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8600000029

第29章 伤寒明理论(5)

伤寒自利,何以明之?自利者,有不经攻下,自然溏泄者,谓之自利也。伤寒自利多种,须知冷热虚实,消息投汤,无致失差。杂病自利,多责为寒。伤寒下利,多由协热,其与杂病有以异也。表邪传里,里虚协热则利,不应下而便攻之,内虚协热遂利,是皆协热也。又合病家,皆作自利。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黄芩汤主之。阳明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大承气汤主之。三者皆合病下利,一者发表,一者攻里,一者和解。所以不同者,盖六经以太阳阳明为表,少阳太阴为在半表半里,少阴厥阴为在里。太阳阳明合病为在表者也,虽曰下利,必发散经中邪气而后已,故与葛根汤以汗之。太阳与少阳合病,为在半表半里者也,虽曰下利,必和解表里之邪而后已,故与黄芩汤以散之。阳明少阴(少阳)合病,为少阳邪气入府者也,虽曰下利,必遂去胃中之实而后已,故与承气汤以下之。是三者所以有异也。下利家,何以明其寒热耶?且自利不渴属太阴,以其藏寒故也。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也,故大便溏,小便自可者,此为有热。自利,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此为有寒。恶寒脉微,自利清谷,此为有寒。发热后重,泄色黄赤,此为有热,皆可理其寒热也。凡腹中痛,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自利家,身凉脉小为顺,身热脉大为逆。少阴病,脉紧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此为欲解。下利,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是知下利脉大为逆,而脉小为顺也。自利宜若可温,理中、白通诸四逆辈皆温藏止利之剂。又有肠胃有积结,与下焦客邪,皆温剂不能止之,必也或攻泄之或分利之而后已。经曰: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宜赤石脂禹馀粮汤。复不止,当利其小便,是泄在下焦,渗泄而聚利者也。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与下利三部皆平,按之心下鞕,或脉沉而滑,或不欲食而语,或差后至年月日复发,此数者,皆肠胃有积结,而须攻泄者也。《内经》有曰:大热内结,注泄不止,热宜寒疗,结伏须除,以寒下之,结散利止。大寒凝内,久利泄溏,愈而复发,绵历岁年,以热下之,寒去利止,谓之通因通用。下利虽有表证,又不可发汗,以下利为邪气内攻,走津液而胃虚也,故经曰:下利,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者是矣。大抵下利脱气至急,五夺之中此为甚者。其或邪盛正虚,邪壅正气下脱,多下利而死。何以言之?经曰:下利日十馀行,脉反实者,死。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直视语,下利者,死。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脉不还,死。少阴病,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此数者,皆邪壅正气下脱而死者也。《金匮要略》曰:六府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藏气绝于内者,利下不禁。呜呼!疾成而后药,虽神医不可为已。气既脱矣,孰能治之?

筋惕肉第四十四

伤寒筋惕肉,何以明之?伤寒,头痛身疼,恶寒发热者,必然之证也。其于筋惕肉,非常常有之者,必待发汗过多亡阳,则有之矣。《内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发汗过多,津液枯少,阳气太虚,筋肉失所养,故惕惕然而跳,然而动也。太阳病,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大青龙汤。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即是观之,筋惕肉由发汗多亡阳,阳虚可见矣。兹虽逆也,止于发汗亡阳而表虚,治以温经益阳则可矣。或因吐、下、发汗,表里俱虚而有此状者,又非若但发汗后所可同也。经曰: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筋脉动惕者,久而成痿,此为逆之甚者也。太阳病,发汗,复下之,后表里俱虚,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者,难治。兹为逆之甚者也。发汗、吐、下,庸可忽诸?

热入血室第四十五

伤寒热入血室,何以明之?室者,屋室也,谓可以停止之处。人身之血室者,荣血停止之所,经脉留会之处,即冲脉是也。冲脉者,奇经八脉之一脉也。起于肾,下出于气冲,并足阳明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为十二经脉之海。

