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7100000002

第2章 自序

2001年8月10日,我调任白银市委书记。

事情来得突然,本来是在省里参加一个学习研讨班,结果就此被“换防”了。工作调动对个人按说也是件大事,但我并未多想什么。反正,在哪都是工作,换个地方,多点经历,长点见识,也没什么不好。白银这地方好干吗?我不够自信,但也决不慌恐。我的悟性很一般,几近于迟钝,但我相信:无论去到何处,我都不会丢掉自己那与生俱来的农民情结。

我摊开一张地图仔细看,黄河大“几”字那一大撇的下端正好是白银市之所在。人常说,千条江河东流归大海,然滚滚黄河在这里却猛地拐一个弯北逝而去。乍看去,大山的阻拦使这条巨流变得无奈,不得不经过如此的曲折与回还,绕行那么一个大“几”字;细琢磨,正是白银这片土地挽留了母亲河,使其浇灌出两岸的沃野,进而富银川、济河套,把整个黄河文明演绎得那般光辉灿烂。

白银市有两万平方公里面积,系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的连接地带。南部足有200米厚的黄土层隆起的大山绵延不断,北部起伏不平的戈壁荒漠漫无边际。加之降雨稀少,全境森林覆盖率仅为百分之五左右,难利用土地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虽说黄河纵贯南北258公里,占了流经甘肃总长度的一半还多,但受地理条件所限,黄河水浇灌白银的土地着实不多。经过半个世纪的水利建设,白银境内沿河仅有灌溉农田120多万亩。然而,就是这约占全市四分之一的耕地,承担了全市五分之四的农业产出,养活了全市三分之二的农业人口。这又足见母亲河对白银人的恩赐。

白银这片土地古老而又年轻。据史书记载,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官方就在此设立“白银厂”,有矿工四千多人,采矿、冶炼的规模颇为可观,“日出斗金,集销金城”。那时的“金”大概是对金属物的统称,想必不会是日产一斗金子,日产斗银、斗铜是可能的。嗣后,这里的历史见于文字和留在人们记忆里的都很零碎,许多人每言及此,陈述的时空一下就跳跃到了新中国的1956年。这一年,堪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摇篮的白银公司成立,露天铜矿大爆炸惊动全球。看见那一团高高升腾的蘑菇云,有的西方国家惊呼中国爆炸了原子弹。那张大爆破的照片至今挂在白银公司会议室的正墙上。199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来公司视察,他触景生情,一改很少题字的习惯,欣然命笔写下了“三十六年遂故地,白银一爆出新天”的诗句。人们这才知道,朱镕基当年亦曾到过开发建设的现场。据说,36年前从祖国各地汇集而来的建设者们,乘坐毛驴拉的车子来到白银,旷野里稀疏的骆驼草在大风中摇曳,到夜晚野兽的怪叫声阵阵传来,工作环境极其艰苦。而此时此刻这里早已旧貌换新颜,自己也已是身居鼎鼐,激动的心情又怎能按捺得住。

白银因企设市,因矿得名。现在白银城的脚下,大爆破前连一点城市的印痕也没有,只是居住了几户人家的一个小村落:地名也不叫白银,而是叫郝家川。国家在这里大举开发建设后的195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白银市,系地级建制,1962年撤销,直到1985年才又恢复成立。

从恢复建市算起,我是白银市的第五任市委书记。时下正值西部大开发之良机,我能为这里的老百姓做点什么呢?这是我急切思考的问题。于是,在新的岗位上,我开始了新的调研、实践与思考。还是多年工作养成的习惯,我首先来到工厂、农村,一时间,许多新人新事扑面而来,应接不暇;万千思绪萦绕心头,挥之不去。说共产党的干部好,许多人不以为然;说地方官忙得要命,则大家又都以为然。忙不能完全等于好。但我以为,除了违背客观实际的官僚主义的瞎忙,绝大多数党的干部还都是为老百姓的衣食冷暖辛勤奔忙。我国古代有无为而治之说,那最多只是不发动战争劳师征饷,不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不为老百姓平静的生活添乱而已,谈不上是一种“治国”作为。另外,有人去到外国,发现人家的政府官员并不操心做工种地一类事情,归来津津乐道,似乎中国的官员也应效仿。事实上,古时的、外国的这些,与我们现阶段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大相径庭,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君不见老百姓最反感的不就是那些“当官不与民作主”的人吗?所以,好干部起码是忙忙碌碌的人。忙起来时间就过得快,越忙时间就过得越快。转瞬就是2005年的春天,我又一次接到了工作调动的命令。

