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方一边固守,一边借北方七国使者与宓方谈判之际,派人散播消息,北戎,义渠将与雪国联姻,并以河西之地相赠。保其子民冬季衣食无忧。七国联军果然中计,从此便有瑕隙。
为了克制北方七国铁甲骑兵,宓方幕僚献计,通过收买拉拢当地族寨酋首,得到了当地族寨酋首的帮助,凑足了一千狼骑兵以及三千头驯狼。
而为了应对兵马折损问题,宓方更是派人前往京城调取援军,而国主宓辛也不敢怠慢,让大将李骜率领二十万援军来燕云驰援。
副将齐欢因为违反军令,被宓方责罚,璇玑公主乘机策反齐欢,但是齐欢一边应付使者,一边却暗中派人传讯于宓方,宓方将计就计,命令齐欢欲擒故纵。
等到使者第三次前来之时,宓方便命令齐欢答应三日后点火为号,率众起事,并让璇玑公主答应出兵合围宓方。
第三日夜晚,虽已经是深夜,但是七国联军军营之中,却整装待发,探子死死盯住北方的夜空。那是宓方的军营。
“公主,宓方的雪羽军一向以军纪严明,忠诚著称,这次齐欢归降,只怕其中有蹊跷。”一个摇着羽扇的巫者总觉得有些不安。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齐欢会不会叛变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的是,我们等待的决胜之战已经到了。”璇玑公主很显然也并不信任齐欢归降。其中太多的疑点,不得不让人认真思量。但是,既然宓方想要借机打破僵局,那正好顺合了璇玑公主的心意。
“你是说,将计就计?”巫者问道,璇玑公主点了点头。她要的就是一次战,而且是一次出其不意的战。只有这样,她才会有必胜的把握。
如果宓方一味固守,一直捱到冬季到时,打起消耗战,只怕他们毫无办法,到了弹尽粮绝之际,只能选择退回草原,可一旦退回草原,再想将这些将士拉出来征战,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而就在这时,探子回报,东南方向,火光冲天,厮杀声骤起。
璇玑公主嘴角轻扬。一切都已经开始了。
“传令!出发!拿下宓方人头!祭拜长生天!”
将令传出,金戈交响,战马齐鸣,七国最著名的铁甲精骑已经出发,随后便是五万步兵,一共七万大军整齐地朝东南大营袭去。
但是这却不是全部,璇玑公主安排剩余的三万精骑,从鹰飞谷绕到宓方大营的东北面,两手准备,不可谓不周全。
宓方见七国联军已经出发,半柱香的时间,精骑便能到达大营。所有的将士都在暗中准备,但是接下来的消息却让宓方觉得有些不安,悬眼来报,七国联军大约两万精骑,五万步兵,可是算起折损,七国最少还有十五万人马,这只有一半。
“大营呢?”宓方问道。
“大营之中,大约只剩下五万步兵。”悬眼如实禀报。
“不好,还有三万铁骑不知所踪。”宓方暗叫不好,自己的计策已经被识破了,这璇玑公主只怕是想正面佯攻,敌后突袭,这三万铁甲精骑的冲击,他们即便是有着不少的兵马,可是步兵与骑兵遭遇,步兵势必会遭遇灭顶之灾,抵挡不住这来势汹汹有备而来的铁骑。
“禀报王爷,东北方面发现敌方精骑,大概三万左右,距离我大营不到三十里”又一悬眼来报。
果然。
“王爷,腹背受敌,这可如何是好?”副将有些惊慌。
宓方冷静下来,静心分析如今的局势,腹背受敌,显然这璇玑公主识破了苦肉计,是有备而来。
为今之计,只有破釜沉舟,先吃下这七万兵马,才能够破除局面。
“传令,计划有变,迎敌!”宓方下令,而此时,七国联军之中的骑兵步兵,已经离大营不过百步。
厮杀声震天,宓方直接舍弃大营,十万精兵再加上三千驯狼和一千狼骑,悉数出动,狼骑一出,战马嘶鸣,两万精骑大惊失色,战马失控,被七国引以为傲的铁甲精骑失去战力,七国的七万兵马,被围住,璇玑公主替身被杀,主将被生擒。而另一方面,璇玑公主带着的三万精骑也迅速闯进了宓方大营,只不过却只有一座空营。
等璇玑公主反应过来之时,七万精兵已经被悉数剿灭。而璇玑公主的大营,也已经被齐欢携两万精骑三万精兵占据,璇玑公主彻底失败,引兵西逃。
宓方雪羽军大败七国联军,却也损失惨重,二十五万精兵,如今却也只有不到十万。十几万将士在这一年多的征战之中埋骨黄沙。
宓方携雪羽军驻扎在神威旧城,那一场战斗,所有人都已经力竭。
