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也就这么过了,晴雨冷热于这小楼来说都没什么分别。窗外已是春去秋来,可那一方天,像是没有变过,蔚蓝的仿佛是那一日的桃叶渡。青衫人去,渺渺书沉,直至如今无信音。情不自禁的奏起琵琶,是一阙《采桑子》:
与君别后愁无限,永远团圝。间阴多方。水远山遥寸断肠。
终朝等候郎音耗,捱过春光。烟水茫茫。梅子青青又待黄。
还是引子。
那边厢梅子青青,这边厢枫叶红红。我听的是叹而又叹,这李香君,到底是痴,还是烈?昔日曾读《板桥杂记》,有关李香君的载述,与今儿这曲子大相径庭,可熟真熟假,伴着历史的烟尘滚滚,又如何去考证?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太阳已悬在当空,照的那枫树林子如同一片火海。小姑娘唱了一个上午,嗓子有点儿嘶哑,便停下来道一声,“爷爷。”那驼背老者忙把一碗茶放进她手中,“琬儿,快喝吧。”那琬儿嗯的点头,笑嘻嘻的吃着茶,眼睛还是不眨一下。我这才觉得古怪,顾不得礼貌的盯着她眼睛瞧,乌黑的眼珠子像是没有什么焦点,清亮亮的一片茫然,海一样的浩淼无垠,茫然无依。她的眼睛……怎么她的眼睛……心不知怎的就凉了半截,她才多大呀?趁那老者给我添茶的当儿,我试探着问,“老人家,你这孙女儿……”
大概是这老者经历的人世沧桑太多,洞悉人心的本领就比别人强。不等我问完,就喟叹一声,说:“造孽呀!那一年康熙皇帝南巡,途经南京,地方官儿为了巴结讨好,以兵勇代百姓,强占民宅。若遇到抵抗,便不分情由的一律死打,真是有冤也无处诉呀!琬儿还只是个孩子,被打的奄奄一息,伤愈后,这眼睛就算瞎了。好在这孩子天性乐观,不然这日子……客官,你是没看见过那些八旗兵的嚣张气焰,简直不拿我们老百姓当人待,时不时就说我们是前朝余孽,抓进牢里狠吃一顿板子,末了,还要拿出一笔孝敬银子才能了事。其实大清入关都几十年了,有饭吃有衣穿,谁还会思旧主,不都是被朝廷给逼出来的?哎!这世道是个吃人的世道,没法叫人活了,我才开始庆幸琬儿她是个瞎子,看不见那肮脏。如今,这南京的……我和她躲在这深山里头卖唱卖茶度日,倒也惬意。红尘纷扰,忙忙碌碌,过去了,都过去了。”
谁人没有一段辛酸?太平盛世,何为太平,又何为盛世?那是当权者的!对大多百姓而言,是朱姓天下,还是爱新觉罗氏的天下,差别并不多,他们期待的不外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难,太难了!贪官污吏们一层层的盘剥,苛政,猛于虎!难怪陶翁会写一武陵人,误入了桃花源。自古而今,期待不变,现实亦不变。当权者被人们供着,花着人们的血汗钱,却反过来糟蹋他们的衣食父母!真真如这老者说的有冤也无处诉呀!
那老者此时又叹了一口气,低喃道:“我曾经答应过她,将这《桃花扇》的故事传出去。”我还在想着心事,却本能的问,“谁?”老者笑了笑,目光中有着幸福,也有着痛苦,只说:“她。”这回,我是真的从沉思中醒了,知道问不出结果,也就说:“你们整日价在这儿,又能遇到几个客人?”老者道:“客人不在乎多寡,在乎缘分,我只盼着孔先生能听到琬儿的曲子。客官,难道你上山的时候,就没有听见说孔先生要来栖霞山?”我骤然一愣,很快的平静了,含笑摇摇头,“我朋友不多,所闻有限。”那老者哦了一下,眼睛朝我脸上望了半天,也不说话,就只是似笑非笑的望着我。最后,他说了句叫我很是莫名的话,“这里的枫叶真红,像是能把天给烧起来一样。记得那晚侯方域放了一把火,将媚香楼付之一炬,那火光冲天,三日三夜都不灭呀,竟也就是这样的红……这样的红。”深深的舒了口气,面色凝重,像是陷在什么里面出不来的样子。久久,久久,才恍过味来,说:“客官,瞧我这唠唠叨叨的,你还是继续听曲儿吧。”赔了几分笑意,然后回头喊一声,“琬儿。”
琬儿很乖,拨起琵琶弦又开始唱:说英雄,道英雄,数天下谁是英雄?烽烟四起,斗转星移。伤心六朝如逝水,金粉散,满天涯衰草断人肠。只剩那,只剩那情窦初开,千金女。南柯梦一觉初回,便见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
下卷: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崇祯十七年。
正月里,闯贼李自成改西安为西京,定国号大顺,建元永昌,自称大顺王。随后率军强渡黄河,东进山西,连破汾州,太原等城。朝廷上下是人心惶惶,自打蓟辽总督洪承畴在松山被清军俘获后,已无可派之良将。如今面对势如破竹的闯贼部众,更是一个个愁容满面,有大厦将倾之感!