参加工作起好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干捉刀代笔的活儿,至今保持着写点东西的习惯。白银的几年里,我边工作、边总结、边思考、边记录,有时自己一个人捉摸,有时与办公室、研究室的几位小青年一块儿凑凑,于是积累了一些文字的东西。其中有的是工作与学习体会,有的是参加一些讲座的发言稿,还有的是读中央党校研究生的论文与作业,等等。这些东西,有不少已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当离开之际,我刻意收集、整理、带着的就是这些文字,别的什么也都不在意了。闲暇有空的时候,我把这些舍不得丢弃的东西再次整理出来,于是就有了《黄河北去》这本书。出这本书要人去读,我压根没有这么想;而真实的想法是把这些文字收集起来、保存起来,自己对自己活过的这些年头有个交待,自己对自己走过的人生里程有个记载。前文已有交待,黄河北去处正好就是白银这块土地。这本集子取名《黄河北去》,标明这些文章源自于我在此几年的工作实践与思考,别无他释。如果还能感觉出我对黄河母亲的爱恋,以及对白银这段生活的记忆,那当然也不无道理。

既然是写书序,总得言及书的内容。这里不妨随便说说书中所表达的一些意见和观点——

例如,工作思路问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思路”一词成了时髦的字眼,凡检查、评价工作都首先从思路入手。只要对方说出一段文从字顺的话来,或用数字编排,或四六句,或能押韵,就往往被认为是思路清晰,受到表扬。其实,我以为凡工作思路必须讲究这么几点:一是必须合乎当地实际和事物发展规律,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如果为了上口,连这点起码的常识都不顾了,那还有什么用。二是必须反映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试想任何时候和场合都不可能把所有工作说全了,同时也无必要;而思路只仅仅是关于重点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表述。如果没有重点,就等于没有思路,工作起来势必胡子眉毛一把抓,搬动西瓜、芝麻用力气一样多。三是必须注重到工作现场看思路,而不可更多地坐在会议室听思路。一个地方和一个干部工作思路清晰与否,只要到现场看其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就能一目了然。这样还能引导干部多干少说、重干轻说,有利于培养求真务实作风。四是必须上下有别,不可从上边到基层一古脑儿抠思路。在一个省、一个市的范围提出宏观的工作思路是必要的,而到了县,特别是到了乡村,一般就应该是干什么说什么了。我们下去检查工作,有些乡、村干部逐级效仿,也是开言必称思路,从一、二、三产说到改革、发展、稳定,甚至还说到内政、外交、国防,直让人啼笑皆非。

再如,察知实情问题。国情、省情、市情、县情等,凡治理一个地方不可不察。许多领导同志讲话作报告,都先从分析当时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然后提出工作对策意见来,这是符合逻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里的要害是必须把“实情”摸清、讲准、用好。首先,必须实事求是,实话实说。调查研究、分析形势、谈论工作都能以实唯实,使上级与下级、干部与群众信息对称,知晓实情,针对同一个情况想问题、办事情,正所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否则,如果总说假话、瞎话,人家会感到你在“忽悠”别人,看法随之而出,观点随之相左,相互憋了气、散了心,根本无法干事,更无法干成事。有些人老于世故,谈论一时一地的情况,总喜欢或者政策图解式的,上边有什么样的政策,下边就一定有什么样的实际;或者经验剪裁式的,自己头脑是怎么想的,实际情况就一定是怎么样的;或者领导意图式的,领导有什么样的见解,实际就是什么样的状况。这实在是不幸得很。其次,必须一分为二,思想科学。工作顺利的时候,应当想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工作不够顺利的时候,应当放开眼量,看到事物发展的光明前景,以利于鼓舞士气。对于利与弊、好与坏、成绩与问题、经验与教训、主观与客观等,要一同进入视野,一起拿来思考,一并做出判断,变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积极,扬长补短,促动工作。时下,应特别注意克服报喜不报忧、请功不请过、怨天不怨人、责人不责己的通病。再次,必须因事用招,对症下药。实情分析与工作对策,是问题与答案、“病情”与“药方”的关系,千万不可情况抖落了一大堆,最后为了迎合某种需要,事情“该咋办”还咋办,只有哗众取宠之心,毫无实事求是之意;只顾忌个人前程,全不念百姓利益。我们工作在西部困难地区,许多老少边穷乡村还不具备起码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非常需要脚踏实地的作风。工作在这里的一些基层干部往往见面时大话能说一箩筐,胸脯拍得梆梆响,而当仔细品味那些豪言壮语之后,心里总感隐隐不安。