然而,正当燕云血战之际,京都却朝堂沸议。
“启禀国主,微臣有要事启奏。”国相李旭说道,宓方离京不久,龚子诚老母去世,龚子诚回家奔丧,宓辛听信宦官曹旭之言,提拔李旭为相。
“李爱卿所奏何事?”宓辛问道,但是却满脸的困倦之意。
“微臣参奏忠孝贤王宓方,拥兵自重,意图谋反。”李旭跪下,一言惊起四座,
“不可能,贤王爷一直忠君爱国,怎么可能谋反?李相爷,切不可血口喷人!”太子宓巡惊起而反驳。
“太子殿下,忠君与否,爱国与否,可不是口头说说就可以的。”李旭却似乎胜券在握。
“李相爷,一切讲究个证据,你说贤王爷谋逆,那就拿出证据来,让大家信服。”太傅陆严说道。
这一句话也恰好是宓辛想要说的,不过对于这个消息他并不惊讶,也并不震怒。仿佛这一切,他都预料得到。
宓辛虽然看似昏庸,但是却也是个明白人,自己的王位如何得来的,这些年又是因为谁才能有这般安逸,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宓方要得他的王位,他也不惊讶,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只不过他不曾想过会是这样的手段。
“李爱卿,就如陆太傅所言,凡事讲究一个证据,你说忠孝贤王拥兵自重,举兵谋逆,可有确凿的证据,若是没有,构陷皇族,可是死罪。”宓辛说道。
“微臣当然有确凿的证据,否则怎敢胡言乱语?”李旭说道,“这是齐欢将军的亲笔信,信中血迹斑斑,痛陈贤王谋反,属下得到这封信时,传信者重伤垂死,齐欢将军也因为被宓方发现,死在乱军之下。”
李旭故作震痛。随后便从怀中取出一封血迹斑斑的书信。
书信呈上之后,宓辛面带怒色,但是却也没有多余的作为。
“仅凭一封书信,如何辨明是真是假?”陆严反问,朝中不少正直的大臣也开始附和。
“微臣已经请来齐欢将军的遗孀,齐夫人。国主一问便知是不是齐欢将军的笔迹!”李旭说道。
“传!”宓辛只好传齐夫人。齐夫人上殿却是一身孝衣。
宓辛让人将书信给齐夫人看后,便开口询问,“齐夫人,此信可是齐欢所写?”
“按照笔迹,却为夫君所书。”齐夫人眼角含泪。
李旭听罢,立即进言:“国主,证据确凿,还请国主速速决断,切勿养虎为患,乱我纲常社稷啊!”随后,李旭使了个眼色,诸位大臣居然多数都跪下请愿。陆严还想说什么,可是却也无可奈何。
“此时事关重大,明日再议!退朝!”宓辛直接下令退朝,这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国主,国主,事关重大切不可优柔寡断啊国主!”李旭高呼。但是宓辛却无动于衷快步朝着后宫方向走去。
李旭原本还想说些什么,却被何公公拦住,李旭只好作罢。
李旭看着渐渐走远的宓辛,嘴角浮现出一抹诡谲的笑意。
相府
“按照夫人的计策,我已经将那封信递呈给了宓辛。”李旭回到相府,便进了书房,书房之中,那披着黑色斗篷的女子已经等待多时了。
“只不过宓辛却迟迟不肯下令剿杀宓方。”李旭摸着胡须。
“这不过只是时间问题。”女子冷笑,“一切只需要按计划行事,你便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我知道了。”李旭点了点头,女子缓缓地退回阴暗之处,随后便消失不见。
李旭看着那女子消失的方向,这个人还是太过神秘。而这时,一个人推开了书房的房门走了进来,正是李旭的心腹江烨。
“可曾查到这个人的来历?”
“并没有查到任何有用的线索。”江烨摇了摇头,这个女子,像是不在这个世间一样,来无影去无踪,武功修为极高,谋略极深。哪怕寻遍江湖隐士,也没有这样的人物。
“不过......”江烨似乎想到了什么,只不过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不过什么?”李旭见江烨吞吞吐吐,便出言询问。
“属下有个猜测,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说。”
“但说无妨。
“大人可曾记得,当年宓氏王族是如何夺取这中原天下的?”江烨说道。
“天降大任,无涯承之,铁马金戈,宓氏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