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很重要。首先,要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去选择工作。创业也好,打工也好,都需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有喜欢了才会愿意付出,才能够坚持做下去。每个阶段的“喜欢”都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不要紧,关键在于你是不是把每一个阶段都完美地完成了。
其实如果换一个工作,情况也是这样的。没有哪一份工作是能够让人一直如意的,困难波折在所难免。许多人在想象自己预期的工作时,看到的好像都是光鲜亮丽的一面,但是事实上在背后还需要很多的辛苦和付出。喜欢并不只是喜欢这份工作的表面,还有这份工作背后的辛苦,都要一并接受,并且努力地去做好。
“喜欢”是要坚持的,坚持去适应它,并认清这份工作的特点,最终真正喜欢上这份工作。只有这样才会乐此不疲,最终取得突出的成就。
与陈天桥的邂逅
第一次遇到陈天桥是在2003年10月12日,当时上海市政府邀请我参加“上海第一届软件外包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一个主题演讲。那时候的微软(中国)总裁是每个峰会的座上宾,只要微软公司去了,整个论坛的规格就会提升,那个年代国际一流公司就是有它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那天早上市领导要接见论坛的嘉宾,我早早地就来到了会客室等待领导的到来。当我坐下时,发现边上坐着一位个头不高、看上去很憨厚的年轻人。由于领导还没有到,本来也觉得无聊,就和他交换了名片。这才发现,原来他就是盛大网络的陈天桥。
我有位一起打篮球的朋友,他是陈天桥的复旦大学同学。通过这位同学,早在两三年前,我和陈天桥就已互闻其名,但从来没见过面。后来发生了一桩微软和盛大的冲突,让我对陈天桥这个名字有了特别的记忆。
2003年3月,微软(中国)上海分公司查到盛大使用盗版的微软产品,正要通过工商渠道进行查处。而盛大觉得很委屈,他们认为已经支付了部分正版软件的费用,怎么微软还是没完没了、纠缠不清?一时间双方的矛盾处于激化的边缘。后来陈天桥拜托那位我们共同的朋友从中牵线,希望我能大事化小。于是我给上海分公司打了招呼,这件事就此平息了下去。
“久仰,久仰了……”双方都很惊讶,不免互相寒暄了几句。陈天桥的笑容很诚恳,但其实那天我们并没有太多深入的交流。
“唐总,百闻不如一见,希望你有机会来盛大指导指导。”陈天桥最后用他的诚恳邀请了我。
我说:“别客气,有机会一定要去学习你们的经验,你们的经营非常成功!”
没想到当时的一句客套话后来竟成真了。
参观盛大,陈天桥发出邀请
2003年12月8日,星期一,我接受了陈天桥的邀请,来到了位于上海浦东的盛大公司。我很早就想了解这个行业以及这家公司。当时的盛大公司还是在浦项广场的一个非常非常窄小的办公楼里,给我印象很深的是这栋楼是韩国人建的,办公区里坐了两百多人。这是个大约两三百人规模的公司,规模小,影响力也小。在董事长办公室里,我再次见到了陈天桥。
对于网络游戏这个新兴行业以及盛大这家新崛起的公司,我颇感好奇。从进公司大门开始,我就在仔细地观察每个细节。不过在我的第一印象中,它只是一家普通的公司,有着很平常的办公室。也许是已经习惯了微软的办公环境,所以看别的公司都难免会有些挑剔。我一向对办公环境(包括我的住宿环境)很讲究,希望是在大楼里,在宽敞、大气、阳光的地方工作。这样每天都会有一个好心情,会给工作带来很多好处。
和陈天桥的谈话进行得很愉快。他讲话滔滔不绝,口才很好,很健谈,而且很有说服力。甚至不用你说话,他自己也能让整个谈话的气氛很融洽。这个复旦的高才生确实有很多常人不具备的特质。
我眼中的陈天桥
这是第一次到盛大拜访,当时陈天桥刚刚31岁,而我刚好42岁。参观完盛大公司,我非常喜欢眼前这个豪气十足、雄心勃勃的陈天桥。我看得出他是个有抱负、有胆略的人——这位喜欢冒险的年轻人,在恰当的时机,和命运“赌”了一把。很幸运,他赌赢了,成了当时网络游戏行业中最有实力的人。
他是这个年龄段中,我所见过的最有智慧的人,是有远见、看问题比较深刻的人。他有超强的商业嗅觉,同时,他也是个具有危机意识的人。一般这样的人对自己的要求都比较高,经常自省、进取,这跟微软的比尔·盖茨很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具备“企业领袖”的气质。
