豫鄂边地区,先后任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参谋长、挺进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1团政治委员,平汉支队支队长,参加开辟豫鄂边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5师13旅旅长,曾参与指挥新街、坪坝、孝感等战斗。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原军区第2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率部参加中原突围后,任胶东军区新编第5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31军军长,先后参加济南、淮海、渡江、漳厦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要塞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南京军区副参谋长。1980~1982年任南京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刘华清
(1916.10.21~)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生于湖北黄安花桥乡刘家院子(今属大悟)。读过私塾。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湖北黄安二程区刘家院子村共青团支部书记,参加反对豪绅地主的农民运动。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起,先后任湖北黄安少共二程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兼少先队总队长兼游击中队长,陂安南县塔尔岗少共区委书记、八里湾区委书记。同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陂安南县军区指挥部少共书记,红安中心县军区指挥部团委书记兼少共县委书记,鄂东北道委会及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交通队政治指导员、参谋、秘书科科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向川陕边转移后,任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秘书科科长,坚持鄂豫皖苏区斗争。1934年重建红25军后,在红25军政治部先后任组织、宣传、文印科科长,参加创建鄂豫陕苏区的斗争。1935年7月随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调任红15军团政治部敌工部宣传科科长、红78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31军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机要科科长,红31军干部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陕甘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和东征、西征等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秘书主任、机要科科长,参加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后任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师供给部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冀南区1939年春季反“扫荡”和百团大战。1941年起任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平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冀鲁豫军区第6分区副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7支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冀鲁豫边区攻势作战。日本投降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2纵队6旅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上党、邯郸、出击陇海路等战役,1947年随部进军大别山。在羊山集战役中,所部6旅荣立大功一次,并受到通令嘉奖。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1月任第二野战军11军政治部主任,参加渡江战役,后任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校党委书记,负责学校政治教育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第10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2年任第1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1954华赴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指挥学院学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回国后,任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1961年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1965年任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兼第七研究院院长。1966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协助聂荣臻统筹海军和全军的装备科研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0年出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后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国防科委副主任。1979年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1982年任海军司令员。在主持海军工作期间,就海军战略、体制编制、装备建设、军事训练、部队管理等重大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对加速海军建设、开创新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987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次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89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9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参与领导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工作。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93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协助军委主席江泽民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他经常深入部队以及国防科研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为科学决策获取第一手材料。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他坚决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强调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人民军队,坚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发扬老红军传统,保证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着眼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提高人民解放军在现代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坚持自力更生与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加快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步伐;坚持把教育训练摆到战略位置,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加强院校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现代化军事人才;坚持精兵合成、平战结合、提高效能的原则,不断优化军队的编制体制,强化质量,走精兵之路;坚持以法治军,从严治军,科学管理部队,发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军,充分挖掘现有物质条件的潜力,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2年10月当选为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赵成金
(1916~1962)中国民兵战斗英雄,热河省青龙县(今属河北省秦皇岛市)人,1942年参加民兵,任游击组长。194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秋,一股日本军队“扫荡”他的家乡,他率领民兵掩护群众转移,同时在日军必经道路埋设地雷,接连炸死炸伤日军7人,迫使日军撤离。1945年任村农会主任,领导全村民兵为部队保管500多支步枪。一次,土匪100多人前去抢枪,他联合附近各村民兵设伏阻击,将土匪击退。1947年冬,配合全村土地改革,组织民兵打击反动地主武装。他曾带领2名武装委员,徒手捉住2名被打散的持枪土匪。1949年秋,他积极响应人民政府剿灭土匪的号召,发动群众搜集情报,寻找线索,挖出土匪埋藏的轻机枪1挺,争取1名土匪携械投降。1950年2月,参加热河省英雄模范大会,被评为甲等剿匪模范,同年9月,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1960年4月出席全国民兵代表会议。1962年病逝。
张学思
(1916.1.6~1970.5.29)又名张,字述卿。原籍辽宁海城,生于奉天(今沈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3华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中共组织派往东北军做兵运工作。1934年入南京国民党中央军官学校学习,1937年毕业后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938年11月到延安,入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9月任抗日军政大学东北干部队队长。次年10月率队到晋察冀边区。后任冀中军区参谋处处长、晋察冀军区参谋处处长、平西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冀中区“五一”反“扫荡”、掌史村战斗及晋察冀边区攻势作战。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辽宁省政府主席兼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参加配合四保临江作战,指挥攻占辉南城战斗。1949年4月任安东海军学校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海军副参谋长,参与指挥一江山岛战役。1956年8月到苏联列宁格勒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1958年8月毕业回国。1961年3月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中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残酷迫害,于1970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萧全夫
(1916.9.13~)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原名萧全福,又名萧全起。生于安徽金寨汤家汇吴家铺村。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金寨少共区委巡视员,红四方面军总部手枪队排长、营通信参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2局科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留校任队政治指导员、队长、大队长。1939年后任抗大第2分校队长、大队长、科长,曾参加百团大战。1942年起任晋察冀军区第2分区教导大队大队长、第4区队区队长,冀热辽军区第17分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第13旅旅长,独立11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26师师长,第四野战军46军137师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湘赣、衡宝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46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52年8月参加抗美援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军长,1954年回国。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继任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1969年曾参与组织指挥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