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
(1)锁骨骨折:见于小儿前肩娩出不充分时,即急于抬后肩,使前锁骨卡在子宫切口上缘,造成骨折。
(2)股骨或肱骨骨折:股骨骨折见于臀位,是因为术者强行牵拉下肢所致。肱骨骨折则是术者强行牵引上臂所致。
(3)颅骨骨折:多见于小儿已进入骨盆入口较深的部位,或胎位异常,娩头时术者在胎头某一局部用力过猛。
软组织损伤
在切开子宫时,由于宫壁过薄或术者用力过猛,致使器械划伤胎儿的先露部位。
母体方面
由于自然分娩是一种生理现象,其创伤小、较安全,而且产后能很快恢复健康,对产后的体型恢复有益。
相比之下,剖腹产手术,除了麻醉方面的风险外,还可能在术中或术后出现一些相应的并发症,其中较严重的有下列几种。
膀胱损伤
多见于腹膜外剖腹产时,分离膀胱层次时有误,或剖腹产术后再孕时,子宫切口瘢痕与膀胱粘连造成的损伤。
肠管损伤
如患者曾有过开腹手术或炎症造成管粘连,剖腹产时,易将肠壁误认为腹膜,造成误伤。
子宫切口裂伤漏缝而致产后大出血
剖腹产手术中常会出现切口延裂,边缘不齐,缝合时止血不完全,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这种手术无疑要影响孕妇的身体恢复,而且子宫将永远存留疤痕,因此剖腹产术后,应特别注意避孕问题,万一避孕失败而做人工流产术时,会增加手术难度和危险性。若是继续妊娠,则无论在妊娠或分娩过程中,都存在子宫疤痕破裂的可能性。
目前,有许多孕妇及家属盲目要求以剖腹产结束妊娠,其理由不外乎是怕分娩时间过长,产妇遭罪,以及怕分娩方式造成孩子的损伤及智力障碍,不可否认,困难的产钳产、臀位产确有可能造成产伤,引起智力障碍,因而从母婴安全考虑,剖腹产的适应症已经有所扩大。但剖腹产毕竟是一种手术,并非是最完美的分娩方式,不能替代阴道分娩。
如何避免产痛
在生育孩子时,有人对生产时的疼痛反应特别敏感,甚至由于害怕产痛而对怀孕产生恐惧心理。有人发现,疼痛的产生与人的优越感有极大的关系。如果自己认为自己的条件很优越,在社会或生活环境中处于中心地位,则疼痛的感觉越强烈,导致越惧怕越疼痛。
产痛是在分娩时子宫肌肉强烈收缩以及胎儿经过产道时对组织的牵拉作用而引起的。产痛不同于外伤或烧伤所引发的疼痛,分娩时的疼痛是阵发性的,随着产程的进展,疼痛的频率越大。产痛对产妇的影响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而减轻,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不可忍受的。女性在怀孕期就应当了解产痛是可以控制的,在精神上打消对产痛的不正确的认识,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精神上也应放松。在孕期孕妇应参加适度的锻炼(适宜的方式,适度的运动量),可以消耗掉部分摄入过多的营养成分,防止产生巨大儿,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此外,很好的锻炼也可以使肌肉收缩有力,在分娩时,正常的产力对胎儿的娩出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缩短分娩的时间。
女性在孕期可以学习分娩时的呼吸法,恰当的呼吸法也有助于胎儿的娩出。此外,女性在分娩时,消除精神紧张,充分的休息,适量的进食,保持良好的体力,可以缩短疼痛持续的时间,有助于分娩。
只要在精神和身体两方面有充足的准备,产痛对于产妇来说,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经历了阵痛之后,听见腹中孕育10个月的胎儿来到世间的第一声啼哭,母亲心中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分娩时切记“六忌”
由于现在的产妇多是初次生产,因而在生产前后都没有经验,所以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紧张、焦虑等症状。所以,准妈妈们在生产之前要切记“六忌”。
一忌:过度紧张
精神过度紧张,使肌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增高,轻微的外界刺激即会引起疼痛。所以孕妇在临产前要消除顾虑,保持愉快轻松的精神状态。生孩子虽有一定的痛苦和危险,但绝大多数都是顺产,难产是极少数。特别在现代条件下,分娩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如果孕妇能认真进行产前检查,重视孕期保健,一般都不会出问题。