在陈天桥的办公室里,我们的交流内容一直围绕着他的梦想进行——把盛大做成“网络迪士尼”,做成中国最大的互动娱乐公司。据他说,这个梦想在他创业开始不久后就有了。我也简单地和陈天桥讲述了我在美国创业的经历,特别是当时我做影视娱乐公司的一些创意。他也了解到了我在微软之外的另一面,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那时盛大因为代理了韩国游戏公司的网络游戏《传奇》,营业收入也有了“传奇”般的高速增长。盛大确实通过《传奇》赚了很多钱,当时微软(中国)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黄斌曾和我提及过,盛大的渠道营销商都是用麻袋装上现金来买盛大游戏点卡。这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陈天桥又告诉我,盛大刚刚完成了4000万美元的融资,下一步就是希望能登陆纳斯达克市场。我听得很认真,因为……“唐总,昨天我看到网上说你要离开微软?”“我是在思考这个问题……”
“昨天我还和芊芊(陈天桥夫人)说,不如把唐总请来盛大做总裁吧!”陈天桥继续说,“我们俩都觉得你很合适。不知道你有兴趣考虑考虑吗?”
这话虽然来得突然,但也是在意料之中。我很认真地回答:“听了你的创业故事,还有对盛大未来的描述,我觉得这个想法很有意思。而且我觉得也很适合我,我很愿意。”“太好了,要不我们就这样先确定下来?”陈天桥看上去非常兴奋。告别时,我们约好下周一在北京再具体谈一次。出门上车后,看着远处地平线上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和围绕在周围的楼群,我突然有种感慨,这次盛大之行可能会改变我未来的职业生涯。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变数,你永远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但我喜欢这样突如其来的变化。我喜欢挑战,也许挑战中我会遭遇很多的艰难,但是我相信自己。天空似乎忽然变得宽广高远起来,这真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不到20分钟,一个崭新的未来
2003年12月15日,陈天桥来到北京,我们在昆仑饭店见了面。这次我们谈得更多的是一些做人的原则和管理的理念。陈天桥虽然年轻,却非常有智慧,而且商业感觉相当好。我们发现彼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都是简单的人,不喜欢计较细节,更不会把问题看得太复杂;我们都非常敬佩毛泽东,这也是我们一个很大的共同点。
当我决定加盟盛大的时候,我也意识到自己真的即将要离开工作十年之久的微软了。和陈天桥在昆仑饭店的会面一结束,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因为我找到了一条未来的发展之路。随即我给我的秘书Vivian(张维)打了个电话,让她赶紧到昆仑饭店来,此时此刻我有太多的话想说。她很快赶到了,我们交谈了很久,谈的不是有关这次加盟盛大的决定,而是我未来的选择。这个未知的未来,突然让我好奇,让我激动,让我充满了想象。
和陈天桥的两次见面,真正涉及他想让我出任盛大总裁的内容,前后加起来不到20分钟。关于待遇问题,我没有做任何讨价还价就将整件事拍了板儿。陈天桥希望我立即上班,我说我一定要对微软有一个很好的交代,事情要一步一步地安排,各种关系都要处理好,这是我一贯的风格。陈天桥也很尊重我的决定。于是我们就这样定下来,我将在2004年2月15日之前到盛大公司任职。
跳槽“潜规则”之四:只为薪水跳槽很短视
跳槽千万不要只为薪水去跳,这也是潜规则之一。
很多人在收到一个高于现在薪酬的公司邀请时,往往会选择跳槽。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一个有明确职业规划的职场人士绝不应该只考虑薪酬,更要考虑到自己的专业技巧、业务经验、人际关系、创新能力等,这些因素才是最重要的资本。要知道,随着这些核心能力的提升,你完全有可能在目前的公司里达到一年的收入抵上过去十年的总和的程度。而仅仅因为眼前的一点高薪而选择一份新工作,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会让自己的优势不那么明显。
判断一次跳槽是否真的有价值,首先要看它能否给你带来能力的提升,能否让你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能否给你一个清晰的未来,能否为你下一次跳槽带来价值。把这些考虑周全,你的头脑才会作出清醒的判断。如果跳槽带来的仅仅是薪水的暂时上涨,并不利于事业的长期走势,就一定要避免这种短视的跳槽。
抓大放小:25万美金+2%股票期权
