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10100000014

第14章 从想象的共同体到个人的修辞学

耿占春

现代诗歌自从它诞生之日就一直在革命与神话、理性与神秘、现代与反现代之间动荡不定。在它令人瞩目的时刻,它经常充当了反叛、颠覆与革命的角色。但现代诗也一直置身于自身魔法式的话语传统之内。现代诗歌处理经验有时会非常接近一种微精神分析。诗歌似乎就是一种对内心生活中的希望与慰藉的微量元素的发现和研制,并且借助个人的修辞学对这样的稀有元素加以提炼与转换。借助诗歌精微的语言,借助那些解体了的、把概念溶解为细致人微的辨析力的修辞法术,把在理性上不可理喻的事物变成可以细致地加以叙述的事件,我们得以在语言的瞬间洞彻某些“秘密的时辰”。如果说一些诗人使用了复现的诗学,去捕捉事物的显现过程,一些诗人使用了更具现代诗学含义的语言的自我指涉,另一些诗人则重新作用于事物的象征元素,使其成为我们视野中的事物,尤其是成为一种看的方法。在一首短诗《秘密的时辰》中,生活在西部的古马知道在一个小事物和小细节中觉察作为历史和文化语境的象征世界:

当一只羊死去时/它会看见:/流星/把一粒青稞/种在来年春天的山冈

这是在佛土发生的故事,一个生灵的确信,是它的“原始思维”或“盲目的悟性”。对于诗来说,可读性就意味着可信性,可叙述性也能够提供特殊的叙事理性,它不需要我们去论证。虚构叙述,在这里修辞幻象的说服力是神奇的:一只羊的世俗信仰。没有人愿意剥夺一个可怜生灵的卑微愿望,似乎神灵也不会。一颗流星与一粒青稞是相似的。对于宗教信仰来说相似性知识不需要论证,在诗歌中也一样,诗歌继承了宗教与神话中的魔法,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仍然是希望与慰藉之源泉。即使事物的相似性不再能够提供一种确信的知识或宗教信仰,它也仍然继续给人一种接近于慰藉的感受,它的事物仍然处在一个充满希望的象征秩序中,它的世界仍然受到象征秩序的支配,它所描述的世界、人们,仍然处在一个象征主义的想象的共同体之内。象征的世界似乎不是消失了,而是在沉睡中等待,就像被现代人所遗忘了的大自然,在梦中说话。当更多的人感到痛苦的时候,他的诗歌以纯真的快乐整顿世界的秩序,使象征世界复位。并且这个世界并不只是属于过去,而存在于现在,存在于象征的知觉经验之中。古马《西藏之灯》把西藏的事物鹰与灯作了相似性的视同:

起风了/鹰是黑色的灯/照亮灵魂

众神在云中端灯合唱/高低错落的神/匍匐的河流是镶嵌在/古铜的地壳表面的白银

这些意象:鹰和灯,风与云,铜和银,都是西藏最基本的事物,无论在寺院还是在它的广阔土地上。在西藏诸事物的谱系之中,在它的社会表征系统和宗教象征语境中,鹰和灯都具有神圣的意义。在古马的诗中完成了这个神圣谱系的感知性显现:鹰=灯=神,鹰的飞翔变成了神灵世界的显现,因此他看见了一个双重的感觉世界,一个事物的世界与神灵世界的重合。开始的一句“起风了”,把神灵的世界置于一个动态的情境之中,仍然意味着永恒世界的瞬间性,并且使鹰=灯=神的等式变成一个“约等于”的世界。风的吹拂和它的气息意味着一种流动与贯通的品质,在某种意义上,风中的神灵世界使神圣性免于陷人呆板。而“风”本身,就意味着神灵的性质。在这首诗歌的语境中,“风”就是鹰的飞翔所凭借的力量,“风”是灯的吹熄者但更是火焰得以燃烧的元素。“风”和云也产生着互动性,有时风云就是一体的事物。世界因此被重新圣化,地壳获得了古铜的质地而河流成为镶嵌在上面的白银;世界因神灵而永恒、奢侈和富足。但是无疑,这个世界自身的富足不算什么,河流尽管是镶嵌的白银,“匍匐”的姿势仍然是它合适的形状。