王冰曰:冲为血海。言诸经之血,朝会于此。男子则运行生精,女子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内经》曰:任脉通,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者是也。王冰曰:阴静海满而去血。谓冲脉盛为海满也,即是观之,冲是血室可知矣。伤寒之邪,妇人则随经而入,男子由阳明而传,以冲之脉与少阴之络起于肾。女子感邪,太阳随经便得而入。冲之经并足阳明,男子阳明内热,方得而入也。冲之得热,血必妄行,在男子则下血、语,在妇人则月水适来。阳明病,下血语,此为热入血室者,斯盖言男子,不止谓妇人而言也。妇人伤寒,经水适来与经水适断者,皆以经气所虚,宫室不关,邪得乘虚而入。《针经》有言曰:邪气不得其虚,不能独伤人者是矣。妇人热入血室,有须治而愈者,有不须治而愈者,又各不同也。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和,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语者,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与其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二者是须治而愈者也。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则明了,暮则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是不须治而愈者也。

语为病邪之甚者,何不须治而愈耶?且胸胁满,如结胸,语,是邪气留结于胸胁而不去者,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寒热如疟,发作有时者,是血结而不行者,须小柴胡汤散之。二者既有留邪,必须治之可也。若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语,此则经水既来,以里无留邪,但不妄犯,热随血散,必自愈。经曰:血自下,下者愈。故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所谓妄犯者,谓恐以语为阳明内实攻之,犯其胃气也。此无胸胁之邪,恐刺期门犯其中焦也。此无血结,恐与小柴胡汤犯其上焦也。小柴胡汤解散,则动卫气,卫出上焦,动卫气是犯上焦也。刺期门,则动荣气,荣出中焦,动荣气是犯中焦也。《脉经》有曰: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岂谓药不谓针耶?此其是欤?

发黄第四十六

伤寒发黄,何以明之?经曰:湿热相交,民当病瘅。瘅者,黄也,单阳而无阴者也。伤寒至于发黄,为疾之甚也。

湿也,热也,甚者则发黄。内热已盛,复被火者,亦发黄也。

邪风被火热,两阳相熏灼,其身必发黄。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是由内有热而被火,致发黄者也。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必发黄,是由阳明热盛致发黄者也。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是由寒湿致发黄者也。湿亦令黄也,热亦令黄也,其能辩之乎?二者非止根本来有异,而色泽亦自不同。湿家之黄也,身黄如似熏,黄虽黄,而色暗不明也。至于热盛之黄也,必身黄如橘子色,甚者勃勃出染着衣,正黄如柏,是其正黄色也。由是观之,湿之与热,岂不异哉?大抵黄家属太阴。太阴者,脾之经也。脾者,土。黄,土色也。脾经为湿热蒸之,则色见于外,必发身黄。经曰: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者是矣。热虽内盛,若已,自汗出,小便利者,则不能发黄。必也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黄家为热盛,而治法亦自有殊。伤寒八九日,身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少腹满者,茵陈蒿汤主之,此欲泄涤其热也。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此欲解散其热也。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此欲解散其热也。

此数者,泄涤解散乃为之不同,亦皆折火彻热之剂也。一或身黄,脉沉结,少腹鞕而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又为畜血在下焦使之黄也,必须抵当汤下之而愈。黄家既是病之已极,是以有不治之者多矣。非止寸口近掌无脉,鼻气出冷,为不治之疾。又若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是为心绝。环口黧黑,柔汗发黄,是为脾绝,皆不治之诊。医者更详视之。

发狂第四十七

伤寒发狂,何以明之?狂者,猖狂也,谓其不宁也。《难经》曰:狂之始发也,少卧不饥,而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贵倨也,妄笑好歌乐也,妄行走不休也。狂家所起,皆阳盛致然。《内经》曰:阴不胜其阳,脉留薄疾,并乃狂也。又曰: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瘖。《难经》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脉经》曰: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病源》曰:阳邪并于阳则狂,阴邪并于阴则癫。即诸经之狂,为阳盛也明矣。又阳明之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其所上之处,皆非素能者,是谓阳邪并于阳明也。伤寒热毒在胃,并于心藏,使神不宁而志不定,遂发狂也。伤寒至于发狂,为邪热至极也,非大吐下则不能已。又有热在下焦,其人如狂者。经曰:热入膀胱,其人如狂。谓之如狂,则未至于狂,但卧起不安尔。具或狂言,目反直视,又为肾之绝。汗出辄复热,狂言不能食,又为失志,死。若此则殆,非药石之所及,是为真病焉。