二忌:焦虑性急
有些产妇是急性子,未到预产期就焦急地盼望早日分娩,到预产期后更是焦虑不安,甚至乱用中西催生药物,这种心情也会给分娩带来不良影响。预产期是有一定活动期限的,提前或错后十多天都是正常的。但如超过预产期10天以上还不分娩,应请医生查明原因。
三忌:粗心大意
少数产妇和家庭粗心大意,到了妊娠末期各种准备仍不充分,临产时手脚忙乱,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有少数孕妇已接近预产期,还乘坐车船到异地,由于车船的颠簸和劳累,常在途中造成意外分娩,威胁母子的生命安全。所以孕妇临近预产期最好不要随便外出。
四忌:疲倦劳累
充沛的精力是保证孕妇顺利生产的重要条件。临产前如果精神或身体处于疲惫状态,必将影响顺利生产。所以孕妇分娩前十多天,生活一定要有规律,吃好,休息好,养精蓄锐,静候分娩。
五忌:忧愁苦闷
有些孕妇临产前心情不好,处于悲伤忧愁状态,这种消极情绪也妨碍顺利生产,应努力避免与消除。有些孕妇的精神压力是来自她的亲人——丈夫或公婆。他们盼子孙心切,使孕妇形成无形的压力和沉重的精神负担。亲人应给予孕妇足够的关心和爱心,不要施加各种压力,以免影响顺利生产。
六忌:忽视孕期保健
胎儿的娩出主要靠子宫收缩及腹压的作用,将胎儿从子宫“逼”出来,这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如果产前吃不好睡不好,对生产十分不利。临产前一定要注意营养,少食多餐,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吃好睡好,使体内能量充足,精力充沛,才能完成生产时艰巨的任务。临近产期,还要注意按时排净小便,临产前每隔2~3小时应排一次小便,大便也要随时排净。因子宫、阴道与直肠相邻,如分娩时大便积留,不但会影响胎头下降,同时随宫缩用力娩出胎儿时,还可能将大便与胎儿同时排出,造成胎儿感染。
临产前后夫妻的状态
在临产前后,对男女双方来说,都应保持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态度。
从女方来说,要注意消除恐惧心理,避免过度紧张,如果疼痛较剧烈,应有一定的忍耐力;如果生产比较困难,应有勇气、毅力尽量克服,要和医护人员很好地配合,遵从医嘱。即使临产前后出现特殊的情况,也应保持高度的镇静情绪,切忌不知所措、焦急狂躁的情绪。
从男方来说,应避免对女方情绪有不必要的干扰,同时也要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相信科学,相信医护人员,遇有任何异常情况,都应保持镇静情绪,应尽可能地给女方以精神鼓励和支持。
夫妻要为孩子出生准备必需的衣物、被褥、足量的尿布、食具、卫生用品、常用药物等。同时要创造灯光适中、通风较好的居住环境,准备少量适合幼儿观看的玩具和录制几首动听的歌曲、乐曲等,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足月孕妇的生活安排
可将1/3的假期安排在妊娠期的最后1个月,全日休息或半日休息。如工作单位离家较远,最好是全日休息。
每天早饭前、后及晚饭后可各散步半小时;早晨、中午、晚上可各数胎心1小时;上、下午可各用适当时间在腹壁抚摸胎儿;上、下午各听轻松的音乐半小时,将小型录音机放在腹部近胎儿头部处,音量以中等为宜;上、下午各练腹式呼吸运动及胸式呼吸方法10~15分钟。
为婴儿准备衣、被等用品,以及分娩时自己需用的物品等,此外,还可以适当做些轻家务劳动。
分娩的临床经过及配合方法
以自然分娩的情况来说,虽然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但一般初产约需12~16小时,经产约需6~8小时。
子宫口开始扩张时,就是分娩的开始。但由于无法确实掌握子宫口开始扩张的时刻,所以一般都是将孕妇感觉子宫开始有规则的收缩时作为分娩的开始。分娩的结束是指胎盘排出时。在正常分娩情况下,胎盘会在婴儿出生后的20~30分钟内排出。
为了方便叙述,特将整个过程分为下列三个时期:
第一期:宫颈扩张期,即从子宫口开始扩张到子宫口全开(子宫口开到可让胎儿头部通过的大小,直径约10厘米)的时期。初产约需11~12小时,经产约需6~7小时。
第二期:胎儿娩出期。初产约需1~2小时,经产约需几分钟到1小时。
第三期:从胎儿出生到胎盘排出的时期。初产与经产都需5~15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30分钟。