在《雪山短句》一诗中,鹰的等式改变了形态:

弯腰驮盐的男人/弯腰驮水的女人/霜雪的腰里飞着鹰/雄鹰和雄鹰/西藏的腰椎

在这个象征的类比等式里,男人和女人=雄鹰和雌鹰=雪山,而且语义上相反的弯腰也与飞翔相等,与雪山的高耸相等。象征的等式是如此的灵活,然而仍然处在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的语境之中,处在象征所依赖的“关键情境”之内。宗教慰藉性的经验、拯救性的允诺散失了,但慰藉和拯救并没有消失,只是不再以宗教的形态存在,当然现在也不可能以社会革命的形式存在。有许多元素要依靠一种特殊的搜集方式,依靠一种语言炼金术在粗糙的事物中一点一滴加以提取与转换。

古马是如此的善于为古老的象征物注入当下的视力,没有这种幻视,古老的象征物就会进人博物馆,而不再产生真实的影响。在藏族民俗和佛教象征的修辞学语境中,诗人这样阐释了《昼·夜》:

昼和夜的藏袍/空出一只袖筒/空出天空、大地/给飞鸟、山脉、河流/以及一尊小小的泥佛空出/沉思默想的位置

因为诗人阐释了真实世界里的事物,事物就在两个层面上同时接受魔术和理性。诗歌的相似性认识能力给予宗教象征以现时性的活力,使作为观念的象征事物产生新的叙事性功能。在藏传佛教的想象的共同体内,这些相似性不是一种主观的话语,对于所有运用这种象征与符号、信奉这样的信念的人,它们是一系列具有共同含义的话语。

当然古马的诗歌修辞学更多的不是来自于严肃的宗教象征知识,而是来自于活的民间传统。是民间传统,尤其是民谣给予古老的信念以活泼的叙事性。燎原指出过古马诗歌中的这一西部民谣资源的意义——民谣式的叙事、民谣式的想象力和它的“喜乐性”,“古马就是这样解化着前西部诗歌形体上的巨大块垒,犹如将之前西部诗人喻象中辉煌的大太阳,收聚为少年手中一颗神奇的钻石”,古马有了从民间歌谣中获取的一种诗歌法术,他才会获得一种特殊的艺术转换能力,一种本土性象征主义的视野。他的《情歌》也是本土象征与个体修辞学的结合,它既是个人的修辞想象,也是整个想象的共同体所能够感知与认同的。它具备一首圣歌的象征形式和个人的世俗情感的融合。在某种意义上,象征形式往往升华了世俗化的情感,这是传统民歌所拥有的一种修辞秘密。

有一只鼓风的牛皮风箱/有一片着火的火烧云/有一口烧黑的铁锅/有三座支锅的雪山/有天和地/有我和你

人的日常生活情境与自然景观特有的混合:牛皮风箱和火烧云,一口铁锅和三座雪山,最终是天和地、我和你的结合。象征秩序通过类比关系把男女之间的世俗关系神圣化和神话化了。活的隐喻叙述与神话般的预言是同一种诗歌的释义学。古马一首诗《河西走廊的风》的题记说:“我的趣味是在历史经线与现实纬线相交的无数个点上,确认自己的一滴热血。”对诗人来说,这些点既散布在地域性的事物中,也同样沉积在语言的各种象征资源之中。《锁阳城》开篇这样写道:

河两岸的胡杨树以及夜晚闪烁的灯火/是她带到远方的儿女和珠宝

这里的象征等式是,水=女人,树木与灯火=女人的儿女与珠宝,而古城在这种象征的叙事中显然就是一个被遗弃的男人。诗人既能够让象征的事物继续接受幻视能力的检验,让事物的象征意义向新的经验世界延伸,也能够使事物接受想象力的阐释,并且使它向活的隐喻敞开。《深夜,火车穿过草原》就处理了这种异己于象征世界的事物:

