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尔好学不仅是能力,也是态度
谈到李嘉诚的大名,几乎无人不晓。作为华人巨贾,他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是,我们最应该从他身上学到的,应该是他对知识的那种尊重。李嘉诚曾经说过:不会学习的人就不会成功。
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他成功的秘密。
凡是能成事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知识的尊重。你可以鄙视一切事物,但唯独不能鄙视的就是知识。知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想生存,就必须摄取足够的水分以及营养,从而保持我们整个肌体的健康。但是,一个人只有强健的四肢还不够。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更要有一个发达的大脑。大脑是我们前进的助推器。就像一辆车,无论外表多么华丽,如果没有一个优良的发动机,还是不能正常工作。
所以,为了成功,我们应该做的是给自己补充精神上的食粮。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学习。
当今社会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知识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的知识,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这从各国的竞争以及实力的此消彼长中便可见一斑。如两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人称“日不落”大帝国。但是,慢慢地,世界领导权渐渐转移到美国手中。这是因为美国远离战场,社会比较安定。战争爆发后,许多国家的科学家为了逃避战乱而来到了美国,其中就包括着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战争结束之后,这些人一般也都留在美国定居,为美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近代史上,中国由一个世界级的强国而沦落为任人宰割的对象,也是因为闭目塞听,从而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
所以,现在各国都非常注重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一个人如果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也必须做到尊重知识。如今,知识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今天的知识,转眼就成了明日黄花。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吐故纳新。
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感觉。一些在学校表现很好的学生,在工作中却不见得表现优秀,哪怕他有着很高的吓人的学历。我见过不少有着硕士或博士头衔的人在给一个学历没有他们高的人打工。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知识并不等于学历。
我们不否认,一个人的学历越高,那么他所读的书也就越多,他的眼界也自然会越开阔。但是,知识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如果你只抱着旧有的知识而不去吸收新的知识,那么可能开始你的起点是会很高,但由于思想上的僵化,也会慢慢地被别人赶上并超过。所以,真正的资本并不是你有多少知识,而是你有一种很强的学习能力。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你才可以始终处于一个领先地位。
另外,有了知识还不够。因为知识本身并不是财富。只有当它与现实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
有一个书生,与一个农夫一起乘船过河。书生闲得无聊,便同农夫唠起了嗑。
“你识字吗?”书生问农夫。
“不识。”农夫老老实实地回答。
“会舞剑吗?”
“不会。”
“那划船总该会吧!”
农夫摇摇头,“还是不会。”
“那你总该知道游泳吧!”正说着,一阵狂风吹来,一下把小船吹翻了。农夫和书生一起掉进了水中。
但很快,农夫便从水里冒了出来。当他正打算向岸边游去的时候,却看见书生在那里“扑腾”,马上就要沉下去了。农夫游过来,把他救上了岸,问道:“你不是会游泳吗?”
书生一边狼狈地喘着气,一边说道:“我只知道怎样游泳,但却从没下过水。”
在这个世上,充满了像书生这样的人,只知道背一大堆的东西,但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如此,知识也就失去了它应发挥的功用。
再者,对知识要有选择地吸收。我们知道,读古人的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为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认识的局限性,以前的许多道理在今天看来是不适用的,甚至是荒谬的。就像古时候的“人殉”“三纲五常”等。如果你只知吸收而不知分辨的话,那么就会对我们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知识,是用来引导我们的,而不是对我们形成误导。因此,你必须有一定的分辨力,有明确的世界观,知道对与错的标准。或许,谈这些有点太小儿科了。毕竟,我们都已是成年人。但是,成年人也有犯错的时候,若放松了警惕,可能就会让自己陷入到自编的牢笼里。
有害的书比恶毒的言论更糟糕。因为,书籍对我们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因为作者可以死去,但是他的作品却可以流传下来,不仅毒害我们,还会毒害我们的下一代。弗雷德里克·斯切勒格说过:“印刷术本身来说,是极其光荣和有用的,但它已经被滥用到散布诽谤和传播有害思想。它招致了大量诸如仇视公正的判决和纯洁的举止,以及毫无价值的文章汇集,形成了一片无价值观念的有着喧嚣噪声的海洋。在这片海洋上,时代精神四处飘摇,时常会有完全失去那种指明思考和真理的正确方位的巨大危险。”
知识也是良莠不齐的,如果你的脑子被坏的思想侵占,那么只会对你形成一定的阻碍作用。对于知识,我们首先要学会分辨,再然后是吸收,最关键的就是学会应用。如果你可以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为自己铺设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阶梯了。
要有锲而不舍的学习态度
