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分娩方式
顺产
顺产的优点
自然分娩虽经过十余小时的产痛,但宝宝一生出,妈妈很快能下地活动,排便自如,饮食、生活也很快恢复正常,可以有充沛的精力照顾自己的宝宝。由于恢复很快,也容易早下奶,能很好地进行母乳喂养。自然分娩住院时间短,母婴产后最多三日就可出院,受到家人的照顾,更有利于产后的恢复。产后还可以及早进行锻炼,也有利于体型的恢复。阴道分娩顺产的优点可免受剖宫产手术带来的痛苦与弊端,如麻醉的风险,手术的出血、创伤,术后的肠胀气等。从长远来看,自然分娩后容易选择避孕方法,如可以早放避孕环,而且一旦怀孕,需做人工流产时,不必担心刮宫引起子宫瘢痕部位穿孔等问题,同时也不会发生由于腹部手术引起肠黏连,腹壁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问题。对宝宝来说,从产道出来肺功能得到锻炼,皮肤神经末梢经刺激得到按摩,其神经、感觉系统发育较好,整个身体功能的发展也较好。
顺产的缺点
1 骨盆腔子宫膀胱脱垂的后遗症
2 产后会伤害会阴组织,甚至会造成感染,或外阴部血肿等情形
3 产后会因子宫收缩不好而出血,若产后出血无法控制,需紧急剖宫处理,严重者需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
4 产后感染或产褥热发生,尤其是早期破水、产程延长者
5 会发生急产(产程不到两小时),尤其是经产妇及子宫颈松弛的患者
6 胎儿难产或母体精力耗尽,需以产钳或真空吸引,协助生产时,会引起胎儿头部肿大
7 胎儿过重,易造成难产,会导致新生儿锁骨骨折或臂神经丛损伤
8 羊水中产生胎便,导致新生儿胎便吸入征候群
9 胎儿在子宫内发生意外,如脐绕颈、打结或脱垂等现象
剖宫产
什么情况下要选择剖宫产
剖宫产是在胎位不正、胎儿过大、骨盆狭窄等特殊情况下才采用的方法。决定实施剖宫产后,为保证孕妈妈的身体健康,不要在手术前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能引起发热的疾病。手术前一天晚饭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术前6~8小时不要再喝水,以避免麻醉时出现呕吐现象。
在孕妈妈阵痛后确定手术时机,对腹部进行消毒、麻醉,切开腹部和子宫壁,取出胎儿和胎盘后,缝合手术部位即可。
剖宫产后随着麻醉药作用渐渐消退,一般在术后几小时后便开始感觉疼痛。此时,医生会安排术后镇痛,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再用其他止痛药物。过量应用镇痛药物会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所以,要对疼痛做好一定的精神准备。而且剖宫产有很多并发症和后遗症,常见的并发症有发热、子宫出血、尿潴留、肠黏连;后遗症有慢性输卵管炎等,术后加强自我保健,对于顺利康复是很重要的。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为了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就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当孕妈妈、胎儿甚至是产力等出现异常,进行自然分娩会给母子带来危险时,剖宫产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剖宫产的缺点
剖宫产虽然可以避免孕妈妈分娩时的疼痛和劳累,但手术后的疼痛绝不亚于分娩时的疼痛。此外剖宫产手术后,有可能出现后遗症。
剖宫产对新生儿也不利。虽然手术分娩可以保护胎儿,但没经过一路“闯关”的历练,宝宝的生存能力也有所削弱。产道的压力和强烈的宫缩可将胎儿肺内和呼吸道中的羊水挤出来,而剖宫产的宝宝缺少这种自然压缩能力,出生后容易导致新生儿肺炎,可能会出现呼吸障碍。剖宫产的宝宝缺乏产道对感觉器官的挤压刺激,会出现感觉器官失调。如果部分麻醉剂进入他的体内,这种疾患则更容易出现。
孕妈妈应知道的分娩阶段
在这个即将分娩的时刻,我们每一位孕妈妈都应该提前了解分娩过程的几个阶段,让孕妈妈在分娩的不同阶段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孕妈妈只有在分娩前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身体和心情调整到最佳状态。
分娩过程主要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本阶段是分娩过程中时间最长的阶段,需要14~16个小时。此阶段要等到子宫口直径扩大到约10厘米时,胎儿才能通过产道。所以第一阶段孕妈妈会感觉到腹部发胀、发硬直到间断性腹痛。本阶段的前8小时中进展缓慢,宫缩是每隔5分钟持续30秒。宫口开大的速度就会明显加快,大约4小时后,宫口能完全开口。这时孕妈妈应屏住呼吸,放松心情,医生会定时的检查产妇的血压、检查宫缩情况,孕妈妈应排出全部尿液,避免影响胎儿头部下降。当胎儿头部大部分进入骨盆处,准备降至骨盆中间,孕妈妈应尽力配合医生,时刻告诉自己的身体情况
第二阶段 此阶段时间比较短,需要1~2小时。此阶段宫缩每2~3分钟持续40~50秒,但宫缩疼痛减轻,此时孕妈妈的宫口完全开口,胎儿的头部正逐渐挤到骨盆最下端,随之将进入产道。而孕妈妈需屏住呼吸,平卧在产床上,两腿分开,两手握紧床边的扶手,听从助产师或者医生的指挥。但孕妈妈需注意不要大声喊叫,以免消耗过多的体力。当胎儿已露出部分要出来时,要听从医生或者助产师指示,此时不可屏气而要大口哈气。但不可用力过猛,引起会阴撕裂,使自己遭受更大的伤痛
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为止,大概需要15分钟。由于婴儿出生后子宫会缩小,不久伴随着轻微的腹痛,孕妈妈的胎盘从子宫壁剥离并娩出。随后子宫会迅速收缩,变得坚硬
