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浙江金华兰溪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出生于江苏如皋,清圣祖康熙十九年(1680年)卒于浙江杭州。李渔生卒时间跨越明末清初,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学家和文化名人。李渔人生阅历丰富,亦文亦商而且多才多艺,一辈子在学林艺苑勤苦耕耘,涉足的社会现实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戏曲、小说、诗歌、词、散文、篆刻、书法、绘画、音乐、历史、建筑、装潢、工艺美术、服装设计、园林、旅游、餐饮、医学、美容、养生、印刷、出版、营销等,特别是在文学艺术方面,给后人留下了以数百万字计的作品和专著,在许多问题上都显露出不同凡响的真知灼见,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乃至传统审美文化的构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渔的文学思想主要贯穿并且体现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其内含的审美文化意蕴辐射到文学和文化的诸多方面,所做出的审美文化贡献不仅充实了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宝库,而且为后世文学和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博得了世人的充分肯定和称誉。迄今为止,关于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论文达600篇左右,出版专著10余部。例如:茅国权、柳存仁著《李渔》(美国,1977年),埃里克·亨利著《中国娱乐·李渔的戏剧》(美国,1980年),杜书瀛著《论李渔的戏剧美学》(1982年),黄强著《李渔研究》(1996年),张晓军著《李渔创作论稿》(1997年),沈新林著《李渔新论》(1997年),杜书瀛著《李渔美学思想研究》(1998年),沈新林著《李渔评传》(1998年),俞为民著《李渔评传》(1998年),郭英德著《李渔》(1999年),赵文卿、李彩标编《李渔研究》(2000年),胡元翎著《李渔小说戏曲研究》(2004年),黄果泉著《雅俗之间:李渔的文化人格与文学思想研究》(2004年),骆兵著《李渔的通俗文学理论与创作研究》(2004年),万晴川著《风流道学:李渔传》(2005年)等等。有关李渔文学思想研究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蒋星煜先生、俞为民先生等侧重褒扬性评价李渔的戏曲理论。二是吴国钦先生等侧重批评性评价李渔的戏曲理论与创作的关系。三是沈新林先生等侧重褒扬性评价李渔的戏曲创作。四是廖奔先生、刘彦君先生等侧重结合李渔的戏曲创作与人格有褒有贬的评价李渔。五是王汝梅先生、张羽先生等侧重褒扬性评价李渔的小说理论。六是萧欣桥先生等侧重褒扬性评价李渔的小说创作。七是欧阳代发先生、万晴川先生等侧重结合李渔的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有褒有贬地评价李渔。
当前,关于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研究总体趋势和特点是:第一,研究领域日益宽广,除了李渔小说、戏曲理论与创作本身之外,已经扩大并且深入到李渔小说、戏曲理论与创作相互之间的关系,李渔的小说、戏曲理论与创作同他人(如王实甫、汤显祖、冯梦龙、凌濛初、金圣叹、孔尚任、曹雪芹、纪晓岚等)的小说、戏曲理论与创作等相互之间的关系,版本的校雠、作品的考证,作品的流传,作品的禁毁,作品与社会、出版、园林、中医、建筑的关系等等。第二,研究方法更加多样,除了采用美学的和历史的方法之外,还采用了比较文学的方法(如与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世阿弥、歌舞伎等进行比较)、系统论的方法、叙事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神话批评的方法等等。第三、研究人员由中国到外国。如日本(如伊藤漱平、冈晴夫等)、美国(如韩南等)、德国(如马汉茂等)、俄罗斯(如华克生等)、韩国(如朴泓俊等)等国家都有研究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学者。
但是,综观上述研究,笔者认为,对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研究并未穷尽,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深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领域尚待拓展。人们对李渔的戏曲、小说研究比较深广,论文数量比较多,但是,对李渔的诗歌、词、尤其是散文研究比较薄弱,论文数量比较少,尚难以全面而客观地评价李渔及其文学成就,特别是李渔在诗、词、散文领域的真实地位;二是研究角度有待调整。人们对李渔全部文学创作的审美文化价值和审美文化蕴涵的综合性研究还不够。李渔的亦文亦商而且颇具争议的传奇人生、李渔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撰著经历、尤其是李渔文学创作的审美文化旨趣,从根本上来看,是一种中国古代社会审美领域里的文化现象,受到明清易代和学术思想变革中的传统审美文化的浓烈熏陶,以及萌芽发育中的近代审美文化的深刻影响。笔者曾经于2004年出版了《李渔的通俗文学理论与创作研究》一书,着重从通俗文学的角度论述李渔的戏曲、小说创作与理论,因此,本书将扩大研究视野,转换研究视角,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切入,进一步全面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李渔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在中国审美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意义和价值,从而对李渔的文学思想辐射下的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作一种崭新的揭示、剖析与阐述,以期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更加纵深而全面地把握李渔的文学思想,也为更加整体地认识与正确地评价李渔提供新的补充、借鉴与参考。
具体而言,本书将以李渔的文学思想为审视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立足点,以李渔的戏曲、小说、诗歌、词、散文等创作和理论及其审美文化内蕴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学术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及其审美文化内蕴的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李渔文学思想的真谛,为客观评价李渔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成就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对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审美文化价值和审美文化蕴涵的综合性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正确地认识李渔、李渔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撰著经历、尤其是李渔的文学创作旨趣和审美文化价值取向,正确地认识传统审美文化对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撰著的决定性作用,发现李渔取得有目共睹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成就的终极传统审美文化根源,从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中内置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核心价值观念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李渔的文学思想当中获得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审美文化的有益思想启迪。