空气微微震动/远处高山上的雪线往下紧跑了几米/好像是闻风而动的神在那儿了望/喘着粗气爬坡的黑火车/把月亮的行李从左肩换到右肩/天就亮了

下面的结尾写到“一条淌银的小河”把梦的“一半给火车带走”,事实上,在更广大的领域里,象征巳经不是一个完整自足的世界,而是一片废墟,就像火车穿过牛羊、雪山和日月的世界。诗人面临着如何处理象征方式与去象征化的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古马的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希望:消失的可以是过去时代的象征符号,但不是象征现象或象征行为,不是寻求事物之间语义联系的能力。

当这样的想象的共同体解体,当话语的普遍认同的符号与象征消失,诗歌语言也分解为个人的话语。在某种程度上,诗歌语言既是个人的语言,意味着交流的困难、普遍象征符号的死亡,导致的一种近似于精神分裂者的语言,一种不连续、断裂和饶舌的语言,诗歌的写作与阅读似乎成为一种精神分裂者之间的困难的对话。它特有的困难在于相互矛盾的话语动机:诗的话语突出的特征是建构一种个人的修辞学,同时诗歌写作也意味着对一种普遍语言的寻找和期待。我们在诗歌写作的语言中,面临着的是一种成为疑难的普遍语言,一种前语言或后语言,或者说,一种变形的语言,在含混与清楚之间摇摆,在意义的缝隙中穿行。诗歌写作似乎在用一种陈旧的词语创造出一种新语言,在普遍语言即象征语言消失之后,创造出话语秩序,创造出对意义新的感知方式。

对于诗人们来说,他们诗歌写作中的饶舌、不连续和断裂似乎是想象的共同体的解体所致,一种普遍的象征语言的语义资源的枯竭造成了诗歌写作语义上的暧昧,诗人的写作由从前可以依赖的话语共同体不得不转向个人的修辞学。而对于现代社会这个由新闻语言所形成的话语共同体来说,他们只有通过诗人话语的空隙才能对此略有所闻。生活在西部的诗人古马在《忘记》一诗中提出的一个有趣问题是:“谁来为我们计算我们决定忘记得付出的代价?”

有一粒盐,不再去想和一条鱼结伴游走的海洋/有一滴露水、一声鸟鸣、一缕阳光/真的可以淡忘与一个人或者一个世界相关的一切了/是的,一颗星正在教我忘记/教我如何独自摆脱全部的黑暗

但所有“一”让我忘记的并不都等于零/瞧,我描画的一棵洋葱/它能够说出你栽种在地球以外的水仙的品性

从“一粒盐”固化于自身,不再想象海和它所邻近与相似之物,到“一棵洋葱”最终说出“水仙的品性”,古马诗歌的话语已经在从象征向寓言化的方向转换,他不得不以寓言的形式面对象征的衰落。《忘记》可以作为记忆的寓言来解读:在社会心理的层面上,遗忘和记忆一直是一个纠缠着内心生活和伦理情感的无法医治的疾患。看到这样的诗歌时我觉得病痛被分担了,在道德情感甚至内心生活本身就像是一种隐疾的语境中,诗人小心翼翼地试图说出某种我们决定暂时或永久遗忘的东西。“有一粒盐,不再去想和一条鱼结伴游走的海洋”,这样的句子会在某个时刻触痛一个人。每个人不就是这样的一粒盐?随着生活的固化,一个人和似乎不能分离的事物、不能忘记的事物分开了。古马的诗歌里透露出对我们“决定忘记”这样的现象轻微的谴责,同时他的诗里也包含着理解“不再去想”的仁慈。为了理智地生活下去,我们“决定忘记”许多生活的细节与底细。是的,如果我们总是盯住记忆中那些脆弱与无辜的时刻,你怎么能够继续生活下去?我们时代另一个作家宁肯在他的小说里曾经探讨过同样的问题:我们决定忘记的不是记忆中的某些事件和事物,而是忘记和芟除记忆之物中的情感。我们不再受到它梦一般的惊扰,使我们的记忆成为忘记的形式。