应怎样应对“急产”
“急产”并不是所有的孕妈妈都会遇到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提前了解关于急产的相关知识,这有利于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正常情况,分娩时经过三个过程,此过程需要大约十几个小时。若孕妈妈分娩过快,初产时间还不足三个小时,这种情况就被称为“急产”。
“急产”通常是因为子宫收缩过强、过频,以及胎儿较小、骨盆过宽或者骨盆底部过松引起的。急产对产妇和胎儿都有极大的伤害。
急产的危害
一方面 在生产过程中,倘若子宫收缩比较快,新生儿就会突然降临,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孕妈妈的会阴撕裂,甚至发生子宫或者阴道裂伤,此外,孕妈妈还有可能一时出血不止或者产期感染
另一方面 由于时间急促,子宫的收缩就会变得比较强烈,且过于频繁,使胎儿不能忍受子宫内壁的挤压而缺氧,更为严重的是,胎儿在产道中吸入黏液和羊水窒息而死,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抢救,就会危及生命。如果发生急产,而身边又无接生人员,这可能会使胎儿发生外伤或者骨折。所以当孕妈妈发生急产时应沉着冷静,机智地做好接生工作,以保证胎儿的生命安全
如果发生急产,首先应考虑避风保暖。孕妈妈可以将塑料布或者干净卫生的衣服垫在臀下,然后将双腿屈曲并向外侧分开,清洗外阴,再将干净的毛巾折叠好拖住阴部以帮助胎儿头部娩出,切勿用不卫生的器具,否则将可能会造成产妇感染。
胎儿出生后,应用消过毒的工具剪短脐带,若没有工具,可以用绳扎住,稍后将孕妇婴儿一同送往医院。待胎盘娩出后检查是否出现会阴撕裂或者出血不止,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送往医院。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暖以及防风,以防患上破伤风。
注意临产信号
如果孕妈妈有以下感觉产生,这就说明宝宝离出生的日子不远啦,需要随时做好准备。
腹部有轻松感
孕妈妈在临产前1~2周,由于胎儿先露头部,下降进入骨盆,子宫底部降低,常感到上腹部较前舒适,呼吸较轻快,食量增多。
假阵缩
与临产前的宫缩相比有如下特点: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宫缩只引起轻微胀痛且局限于下腹部,宫颈口不随其扩张。
下腹坠胀
在产期来临时,孕妈妈由于胎儿先露头部下降压迫盆腔膀胱、直肠等组织,常常感到下腹坠胀,小便频、腰酸等。
羊水流出
在分娩前几个小时会有羊水从体内流出,这是临产的一个征兆,这时应及时去医院。
见红
在分娩前24~48小时,阴道会流出一些混有血的黏液,即见红。这是由于子宫下段与子宫颈发生扩张,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发生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与子宫颈里的黏液混合而形成带血的黏液性分泌物,为临产前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兆。若阴道出血量较多,超过月经量,不应认为是分娩先兆,而要想到有无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其他异常
如有剧烈腹痛或月经样出血时,要想到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应赶快去医院接受检查。记录以下几点并告诉医生:
1.子宫收缩开始时间__月__日__时_分
间隔时间__分__秒,宫缩持续时间__分__秒
2.见红时间__时__分,量____
3.有无破水,时间__时__分,羊水量____
滞产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近年来,医院产房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孕妈妈身体健康、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良好、胎位正常、产道畅通,自然分娩应该顺理成章。但是,在临产时产妇却宫缩无力,产程进展缓慢,造成滞产,医生只能以胎头吸引器助产;若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只好进行剖宫产。
调查发现,滞产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孕妈妈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中晚期卧床静养较多。很多女性一旦怀孕后,便受到家中的特殊“待遇”,除了增加营养之外,还停止了一切家务劳动,甚至长期请假不工作,更不用说适当地活动了。孕妈妈长期缺乏活动和锻炼,会使机体的肌肉,尤其那些与分娩有关的腰、腹及盆腔肌肉变得松弛无力,如果再加上妊娠营养充足或过剩,使胎儿在腹内生长过大,分娩困难也就难免了。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它是在产力、产道和胎儿均正常的状态下,由三者共同努力完成的。其中,产力包括腹肌收缩力、子宫收缩力和肛提肌的收缩力。这些肌肉收缩力的强弱恰恰与日常活动和锻炼有关。平时经常活动和锻炼有助于提高这些肌肉的收缩力,利于正常分娩。反之,平日身懒不动,经常卧床,分娩自然有较大痛苦。
所以,孕妈妈在孕期,尤其是中后期必须注意适当活动,以求分娩顺利,胎儿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