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章-
我国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的运行格局,从成因看,总量和结构二因素兼而有之,但以结构问题为主因。我国的经济结构,其主体部分宜有四维,即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而以产业结构为核心。四维结构交织叠加,资源配置往来其间,过剩运行的出现可以由此切入展开分析。
(一)产业结构
1.三次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和资本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发生规律性变化,产业结构的重心明显地依一、二、三次产业的顺序转换是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趋势。基于这一规律性的定性标准,则定量考察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一般使用两类指标:一是产业的就业人数及比重,即就业结构;二是产业的 GDP值及比重,即产值结构。数据显示,就就业结构而言,以农业为代表的第一次产业占主导,就产值结构而言,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次产业占主导。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三次产业结构最基本的也是最显著的剖面特征。按一般规律,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大体上是一致的,即如果是一次产业在国民经济占主导,则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的比重应同时占有绝对优势,第二、三次产业亦复如是。但我国的实际状况显然背离一般情形,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错位,按就业结构判断要比按产值结构判断落后一个大的经济发展阶段。问题并非出在作为参照系的规律性标准上,而是出在我国的独特国情上:作为人口超级大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于农业而难以如期快速转移出去。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赶超发展不易摆脱人口制约,人口大国于此为甚。
2.工业内部结构。我国的工业结构,由于在建国初期实施赶超式的重工业化战略,其历时性的演化顺序更多地被共时性的建设打破,表现为人为地将重工业比重快速大幅提高。经过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来轻重工业接近平分秋色。但是进一步考察工业内部情况可以发现,轻工业各部门80年代的补课式发展,到90年代已基本趋于稳定,而重工业则由于工业结构的演化规律,90年代以来出现了内生的而非人为的强大提升趋势,我国的经济增长将自发进入一次重工业化时期,突出表现是高加工度化产业比重逐步增加。首先,由于我国8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家用电器组装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低层次积累,若要继续提高其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的竞争力,那么实现中间原材料及元器件、零部件的国产化已是当务之急;传统产业中的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升级也要求高档面料的国产化。其次,由于日用化学产品和交通运输消费支出比重上升,对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的需求也将提高。再次,由于产业结构经过由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资本密集型为主的过渡,产业升级加速趋势对设备更新改造的推动,都将导致对机电设备、电子信息产品需求增幅加快。当前的问题在于,虽然重化工业中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原材料已发展到近乎“相对过剩”的地步,但重加工业却因投资比例不高、投资力度不够而并未得到相应的发展,因而尽管存在对重加工产品的最终需要,却难以拉动与其相关的中间产业,也就不能吸纳90年代以来新形成的能源、电力、钢材、水泥、玻璃等基础产业的生产能力。
3.主导产业形成。我国现在的主导产业形成,既是过去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因。未来经济增长主要靠主导产业组合成的产业群来支撑。这一产业群目前正在形成之中,但群体特征还不明显。根据主导产业特征标准,我国的主导产业包括: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建筑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前三个都属制造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更新换代较慢、产值规模小、投资较为分散、技术开发能力弱,参与国际竞争的总体能力差。石化工业也类似地存在着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开发能力低的问题。比较而言,建筑业以其吸纳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性等优势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表现较好,据预测,2001~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仍将以超过 GDP的速度增长。但同建筑业的中短期拉动效应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则更具有战略意义。
4.产业结构与过剩运行。上述三个层面产业结构的变动和现状表明,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同理想的或一般趋势下的产业结构状态存在较大偏差,这种偏差是我国宏观经济出现过剩运行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首先,三次产业间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严重错位使得我国劳动力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城乡劳动力出现大量闲置和剩余,经济运行的就业压力十分沉重,就业竞争过渡导致工资水平压得过低。其次,工业结构的调整滞后,升级缓慢,轻重工业比例在产值上接近平衡,但从演进趋势看,工业结构内部的技术关联性较差,在经济运行中则表现为,轻工成品和产能出现大量过剩,重工产品有很大部分因国产化低和国产水平差而倚重国外供给,新形成的能源和投资品供给不能充分利用。再次,主导产业群尚在形成之中,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较弱,当前宏观经济因缺乏强力增长热点的牵引而导致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闲置,处于过剩运行状态。