第一期的情形
母体的变化
子宫收缩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而收缩时间却增长。原本是每隔15分钟收缩15秒,慢慢变成每隔10分钟收缩20秒、每隔8分钟收缩30秒、每隔6分钟收缩40秒、每隔5分钟收缩50秒。2~3分钟收缩持续60~70秒。
在分娩的过程中,第一期所花的时间最长,但这是自然生产必须花费的时间,所以不必惊慌,应以无比的耐心度过这段时间。
子宫口完全张开时,孕妇可以感觉到胎儿头部的下降。此时,带血、浓稠的分泌物会不断地流出来。
当子宫收缩增强时,颈管部就会逐渐向上缩短,不久,这个被称为“颈管部”的部分就会消失。到最后,子宫口也会扩张到直径10厘米的大小。
子宫口的开法,初产与经产有些许不同。初产时,首先颈管部会向下滑,然后子宫口才张开,分成两个阶段。经产时,则是两种变化同时进行。这也是初产与经产在第一期所花时间差距颇大的原因所在。
胎膜除了子宫口的部分外,其余都附着在子宫壁上,所以当子宫口开始扩张时,胎膜的下端(子宫口周围的部分)会从子宫壁一点一点地剥落(这时的出血就是生产的征兆)。如此一来,这个部分就会像气球般容易膨胀,于是因子宫收缩而寻求出路的羊水,就会积存在这个部分,形成胎胞。不久,胎胞因逐渐变大,无法随子宫收缩及承受阴道的压力而破裂,羊水流出,这就是所谓的“破水”。但如果胎膜厚且抵抗力强,就不容易破裂;相反,如果胎膜薄弱,就可能提前破水。
胎儿的姿势
初产与经产多少有些差异。若是初产的话,于妊娠末期胎儿的头部多半已进入骨盆的入口。经产妇常于临产后胎头才入骨盆。
由于骨盆的入口横径比前后径大,所以胎儿会配合这种情形,朝向左或右的正侧面前进。而胎儿的头部以上下为最长,所以胎儿在这种状态下,会把下颏贴近胸口,尽量缩小头部的范围,以便快速通过骨盆。但是骨盆的中央部分又是斜幅最宽的地方,胎儿头部最长的部分为配合骨盆的角度,会由正侧面转为斜向姿势。此时,脸部可以朝向前方,也可以朝向后方。但为了使重要的后头部避开骨盆背侧坚硬骨头的压迫,脸部自然会朝向后方。也就是说,胎儿的脸一面由正侧面逐渐朝向母体的斜后方,一面下降到骨盆的中间。
另一方面,若是经产的话,即使子宫口已全开,在破水之前胎儿的头部仍不固定,通常在骨盆腔的上方摇晃,在破水的同时,才一口气通过骨盆腔,当然,此时胎儿的头部仍会有规律的一面转动,一面下降。胎儿的头骨是由几片骨头组合成的,其接合处尚属石灰化阶段,仍未固定。所以开始分娩时,头骨会自然重叠,使头部成为细长的形状,好让头部能顺利地通过骨盆。
胎儿出生后,头骨就会恢复原状,重叠处也逐渐消失。但头顶前部分,四片头骨的交叉点会出现一块菱形的缺口,用手去摸,会感觉瘪了一块似的。这个部分称为“前囟门”,等它完全长满大约要一年半时间。头顶后方,在枕骨和顶骨交叉处出现一三角形缺口,叫小囟门。
第一期的注意事项
不要太早上产床
当子宫开始收缩时,不要太早躺在床上。因为躺得太久,反而会越躺越累,情绪也容易紧张。除非真的很疲倦,否则应尽量站起来走动走动,或是坐在椅子上看电视、听音乐,以缓和紧张的情绪。
不要乱用力加股压
在第一期,即使子宫已规则地收缩,也不必急着用力。由于子宫口尚未开到足以让胎儿通过的宽度,所以,用力对分娩的进行毫无助益,反而促使子宫颈水肿。不仅如此,由于下腹部用力促使骨盆底的肌肉收缩,反而会阻碍重要的子宫口扩张及胎儿下降。
此外,如太早消耗体力,等到真正需要用力的第二期却已精疲力竭、无力分娩,就不得不采取人工助产手术。
腹式深呼吸
子宫收缩时做腹式深呼吸的吐气能压迫腰骨内侧,也会感觉舒服些。
要勤排尿
当膀胱充满尿液时,会妨碍胎儿的下降,所以应注意排空膀胱。
多摄取食物
应利用收缩的空档,吃少许容易消化的食物,以补充热量及水分。
破水时切勿惊慌
有些产妇在进入产房前就已经破水,这是因为宫缩时,羊膜腔内压力加大,胎胞自然破裂。
抓紧时间休息补充睡眠
初产妇第一产程约需11~12小时,子宫收缩一阵比一阵紧,加上紧张情绪,产妇容易疲劳,故应主动放松,趁宫缩间隙睡觉,养精蓄锐,以迎接第二产程的艰苦劳动和宝宝出生的喜悦。
第二期的情形
母体的变化
子宫的收缩大约每2~3分钟收缩40~50秒,有时甚至持续1分钟或1分钟以上。到了这个时期,由于子宫强烈的收缩加上下降到骨盆底胎头的刺激,使产妇会反射性自然用力,因而促使变大的胎胞破裂,羊水流出,这就是胎儿即将诞生的征兆。产妇用力后不久,就可从阴道口隐约的看到胎儿的头部。这个时期就称为“排临”。此时,产妇会有排出某种硬物的感觉。实际上,通常在分娩前产妇已灌肠排便,所以此时只是有感觉,而非真的排便。但如果未灌肠,直肠内有大便,随着产妇用力大便也就随着排出,容易污染外阴。