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答一点点,小晴皱了皱眉告诉我,‘我很羡慕他,她们。’
“可是你不觉得文成公主很苦么?”虽然说得到了松赞干布的宠爱,但是谁能知道这些宠爱的背后有多少是真的,又有多少是假的?
那样的一个社会,那样的一个女人,真的就如历史上所记载的么?得到了心爱男人的青睐,拥有了这里无上荣耀于宠爱么?
‘她是大唐的公主,远嫁吐番促进了两国友好往来,也给吐番带去了繁荣与发展,是个很了不起杰出的女性,而且她还深受松赞干布的喜爱,成了松赞干布最喜爱的皇后,这些都说明了文成公主是个善良聪明的女人。’看到小晴的手势我淡然的看向了文成公主雍容华贵的面容,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千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吐番的一幕。
眼里最先出现的是一个繁华的地方,那里就是长安,而文成公主就是从哪里坐着华丽的马车出发,远嫁她从未去过的一个地方。
一路上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多少黄沙多少辛苦才到达了所要到达的地方?
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文成公主难道说真的很想要背井离乡,来到这么一个没有亲人的地方么?
“她不是大唐的公主,只是唐高祖李渊的一个远房堂侄的女儿,因为父亲曾有过战功被封为任城王,所以才随父亲迁去了任城。聪明的她深受父母的喜欢,应该也早有人家想要提她这门亲,也许是父母觉得舍不得才没有把她嫁出去,而一旦嫁了人,她即便是不享尽荣华富贵,也是锦衣玉食一生,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偏偏就在他长大成人的时候,吐番送来了马匹布帛,黄金珠宝。明着是要求亲与两国交好,实则却是在挑衅大唐皇帝李世民,说的好听一点是求亲,可说的难听一点就是逼婚,是逼着大唐皇帝李世民把自己的女儿嫁去吐番受苦。唐太宗李世民当然不会把自己的女儿送去那种终日黄沙为伴,牛马为伴的地方,可要是不答应无疑是在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乱,给大唐的百姓带去疾苦,这对一个皇帝而言是个致命的错误。皇帝可以不再乎黎明百姓的水深火热,但是却不能不在乎水能载船亦能覆船,这种情况下唐太宗李世民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他人的女儿替代他的女儿远嫁吐番,即能使得两国友好往来,也能保全自己的女儿,可说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而不幸的是这个要替代唐太宗李世民女儿的人落在了文成公主的头上。其实她是不愿意去吐番和亲的,大唐人长相儒雅秀气,不彪悍粗犷却结实有力,自己的家世看也能找到一个家世好的如意郎君,只是可惜。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道圣旨不可违,文成公主才成了唐朝宗室女,成了远嫁吐番的公主。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嫁来了这种在她看来荒芜的地方。但是有一点你说对了,文成公主很聪明很善良,她为了不让自己在这个地方生存不下去,在家里做足了准备,带了无数的技术与种子,足以她在吐番立足的筹码。如果不是有这些,我想文成公主在历史上或许只如流星划过夜空的一瞬间,只能留下一闪而过的一个名字。”
身为女人这就是最大的悲哀,不管是生在什么时候,都只是权欲的一种工具,沦为买卖的筹码。
无法掌控命运的文成公主选择了最有坚韧的方式活下去,也选择了向世人展示她不甘命运束缚的顽强精神。
看着文成公主雍容华贵的脸庞我许久才看向身边的小晴,小晴却看着我纠结着眉毛,有着不同的看法。
‘你这么说是在嫉妒她,不愿意承认文成公主是个善良美丽的女性,你是自私的表现。’小晴竟然是这样的理解,真实很叫人吃惊,同为女性小晴并没有真正的设身处地去理解文成公主。
看着小晴的手势我迟疑了一会才说:“文成公主生于一千多年前,对我而言是个很遥远的距离,我完全不会有这种想法,我反而觉得她是可悲的一个女人,除了在父母身边的十六年,其余生命里的三十几年里,我觉得都是可悲的。”
小晴的脸色有些难看,似乎不喜欢听见我这么说,可我还是转开脸望着文成公主的面容说:“史书上的记载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看过一些其他的书籍,记得有一段记载是这样说的,文成公主十六岁远嫁吐番,途经两年才到达了吐番,但是吐番的松赞干布并没有马上就让文成公主进城,而是过了一两年才准许文成公主进城,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我看向小晴,小晴微微的皱眉,又回到了当初那个什么都懵懵懂懂的样子。
“这就意味着松赞干布并不是真的想要娶大唐的公主,而是怀揣着记恨才向大唐求亲,虽然是以向大唐示好为目的,但是真正的目的却是为要让唐太宗李世民知道,即便是他是皇帝,他的女儿一样要在他人的身下受苦。可能你觉得我的话很荒谬,但是历史的潮水早已冲刷了一次次,谁知道当初是如何的一副天地,谁又能评说历史的英雄?松赞干布曾多次向大唐的皇帝李世民求亲,但是李世民始终觉得吐番是野蛮之地,即便是不荒芜也不会把大唐的公主嫁到吐番,这也是人之常情,何况历史中对这位皇帝总是特别的偏爱,即便是弑兄篡位,霸占皇嫂,等等诸多的事情,却也全部被他的所向披靡与丰功伟绩所遮挡了。但是唐太宗李世民是个英勇善战的皇帝,换句话说马上得来天下的男人是不会惧怕任何的威胁的,所以当松赞干布来求亲的时候,李世民都毫不犹豫的回绝了,但这样却让松赞干布勃然大怒,于是便举兵两国边境出兵攻打了大唐。只是大唐泱泱大国,兵强马壮怎么会怕了松赞干布,能征善战的将士很多,所以松赞干布打了败仗,但是松赞干布是一个很精明的男人,在打了败仗之后不但没有记恨大唐,反而拿出了更加虔诚的态度,向大唐求亲并想要两国较好,这也就意味着吐番在和大唐俯首称臣,这和一开始的求亲已经完全的不一样了,虽然还是一样的形式,但意义却有了很大的转变。而这一次松赞干布显然是意识到了,他的轻狂如有不慎会给吐番带去灾难,所以很恭敬的和大唐求亲,而这时候的李世民为了安抚臣民就答应了。虽然史书上对这一段历史给予的是赞美的一笔,但是哭并不意味着悲伤,笑也并不意味着高兴,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虽然松赞干布便面上友好的和大唐求亲,但是事实上松赞干布并不真的臣服于大唐,更不喜欢大唐的公主。书上说松赞干布算上文成公主有五个妻子,这么多的妻子之中文成公主不是发妻,不是松赞干布自己挑选,更不是年轻漂亮的一个,除了身材丰满并没有其他的优点。虽然她善良聪慧,但是松赞干布的每个妻子都是其他部落里贵族的女儿,都很聪慧,而且每个都能讨松赞干布的欢心,如果说真的有什么不同,或许就只有文成公主的雍容与华贵了。大唐是礼仪之国,我想吐番其他的女人缺少了文成公主的端庄与华贵气质。我们在说宠爱,如果你口中所说的宠爱就是在这里受人的膜拜,有几年的时间和松赞干布生活在一起,我觉得这种宠爱都是虚假的。文成公主是爱着松赞干布的,毕竟文成公主唯一的丈夫只有松赞干布,这是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松赞干布却不一定也爱着文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