(二)城乡结构
在传统体制下,城乡隔绝,以农养工,二元结构固化,二元差距拉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仍未减弱,相反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城市化发展滞后等原因而一再强化。城乡二元结构目前的状态同前面产业结构的分析结果是密切相关的。突出表现是:城乡结构的二元异质性,在产业结构上的反映就是其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对称性和严重错位。产值结构反映着供给结构,劳动力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需求结构。因为在劳动者的背后是他们的家庭,是满足社会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消费需求。我国目前产值结构主体部分,是以工业为代表的二次产业,劳动力结构主体部分则是以农业为代表的一次产业。相对于工业部门超常规的庞大生产规模,以9亿农村居民为主体的消费需求显得过于狭小,这是二元结构必然会导致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变动不同步的重要根源。
(三)地区结构
20世纪70年代末中央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原则,提出了由东向西的梯度发展战略,实施了地区倾斜的发展政策。实践证明,中央做出空间非均衡发展模式的选择总体上看是成功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区间发展的马太效应逐渐突出,东中西的差距虽时有缩小,但总体趋势是在拉大。1999 年6 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会议明确指出:“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国家突出的位置。”这可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已到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程度,消极作用趋于恶化而不得予以抑制;二是东中西部的经济差异蕴含着国民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调整空间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东中西部的互相补益将推动整体经济运行的合理化、高级化。各种指标显示,我国地区结构中的东中西部差距是全方位的,其中既有初始条件的原因,又有发展拉大的原因。但不管何种原因,我国地区结构中的这种全方位差距直接影响着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首先,西部地区经济不发展、投资需求萎缩、人均收入水平低、消费需求不足、企业的出口竞争力脆弱,三者合力导致该地区有效总需求不足,远远不能吸纳东部地区旺盛的总供给及其扩张能力。其次,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开放度高、投资环境好,使得西部地区大量资金剩余、优秀人才、自然资源放弃本地区投资机会而持续流向东部沿海地带,这又加剧了东部地区总供给过度的压力。从全国范围看,东西部发展差距的存在和扩大容易造成宏观经济运行进入总需求不足总供给过度的过剩运行状态。应该强调,对待已经形成的发展差距宜用辩证的眼光,通过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开拓西部广大市场,扩张国内总需求,变东部的过剩生产为西部的有效供给,实现东西部发展的良性互动,切断目前由于差距拉大形成的恶性循环,这样抓住地区差距中的互补优势以充分利用之,能逐步改善宏观经济过剩运行的格局。
(四)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可看做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对接的重要结合部。所有制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变化是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演化的重要诱因,不同的所有制结构格局作用于不同的经济运行格局。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考察,应包括所有制的多种经济成分和公有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两个方面。到现阶段,尽管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已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过剩运行的所有制基础仍是公有经济占主导,这一点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私有制为基础的“过剩经济”运行不同。但从所有制结构与经济运行的因果关联上看,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导致政府通过控制国有企业或国有经济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力度已经减弱,而对非国有经济潜力的开发乃至发展的导向又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手段,经济失衡不能得到快速校正,以致总需求收缩的苗头不断发展和出现过剩运行格局。
世界各国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经验、教训都表明,结构调整始终都是主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具有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双重转型特征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意义尤为重大,中央在十五规划中已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未来5年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线。结合上文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结构性分析可知,如果能牢牢抓住这一主线,尽快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做出适当调整,则短期可以有助于宏观经济早日走出通货紧缩和过剩运行格局,而长期更可为国民经济保持稳健运行、匀速增长及全面实现现代化奠定十分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