在北京昆仑饭店,我与陈天桥谈到了工资待遇。目前很多的职业经理人都很注重承诺的兑现,在和老板交涉的时候都在用国外的方式:先签好合同,写明工资多少,出差补贴多少,多长时间可以回家一次,外加惩罚性条款,如果被公司解雇可得的赔偿金多少等等。写得很清晰,条条框框非常多。而在中国,你用这样的方式来与老板交涉是不行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你还没来就提这么多奇奇怪怪的要求,会让你还没进公司就给老板一种很不友好的感觉。
中国人讲感情,凡事不能太商业化,老板找的是要一起奋斗、一起创业的人,而不是来享受的人,这是中国人的一种基本观念。但是很多职业经理人却按照国外的思维方式来行事,比如在合同上注明如果被辞退,公司需要付出一定的补偿,即补偿金条款。这不免让老板会产生很多的犹豫和顾虑,来都没来就已经把走的事情都想好了,签约的时候两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远了,还有什么信任可言?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道坎儿必须要跨过去。虽然职业经理人这个理念是从国外传进来的,但是在中国也要寻找一种适合中国的生存模式。职业经理人们需要学会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大环境。
陈天桥给我开出的条件是25万美金加上2%的股票期权,我丝毫没有考虑就果断同意了。按照一般人的思维,不免会讨价还价一番。比如说能不能加到35万美金,因为我在微软任职时拿的远远要比这个薪酬高。既然选择跳槽,必然不能低于原先的收入水平,这似乎也是人之常情。
盛大会不会答应这样的讨价还价?我想肯定是会的,我相信我即便提出要40万美金,盛大也是会答应的。但是我并没有提出这种要求。如果为了这15万美金的差额我才选择盛大,那么我是不会去的,我去任何一家希望我加盟的大公司都能得到这样的薪酬条件。我最终选择加盟盛大,不是为了这些钱,而是为了未来的一种期待、行业的经验以及更高待遇的回报。
现在许多职业经理人的心态需要改变。他们总觉得企业是企业家的,不是职业经理人的,收益亦是如此。所以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并因而在工作上产生负面的情绪。
我认为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之间,需要有一种因为利益而被捆绑在一起的关系。有人称此为“金手铐”。
我一直是这样想的,盛大迟早是要上市的,如果盛大股票升值了,陈天桥受益最大,而拥有盛大2%期权的我也是受益者之一;相反,如果盛大业绩不好,陈天桥的损失也是最大的,而我也将随之成为一个受损失者。我与陈天桥从最初的携手开始就已达成了共识,我们的利益也随即系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时我爽快地作出决定,大大出乎了陈天桥的意料,因为他是个精明的商人,商人都是喜欢讨价还价的。而25万美金的价码完全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高,当时我在微软的待遇(工资,奖金,外加股票)大约100~150万美金。但当他提出价码后,我说:“可以,陈总,你定,我接受。”
他惊讶地问我:“你真的接受?”似乎有些不敢相信。我肯定地点点头,说:“接受。”
所以这也是我想告诉很多职业经理人的一个道理:看大放小是很重要的。大的你要抓住,你要知道哪个才是值得你去重视、去在意的,小的你不要去纠缠太深,你又要抓大又要抓小,是抓不住的。而且争得没有意义,争得伤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抓大放小”。
当天和陈天桥的谈判非常顺利。
成功应付投资人阎炎的“刁难”
2003年12月19日,应陈天桥的邀请,我来到北京的四季酒店与盛大董事会的部分成员见了面,当时见到了陈天桥夫妇、软银亚洲区CEO阎炎和软银中国区总经理黄晶生。软银公司是盛大的战略投资方,我们早就知道彼此,只是没有面对面讲过话。
其实当时软银对我的加盟是有那么点抵触的,因为我的加盟令盛大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不确定性,特别是处在上市关键时刻,如果我和陈天桥发生矛盾等,很有可能会损害到他们投资者的利益。阎炎是软银出了名的挑剔的人(要求严格)。那天他非常注意观察我的言行举止,在这种场合我当然不会犯错,在微软的十年磨炼,让我足以应付这些投资人的刁难。通过对我的观察,阎炎当场就向陈天桥表态,认为我若能加入盛大,对盛大来说将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