着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中都有重大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这一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是,小时候的爱因斯坦可不是什么神童。恰恰相反,因为幼时发育较迟缓,他到三四岁时候还不大会说话。但是,小脑袋中经常沉思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他常常托着下巴在想:“雨为什么会从天上掉下来?月亮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在他四五岁的时候,爸爸给他一个罗盘。他非常喜欢这个玩具,爱不释手地摆弄起来。罗盘的指针轻轻抖动着,转动着。当静止下来的时候,涂着红色的一端总是指着北方,另一端总是指着南方。他小心翼翼地转动罗盘,想偷偷地让罗盘指针指向别的方向。但是,罗盘仿佛发觉了他的心思,红色的一端仍然固执地指向北方。他突然猛转身子,想让罗盘措手不及。但是等指针停下来一看,红色的一端还是指向北方。
“真奇怪!”小爱因斯坦惊奇极了。“为什么它总是指向南北,而不指向东西呢?”他喃喃地向自己提出了一个许多小朋友没有想到的问题。为罗盘的指南性着了迷,也为自己提出的罗盘问题着了迷。他一个人玩着,试着,痴痴地思考着,整天精神恍惚,沉默不语,父母还以为他生病了呢!
终于,他找到一个答案:“这根针的周围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推着它!”于是,他想找出罗盘周围存在的某个神秘的东西。但是,找来找去却一直没有找到。在爱因斯坦对罗盘的探索中,已经孕育了一颗伟大发现的种子。那指针恒定地指向北方,似乎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牵引着,这深深地迷住了幼小的爱因斯坦。指南针使他坚信一定有什么东西在背后起作用,那东西藏得很深。正是这个谜一样的指南针,让爱因斯坦开始了独立思考。以后的人生中,爱因斯坦说话比较慢,但是思考得非常快、非常多、非常深入。
勤于思考,往往产生怀疑。想得多了,便自然怀疑这固有的结论是否正确。例如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曾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重球比轻球落地速度快,于是便着手试验,证明这句话是错误的。能推翻当时的“真理”,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而这,没有思考能行吗?“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有了思考才会有新的发现,才能够突破前人,才会有理性的升华,才会有发明创造。人的脑筋越动越活,越动越有灵气。肯于动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是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动力。
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因病不得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休息,墙上挂着一幅地图。在闲得无聊时,他就很随意地观察这张地图。一天,他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好像是互补的,南美大陆西海岸的赤道几内亚、加蓬、安哥拉凹进的部分与东海岸凸出的部分相对应,可以把它们完全拼合在一起。
这个发现,让魏格纳兴奋了好一阵子,并由此引发了他一连串的思考。这两个大陆是不是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如果是的话,那又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分开的?他不顾病痛,着手收集了大量的地质学、古生物学的资料,终于证实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大陆板块漂移说。
思考是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在求知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盲目努力,还要讲究科学的思考,善于发问。只有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会取得成效。
有一句着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纵观干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斐塞司博士有一个习惯,总是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一只母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太阳一步一步地西移,渐渐被拉长的树影挡住了母猫身上的阳光。母猫醒了,它站了起来,伸了伸慵懒的身躯,又踱到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重新卧了下来,接着打盹儿。
每隔一段时间,猫都会随着阳光的转移而不停地变换睡觉的场地。这一切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自然而然。可是猫的这些举动唤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猫为什么喜欢待在阳光下呢?是光和热,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对,是光和热。
猫喜欢待在阳光下,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可就是这么一闪,成为闻名世界的日光疗法的引发点。之后不久,日光疗法便在世界上诞生了。斐塞司博士,也因为一只睡懒觉的猫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如果我们家的院子里也有这么一只睡懒觉的猫,我们是不是也能想到这些呢?你或许想:这猫真会享受,不但长时间地睡,而且还喜欢睡在阳光下,或许什么也不想。
学贵有疑,小疑获小进,大疑得大知。你首先要产生疑问,然后才能刨根问底,有所发现或是有所发明。就像小猫睡觉,就像苹果落地,你必须首先要在脑子中产生那个问号。不要觉得庸常日子太平淡,没有给你发现异常现象的机会。事实上,许多你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中,都蕴含着发现真理的可能性,只是你自己习而不察罢了。
就拿洗澡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洗完澡,把浴缸的塞子一拔,水哗哗地流走。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向左旋的,也就是逆时针的!