三是以上述研究为基础,进而在审美文化的历史意义上,可以籍此为拓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在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上,可以籍此为创新、发展与繁荣中国当代的文学艺术提供新的可资借鉴的对象;在审美文化的创造意义上,可以籍此向文学艺术家提出新的更高的具备必要的审美文化素养和深厚的审美文化功底要求,有效地提升中国当代的文学艺术的审美文化品位;在审美文化的接受意义上,可以籍此通过审美文化接受活动开启民智,通过对真善美的认识塑造人们的灵魂,在审美文化的接受过程中传承文学艺术的民族风格、彰显文学艺术的民族气派;在审美文化的理论意义上,可以籍此为建构中国审美文化理论体系提供必需的思想资源。
本书研究主要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充分占有和研读李渔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客观评价李渔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尤其是李渔文学创作的良莠瑕瑜,及其蕴涵的审美文化价值取向的积极意义。采用例证法,联系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实际进行阐析,注意挖掘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历史根源以及影响,并阐明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意识和文化价值,揭示李渔文学思想对于构建传统审美文化大厦的现实功能。采用阐释学方法,揭示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基本策略和理念旨趣;采用比较的方法,论述李渔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与他人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的个性化表达的异同,及其在审美文化精神传承方面的对立、错位、偏离、发展、突破、创新等等。在研究过程当中把文学史与思想史、文学表述与理论阐释、文献资料和史实考辨、文本阐述与时代氛围结合起来,尽量做到有总有分、有述有论、有考有辨、有征有断,通过对具体作品和理论的探讨,在文学创获、文学思想和审美文化三个层面,充分体现实事求是、辩证分析的科学精神。
本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主要在于:一是诠释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审美文化意蕴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二是诠释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基本策略、审美意识和文化取向与时代审美文化转型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三是在前人较少涉猎的李渔的诗、词、散文创作领域进行开掘,揭示其审美文化意蕴、价值和意义。四是全面而客观地评价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在改变人们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审美文化态度、提升人们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审美文化品质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本书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在于:从李渔的宏观、整体而全面的文学思想入手,切入李渔的微观、局部而具体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文本,一是认为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审美文化意蕴受到古代传统审美文化和明清学术思想转型时期审美文化的双重影响,与此同时,也取决于李渔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理念。二是认为李渔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价值指向对广大市民百姓的艺术旨趣、审美情感、伦理道德、文化精神、生存方式诸方面有所引导、重构和超越,故此引发了人们长期的褒贬争议。三是认为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审美文化意蕴充满个性化表达风格,具有难能可贵的近代审美文化价值趋向,对现今创新、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四是认为当今人们理应重新对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进行更加客观而准确的判断与评价,批判地继承和弘扬李渔留给后人宝贵的审美文化遗产。
本书将立足对李渔的文学思想的把握,以审美文化为衡量标准,按照文学体裁的分类原则,对李渔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从全面阐释导入局部分析研究。整体论述结构主要从以下十个方面予以平行安排:第一章从李渔的命名艺术切入,阐述李渔的文学思想蕴含的审美文化理念。第二章以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为背景,阐述李渔戏曲创作内置的审美意识蕴涵和文化价值取向。第三、四章以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生成为参照系,阐述李渔戏曲理论内置的审美意识蕴涵和文化价值取向。第五章以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为背景,阐述李渔小说创作内置的审美意识蕴涵和文化价值取向。第六章以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为背景,阐述李渔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内置的审美意识蕴涵和文化价值取向。第七章以中国古代词的创作为背景,阐述李渔词创作和词论内置的审美意识蕴涵和文化价值取向。第八章以中国古代散文艺术为背景,阐述李渔散文创作内置的审美意识蕴涵和文化价值取向。第九章以纵横两个向度为视角,阐述李渔文学思想的历史传承与现实融通。结论部分主要是归纳全书论述大意,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对李渔的文学思想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评价,阐明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特点给予后人创新、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的有益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