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对话》是继《过程神学》之后,美国当代著名神学家科布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有关宗教学方面的第二本中译著作。1999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曲跃厚先生翻译的《过程神学》,该书为国内学者了解过程思想打开了一个窗口。在此书中,科布和格里芬根据怀特海的过程哲学阐述了过程神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基督教教会一些新的发展,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提出了基督教在全球危机背景下的实践指向。现在出版的《超越对话》,其中的触角越出了基督教自身范围之外,通过对话实践和理论反思,拓展到其他宗教文化传统之中,主要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彼此学习和相互转化的可能途径。这本关于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方面的著作,对于化解不同文明的张力、创造世界和平以及增进东西方的深入了解,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科布是一个怀特海主义者。在书中,他试图以怀特海的概念图式来解释和重构佛教的一些深奥观念。譬如,对于净土宗中的“法身”(Dharmakaya)、“报身”(Sambhogakaya)和“应身”(Nirmanakaya)这些观念,他以怀特海思辨哲学的“创造性”(Creativity)、“上帝的原初本性”(Primordial Nature of God)和“现实事态”(Actual Occasion)来作对应的解释,由此用“无限的终极实在—理想的概念实现—现实的经验事件”图式重构了“体现于每个佛陀中的终极实在法身—在阿弥陀佛身上表现为智慧和慈悲的报身—作为众菩萨之一在发誓的法极化身”。在这个概念图式中,正如“创造性”和“上帝的原初本性”各自作为终极实在与终极现实而具有同等地位的终极性一样,在“法身”和“报身”之间也是这样的关系。若运用于基督学,这个图式也适合于上帝与耶稣基督之间的关系。
在科布看来,真正的对话定会引起双方的相互转变。因为一方从对方那里听到了自己所缺乏的真理,而这种真理有可能为自身摆脱困境打开一个新的空间。当然,发现这种真理并化为己有只有通过真诚对话达到深度理解之后才有可能。科布实践了这种观念,在他亲身参与和日本大乘佛教徒的对话后,领悟到基督教与佛教其实是互补的,两者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若用怀特海的术语来说,佛教的“缘起”(Pratitya-samutpada)其实是一个“合生”(Concurrence),后者是“创造性”(Creativity)即“多生成一”(The Many Becoming One)的一个事例。在合生概念中,佛教关注的是合生本身,而基督教则强调蕴涵于其中的一种神圣性的因素,那是作为在概念上实现了理想的“上帝的原初本性”。这一因素正是人类超越现实的根据。显然,理想与现实总有很大的差距。由于上帝的理想召唤不是一种强迫,而是一种说服,以致理想最终实现与否还取决于人性对这种召唤的回应。正是在这里,人类拥有为善作恶最大的自由度。于是,神的正义与人的自由在过程神学中得到了辩护。然而,佛教关注合生之本身,强调现时内在性,能让人摆脱对未来的执著,有助于克服焦虑情绪而进入平和心态。和平与进取,是人类精神平衡发展不可缺一的两种品德。因此,佛教与基督教是互补的两种信仰。
作为基督教神学家,科布坚定地持有耶稣基督的信仰。但是,这种坚定信仰不是固守信仰不变。相反,科布认为基督教的信仰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加以发展,并在与其他宗教信仰的相遇中,完全开放自己,从对话中接受不同信仰的影响而深化自我理解。拿基督教与佛教来说,两者通过对话而发生转变,这不是让佛教徒皈依基督教,而是使佛教徒成为一个更好的佛教徒,反之亦然。从方法论看,不同宗教的对话拓展了各种宗教原有的视野。因为一种宗教对自身的了解都因其特定的视角而难免会有局限性。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另外一种信仰去看,也许能获得对自身一种全新的图景。于是,通过多种宗教的多种视界的相互融合,每种宗教就能比较全面地认识自身的信仰结构。事实上,这种互为视角和彼此参照已成为当代宗教比较研究的模式。在科布看来,一种佛教化的基督教并非变得不太像基督教,而是更具有深度的基督教,其中耶稣基督的信仰获得了更普遍的意义。
本书能编入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明经典文丛》,实属王志成教授的提议。与主编《第
最后,感谢科布先生免费授予该书的中文版权和王治河先生的大力协助。
黄铭
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基地
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