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他设计了一个碟形容器,里面灌满水,每当拔掉碟底的塞子,碟里的水也总是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漩涡。这证明放洗澡水时漩涡朝左,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
1962年,谢皮罗发表了论文,认为这漩涡与地球自旋有关。如果地球停止自转的话,拔掉澡盆的塞子,不会产生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谢皮罗认为,北半球的台风都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断言,如果在南半球则恰好相反,洗澡水将按顺时针形成漩涡;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谢皮罗的论文发表之后,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论断完全正确。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联想到地球的自旋问题,联想到台风的方向问题,并做出了合乎逻辑的推理,这正是他目光敏锐、善于思索的体现。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往往可以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并不遥远,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
为什么每天都有许多人在看世界地图,而只有魏格纳得出了大陆板块漂移说?有些人几乎天天见到猫晒太阳,可为什么只有斐塞司一人发现了日光疗法?如果当初的那个苹果不是掉在牛顿头上,可能今天我们能够得到的只有:今天真是倒霉,这个讨厌的苹果为什么偏偏落到我的头上?可能我们都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其实在很多时候,优等生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能比别人多想一步,多发问,多思考,才能离真理越来越近。
不要停留在感觉层面的学习思维中
人最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许多认识上的错误,都是想当然造成的。他们想不到,貌似理所当然的事情的发展并不当然,更没想到,世界上的事物一个条件可得出多种结果,一果亦可能多因,影响事物变化发展的,除了必然性还有偶然性。
有时候,某种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某一事实,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他可能性并不能排除,人们常常形成某种错觉,把各种可能看成一种可能。
造成想当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定式。我们认识事物,总有一定的思维框架,这是以前经验的沉淀。它常常使我们认识事物时有了一定的参照系。它是有用的,但是,它又可能使我们用它来对照复杂的对象时陷入想当然的错误。所以我们在强调文化传统对于我们思想观念的塑造时。也要强调现实的要求这一重要因素。
要减少想当然的错误,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轻率下结论。从一个印象,两三句交谈中做出的判断往往是想当然的。我们要时时对自己说:我的判断充分吗?我的结论符合事实吗?有没有新的事实来证明这个结论?有人到一个公司了解情况,接待他的一位公司职员听了来意后,就告诉他这里的待遇不太好,工作也比较艰苦。他据此得出结论,他们怕调入的人能力比他们强才这么说。其实并不排除那位职员实事求是的可能性。
如果根据想当然的推理,得出了某种结论,也要对该结论保持一定的警惕,要注意对情况进行反复的分析,并尽量搜集新的事实加以检验。要使自己的结论不犯错误,我们就应该对自己的判断采取审视的态度。
“不可能”的观点只能阻碍你的学习与进步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只要你能不断地突破自己已知的范围,进入到未知的领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断地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到底如何才能有效地突破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定让自己开始去做一些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过去不敢做的事情!
如果你还在自己已知的范围内、你熟悉的领域里打转的话,又怎么能够产生新的结果呢?别忘了:重复旧的行为只能得到旧的结果!
以一件很有趣的事为例:
在你快要下班的时候,你的爱人打来电话:“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你突然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我和孩子都为你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快乐的生日。请你早点回家。”你非常高兴,下班后拎上公文包,兴冲冲地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