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经营管理也进一步发展。不仅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管理的范围也在拓宽。而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交通工具和情报分析加工系统的广泛应用,为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物质技术前提。这种管理的现代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必然结果。
所有这些变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间接劳动的作用在增大,劳动过程由原来的直接劳动为主转变为现在的间接劳动为主。二是脑力劳动的作用在增强,劳动力的使用由原来的以体力支出型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脑力支出型为主。与此相联系的,从单纯劳动过程考察的生产劳动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内涵、范围必然要相应地扩大。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过程中直接生产工人的劳动,而且包括与物质生产有关的非直接生产工人的劳动。这部分非直接生产人员对物质生产的作用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它不仅包括企业、公司内部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服务人员,而且还包括企业、公司外部为物质生产服务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一句话,在生产社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从单纯劳动过程考察的生产劳动范围,必然要相应地扩展到企业外部。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不仅劳动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而且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概括为纵横两个方面:从横的方面看,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关系进一步拓宽,资本对劳动的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几乎囊括了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和所有角落;从纵的方面看,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进一步强化,雇佣劳动更加牢固地被钉在资本的柱上;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进一步加深,其剥削率之高是以前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
新技术革命引发了一般劳动过程的新变化,也带来了劳动与资本交换关系的新特点。尤其是新技术革命导致了物质生产劳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非物质生产劳动的比重不断上升;促进了生产过程分工协作关系日益扩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产生了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相互交融。面对着资本主义社会新出现的这些经济现象,有的同志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产生了怀疑,有的同志认为它已经过时。那么,在新技术革命作用下,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是否已经过时?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从科学技术的性质来看,它属于一般生产力而不是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只有加入物质生产过程,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转化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的:一是变革生产资料,改进控制系统,革新工艺流程,增加物化劳动的效率。二是改良劳动组织,改善经营管理,实现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优化结合。三是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技能。实际上,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也就是它本身物化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过程。在新技术革命作用下,虽然科学技术的物化过程出现新的特点,但整个物质生产过程的根本性质没有变,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也没有发生根本的质变。
首先,一般劳动过程的性质并不因新技术革命而改变。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一般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以改变自然物质的过程。在劳动过程的诸要素中,劳动者是决定性要素,虽然各个经济时期的生产劳动形式不同,但劳动者的这一决定性作用都是共同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过程出现了新的特征———劳动者越来越不直接操纵劳动资料和接触劳动对象。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自动化的生产使劳动者不仅不需要直接操纵劳动工具,而且也不需要直接控制机器体系,而是按照已经编好的生产程序,站在生产过程之外,靠按电钮、发指令等高级劳动,通过自动控制就可以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从表面看来,似乎人的劳动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了,其实不然,不管自动化发展到多么高的程度,生产活动永远离不开人,离不开劳动者的劳动。虽然自动化使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发生了分离,劳动者可以站在生产过程之外工作,但他们仍然是利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出新的物质产品。区别仅在于,劳动资料已经由过去的简单劳动工具,或者普通的机器体系,发展成现在的自动化生产系统,但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仍然需要耗费一定的体力和脑力。诚然,自动化大生产改变了劳动者的劳动形式,过去是体力劳动为主,现在是脑力劳动为主;过去是简单的低级劳动为主,现在是复杂的高级劳动为主,但劳动的内容同样属于人类的一定筋肉、神经、大脑、手等等的耗费。由此可见,新技术革命虽然导致了生产过程出现了新的特点,但劳动过程的根本性质未变,劳动者支付劳动能力的内容未变,劳动作为生产使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也未变。
其次,总体工人范围的扩大也没有改变结合劳动的性质。总体工人是由劳动过程的分工协作性质产生的。在这种协作劳动的过程中,劳动的不同职能,分配给不同的劳动者承担,产品成为总体劳动者结合劳动的产物。劳动过程的这种分工协作关系,必须使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动者的概念相应扩大。在总体劳动者当中,不一定都要亲自动手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只要完成结合劳动中的某一职能就行了。这样,凡是参加物质生产过程的成员,不管他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是工程师、技术员,还是操作工、修理工,都是生产劳动者。在新技术革命作用下,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劳动过程的分工协作关系进一步发展,总体劳动者的范围也必然相应地扩大,由原来单个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那些在企业外部为直接生产过程服务的设备安装、零件修配、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信息咨询、新产品研制等部门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都在生产劳动者之列。这种总体劳动者范围的扩大,同样不会改变结合劳动的性质。它只不过是结合劳动职能的分解和组合出现了新的变化:职能的分解比以前更细更复杂,职能的组合比以前更宽更广。这种分解和组合的进行,由过去的企业内部发展到现在的企业外部,其形式也由过去的紧密型发展到现在的松散型。然而所有这些变化,仍然是围绕着物质资料的生产出现的,因此,结合劳动的性质未变。
再次,物质生产劳动比重的下降并没有改变其原有的重要地位。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任何社会要想扩大非物质生产领域,就必须大力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战后发生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引起物质生产领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物质生产领域转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中物质生产劳动的比重大幅度下降,非物质生产的劳动比重大幅度上升。然而这种经济结构的大变化,也没能改变物质资料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反而是物质生产决定非物质生产这一规律得到贯彻的一种表现。正是因为物质资料生产的迅速发展,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扩大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才有可能转移到非物质生产领域去。也正因为物质资料生产的迅速发展,社会拥有的衣、食、住、行等生存资料大量增加,人们的需求结构和消费方式才会发生变化,对劳务和精神产品的需求和消费才会增多,这些非物质生产也才会相应地发展起来。由此可见,不管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如何变化,物质资料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是始终不会动摇的。
最后,劳动与资本关系的变化并没有离开剩余价值这根轴心。自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产生以来,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就一直是靠剩余价值这根轴心维系着。不管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采取什么形式,是赤裸裸的榨取,还是披着文明面纱的巧妙的剥削,其实质都是资本对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占有。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向纵横两方面发展,表现在资本对劳动统治范围的扩大、剥削程度的加深,还表现在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强化。但是,劳资关系的所有这些变化,仍然是围绕着剩余价值这根轴心进行。因此,可以说,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社会规定性没有变。新技术革命引发劳动与资本关系的新变化,只不过表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进一步发展而已,并没有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根本质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尽管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般劳动过程和特殊的生产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实质没有变,依然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作为生产劳动的完整概念,也依然是劳动的物质规定性和劳动的社会规定性的统一。当然,受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和作用,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围绕着剩余价值生产这一中心环节,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关系扩大了,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关系发展了,我们在具体确定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范围时,也应该实事求是,根据实践的变化发展来把握。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系)
-孙伯良-
(一)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情况要求我们对劳动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序言中指出:“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不是被看作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作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我们不能把它们限制在僵死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劳动形式客观地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我们头脑中的劳动概念也应相应地变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两大历史阶段,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体力劳动占据了劳动形式的主体地位。铁锤和镰刀是工农业的基本劳动标志,长着栗子般老茧的粗壮大手是劳动者身份的象征。历史上长期积淀起来的劳动观念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渐渐地变成了片面的观念,并且这一片面观念又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许多人的头脑中。认为劳动就是直接生产领域劳动者的活动,甚至错误地认为只有直接生产领域中的劳动才创造价值,非直接生产领域的劳动者“再分配”直接生产领域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这种对劳动概念和劳动价值概念的不完整的理解,给我们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