然而古马这里所写的是另一种形式、另一功能的忘记:一滴露水、一声鸟鸣、一缕阳光,它们是美好事物和神秘秩序在凡俗事物中的现身,是具有安慰功能的事物,它能够让我们忘记。这是古老的物我两忘:让一个微不足道的事物或细节的世界扩展为整个世界。由事物的单体化或固化所造成的忘记被克服了,事物恢复了普遍的联系,而忘记和记忆就不再有矛盾,它意味着心智和道德的康复。被现代社会所忽略的事物与感受,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古马的诗歌中获得了幸运的存在。他的诗歌保持着象征,也透露出从象征转向寓言的精神过程,同时他正在把某种话语共同体的想象力引人个人的修辞学。

原载《读书》2005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是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散文精选集。共分六辑:《碗里乾坤大》围绕食物这一主题,展现亲情、友情、国情和旅情;《等待国旗的人》通过讲述作者在异乡邂逅朋友的故事,写出笑中有泪的众生百态;《寸寸土地皆故事》写出了异国异乡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令人惊叹的奇风异俗、令人惊愕的丑恶人性、令人惊喜的温暖人情;《人间乐土》中收入的是一些趣味盎然的小故事,喜怒哀乐、美丑善恶,尽收笔下;《昙花的哲学》通过玲珑细致的小品文,看生活、写生活,其中不乏子女教育等问题;《甜咸人生》中的小品文亦庄亦谐地带出了作者的人生信念与生活哲理,颇有绵里藏针的苦心和“糖霜裹黄连”的创作旨意。
  • 奔跑的37℃男人

    奔跑的37℃男人

    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份散文随笔与时评作品,也是作者在30岁来临之前,为自己献上的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被称为“80后男孩的青春记忆”。为什么自称为“奔跑的37℃男人”?作者张吟丰认为自己凡事要“保持37℃的理性和沉稳,不让38℃的高热烧昏头脑,也不让36℃的冷漠封闭自己”,“而奔跑,又恰是人生的一种姿势,是激情的体现和写照,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尊重,是对生活最为炽烈和深沉的爱”,于是便有了这本集子的问世。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穆时英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穆时英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描素的这些声音,这些脸,这些错杂的街头风景,全是熟极了的。
  •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文学结束了一体化的文学时代而走向了多元发展,作家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取向迅速分化,小说的叙事艺术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本书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主要探讨“文革”后中国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间的复杂纠结联系,即作家的不同文化立场如何决定了他们的不同审美选择与叙事艺术,其叙事艺术又以何种方式、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化立场的表达。通过对中国当代不同作家创作群体和代表性作家的研究,本书勾勒出了“文革”后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理清了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的整体形貌与个体差异,并就有争议的当代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了及时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
  • 自然课

    自然课

    本书《自然课》是彝族青年散文家吉布鹰升的生态散文集,有着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民族风。作者以瓷实的文字,展现大凉山地区独有的美丽传说,纯朴的当地人,以及令人神往的自然风光。文字间透漏着“自我精神的回归”的哲学韵味。作品对生态环境、社会转型期村庄的变迁,以及当代彝族人的生存境况十分关注。
热门推荐
  • 系统穿越之女配逆袭记

    系统穿越之女配逆袭记

    豪门大小姐洛忆琴是家中所有人的手心宝,天生病罐子的她深知人情冷暖及亲情可贵。偶然得一系统,为了亲人,也为了生存,她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这寂寥任务世界,还好,一路有他……
  • 慕少你的马甲掉了