霍乱第四十八

伤寒霍乱,何以明之?上吐而下利,挥霍而撩乱是也。

邪在上焦者,但吐而不利。邪在下焦者,但利而不吐。若邪在中焦,胃气不治,为邪所伤,使阴阳乖隔,遂上吐而下利。

若止呕吐而利,经止谓之吐利。必也上吐下利,躁扰烦乱,乃谓之霍乱,其与但称吐利者有以异也。伤寒吐利者,邪气所伤。霍乱吐利者,饮食所伤也。其有兼伤寒之邪,内外不和者,加之头痛发热而吐利也。经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是霍乱兼伤寒者也。霍乱,头痛发热,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圆主之。以其中焦失治,阴阳乖隔,必有偏之者。偏阳则多热,偏阴则多寒。许仁则曰:病有干霍乱,有湿霍乱。干霍乱死者多,湿霍乱死者少。盖吐利则所伤之物得以出泄,虽霍乱甚,则止于胃中水谷泄尽则止矣,所以死者少。及其干霍乱而死多者,以其上不得吐,下不得利,则所伤之物不得出泄,壅闭正气,关隔阴阳,烦扰闷乱,躁无所安,喘胀干霍乱而死。呜呼!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者,岂得致霍乱耶?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丧身之由实自致尔。

畜血第四十九

伤寒畜血,何以明之?畜血者,血在下焦,结聚而不行,畜积而不散者是也。血菀于上而吐血者,谓之薄厥。留于下而瘀者,谓之畜血。此由太阳随经,瘀热在里,血为热所抟结而不行,畜于下焦之所致。经曰: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者是也。大抵看伤寒,必先观两目,次看口舌,然后自心下至少腹,以手摄按之,觉有满鞕者,则当审而治之。如少腹觉有鞕满,便当问其小便。若小便不利者,则是津液留结,可利小便。若小便自利者,则是畜血之证,可下瘀血。经曰: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又曰: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皆须抵当圆下之愈。阳明证,其人喜忘,屎虽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亦是畜血之证。畜血于下,所以如狂者,经所谓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者是也。血瘀于下,所以喜忘者,《内经》曰血并于下,乱而喜忘者是也。二者若有其一,则为畜血证明矣。畜血之证,又有轻重焉。如狂也,喜忘也,皆畜血之甚者,须抵当汤圆以下之。如外已解,但少腹急结者,则为畜血之轻也,须桃仁承气汤以利之。医之妙者何也?在乎识形证,明脉息,晓虚实,知传变。其于形证之明者,众人所共识,又何以见其妙?必也形证之参差,众人所未识,独先识之,乃所以为妙。且如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有瘀血,抵当汤主之。

当不大便六七日之际,又无喜忘、如狂之证,亦无少腹鞕满之候,当是之时,与承气汤下者多矣。独能处以抵当汤下之者,是为医之妙者也。若是者,何以知其有畜血也?且脉浮而数,浮则伤气,数则伤血,热客于气则脉浮,热客于血则脉数。因下之后,浮数俱去则已。若下之后,数去,其脉但浮者,则荣血间热去,而卫气间热在矣。为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也。及下之后,浮脉去而数不解者,则卫气间热去,而荣血间热在矣。热气合并,迫血下行,胃虚协热,消谷善饥,血至下焦,若下不止,则血得以去泄,必便脓血也。若不大便六七日,则血不得出泄,必畜在下焦为瘀血,是须抵当汤下之。此实疾证之奇异,医法之玄微,能审诸此者,真妙医也。

劳复第五十

伤寒劳复,何以明之?劳,为劳动之劳,复,为再发也。

是伤寒差后,因劳动再发者是也。伤寒新差后,血气未平,馀热未尽,劳动其热,热气还经络,遂复发也。此有二种,一者因劳动外伤,二者因饮食内伤。其劳动外伤者,非止强力摇体、持重远行之劳,至于梳头洗面则动气,忧悲思虑则劳神,皆能复也,况其过用者乎?其饮食内伤者,为多食则遗,食肉则复者也。《内经》曰:热病已愈,而时有遗者,何也?

以热甚而强食之。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薄,两阳相合,故有所遗。经曰:病已差,尚微烦,设不了了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令微烦,损谷则愈。夫伤寒邪气之传,自表至里,有次第焉。发汗、吐、下,自轻至重,有等差焉。又其劳复则不然。见其邪气之复来也,必迎夺之,不待其传也。经曰: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加大黄。且枳实栀子豉汤则吐之,岂待虚烦懊之证?