又如,干部管理与使用问题。事要人干,事在人为。干部是群众的领头人,对事业成败至关重要;越是大干部,管辖的范围越大,权力的影响也越大,作用也就越重要。做好干部工作,第一,要使为官者感到丝丝苦味。职位意味着责任。按说职位越高,则责任越重;责任越重,则做事越苦。可见,做官的味道应该是“苦涩”的。官苦味出来了,庸者自去;官苦味出来了,能留下的就是好官了。用老祖宗的话说,共产党的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当公仆和勤务员哪能不苦?苦味是做官的“正味”,反之就变味了、变质了。至于说为民做事,虽苦也甘,那是指精神境界的一种体味,不属此处之义。现在许多做上级的极少批评和要求下级,开会议事,相互表扬,一派轻松气氛之中就完事大吉了。多少年来,官场奉行邀宠上司,现如今又时兴讨好下级,痼疾未除,新病又添,真乃雪上加霜。明朝大政治家张居正有一段话,可谓入木三分。他说“车之不前,马不力也,不策马策车何益;法之不行,人不力也,不议人议法何益。”如果哪一天真的策马了、议人了,那官苦味也就尝到了。第二,要使管官的官如履薄冰。中国是个官本位传统根深蒂固的国度,当今干部职位又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越是大干部越是位尊权重,越让人趋之若鹜。可见,掌好用人权何等重要,何样难办。干部工作的关键就是要能够从事业需要出发识人、选人和用人,而且要牢牢坚持德才兼备,好中选优。为此,我们想了许多办法,做了许多规定。然而事情总不能尽如人意,非但一些抽象的标准坚持不了,就是一些硬杠子也坚持不住:你规定了文凭标准,他可以搞假文凭;你规定了年龄界限,他可以偷改年龄;你规定了投票制度,他可以去拉票贿选……难道就真无良方吗?其实也不是。管理与被管理这对矛盾,管理者一方主导事物的发展趋势。许多相关会议上,老是有人斥责跑官要官,但却深究不够。做官能给人以荣耀,去跑去要与理也通;有人竟然跑来了官,那更多的人又何尝不去跑呢。将这种现象反过来思考,我们则不难悟出这样的道理:管官的官若能严把用官关,要官不给,反受其咎,此风又何愁刹不住;管官的官如果要负用人失察的责任,酿成后果,难辞其咎,又何愁吏治不能刷新。

还如,怎样才能把事做实的问题。大概由于工作不落实的情形太多太多了的缘故,每遇开会、发文部署工作,都少不了要苦口婆心地说一番真抓实干的话。诸如“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落实落实再落实”等等。为什么好多工作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了呢?要很好深思一番。其一,布置工作要有“实意”。凡做什么事,总须据实提出,从实要求,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设想把主、客观因素发挥到最好,把事情做到极致;不可以凭空追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否则,就丧失了求实之意。久而久之,做下属的就会发现你是说归说,做归做,非但不感到你“辣”,而且会感到你“嫩”;非但不感到你“严”,而且会感到你“熊”。其二,完成工作要有“实心”。心者,动机也,是一个人做事的中枢指令和力量源泉。心不定则志不专,做事难免忽热忽冷,拈轻怕重,吃不得苦,受不得累。实心为老百姓做事,是一个好干部最朴素、最起码也是最难得的品质,要靠长期的学习修养和刻苦磨砺。其三,要有干部管理的“实措”。这就是培养实干作风的好机制、好导向。其核心是公正评价干部、公平使用干部。“公生明,廉生威”,政治清明,好干部应运而生,事业就能兴旺发达。其四,要注重看“实绩”。准确评价干部的工作,要由抽象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定性到定量,由点滴到全貌。由眼前到长远,一丝不苟,客观公正。个中最可怕的是凭笼统印象去做考察判断,以个人感情代替干部政策,按个别领导好恶决定升降去留。其五,要倾听百姓“实言”。一个干部刻意讨好上级是可能的,且已司空见惯;而要让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都说好,则唯有靠实干,且干出实绩来。反之,碌碌无为,甚至做了不光彩的事,又不想让群众说出来,那就应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话,是绝然不可能的。做事要问计于民,考官也要问听于民,多数百姓拥护的干部,大凡是差不了的。

……

诸如上述点滴,是我书中的一些体会和积累。这里拿来说说,姑且算是对我这本书的介绍,由于实践经验和思想所限,其中一些观点意见难免失之偏颇,敬请见谅和指正。

孙效东

2006年秋

同类推荐
  •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于小事,安全问题大于天。安全不仅仅是一种保障,更决定着大到事业、小到每件事情的成败!无论对于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无论是对于集体,还是对于个人,安全都是第一原则。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事关安全的“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才可能最大程序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只有真正认识到“安全决定成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认真实践,所有的工作才能有保障地得以实现。
  • 转折年代