    慕少你的马甲掉了

    (正文完结番外火热连载中~新文《快穿黑化:病娇男神,甜炸了》求支持~~)前世她被设计陷害,被父亲赶出家门流离海外惨死。重生回到那一夜,得到空间的她开始种植美味蔬果、价值连城的药草,开网店、做直播、写文、虐渣男贱女,重新收获美满家庭……而在她成为知名作者兼主播,创立了国际知名的美食品牌后,竟然发现,小包子的父亲另有其人??“慕少,你居然看直播??她是谁啊?”某人微微一笑,“我老婆!”
  • 你细品这神豪日子

    你细品这神豪日子

    人活于世,神豪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话你品,你细品!
  • 离音未央

    离音未央

    她曾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是,一个连自己思想都无法完全左右的实验品,怎样掌控自己的命运···暮色湮灭辉煌,寒霜初降,离音未央
  • 万界我最牛

    万界我最牛

    一心想当咸鱼的顾逸阳觉醒了一个奇特的武灵,咸鱼的生活彻底和他说拜拜。征战万界,缔造永恒,成就不朽传说。某天才:“我是双生武灵。”顾逸阳一脸不屑,头顶出现十只武灵。“我有一只极品契约生物。”顾逸阳身后十只极品契约生物一一现身。“哼,别跟小爷比,否则你会怀疑人生。”顾逸阳语录。
  • 一米之城,且听风雨

    一米之城,且听风雨

    一个神秘的族群,拥有着无法估测的力量,为了尊严,为了复仇,为了那至高的权力,她带着族人的野心,重返了尘世,展开了一段乱世传奇。失去了灵力的她,她恨,恨他的欺骗,恨自己的愚笨,竟然,竟然让她失去了一切,那么多对她一直尊敬的族人们,都是因为她才丢失了性命,难道她就能安心的活下去吗?换了一个身份,她能扭转乾坤吗?她曾说过:“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她也曾说:“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为了自己的真心而去角逐,一米之城,只给了她一米的阳光,看她如何静听风雨。
  • 守护者联盟之末日战场

    守护者联盟之末日战场

    当太阳罢工,人类将何去何从?末世前的人类在被政府封锁消息情景下,却不知自己在进行着最后的狂欢。面对机器人、人造人、乃至基因编辑生物的竞争,人类能否顺利大逃亡。殊不知,还有外星生物的冲击,而谁又将会挺身而出,守护岌岌可危的地球。因此,以守护地球为己任,来自不同种族甚至不同星球的英雄,组成的守护者联盟又应运而生。
  • 给你插上梦的翅膀:情商教育的100个哲理故事

    给你插上梦的翅膀:情商教育的100个哲理故事

    本书汇集了100个涉及情商教育的经典故事,分为“水温够了茶自香”、“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别让心智老去”、“播撒美丽,收获幸福”、“简单处理危机”等七辑。
  • 无良少庄主

    无良少庄主

    这怪人是从哪冒出来的?别碍着本姑娘的事,打哪来回哪去吧你!可是——孽缘哟!第一次相遇,他是防她跟防贼似的小小下人;第二次相遇,他成了带她游览湖光山色的傅庄总管;第三次相遇,他直接晋升为与她联姻的傅庄当家!这个三级跳可真是吓煞她也!令她一张媚惑众生的假面具都快戴不住了!更要命的是自己居然会心头小鹿乱撞!这可怎么行!从来她心里就只有一个男人啊——一个让她初尝温暖、赋予她二次生命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华灼天下

    华灼天下

    一入侯门深似海,深宫如牢,她却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步一步走进。本是豆蔻年华,清淡女子,无奈将青春与自由圈入红砖绿瓦。他幸为她夫,相许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生生将她送入冷宫。他许诺,护她一生,却在最后的国家与她的选择中,抛弃了她。他爱她,默默护她,却是终究不能得她心。国破家亡,身系无上使命,奈何待她知晓如迷身世时,已是身不由己,选择爱人还是国家,成全天下还是自己。爱或者恨、情或者义、得或者失、去或者留。硝烟弥漫,舍掉富贵与繁华,踏上战场,敢把帝王拉下马。那一年,她的笑靥惹了春风,于是红了殷桃,绿了芭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看女子孟于归演绎传奇,凤凰于飞,华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