这样的景况,不要说文武百官,就是崇祯皇帝,也没了主意。他素来刚愎自用,杀袁崇焕,杀杨嗣昌,杀的是各位臣工为求自保,都不敢直言进谏。然而,京城就快保不住了,那贪生怕死的,便开始捉摸着如何将家私转移去江南。可皇帝,一颗心竟还妄想着罪己诏能叫天下百姓帮助官兵勤王,试图力挽狂澜。真是臣不衷,君不明,这半壁河山,如何不被硝烟弥漫?
北方仗打的是轰轰烈烈地动山摇,南方却依然舞榭歌台纸醉金迷,无人关心国,也无人关心君,只除了一个固守扬州的史可法。他是崇祯元年进士,任户部员外郎时曾拜入侯恂门下,也是侯恂的得意门生,因此侯方域回京后不多久,便由父亲引见,到了史可法军中效力。晃眼间,也有大半年了。史可法让他参其军事,共商防河之计,他自是不敢懈怠,终日忙的可谓焦头烂额脚不沾地。偶然得闲,也要去河堤视察。久而久之,史可法便来劝他,“贤弟如此拼命,也要保重自己。”
那晚清辉如水,好似大运河的波光粼粼,叫人容易生出感慨。他沿河漫步,遥想着隋炀帝当年的荒唐,修一条大运河,仅仅是为了看琼花,劳民伤财呀!可是那情之一字,也被隋炀帝演绎到了极致,接近神话,算得上是隋唐乱世争雄里的一段传奇。爱的不顾一切,恨的不计后果,这是一种孤勇,披荆斩棘只能自己穿着铠甲上阵。而他,远没有这样的孤勇!
快要离家时,妻向他哭诉,“相公若要身边多个人伺候,我不会有意见,只是她断断不能为烟花女子。”还是不放心呀!妻出身名门,自小便学那三从四德,像这样的表现不满,已是惊天动地。她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是该要什么,总像皮影戏里的牵线木偶,被牵着走。可怜,亦可悲!
每每见到妻,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秦淮河畔的那抹影子,印在了心底,挥之不去。她与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那对自己命运的坚持,叫人折服。分手那日,她泪眼婆娑,说:“我会等你。”他不要她等他,不要她等他……等他,只会换来蹉跎年华的渺茫无依。再去秦淮,天晓得是几载春秋以后?到那时,红颜变白发,空悲切。可是在内心深处,他骗不了自己,骗不了自己……他是多么的希望她可以等着他!
等着他……等着他……直到岁月的尽头。也许,世人都是自私的。
史可法出来巡防,又看到侯方域在对着月亮长吁短叹。那月光照着他,在地上拖了好长的一道影子。河岸上的石子儿特别多,衬的那影子坑坑洼洼,似难填的心事。走过去,低声叫道:“朝宗。”
侯方域转身,急忙收拾了心情,笑道:“史大哥,这么晚了,还出来?”史可法反问,“你呢?”侯方域一时词穷,答不上来,史可法又道:“我早就看出来了,你到我这儿,不是效命,而是弃命的。朝宗,男子汉大丈夫,拿得起就应该放得下,你整天整夜的忙碌,就真能忘掉你想要忘掉的吗?”侯方域眼眸一暗,“可我不忙碌,就会胡思乱想。”史可法到底是个直肠子,见侯方域如此志短,也就忘了侯恂信中的嘱托,冲口而出,“不就是个李香君吗?你若真的无法忘掉她,待立了军功,我代你向老师求情。三跪九扣都没问题,直求到老师同意你纳她为妾,到时候你和她不就可以破镜重圆了?但是现在,朝宗,你必须把一门的心思用在军队里,不是为了忘记而硬要去忘记的一种忙碌,那样你会心力交瘁的呀!”侯方域只听到了一句破镜重圆,后面的话,就被这破镜重圆给打散了。破镜重圆,多美好的未来呀!可惜他没有这样的机会。没有。运河的水很静,静的如同那一日的桃叶渡,天茫茫,水茫茫,望断天涯人在何方?在何方?扬州与南京那样的近,他却仿佛是忘记了那条路该怎么走,只觉是隔了海角天涯的距离,远的没有边际。苦笑一笑,呢喃重复着,“破镜重圆。”顿了顿,又感喟道:“她……嫁人了。”
春寒料峭的夜里,晚风刮的河岸垂柳扑喇喇作响,可是在这一刹那,突然风止柳停,四下里寂然无声。史可法没料到让侯方域牵肠挂肚的女人,竟是这般的水性杨花,难怪大家都说婊子无情!出名如李香君者,也不外如是。倒是有几分替侯方域不值,说:“朝宗,既然如此,你还想她做甚?”侯方域沉吟道:“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我也希望自己对她,是一晌贪欢,可……可有些事情是不可理喻的,就像我劝她嫁人,结果她照着我的话嫁人了,我又开始痛不欲生。”史可法更不懂了,哪有男人会傻到把自己喜欢的女人往外推?偏偏侯方域是眼见的事实,由不得不信。于是问,“那又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