    转折年代

    本书从邓小平带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切入,以历史转折的前奏、准备、完成为序,对一系列重大国史、党史问题包括1975年整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农村和城市改革、对外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做出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共十二大召开等进行了解析,突出叙述了邓小平在伟大历史转折中所起的作用。
  • 迟到的文明

    迟到的文明

    固守传统,坚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拒绝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明,必然走入死胡同。文明与野蛮永无止息的争斗,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内容。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几个国家率先树立了文明的标杆。跟进还是抗拒?令人眼花缭乱的史剧围绕着这个轴心展开。随着世界市场日益生长,世界逐步走向一体化,经济和思想、文化冲破一切障碍,在国际间交流。是否接受现代文明,融入世界,成了国家和民族盛衰荣枯的生死线。人类踏入现代文明后,中国已经成为迟到者,原因何在?我们将何去何从?袁伟时先生为我们一一解答。
  •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书分析邓小平怎样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有利于揭示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从而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
  • 盛世开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盛世开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盛世开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为大会纪实、重要文献、海外视听、会议花絮、热点聚焦等若干个栏目,详实地介绍了十八大的会议日程,十八大通过的报告、党章、决议,十八大选出的新一届党的中央组织,十八大后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等重要内容,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十八大通过的报告、“两委”诞生记和相关纪实,海外媒体、政要学者对十八大的热议等,系统地回答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原原本本学习十八大文件及党章、原原本本学习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权威必备资料。
热门推荐
  • 宿主今天你恋爱了吗

    宿主今天你恋爱了吗

    阅读提醒:本文没有文笔,前期微苏不真实,偶尔停更,全文免费不签约,谢谢谢谢谢谢。文案①:其实,这是一个……偶然遇见你,突然失去你,又一次的偶然,找到了你……的故事。文案②:一个爱嗑瓜子的少女终于找到了那个给她瓜子的少年。
  • 从斗破开始卖箱子

    从斗破开始卖箱子

    生死看淡,是我的人生态度;不服就干,是我的行为艺术!
  • 高天厚土

    高天厚土

    本书是庆祝盐池解放70周年献礼图书,收集了60多位作家讴歌介绍盐池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
  • 十年

    十年

    “要不要当我的男朋友?”十年前,他刚认识她,以为这只是她存心逗闹的戏言,后来才明白,她是如此率直地向他告白自己的爱;她如此坚定,他的心再坚固也要动摇,只能任她进驻;但他只懂得以自己认为最好、最正确的方式爱她,其实她想要的,他都没做到,只会叫她乖一点、别胡闹,她太爱他,学不会与他争吵,不忍心为难他,才让他忘了问:她是否感受得到,他真的很爱她……十年前,她知道她不是一厢情愿,是真的看见他的温柔,所以才能带着笑容,一遍遍问:“要不要当我的男朋友?”虽然自己付出的比较多,但有他在身边,她什么都愿意即使流着泪,她还是想紧紧牵着他的手,可怎么想得到,他却是先放开的那一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唐门之邪火降世

    绝世唐门之邪火降世

    “小桃,走了,别看小说了,该干活了,不然又要扣工资了。”喧闹的工厂里,一个面容平淡却耐看的女生催促着另一个女生。
  • 生活系至尊

    生活系至尊

    【中气十足的练家子脚印】【老人的虚浮脚印,应该受了伤】夏末雪看着系统提示,悄悄的追了上去。这是一个衣冠禽兽夏末雪和血手人屠邵飞沙悠闲着闯荡天下的故事……
  • 你好,tfboys

    你好,tfboys

    本文是以TFBOYS为主展开的现代言情小说,不知道怎么也改不了那个分类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指教。“王俊凯生孩子会疼…乖,那我们不生了…”“易烊千玺你的孩子别要了……那我要你吧”“王源我要娘家……别呀!我去我去”人总会幸福为结局那怕过程怎么哭都是难忘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斗破之至尊无上系统

    穿越斗破之至尊无上系统

    萧仟佰穿越斗气大陆乌坦诚萧家三长老的孙子,,获得至尊无上系统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从此走上收异火的无敌人生
  • 夜雨闻铃

    夜雨闻铃

    江湖武林,东凌霄、西风雨、南毒门鼎足三分,凌霄阁会神魔相遇,人们惊叹于风雨楼楼主萧楚的王者风范,心悸于毒王门门主残叶的枭雄气焰,一场神魔之战就此拉开序幕,当真相揭开,他们该何去何从,到最后究竟是谁赢了,输的又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