加大黄则下之,岂待腹满语之候?经曰:伤寒差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亦是便要拆其邪也。盖伤寒之邪,自外入也。劳复之邪,自内发也。发汗、吐、下,随宜施用焉。呜呼!劳复也,食复也,诸劳皆可,及御内则死矣。若男女相易,则为阴阳易。其不易自病者,谓之女劳复,以其内损真气,外动邪热,真虚邪盛,则不可治矣。昔督邮顾子献,不以华敷之诊为信,临死致有出舌数寸之状。由此观之,岂不与后人为鉴诫哉?

同类推荐
  •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文章写作精义,体大思精,笼罩群言。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翻译。题解旨在概括提示该篇之主要内容和重要歧疑,使读者明确其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存在问题的症结;注释力求简洁准确;翻译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重在贯通前后文意。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世说新语译注

    世说新语译注

    《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的志人小说的名著,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所记人物故事,上起于秦末,下至南朝宋,但绝大部分篇幅记的是东汉末至刘宋初近三丰百年间的人和事。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和《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世说新语》作了典范的论述。作者以鲁迅的论述为指导思想,对《世说新语》作了全面详尽的阐释和译注,以方便读者阅读。
  • 增广贤文全鉴(典藏诵读版)

    增广贤文全鉴(典藏诵读版)

    《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具有十分丰富的知识性。本书收录了《增广贤文》的原文,逐句作解注释,并加以典型事例分析,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贤文的真谛。
  • 四库全书——难经

    四库全书——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热门推荐
  • 大明游侠传之杜红叶

    大明游侠传之杜红叶

    他叫红叶,江湖上有名的第一杀手,现在他即将去要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这个人怎么回事啊

    这个人怎么回事啊

    “救命啊!”一位中年男人叫着,白杰一脚将男人的胸膛踩了一个洞“斩断我手的时候可没这么惨啊!”
  • 神奇的卡牌

    神奇的卡牌

    一副神奇的卡牌,谁拥有谁就会改变命运。李一凡,一名很普通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下得到了这一副神奇的卡牌中的几张卡牌,改变了他原本很平凡的命运。PS:还没上大学的禁止阅读。
  • 王的爱妃要出逃

    王的爱妃要出逃

    蒋沉醉的声音不争气的打着颤!黎千年仍然没有因为她的话、她的恐惧而停下,一直走到她身边,将她拦腰抱起,往卧室走去。“要干什么?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因为他强烈的占有欲,不惜逼得她跳楼。后悔为时已晚,那个他深爱的女子已经穿越了千年,只是在那千年之前的悠冷王朝,青楼是她的魂归之处。
  • 千古遗恨

    千古遗恨

    千古岁月,自由穿梭。一路坎坷,终成正果。修自己的道,任后人评说。练自己的武,哪怕误入歧途。手掌时之大道,千万时之分身,我即不死不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能联系十年后

    我能联系十年后

    我是一名高中生。我联系上了十年后的自己。我得知十年后的自己竟然一事无成。我从现在开始改变未来。……未来有危险,我趋吉避凶!未来有机遇,我提前夺取!未来有遗憾,我提前避免!最不能忍受的,是十年后的自己还单身,叔能忍,婶不能忍!
  • 传承者说

    传承者说

    世有先贤,而后有传承者。先贤常有,而传承者不常有。故虽有先贤,祗辱于传承者之手,颓没于春秋之间,不以贤名也。贤之传承者,或偏或倚,鲜有青出于蓝者。非贤不传,乃承者不承,或不能后传也。故先贤之贤能不外见,越千年,及其贤能渐没,其名也衰,安求其有传承者。承之不以其道,传之不能尽其材,名之而不能见其能,执卷而观天下,曰:“华夏有贤,然其无承也!”呜呼!其真无传承邪?其真不知(以何)传承也!
  • 听不见·花落

    听不见·花落

    她叫季沫,如寂寞。经历了生死离别,爱恨情仇。生活总是充满矛盾体。季沫不擅长撒谎,但擅长沉默。她不知道怎么该把生活进行下去,不知道她的动力源于哪里。有时候只是仅仅的不甘心,不甘心失去的一切,不甘心承受太多痛苦……她想像小米粒一样快乐,像莫冉一样苛刻,像零一样自在……但她是季沫,她永远不会成为别人的影子。她必须将生活进行下去,失去一切都好。
  • 我的天才吸血鬼女友

    我的天才吸血鬼女友

    神秘的学生,神秘的身份。来吧,请喝光我的血。【宝宝第一次写这种玛丽苏的文,因为听说现在玛丽苏的文比较多人看,而且这纯属宝宝考试的时候YY出来的,不喜欢的话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